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19)
2023(15080)
2022(13376)
2021(12481)
2020(10668)
2019(24739)
2018(24889)
2017(48150)
2016(26848)
2015(30523)
2014(31183)
2013(30852)
2012(28606)
2011(25916)
2010(26102)
2009(24013)
2008(23744)
2007(21143)
2006(18226)
2005(16059)
作者
(79980)
(66586)
(66309)
(63111)
(42234)
(31925)
(30399)
(26384)
(25221)
(23796)
(22755)
(22328)
(21081)
(21060)
(20690)
(20626)
(20556)
(19793)
(19093)
(18941)
(16789)
(16310)
(16218)
(15169)
(15033)
(15024)
(14716)
(14639)
(13516)
(13318)
学科
(109027)
经济(108903)
管理(74709)
(69220)
(56773)
企业(56773)
方法(51520)
数学(44957)
数学方法(44442)
(29157)
中国(27618)
(26945)
(25850)
地方(24682)
业经(22333)
(20117)
农业(19258)
(18859)
贸易(18854)
理论(18641)
(18208)
(17497)
(16812)
财务(16731)
财务管理(16691)
环境(16653)
(16145)
银行(16085)
企业财务(15747)
(15724)
机构
大学(386251)
学院(383897)
管理(149178)
(148083)
经济(144502)
研究(130534)
理学(129105)
理学院(127581)
管理学(125231)
管理学院(124556)
中国(95811)
科学(84607)
(83430)
(68069)
(67555)
(67212)
研究所(61808)
业大(61081)
中心(59232)
(57154)
财经(53888)
农业(53781)
北京(52773)
(52427)
师范(51878)
(48766)
(47418)
(45987)
经济学(43560)
技术(42292)
基金
项目(261743)
科学(203247)
研究(189113)
基金(186717)
(163566)
国家(162204)
科学基金(137333)
社会(115196)
社会科(108882)
社会科学(108850)
(103776)
基金项目(99849)
自然(90911)
自然科(88687)
自然科学(88661)
(87874)
教育(87534)
自然科学基金(87013)
编号(78879)
资助(77496)
成果(64465)
重点(59009)
(57171)
(56006)
课题(54756)
(53380)
科研(50381)
创新(49836)
计划(48356)
大学(48338)
期刊
(161635)
经济(161635)
研究(110728)
中国(73051)
学报(65525)
(61009)
科学(58333)
管理(51735)
(51178)
大学(48056)
教育(45532)
学学(45016)
农业(41979)
技术(34059)
(29872)
金融(29872)
业经(26876)
财经(25244)
经济研究(25235)
(21705)
问题(21472)
图书(21433)
(21410)
(18978)
技术经济(18793)
科技(18590)
理论(18532)
资源(17774)
商业(17184)
实践(16977)
共检索到556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雯燕  米文宝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对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实践操作方法、研究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振波  朱传耿  刘书忠  张学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它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开启了我国地理区划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进行初步探索,认为它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对地域要素高度综合的前提下,突出地域主体特征,使区划落地区域,具有地域性、主体性、层次性、综合性、和谐性特征。具有独立的政策体系,包括明确规划层次,健全法制保障;科学利用土地,实施生态补偿;统筹投资融资,优化产业结构;分异评价指标,突出功能特色。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亚飞  陈佩佩  陈东  
地域功能空间结构是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与人类社会空间组织结构有机耦合的复杂结构。文章通过对地域功能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与作用机理的理论探索,从人口经济集疏的视角,对维持中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有序化演变的主体功能区划一张图进行了系统解析,从国家、大区域和省级等不同层级分别测度了地域功能空间梯度结构、地域功能点—轴结构、地域功能核心—边缘结构的演变特征,并从人口经济的空间集聚与均衡过程、功能区近远程耦合和相互作用、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响应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解析。研究发现:中西部与东部之间、靠近轴线与远离轴线之间、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不同功能区之间较大的经济差距和社会福利差距总体呈缩小态势,促使人口进一步从中西部向东部、远离轴线向靠近轴线区域、边缘区域向核心区域、农业和生态地区向城市化区域进一步集聚,人口的集聚程度要高于经济集聚程度,人口与经济呈现均衡的趋势;区域经济以及社会福利的差距导致的人口经济的空间集聚与均衡过程,是地域功能空间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在流域、湾区等生态系统整体性大背景下,不同区域之间生态功能服务过程以及人类需求多样化下社会系统中商品、贸易、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动,促使区域间产生更加复杂多元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近远程耦合效应,是地域功能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途径;由以往促进产业分工合作与经济系统空间组织向兼顾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地域功能完整性拓展的区域一体化区域政策,以及注重政策分类落地与精准化的差异化区域政策与政府调控是地域功能空间结构有序演变的重要保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焕珍  
传统的GIS主体功能区划分存在等级分界处评分差别太大、不能区分同级别不同类别、主观赋权引起的评价结果受主观影响较大等不利因素,已有的文献未能将相关的数学模型引入GIS进行改进,导致主体功能区划分结果精度较低。因此引入系统聚类法进行县域尺度主体功能区划分,采取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以胶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将胶州市分为四类区域都市核心圈、核心外围圈、限制发展圈、禁止发展区;并依据主体功能区划分结果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则,将胶州市规划为"一核一轴两翼五区"的发展模式,从而将主体功能区与城市总体规划有机地衔接在一起。研究结果与胶州市实际情况相符,本研究对于其他县域主体功能区划分和城市总体规划具有一定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雨林  
青藏高原的生态过程对保障我国乃至东亚生态安全具有独特的屏障作用。受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西藏生态环境问题日渐凸显,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受到威胁。本文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按照西藏生态经济分区和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原则,并在分析西藏生态经济系统和区域经济开发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地域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西藏主体功能区划的思路和西藏主体功能区划的总体布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米文宝  余晓霞  李雯燕  侯雪  
主体功能区划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一项有别于以往所有区划的创新性任务。文章简述了主体功能区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参照部分省市实践方案及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原则,以宁夏19个县市为基本研究单元,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建立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指标层包括17个具体指标。运用SPSS13.0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划分出四种类型区的县市范围,结合主体功能区划的内涵及宁夏实际情况,确定出各类型区的修正范围,并利用ARCVIEW软件显示其空间分布,及从不同层面构建四大区域的建设管制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雪  米文宝  余晓霞  
文章以宁夏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布局为基础,探讨适合宁夏主体功能区划的方法,提出了先采用AHP—信息熵—模糊数学组合,对宁夏生态约束性与社会经济综合潜力分析评价,然后进行空间分析(如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的综合区划方法。运用此方法,对宁夏进行了主体功能的初步分区,并提出了分区规划建设意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鹏  曾刚  
文章用新区域主义的发展理念和内涵来解读或考量我国的主体功能区规划,通过探讨新区域主义在区域发展、规划以及治理方面的主导思想,旨在给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开展以及今后的治理提供相关的启示和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代明  刘燕妮  陈罗俊  
要保证全国及各省、市、县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顺利实施,首先要确保被"限制"或"禁止"发展(主要针对工业)的特定区域得到最基本的经济补偿——其标准足以弥补因限制或放弃发展机会而付出的机会成本。为此论文基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工业基础薄弱和相对雄厚这两种情况出发,通过建立生态补偿与机会成本的计量模型,并以广东佛冈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了工业发展减速后理应得到的生态补偿水平。研究表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成败取决于生态补偿能否顺利实施,而生态补偿实施的关键又在于其补偿标准的合理量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蒙吉军  周平  艾木入拉  刘洋  
主体功能区划分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设计,对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出现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区,以全市52个乡(镇、苏木)作为基本研究单元,采用研究区2008年数据,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区域发展潜力,从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态安全度、土地利用强度、水资源开发强度、矿产资源开发强度、区位优势、科技潜力和经济活力等构建了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终采用聚类分析与三维魔方图相结合的方法,将鄂尔多斯主体功能区划分为优化开发区、I级重点开发区、Ⅱ级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郁  丁四保  
由于流域上下游各行政区各自为政、主体功能定位不明确,使得水生态安全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愈加明显,影响全流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文章通过对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的制约因素分析,提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建军  王新涛  
依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划的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析了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基本特征、省域主体功能区划的前提及基本地域单元的确定。从现有开发密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现有开发密度评价法、状态空间法、相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模型作为省域功能区划的评价方法。在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实现对主体功能区进行科学功能定位,从而逐步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开发强度适当,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吕曼秋  
运用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对中越边境地区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越边境地区区域功能特殊,自然资源丰富,但空间结构还存在着不少无序现象。应根据区域主体功能理论,在明确以自然资源开发与边贸等为区域主体功能的基础上,确立个旧、百色和防城港三市的区域功能,以大型资源型国企和主要交通线为"点与线"建立相应的集聚区,加强与东盟国家、珠三角和大湄公河等经济区的联系,推动整个边境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丛春  
海洋是国土空间的特殊组成部分。构建一套科学合理且兼具海洋特色的指标体系,是海洋主体功能区划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在充分考虑海洋空间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海洋主体功能区划指标的设计原则,构建了内水与领海、海岛、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体功能区划分类指标体系,并针对海洋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设置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不同海洋空间的特性设置海洋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对于海洋空间区划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仁锋  王筱春  张猛  刘修通  
主体功能区划对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创新提出了挑战。在研习区划理论和省级主体功能区划试点省实践的基础上发现:(1)主体功能区划既是综合性区域划分的方法与过程,又是其结果,同时,还是地域空间管制的科学方法之一。(2)现有方法研究集中在实践层面的具体方法上,且仍停留在实证主义和结构主义相融合的哲学基础上,缺乏对区划方法的人本主义探讨。(3)现有研究虽初步形成了主体功能区划的思路和程序,但区域功能判别和功能区域定界及指标体系构建仍未取得突破。基于此,首次提出了由区划哲学层次方法论、区划科学层次基本方法、区划实践层次具体方法构成三层一体的主体功能区划方法体系,深入阐述了方法体系中每层的功能及逻辑关联,各层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