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15)
2023(20172)
2022(17148)
2021(15932)
2020(13577)
2019(30921)
2018(30648)
2017(58473)
2016(31864)
2015(35844)
2014(35790)
2013(35101)
2012(32597)
2011(29200)
2010(29561)
2009(27682)
2008(27456)
2007(25210)
2006(22141)
2005(19911)
作者
(90802)
(76513)
(75665)
(72219)
(48303)
(36401)
(34496)
(29548)
(28793)
(27213)
(25804)
(25747)
(24372)
(24029)
(23813)
(23368)
(22820)
(22423)
(21949)
(21792)
(19074)
(18784)
(18642)
(17536)
(17150)
(17073)
(16942)
(16840)
(15374)
(15317)
学科
(128805)
经济(128630)
(98811)
管理(96176)
(77738)
企业(77738)
方法(53154)
(51115)
数学(45362)
数学方法(44742)
(35609)
中国(35426)
农业(33723)
业经(32615)
(29764)
地方(28261)
(25052)
技术(23820)
(23361)
贸易(23348)
(22699)
(21992)
银行(21950)
理论(21339)
(21258)
(21252)
财务(21175)
财务管理(21119)
(20991)
(20648)
机构
学院(451920)
大学(447917)
(185229)
经济(181196)
管理(174910)
研究(151286)
理学(149840)
理学院(148202)
管理学(145584)
管理学院(144717)
中国(117084)
(93939)
科学(91378)
(88417)
(83740)
(76046)
中心(71642)
(71409)
财经(68632)
研究所(68437)
业大(67790)
农业(64733)
(62105)
(59284)
师范(58695)
北京(58509)
(55944)
经济学(55096)
(54594)
财经大学(50318)
基金
项目(298014)
科学(235652)
研究(221071)
基金(215017)
(187084)
国家(185255)
科学基金(159275)
社会(140282)
社会科(132704)
社会科学(132668)
(118707)
基金项目(113280)
教育(102252)
自然(101845)
自然科(99478)
自然科学(99450)
(98890)
自然科学基金(97720)
编号(91087)
资助(86941)
成果(74870)
重点(67153)
(66000)
(64965)
(64427)
课题(63812)
创新(59722)
国家社会(57442)
(56982)
科研(56556)
期刊
(212723)
经济(212723)
研究(132465)
中国(96081)
(81156)
(70051)
学报(68370)
管理(66274)
科学(64437)
农业(54644)
大学(53158)
教育(52527)
学学(50145)
(46031)
金融(46031)
技术(41839)
业经(38056)
财经(33958)
经济研究(31741)
(29179)
(28937)
问题(28281)
(23023)
技术经济(22825)
科技(21567)
统计(21166)
(21115)
世界(21009)
图书(20481)
现代(20306)
共检索到688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肖化柱  周清明  
农户是推动家庭农场制度创新的主要力量,利益主体间相互博弈关系演化是家庭农场制度创新的源泉与动力。本文引入演化博弈动态分析框架,从微观主体的利益动态博弈视角出发,在不完全信息约束与外生制度供给条件下研究家庭农场主"试探、学习、适应、成长"的机制,通过引入地域文化因素并进一步分区模拟,探讨了社区记忆与社会分化的强弱对中国农户参与家庭农场制度创新并维持稳定生产关系决策机制的影响,诠释了地域文化对家庭农场制度创新策略传导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强社区记忆特征的农村社区能够收敛于合作互惠的演化博弈均衡,弱社区记忆的农村社区难以实现稳定有效的制度演化。加强对家庭农场微观主体行为的激励和约束,因地制宜并进行分类指导是推动家庭农场制度创新健康发展的关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军民  
基于DEA-Tobit两阶段分析法,利用河南省的家庭农场调查数据,分类测度了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并从制度结构场域视角阐释了契约关系对家庭农场运行效率及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4类家庭农场的整体运行效率较低;地权制度不稳定对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都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对4类家庭农场的影响程度不同;在交易制度场域内,各个契约关系人的行为对家庭农场运行效率和收益的影响及方向不同;家庭农场内部管理水平对所有类型农场运行效率提升都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外部管理仅对规模养殖类农场起到较为显著的积极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军民  
基于DEA-Tobit两阶段分析法,利用河南省的家庭农场调查数据,分类测度了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并从制度结构场域视角阐释了契约关系对家庭农场运行效率及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4类家庭农场的整体运行效率较低;地权制度不稳定对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都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对4类家庭农场的影响程度不同;在交易制度场域内,各个契约关系人的行为对家庭农场运行效率和收益的影响及方向不同;家庭农场内部管理水平对所有类型农场运行效率提升都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外部管理仅对规模养殖类农场起到较为显著的积极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彭慧  闫保荣  毕宇珠  苟天来  
家庭农场是适应农业生产现代化和社会化的生产模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家庭农场的先决条件。但中国目前仍存在着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诸多土地问题,如农民土地权能不完整、土地流转期限短稳定性差、流转成本快速上涨等。在总结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土地策略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促进中国家庭农场快速、健康发展的一系列土地策略建议,包括结合法律体系建设和土地确权工作完善农民土地权能、探索和创新多种农地流转形式、构建完善农民离农的保障体系、以适度的补贴和奖励鼓励长期稳定农地流转、建立农地流转费用的管控和调整机制、加快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设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  
论文探讨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和内涵,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探索家庭农场的制度特征,并结合当前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制度障碍,提出了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宇  周金衢  
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根据登记类型、登记名称、登记机关、审查形式及退出机制5个指标对中国18个省级家庭农场登记管理制度核心要素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中国目前主要存在农业部门认定与工商部门登记两种管理模式。二者在制度目标、制度属性及制度工具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管理部门对其的理解偏差及混淆使用是造成部分家庭农场登记管理制度错位的根本原因。今后应明晰制度定位,理顺政府职能;做好制度衔接,建立部门互认机制;尽快制定上位法,厘清家庭农场与其他市场主体的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绍亭  周霞  周玉玺  
[目的]文章通过对山东省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旨在厘清技术、规模对农场经营效率的促进作用,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各类型家庭农场短板,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方法]以山东234个家庭农场数据为例,运用DEA模型对家庭农场全样本及纯种植、种养结合、种植兼休闲、种养兼休闲4类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结果]首先,家庭农场综合技术效率仅为0. 170,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为0. 235和0. 786,规模效率相对充分纯技术效率不足是经营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其次,种养结合类农场发展势头较好,纯种植类家庭农场发展滞后且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最低,种养兼休闲类农场的规模效率最低。[结论] 4类农场差异明显,应降低生产技术使用门槛,引导农场主参加职业教育,提升纯种植类农场纯技术效率,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实现土地流转的降费提效,改善种养兼休闲类农场规模效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鹏  裘少莹  
俄罗斯家庭农场,是指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公民联合起来,财产共有,在亲自参与的基础上共同进行生产和其他经营活动的组织。俄罗斯《农场法》规定了农场的概念、建立、成员、财产、经营等相关内容,该法确定了俄罗斯家庭农场建立并进行活动的法律、经济和社会基础,对俄罗斯家庭农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俄罗斯家庭农场法律制度研究对中国家庭农场培育和发展的启示在于:推进家庭农场立法、明确家庭农场的民事主体地位、严格区分家庭成员和家庭农场成员、确认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的不可分性、清晰界定家庭农场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及为家庭农场提供资金支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雪梅  
本文从交易费用视角,分析了农业经济组织的演进规律,并审视了我国家庭农场经营的组织优势和困境。提出要改革土地管理、农村金融、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社会化服务等制度,进一步降低家庭农场经营的不确定性,增强家庭农场发展的激励。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鹏  
日本家庭农场包括独立农场和一户一法人两类。日本的认定农业者制度和直接支付对其家庭农场的培育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认定农业者制度明确了农地流转的方向,超级长期贷款制度为认定农业者的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直接支付则为家庭农场提供了一个能够继续从事农业并改善其农业经营的环境。日本家庭农场法律制度研究对中国家庭农场的培育和发展的启示在于:应当明确家庭农场的法律地位、规范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清晰界定家庭农场的"农地"范围、确立家庭农场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优先地位、健全支持家庭农场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以及加大对家庭农场的补贴力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亚萍  罗勇  
在家庭农场发展的不同时期采用的雇佣制度有所差异:初建阶段,主要是临时雇佣农工,以年薪制付给报酬;发展阶段,可以采用人身顶股制的做法;高级阶段,主要采用以"顶身股"为核心与临时雇工相结合的雇佣制度。文章重点论证说明了家庭农场中新型雇佣制度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①从雇佣性质上,农场主是活跃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民营"企业主",是新的社会阶层的成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②雇佣的原则是长期稳定。③雇佣制度有一般的雇佣制度和以"顶身股"为核心的新型雇工制度。④选择农业生产经验丰富、与农场主的利益关系相对一致的一家一户的雇工。⑤雇佣的形式主要有"带地佣工"、"二八种地"、"种地头"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战平  陈宏毅  
基于欧美国家农场的直观场景、产生历史等自然属性分析,农场是在一定规模的土地区域范围内进行商品性农产品生产经营及其必要生活活动的相对封闭独立、稳定的地理单元和一种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家庭农场是由家庭成员共享农场生产经营权利、共担风险责任,用家庭共同财产清偿生产经营债务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场制是不同国家、不同阶段有关农场的制度规范,体现农场的社会属性。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国情和制度,发展家庭农场不同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欧美国家,将面临经营状态的稳定性差、风险高、永续生存的基础薄弱、行政主导的负面效应大等特殊问题。促进中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要遵循"肯定但不夸大、扶持但不包办"的理性思路,制定实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新卫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并明确"家庭农场"为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形式。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已有关于"家庭农场"或类似提法的报道和实践,但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尚属首次。土地作为家庭农场的重要生产要素和平台载体,目前已经在家庭农场培育过程中发挥了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凡  牛要聚  
对家庭农场的财政支持符合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要求。但目前存在着财政支持"精准度"不高、规范性不够、补贴条件不合理等问题。文章提出规范家庭农场的认定条件、完善补贴的项目类型,通过制度建设实现补贴的系统性与连续性等应对策略,从而将财政补贴有效配置到家庭农场建设的关键性环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开文  原正军  王小雪  
运用大量的口述史料和期刊论文,对改革初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国营农场中建立家庭农场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分析表明,当时当地兴办家庭农场,最关键的原因是当时国营农场制度效率低下,生产经营负担沉重,职工生活困难重重。由于变革现存制度可能带来的巨大的潜在利润,加上生产技术水平高、制度创新成本较小、外部环境不断优化等有利条件,家庭农场才得以陆续成功兴办。因此,必须出于一定的客观动因,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具备应有的条件,家庭农场才会水到渠成;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好大喜功。这是这段历史对今天的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