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7)
2023(12232)
2022(10164)
2021(9826)
2020(8000)
2019(17611)
2018(17275)
2017(31847)
2016(17047)
2015(19141)
2014(18711)
2013(18067)
2012(16419)
2011(15235)
2010(15038)
2009(14090)
2008(13400)
2007(11695)
2006(10391)
2005(9160)
作者
(47497)
(39915)
(39681)
(37681)
(25091)
(19032)
(17881)
(15426)
(15153)
(13771)
(13609)
(13502)
(12811)
(12535)
(12447)
(12245)
(11910)
(11645)
(11627)
(11457)
(10127)
(9660)
(9470)
(9172)
(8947)
(8794)
(8723)
(8628)
(8074)
(8063)
学科
(69963)
经济(69889)
管理(44554)
(37389)
(30137)
企业(30137)
方法(26836)
中国(22256)
数学(21899)
数学方法(21703)
(18525)
(18272)
地方(15173)
业经(15093)
(14569)
贸易(14561)
(14540)
(14207)
(13419)
理论(12669)
农业(12002)
(11274)
银行(11247)
环境(11099)
(11084)
金融(11075)
(11071)
(10963)
(10673)
技术(9810)
机构
学院(239857)
大学(238694)
(99339)
经济(97493)
研究(87727)
管理(87254)
理学(74374)
理学院(73433)
管理学(72218)
管理学院(71758)
中国(66461)
科学(53762)
(50941)
(44314)
(43859)
研究所(40274)
中心(38825)
(37288)
财经(35608)
(35451)
师范(35097)
(34470)
(32548)
北京(32094)
业大(32086)
(32012)
经济学(31895)
农业(29371)
经济学院(28606)
师范大学(28448)
基金
项目(163583)
科学(129876)
研究(122038)
基金(119384)
(105226)
国家(104417)
科学基金(88560)
社会(79337)
社会科(75231)
社会科学(75216)
(62707)
基金项目(62593)
教育(55808)
自然(54657)
(53500)
自然科(53394)
自然科学(53374)
自然科学基金(52422)
编号(49246)
资助(48198)
成果(40577)
重点(37451)
(36865)
(36298)
课题(34455)
(34292)
国家社会(34152)
创新(32124)
教育部(31184)
中国(31073)
期刊
(110873)
经济(110873)
研究(70433)
中国(47994)
学报(38047)
科学(36117)
(34593)
(32455)
管理(31353)
教育(29135)
大学(28136)
学学(26252)
农业(24232)
(19345)
金融(19345)
经济研究(19274)
技术(18893)
业经(18355)
财经(17609)
(15491)
问题(14414)
(13561)
(13355)
图书(13245)
世界(12062)
国际(11848)
资源(11121)
(10961)
科技(10911)
(10410)
共检索到357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陆林   花玉莲   陈劼绮  
中国旅游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关键在于中国旅游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构建,新时代旅游研究亟待探索具有本土化、时代化和谱系化的旅游学知识体系。中国旅游发展的地域实践是中国式旅游现代化在地域空间上的表征,蕴含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实践经验和实践理性,为中国旅游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了“富矿”。因此,文章基于地域类型的研究视角,立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与中国旅游发展的实践基础,遵循知识管理和学科体系建设的价值原则,系统逻辑、时空逻辑和尺度逻辑的认识论原则以及类型学的方法论原则,构建地域类型视角下中国旅游学的知识体系。结果表明,中国地域类型旅游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演化过程,城市旅游、乡村旅游、自然保护地旅游和遗产地旅游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三大主体”和“一个特殊”的中国旅游学知识体系。在更为鲜活的中国旅游发展实践中,地域类型旅游呈现出尺度嵌套、尺度重组和尺度跃迁的融合发展现象,城市群“乡土-生态”空间是地域类型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山脉、河流、国家文化公园、高铁等线性介质深刻影响了旅游地的空间结构、空间功能和空间关系,为进一步构建地域类型视角下中国旅游学的知识体系提供了发展方向。中国旅游学的知识体系构建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旅游学的重要途径,为推动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旅游业和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董晓莉  吴必虎  钟栎娜  
文章通过对《旅游学刊》2000~2010年1373篇文章的共5205频次的关键词进行归并、排序、分组,提取出了162个核心关键词和8个基因词,以反映国内旅游研究的关注重点与研究进展,揭示旅游现象与本质之间的互动与交融。同时,基于关键词的分析,为旅游研究知识体系的解析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余构雄  戴光全  
既有研究有少量以关键词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旅游学科相关信息,然鲜见对学科创新力及知识体系演变与构建的研究。文章以《旅游学刊》2000—2014年载文的书写关键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合内容分析,创新性地将学科创新力测评及知识体系演变结合研究。结果显示:(1)学科创新潜力、创新活力和创新保持力分呈变异V形和倒V形,除2000—2004年的创新潜力和创新活力变化稍大外,2000—2004年的创新保持力、2005—2009年及2010—2014年的各项创新力较为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余构雄  戴光全  
既有研究有少量以关键词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旅游学科相关信息,然鲜见对学科创新力及知识体系演变与构建的研究。文章以《旅游学刊》2000—2014年载文的书写关键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合内容分析,创新性地将学科创新力测评及知识体系演变结合研究。结果显示:(1)学科创新潜力、创新活力和创新保持力分呈变异V形和倒V形,除2000—2004年的创新潜力和创新活力变化稍大外,2000—2004年的创新保持力、2005—2009年及2010—2014年的各项创新力较为稳定;(2)学科知识体系演变由学科内容及方法的演变来展现,内容为数量-质量-精神层次的演变,方法为质性方法-量化方法-质与量结合的演变;(3)构建由研究内容、方法及目的3大部分组成的旅游学科知识体系框架。文章探讨以《旅游学刊》单一期刊为研究对象,理论建构依据的是"分析性归纳",强调的是"典型性",反映的是"高水准旅游学术刊物"这一同质化范围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余构雄  戴光全  
既有研究有少量以关键词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旅游学科相关信息,然鲜见对学科创新力及知识体系演变与构建的研究。文章以《旅游学刊》2000—2014年载文的书写关键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合内容分析,创新性地将学科创新力测评及知识体系演变结合研究。结果显示:(1)学科创新潜力、创新活力和创新保持力分呈变异V形和倒V形,除2000—2004年的创新潜力和创新活力变化稍大外,2000—2004年的创新保持力、2005—2009年及2010—2014年的各项创新力较为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宝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黄郁成  
本文通过对旅游服务起源的追溯,论证了旅游业是为人们出行提供服务的一种商业模式;通过对这种商业模式的解剖,总结了旅游学科赖以成立的理论基础,旅游学科知识体系与行业发展变化的关系,从而梳理出旅游课程建设的思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必虎  
伴随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中国旅游研究也应该取得更多的成就,在国际上发出更多的声音,并对旅游业实践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基于上述目的,本刊特意组织了主题为"为中国旅游研究出谋划策"的笔谈,欢迎大家就此话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龙江智  
自从马里奥蒂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的剖析和论证迄今已近百年 ,学术界对旅游本质的认识 ,依然呈现“诸家学说 ,百花齐放”的局面 ,严重影响了旅游学科的建构和旅游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理性分析和比较分析两种途径来理解旅游的本质 ,并由此认为旅游研究应采纳从心理学视角进去 ,从地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视角出来 ,整个研究的切入点应该是旅游体验。也就是说 ,旅游研究应该以体验作为基本视角。最后 ,本文以此为根基 ,构筑了旅游学科的基本框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建军  孙根年  赵多平  
文章利用1985~200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及2006~2007年中国30个省区截面数据,采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了交通客运量与旅游客流量的关系及地域差异。结果发现:(1)从时间序列来看,旅游客流量与交通客运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均衡关系,入境客流量与航空客运量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铁路客运量和公路客运量与入境客流量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航空客运量和公路客运量与国内旅游客流量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铁路客运量与国内客流量无格兰杰因果关系。(2)从30个省区的截面数据分析,发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凌云  
在不同的语境下,"旅游"的含义是不同的,内涵复杂多义。"旅游学"一词一般只存在于《旅游学概论》类的教科书中,但从目前坊间收集到的国内《旅游学概论》类的教材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旅游学的内涵和外延,旅游学的学科性质、分类和归属等,各家看法都还很不一致,国外学者对于此也无明确的一致意见。本文认为,旅游学的学科发展和体系建设应该从旅游的最基础、最核心和最本质的概念出发来研究和构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德刚  
一旅游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是以研究旅游的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探讨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科学。这是我们对旅游学的学科性质和概念的基本描述,那么,在此前提之下,旅游学的理论体系是怎样的呢?要回答上述问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鲁  魏云洁  
2015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旅游统计成为旅游学术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2015《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于10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联合大学召开,本届年会聚焦中国旅游统计新体系主题,对未来5年旅游学术研究和旅游业发展进行展望,探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国际旅游发展的新机遇以及旅游对中国经济、就业的新影响等理论与实践相交融的前沿问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党宁  代希  吴必虎  
随着旅游学术研究日益繁荣,旅游学术共同体不断壮大。文章以中国知网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CSSCI数据库和CSCD数据库作为数据检索源,通过25个旅游相关字段检索了1979—2021年我国学者发表的旅游类文章40 245篇,采用文献计量统计、社会网络分析、知识图谱等多种方法,从合著网络、学缘关系、学术流派3个维度全面认识和评估我国旅游学术共同体发展概况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我国旅游学术研究的核心学者群多达649位成员,马耀峰、陆林、孙根年等学者的科研成果数量多,保继刚、吴必虎、马耀峰、黄震方等学者的学术影响力大;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了旅游学术研究的发展,形成核心领导型、领域驱动型、培养带动型、学科交叉型等4种网络发展模式。(2)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是我国旅游学术人才培育的主力单位,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分别是旅游学术人才输出或输入的重要阵地;旅游学术领域目前存在同源驱动型、定向流动型、地缘临近型等3种学缘关系,对旅游学术机构的成果产出有重要影响。(3)在理论范式指导下,旅游学术领域主要有三大传统流派,分别是以陈传康、保继刚、吴必虎等为代表的旅游资源流派,以谢彦君、樊友猛、龙江智等为代表的旅游体验流派,以张广瑞、张凌云、邹统钎等为代表的旅游产业流派。该研究为我国旅游学术共同体评估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和分析框架,并对旅游学科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团队建设、学术人才培养、学科理论建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明庆忠  
试论旅游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明庆忠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现代旅游自19世纪40年代在英国出现以来已经历了150余年。国外对旅游进行研究也快100年,真正得到发展则是本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国内的研究则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国外对旅游的研究开始于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