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32)
2023(8224)
2022(6928)
2021(6524)
2020(5416)
2019(12504)
2018(11933)
2017(22125)
2016(11673)
2015(13206)
2014(12915)
2013(13023)
2012(12519)
2011(11754)
2010(11808)
2009(11086)
2008(11023)
2007(9639)
2006(8666)
2005(8295)
作者
(33238)
(27803)
(27657)
(26520)
(17993)
(13400)
(12498)
(10803)
(10746)
(9832)
(9718)
(9417)
(9120)
(9097)
(8935)
(8737)
(8182)
(7990)
(7972)
(7596)
(7096)
(6744)
(6685)
(6493)
(6335)
(6226)
(6057)
(5711)
(5430)
(5413)
学科
(58179)
经济(58112)
管理(28484)
(26157)
方法(21472)
(20496)
企业(20496)
中国(19776)
数学(18291)
数学方法(18098)
(13357)
地方(12704)
(12343)
(12193)
贸易(12183)
(11868)
(10529)
业经(10361)
(9933)
(9802)
金融(9797)
(8985)
银行(8977)
关系(8878)
(8793)
农业(8717)
理论(8556)
(8523)
环境(8262)
地方经济(8130)
机构
大学(182577)
学院(174336)
(82183)
经济(80925)
研究(70493)
管理(62038)
中国(53934)
理学(52727)
理学院(51952)
管理学(51152)
管理学院(50788)
(40402)
科学(39468)
(36964)
(35391)
研究所(32119)
中心(29698)
财经(29478)
经济学(27713)
(27491)
师范(27350)
(27097)
北京(26741)
经济学院(24782)
(24716)
(24504)
(23197)
师范大学(22931)
财经大学(22031)
科学院(21054)
基金
项目(112710)
科学(90958)
基金(85738)
研究(85445)
(75950)
国家(74972)
科学基金(62860)
社会(58250)
社会科(55268)
社会科学(55253)
基金项目(43647)
教育(39040)
(37855)
自然(37132)
自然科(36271)
自然科学(36260)
自然科学基金(35628)
资助(34872)
(34611)
编号(32661)
成果(29427)
(27399)
重点(26271)
国家社会(26200)
中国(25475)
(25329)
教育部(24054)
课题(23070)
(22731)
(22403)
期刊
(93198)
经济(93198)
研究(63161)
中国(38108)
学报(27157)
(26848)
科学(26546)
管理(24982)
教育(23910)
(21304)
大学(21264)
学学(19183)
财经(16285)
经济研究(16176)
(15956)
金融(15956)
农业(14740)
(14327)
技术(13491)
(13265)
问题(12508)
世界(12244)
国际(11990)
业经(10905)
图书(10471)
(9281)
技术经济(8598)
(8338)
论坛(8338)
资源(8292)
共检索到279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龙晓燕  王文光  
"中国"一词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国家名称,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在先秦时期"中国"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主要具有"王畿"的地域含义和华夏族的民族含义;开始作为国家名称是明朝与海外国家交往增多的背景之下,与海外国家交往时使用,但不普遍;近代以后,在世界民族国家建设的历史潮流下,"中国"一词才渐渐成为国家名称,并且与中国的民族主义、国族建设等有关。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丁俊  陈瑾  
中外人文交流是中国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夯实中外关系社会民意基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是中国人文外交的重要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此后中东各国的相继独立共同开启了双方人文交流的新纪元;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方各领域人文交流日趋活跃,成就斐然。本文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与中东国家人文交流的成就、特征和意义作了简要梳理和评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挑战及发展前景作了初步研判和展望。在中国与中东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双方的人文交流不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且对深化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程利英  
农业、农村、农民是古今中国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封建时代的统治者和当今的中央政府都针对三农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都推进了农业的发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农村的建设。比较而言,封建时代的一些支农惠农措施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不是真正的为广大劳动人民着想。当今的政府是真正的为农民着想,关注农民,重视农业,大力建设新农村,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广大农民的关爱、对农村繁荣的关心、对农业发展的关注。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宋欣阳  李绵绵  
卫生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是中国参与中东地区卫生治理的重要载体。中医药参与海合会国家卫生治理对中国在当地推进"一带一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是中国在海湾地区推进"一带一路"的重要动力,也是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外交亲和力的重要依托手段,更是中国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重要路径选择。本文通过考察海合会国家卫生治理的诉求,厘清中医药在海合会地区发展的优劣态势,并从多元合作、产业发展、生态治理三个方面的具体发展路径提出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光耀  
英国是第一个实现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国家,重商主义作为英国社会传型期的主要理论形式,其发展特点直接影响英国的社会发展。本文认为,在奉行重商主义国家中,英国之所以能率先成为工业化国家和海外殖民帝国,其重要原因在于英国的重商主义嬗变取得了成功,而其成功的秘密在于重商主义从早期向晚期的演变发展与 社会的变革及国家的政策走向达到了高度的一致和协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俐俐  
近代中国第一家旅行社述论张俐俐世纪之交,旅游的热潮席卷中华大地。国际旅游如火如荼,国内旅游热浪沸腾。旅游业随之成为当代中国最富有吸引力的投资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旅游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已成为一门新的科学和前沿课题。但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无论是旅...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继焦  尉建文  
十九大报告关于民族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论述,为"国家—民族"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通过对世界上现存的对立、融合、并存、连接等民族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梳理,深入探讨民族—国家关系和民族—民族关系的实质和潜在危险。"民族-国家"关系理论本质上是一族一国的狭隘的民族国家关系,容易导致极端的民族分离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理念是当今世界民族国家关系发展的趋势所向,但是,必须警惕民族同化、民族"大熔炉"、民族"大拼盘"等思想。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必须找回"国家"在民族国家关系中的主导角色,将"国家"置于"民族"之上,在历史新常态下对国家-民族理论进行深入思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良龙  
[期刊] 求索  [作者] 欧美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向外学习样态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领域从物质、制度延伸到思想,方式由在国内被动接受到走出国门汲取,渠道从"西洋"转向"东洋"。在学习和借鉴西方思想时,日本借用了许多古汉语中的词汇形式并赋予它们新的含义,由此创造出许多新的思想学术术语,由"国民"衍生而来的"民族""民族主义"以及"民族国家"等即是如此。中国人在消化吸收这些术语和思想后,又将它们"反借"回来并尝试与自己的历史文化进行对接,从而形成了改造国家与社会的思想理论武器。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晁福林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从起源到初步形成的时期,融汇了许多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形成了以黄帝族为中心的部落集团,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又历经夏商周三代王朝的凝聚,到秦汉时期方初步形成。“天下一家”局面的出现,也正是天下邦国、部落“国家认同”的结果。在上古中国的历史发展中,自“中心权力”出现以降,直到周代臻至完善的“服”制,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制度保证。“服”制展现了中心权力和中央王朝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国家认同”包括了对于中心权力和对于夏商周三代王朝的认可与服从,这是诸氏族、部落列为中华民族成员的必要条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民良  
冷战后的国际地缘形势发生更加复杂的变化: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济陷入困境,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的地位不断上升,制衡中国、中国威胁论等论述一度甚嚣尘上。在各国合作集群化发展中,既需要中国保持与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同时深化与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合作。在地域战略上,促进中美合作,推动亚欧大陆的一体化发展,对于中国都有积极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伊斯哈克·瓦西姆  
中国的和平发展能够通过合作共赢更好地为全人类服务,并促进世界包容发展。为实现人类共同繁荣,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反映了中国梦对于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的构想。本文在对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相关建议。本文所有论点均属于宏观战略和政策层面的范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许纪霖  
本文对晚清以来中国思想家对民族国家认同的观点作了历史的评述。文章认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文化事件之一,是传统中华文明帝国的瓦解,中国面临着共同体认同的危机,即存在着是政治认同还是文化认同之间的紧张关系。文章认为,在共和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并非没有结合的可能。现代民族国家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与政治的结合,是在民族的基础上形成的国家共同体。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鹤鸣  
家谱是记载本宗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它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至今对存世的中国家谱数量仍缺乏完整的统计,虽然中华书局于1997年已出版《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共计搜集家谱1.4万余种,但正如该书编者在前言中指出:“本书所收录的家谱目录远非历代遗存的中国家谱的全部,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尚有不少藏书单位和个人收藏的大量家谱未能收入。”常建华先生在“中国族谱收藏与研究概况简说”(载《谱谍学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海嘉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大后方强化税政管理,调适直接税制体系,拓展直接税源,加大稽征力度,以此为契机加强了对云南省财税领域的介入。但从央地关系与征纳关系的视角分析,稽征在实施过程中面临阻力与困境。就战时云南直接税收结构来看,各税目收入变化很大,呈现此消彼长之势。在稽征成效上,既取得税收收益逐年递增的成绩,但也存在征收数与纳库数之间留有缺口、税源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与脆弱性、税收汲取能力下降以及征管体制缺失、绩效低下等负面问题。战时作为"央税"属性的直接税制介入云南地方社会后,解构了战前"相对独立"的云南地方税收格局,展现直接税收与政治社会场域互动的丰富图景;也隐藏着特殊战时背景下国民政府与云南地方势力的又一轮博弈;还反映出征、纳主体之间基于各自利益考量并在税收社会土壤的制约下,对征税的不同认知与执行策略。这为观察战时国民政府边疆地区的财税治理样态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