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17)
2023(13940)
2022(11740)
2021(10931)
2020(8682)
2019(19702)
2018(19509)
2017(37061)
2016(20066)
2015(22590)
2014(22905)
2013(22516)
2012(21540)
2011(19784)
2010(20343)
2009(18681)
2008(18492)
2007(16902)
2006(15475)
2005(14484)
作者
(57821)
(47913)
(47693)
(45428)
(30977)
(23006)
(21929)
(18435)
(18388)
(17647)
(16500)
(16082)
(15772)
(15428)
(14996)
(14696)
(14131)
(13914)
(13884)
(13776)
(12514)
(11741)
(11618)
(11293)
(10823)
(10815)
(10780)
(10702)
(9681)
(9488)
学科
(100822)
经济(100733)
管理(53966)
(50384)
(39467)
企业(39467)
地方(31627)
中国(29643)
方法(28852)
(27148)
数学(23433)
数学方法(23136)
业经(22905)
(18853)
农业(18712)
(18697)
地方经济(17914)
(17431)
(15627)
(15624)
银行(15611)
贸易(15610)
(15473)
金融(15469)
(15173)
环境(15164)
理论(15044)
(14909)
(14901)
(14797)
机构
学院(289688)
大学(284158)
(125042)
经济(122137)
研究(106660)
管理(103588)
理学(85983)
理学院(84785)
管理学(83468)
中国(83027)
管理学院(82854)
(62551)
科学(61911)
(57899)
(54241)
(48580)
中心(48355)
研究所(48140)
财经(43698)
(43523)
师范(43206)
(42989)
北京(40650)
(39151)
(39143)
(38586)
经济学(38021)
业大(35834)
师范大学(34367)
经济学院(33650)
基金
项目(175641)
科学(137741)
研究(137411)
基金(122203)
(104333)
国家(103317)
科学基金(87842)
社会(86260)
社会科(81537)
社会科学(81522)
(70523)
基金项目(63580)
教育(62583)
编号(58630)
(58420)
自然(52183)
自然科(50837)
自然科学(50828)
自然科学基金(49873)
成果(49669)
资助(49525)
(44729)
课题(42441)
重点(40173)
(37851)
发展(37034)
(36423)
(36047)
(35258)
(35223)
期刊
(162397)
经济(162397)
研究(98088)
中国(68800)
(44676)
管理(42159)
教育(41579)
(41204)
科学(37370)
学报(36654)
(33208)
金融(33208)
大学(28556)
技术(28086)
农业(27748)
学学(26140)
业经(26092)
经济研究(25286)
财经(22034)
问题(20649)
(19292)
(16617)
图书(16511)
(15298)
论坛(15298)
技术经济(15296)
国际(15095)
(14776)
世界(14691)
资源(14582)
共检索到479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伟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社会、经济、资源等地域差距不断突显,形成较为严重的两极差异。改革开放以来,皖北经济总量少、产业发展弱、人民生活水准低、城镇化水平不足,严重制约安徽省的整体发展。本文以皖北中医药文化为研究切入点,探讨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总结归纳二者之间联动发展的策略,以期进一步推动皖北经济的均衡发展与地域文化的传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栾贵勤  杨凤华  张镛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竞争优势 ,决定了该地区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 ,将成为世界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基地、我国重要的制度与技术创新中心、缩小我国地区差别的协调区域以及我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前沿阵地。在这一形势下 ,对如何保证该地区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 ,继续保持领先增长态势 ,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樊杰  
本文探讨了能源资源富集、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经济大区能源资源开发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侧重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从实证的角度,阐述了能源开发对地区经济繁荣的意义和作用、富能地区经济系统的空间组织以及推动能源开发同可持续发展相互协调的区域政策要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峰  姜德波  
苏北地区有着相似的发展背景,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并没有阻碍地区经济发展,属于合意性趋同的范畴。从结构相似系数和区位商来看,对某些产业集群的形成还可能有正效应。对于苏北地区下一步的产业发展,应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力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大力发展行业关联度大、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行业;加快行业配套,延伸行业链,形成行业规模;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快产业转移和承接的速度,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的市场化整合,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忠惠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是区域社会和谐发展中两个高度相关的生态种群,两者的和谐共生需要中介变量——文化的介入与调节。文章基于文化学视角,厘清文化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中的发展历程,探寻价值引导与特色理念在两者联动中的文化缺位,明晰文化功能、作用、性格与张力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中的效用,从新的视角与维度重构办学机制、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及招生就业机制的文化路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振山  只海平  富国亮  
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转变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本文以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对接《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为例,探索职业教育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等方面的改革策略与途径,旨在为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欧人  
区域经济是地域文化发展的基础,而地域文化又影响和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对振兴地方经济、繁荣文化无疑颇具现实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丽华  冷宣荣  
区域性战略投资者,具有不同于一般招商引资的显著特点,其在地方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面临产业升级、资金瓶颈和技术与创新压力的中部地区尤其如此。深入剖析引进区域性战略投资者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重要性,并据此分析在引进区域性战略投资者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对于中部地区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实现区域性战略投资者与地区经济的双赢,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吉宏 ,杨太康 ,龙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丹  
区域经济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高物质基础,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提供素质支持,这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同时相互约束。文化已深深融入当今社会经济运行之中并成为经济发展持久的动力。区域经济要形成特色并健康发展,就必须立足文化和经济的相互关系,在制定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方案时,把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资本,把文化经济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使之成为一个发展整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耿际华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是区域社会和谐发展中两个高度相关的文化种群。基于文化学的视域,文章深入剖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冲突,从借鉴文化特性、挖掘文化共性与培育文化交点的文化整合之道切入,重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路向,为实现两者的联动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揭仕军  
物流作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标杆行业,与经济之间关系紧密,联动发展。区域内的经济与物流相互支持且螺旋式的联动发展为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因此在国内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研究二者发展关系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者联动发展的政策建议,希望为国内相关城市或区域在此方面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惠平  
分析陕蒙结合部资源型经济的发展特点,探讨该地区金融支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商业银行应结合其自身的经营战略目标及市场竞争中的各类因素,加大对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并提出相应的金融支持战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高峰  薛白  
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在具有正反馈特性的耦合机制下联动发展。该耦合机制下,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犹如相互咬合的齿轮,通过要素配置角度的经济增长和要素流动角度的结构优化统一起来,民营经济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内部参量(即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动态关联和良性互动,使两者间存在协同发展现象。政府通过制度和财政收支对要素流动与要素配置变革产生作用,推动两者间的联动发展;而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在耦合机制中起到润滑剂作用。通过对舟山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关系的分析,本文对两系统联动发展的耦合机制进行了经验性解释。基于此,本文认为,充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发兴  
本文以郴州市为例,拟从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条件分析,探索在改革开放形势下我国中小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