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55)
2023(19887)
2022(16531)
2021(15074)
2020(12716)
2019(28958)
2018(28429)
2017(54298)
2016(29070)
2015(32501)
2014(32486)
2013(32334)
2012(29944)
2011(27124)
2010(27409)
2009(25494)
2008(25307)
2007(22720)
2006(20148)
2005(18514)
作者
(85450)
(71643)
(71405)
(67620)
(45656)
(34328)
(32556)
(27939)
(27120)
(25551)
(24363)
(23993)
(22814)
(22800)
(22172)
(22082)
(21285)
(21266)
(20614)
(20592)
(17801)
(17757)
(17414)
(16504)
(16146)
(15926)
(15915)
(15684)
(14455)
(14164)
学科
(144955)
经济(144819)
(99814)
管理(92502)
(86278)
企业(86278)
方法(58456)
数学(48147)
数学方法(47627)
(38826)
业经(36532)
中国(35535)
(35443)
地方(32550)
(29121)
贸易(29105)
(28159)
农业(26718)
(24712)
(24560)
(24085)
财务(24028)
财务管理(23982)
企业财务(22689)
技术(22484)
(21923)
理论(21792)
环境(20473)
(19656)
金融(19653)
机构
学院(429633)
大学(424208)
(189668)
经济(186102)
管理(167058)
研究(145715)
理学(143184)
理学院(141623)
管理学(139422)
管理学院(138613)
中国(112152)
(88986)
科学(87133)
(84342)
(73937)
(72698)
财经(67157)
研究所(66653)
中心(66591)
(66095)
业大(61764)
(60823)
经济学(58264)
农业(57012)
北京(55725)
(53788)
师范(53253)
经济学院(52410)
(52304)
(51959)
基金
项目(280104)
科学(222317)
基金(204406)
研究(204222)
(177533)
国家(176001)
科学基金(152406)
社会(132539)
社会科(125907)
社会科学(125871)
(110739)
基金项目(107919)
自然(97593)
自然科(95402)
自然科学(95377)
自然科学基金(93723)
教育(93079)
(91978)
资助(83266)
编号(81720)
成果(65026)
(64504)
重点(63121)
(61798)
(60264)
课题(56341)
创新(55884)
国家社会(55361)
科研(53619)
教育部(53166)
期刊
(217417)
经济(217417)
研究(126171)
中国(83898)
(67543)
(66936)
管理(66155)
学报(62607)
科学(59904)
大学(48002)
农业(45841)
学学(45700)
技术(40411)
(40256)
金融(40256)
教育(39469)
业经(35830)
经济研究(34953)
财经(33931)
(29376)
问题(28842)
(26370)
(25468)
技术经济(24664)
国际(22156)
统计(21805)
世界(21548)
商业(21267)
(20216)
现代(19993)
共检索到651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爽  
在当前“双循环”格局下,如何促进地域经济与商贸流通业的协同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基于区域经济理论和商贸流通业理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黄河流域各省(区)进行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各省(区)的 GDP总量、人均 GDP、第三产业占比和商贸流通企业数量都对地域经济具有正向影响。本研究旨在分析地域经济与商贸流通业的协同发展因素,并以黄河流域为例进行研究。通过对内在机理效应的探索,揭示地域经济和商贸流通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键因素,以期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金玲  
本文基于2009-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商贸流通业与居民消费能力测算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来测度二者协同发展水平,之后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探究影响二者协同发展的因素。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金玲  
本文基于2009-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商贸流通业与居民消费能力测算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来测度二者协同发展水平,之后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探究影响二者协同发展的因素。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盈  王丽娜  
本文认为,要想提升我国商贸流通体系合作和交流水平,就要秉持协同发展的理念,全面促进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化发展,提高市场运行的统一性。本文简要分析了共生理论基础,并对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予以阐释,最后集中讨论了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惠艳  
地区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地区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商贸流通业是地区的基础性产业,商贸流通业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第三方物流配送发展滞后、自有物流配送整体功能落后、物流配送相关制度建设滞后、管理模式陈旧以及人才缺乏等问题。文章认为,要实现地区经济与商贸物流业的共同发展应完善作业系统、信息系统、主体系统,转变商贸流通业发展思维,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馨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贸流通业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区域经济的活跃和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商贸流通业则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如何充分运用商贸流通业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并通过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商贸流通业的升级,是各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研究的内容。文章从共生理念的内涵入手,深入分析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促进的作用机理,提出商贸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一系列建议,以期为提升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做重要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馨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贸流通业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区域经济的活跃和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商贸流通业则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如何充分运用商贸流通业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并通过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商贸流通业的升级,是各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研究的内容。文章从共生理念的内涵入手,深入分析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促进的作用机理,提出商贸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一系列建议,以期为提升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做重要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建忠  
部分地方政府为增加收入、解决居民就业问题,其会优先保护地方产业,这使得区域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边界要素的影响。边界要素包括地理边界、行政边界和制度边界,它们对区域商贸流通产业的协同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汇聚了广东省、香港和澳门三地的经济实力,形成了一个庞大且多元化的市场。商贸流通产业在这个区域内可以更广泛地获取潜在客户和消费者,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多元化,商贸流通企业能够更好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因此,本文将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深入分析边界要素对区域商贸流通产业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探讨如何克服边界要素带来的挑战,促进区域商贸流通产业的协同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结果显示:2012-2021年10年间,粤港澳大湾区商贸流通产业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制度边界能够显著抑制商贸流通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地理边界能够抑制商贸流通产业协同发展水平;行政边界能够显著抑制商贸流通产业协同发展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莲  
我国商贸流通业近年来取得良好发展成果,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商贸流通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从区域经济理论视角出发,探讨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进步的内在机理,并进一步提出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可行方向和应有之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莲  
我国商贸流通业近年来取得良好发展成果,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商贸流通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从区域经济理论视角出发,探讨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进步的内在机理,并进一步提出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可行方向和应有之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代伟鹏   张娜  
本文采用2012-2021年我国皖江城市群相关产业数据构建计量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度区域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结合F检验与Hausman检验分析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考察期间内,皖江城市群区域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渐进式增长态势;区域内各城市间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存在异质性,其中合肥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处于良好协调状态(耦合协调度指数为0.696),芜湖、马鞍山、滁州等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处于轻度失调状态(耦合协调度指数在0.4-0.6之间),安庆、宣城、六安、铜陵等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处于中度失调状态(耦合协调度指数在0.2-0.4之间),池州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处于严重失调状态(耦合协调度指数为0.188);皖江城市群区域内数字经济和商贸流通业耦合协调发展影响因素依其作用大小,依序排列为财政支持力度、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水平和金融服务水平,均显著促进了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吉利  
从国内外理论与实践发展看,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背景下,探究中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及区域差距,可以更为深刻准确地认识我国商贸流通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差距问题。本文在回顾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商贸流通效率为研究的切入点,根据中国商贸流通特点,构建了商贸流通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全面衡量中国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并根据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业正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与此同时推动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对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推动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业有机融合和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利用西南地区5省2011-2020年的经济数据,运用熵权法构建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并开展测度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动态协调发展关系。最后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成渝城市群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领先优势,积极增强辐射效应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傅为忠  李孟雨  
应用经济学弹性理论对ISM模型进行了改进,并以东部地区为例,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层次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影响因素是公路运营里程、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和经济结构,根本影响因素是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邮政业务总量、地区生产总值。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杜庆霞  
国民经济发展的微观组成单元是地区经济,后者构成国家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局部支撑基础。搞活地区经济、繁荣区域市场的关键在于商贸流通的发达程度,如何通过加强商业贸易流通而带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都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文章从经济学共生理论出发,综合分析了商贸流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作用机制,并从协同发展路径角度给出了二者共生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