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8)
2023(7453)
2022(6029)
2021(5611)
2020(4442)
2019(9646)
2018(9349)
2017(17127)
2016(9428)
2015(10550)
2014(10615)
2013(10217)
2012(10000)
2011(8841)
2010(9088)
2009(8435)
2008(8589)
2007(8105)
2006(7256)
2005(6345)
作者
(27394)
(22861)
(22767)
(21761)
(14643)
(11052)
(10512)
(8881)
(8790)
(8289)
(8061)
(7788)
(7316)
(7150)
(7089)
(7050)
(6823)
(6762)
(6584)
(6514)
(5661)
(5571)
(5564)
(5218)
(5113)
(5085)
(5060)
(5043)
(4639)
(4607)
学科
(44427)
经济(44390)
管理(24194)
地方(16668)
中国(16359)
(15991)
方法(13367)
(12780)
企业(12780)
(10521)
数学(10348)
数学方法(10147)
(9413)
业经(9194)
地方经济(8731)
理论(8170)
环境(7886)
(7184)
农业(7047)
教育(6905)
(6874)
城市(6873)
(6494)
(6388)
(5896)
金融(5894)
(5522)
产业(5514)
(5497)
银行(5490)
机构
学院(134007)
大学(133389)
研究(49862)
(49075)
经济(47540)
管理(45127)
理学(37522)
理学院(36873)
中国(36788)
管理学(35965)
管理学院(35688)
科学(31848)
(30674)
(24888)
中心(23090)
(23032)
师范(22852)
研究所(22418)
(22251)
(21993)
(19566)
北京(19390)
(18841)
师范大学(18521)
(18278)
业大(17895)
财经(17127)
技术(15616)
(15429)
农业(15195)
基金
项目(88558)
科学(69742)
研究(66692)
基金(61713)
(53838)
国家(53323)
科学基金(45465)
社会(42168)
社会科(39716)
社会科学(39708)
(35461)
基金项目(32753)
教育(30676)
(29963)
编号(28126)
自然(28122)
自然科(27438)
自然科学(27433)
自然科学基金(26858)
资助(23937)
成果(23250)
(20843)
课题(20691)
重点(20690)
(18269)
(17436)
(17311)
国家社会(17126)
发展(17030)
(16789)
期刊
(63553)
经济(63553)
研究(43111)
中国(31636)
教育(22446)
学报(20763)
科学(19799)
(18443)
管理(17140)
(16031)
大学(15985)
学学(14522)
农业(12768)
技术(12438)
(11189)
金融(11189)
业经(9959)
图书(9702)
问题(9475)
经济研究(9468)
(8623)
财经(8476)
资源(8356)
城市(7868)
(7556)
书馆(7419)
图书馆(7419)
(6934)
论坛(6934)
(6923)
共检索到214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泽烨  栗功  
本文对景观的文化建设问题进行探讨。对秦皇岛的景观文化建设进行研究,以海港区的景观文化建设为例,运用文化"所指"和"能指"的理论,通过提取具有地域特征的景观符号,形成具有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景观空间组织形式和景观场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褚海峰  
从地域文化中的建筑文化、自然景观文化、传统历史以及设计中地域性材料利用等方面,对商业街设计进行了探讨。认为应依据不同城镇的地域文化特点,充分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探索地域文化在具体设计项目中的融合以及利用之道,在使商业街道满足人们现代生活要求的同时,也使其充分展现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延续与弘扬城市传统地域文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施歆怡   刘秋云   孟祎晨   陈文德  
地域文化作为特定群体在一定区域内长期发展所形成的特质文化,对城市景观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而城市景观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使得地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塑造,共同构成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在城市景观规划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的因素,使城市景观与地域文化相得益彰,共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从地域文化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取芜湖市城市建设中的地域文化因素加以分析,以此探讨如何加强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的互动,以期为芜湖市塑造富有底蕴且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空间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唐雯  
文化,是我们人类所能产生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在地貌环境、社会构成、属地风俗及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一种很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园林景观作为反馈地域性文化的重要载体,长久以来一直被专家们在研究过程中所津津乐道。当今全球一体化发展驶入“快车道”,也给传统的地域文化带来了冲击和破坏。景观设计也呈现出趋同现象,具体表现为:方案雷同化、模式单一化、设计西方化、结构程式化等。许多城市和乡村在改造和重建的时代背景下逐渐丧失了原本的地域文化。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作为景观设计师的我们,必须在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规划中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金瑾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小城市建设从外貌到文化都存在缺乏自身独特性,并呈现"同质化"的现象。打破中小城市在景观建设中照抄大城市、盲目跟风的做法,从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将中小城市的地域人文景观建设提高到城市形象设计的层面上来,能有效地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文化产业一体化,实现城市持续稳定的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艺惠  陈田  王云才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既是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随着对景观文化遗产保护由局部点状斑块向区域性文脉整体保护认识的转变,相关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更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概念与内涵阐释入手,对近20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认为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特征、景观的变化、景观的保护三大方面,其中,在现代经济的冲击下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变化及相应的保护调控措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学者们运用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形成了多学科参与研究的良好局面,但是在研究的内容和深度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范霞  
不论在人们的印象中 ,还是在城市建设者的实践中 ,城市景观都是以单纯的视觉效果出现。从文化及文化的载体———人的角度出发 ,以上海多伦路为例分析了城市景观演变过程 ,探讨了城市景观在人们生活日益丰富的当代 ,理应扮演的角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甘德欣  罗军  陈琼琳  龙岳林  
生产型景观是指在利用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优质的生活产品,如稻米、蔬菜、花卉、鱼产品、药材等,扩充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一种景观类型.生产型景观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功能主要是:提供农产品;增强人与景观的互动;强化景观的地方特征.在建设生产型景观应注意选择适宜的农业生产类型、积极促进景观使用者的参与以及建立配套的技术体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畅  
论地域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互补开发作者:王畅单位:河北省社科院燕赵所(石家庄,050011)文章认为,任何旅游资源都具有地域性特点,任何旅游景观都是地域文化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的涵盖面甚广,以往人们对此理解得很是狭隘、肤浅,近年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不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符兴源  杨盼  姜珊  邢嘉欣  康丹  
安全感对环境使用者的行为及其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是环境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物理—心理学方法、数理比较方法,分析了景观环境中的视觉元素的比例与构成内容,探索了不同景观设计元素及其组合对安全感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设计元素中的7项因子对安全感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铺装影响程度最大,户外设施次之,景观构筑物、建筑、花卉、小品的影响效果较弱,灌木是唯一随着面积比增加而使安全感降低的设计元素;在主要设计元素两两交互作用下,户外设施对于灌木面积比增加带来的负面效果具有一定的减缓作用;景观小品与花卉的组合景观对安全感具有提升作用;当场景中存在景观小品时,景观构筑物不再具有提升安全感的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慧宁  
城市环境中,对景观的审美感知和判断不可避免地成为城市文化的美感。文章研究各历史阶段社会自身独特的审美方式,认为这与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心理定式及世界观相呼应。既然环境是文化的,任何关于环境美学的讨论同时也必然是所称作的城市独特景观文化美学价值的讨论。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在颠覆和离弃传统美学的同时体现新价值观主导下的审美,在语言形式和建构的层面吸取了现代主义的营养,同时当代艺术的介入又增加了其丰富性,当代景观美学的最大转变源于价值观的转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起  刘奔腾  
从概念出发讨论地域与景观的关系,进而论述了地域信息是城市景观的自我辨别的根本因素。结合兰州水车大观园的实践,提出景观设计应传递城市本土的地域信息以求达到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的目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卢松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传承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景观财富。作为新兴的重要发展力量,旅游正在不可逆转地改变着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演变进程。本文从物质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文化景观地方意义等方面综述了旅游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影响的研究成果,对现有研究进行了述评。最后从亟须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未来研究展望。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蒋婉求  
从浩浩之宏观的大千世界,到渺渺之微观的一草一木,大自然鬼斧神工,经过千万年风风雨雨的洗礼,把世界装扮成难以名状、美不胜收的旅游景观,这是一片神奇绝妙而又充满生机的领域。它广袤无垠,气象万千;它神秘幽邃,扑朔迷离;它生机盎然,温馨宜人。古往今来,多少旅游者投向它的怀抱,去探寻美的源泉、感悟美的魅力、接受美的洗礼、追求美的造型、倾听美的音韵、领略美的风采、创造美的境界。旅游景观以其精妙瑰丽的底蕴,绘制成一幅幅壮观的画卷,谱构成一部部辉煌的交响乐,激荡着无数探索者的心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Б.Б.波雷諾夫  陈傳康  
人类社会的发展愈完善,人类社会愈接近共产主义,承受资本主义制度的科学机构也就更显得不适合于社会生活的新情况。事实上,这里所指的新情况是指那引向根本改造自然的伟大的共产主义建设事业。为了有效地改造自然,当然首先必须认识自然。要认识自然,便应该"不是把自然界看作什么彼此隔离,彼此孤立,彼此不相依赖的各个对象或各个现象的偶然堆积,而是把它看做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