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84)
2023(21455)
2022(18493)
2021(16907)
2020(14630)
2019(33149)
2018(32957)
2017(62964)
2016(34793)
2015(38879)
2014(38541)
2013(38486)
2012(35582)
2011(31999)
2010(32051)
2009(29970)
2008(29860)
2007(26847)
2006(23702)
2005(20740)
作者
(105027)
(87782)
(87255)
(82822)
(55642)
(42392)
(39430)
(34526)
(33178)
(31367)
(29762)
(29688)
(27955)
(27821)
(27219)
(26971)
(26970)
(25931)
(25307)
(25292)
(22170)
(21705)
(21453)
(20046)
(19793)
(19651)
(19623)
(19501)
(17905)
(17684)
学科
(139857)
经济(139695)
(115120)
管理(104460)
(95236)
企业(95236)
方法(65388)
数学(54786)
数学方法(54113)
(51407)
(40270)
业经(37827)
中国(34975)
农业(33999)
(30801)
地方(27456)
(27450)
(27383)
财务(27299)
财务管理(27248)
(26540)
贸易(26529)
企业财务(25835)
(25752)
技术(23581)
理论(23427)
(23012)
环境(20714)
(20531)
(20451)
机构
学院(500718)
大学(497737)
(196174)
管理(195424)
经济(191843)
理学(168886)
理学院(167011)
研究(166274)
管理学(163885)
管理学院(163006)
中国(125964)
科学(108633)
(105571)
(103711)
(89890)
(86502)
业大(84551)
农业(81349)
研究所(78980)
中心(77393)
(76645)
财经(72171)
(65656)
北京(65571)
(63194)
师范(62413)
(61078)
(59562)
经济学(58123)
(55625)
基金
项目(342719)
科学(267045)
基金(247464)
研究(241327)
(219311)
国家(217438)
科学基金(185050)
社会(150531)
社会科(142346)
社会科学(142302)
(136700)
基金项目(131553)
自然(124293)
自然科(121419)
自然科学(121379)
自然科学基金(119214)
(114366)
教育(109943)
资助(101973)
编号(97992)
成果(77965)
重点(77304)
(73938)
(73194)
(71607)
课题(67080)
科研(66714)
创新(66648)
计划(65058)
大学(62611)
期刊
(217342)
经济(217342)
研究(136981)
(98015)
中国(93438)
学报(90402)
科学(78935)
管理(70818)
(70646)
大学(66765)
农业(66326)
学学(63567)
教育(46243)
(43644)
金融(43644)
技术(42924)
业经(40223)
(35281)
财经(34867)
经济研究(32814)
(29867)
问题(29215)
(26809)
图书(25689)
技术经济(25176)
科技(24564)
业大(24229)
统计(23053)
资源(22772)
理论(22618)
共检索到731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琴  李大胜  陈风波  
本文基于南方五省稻农地块的微观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地块特征对稻农农业机械利用的影响。地块特征通过4个方面影响农户农机利用:地块零碎化、土壤质量、基础设施便利性、地块来源。研究表明,地块面积越大,稻农越容易采用农机作业。土壤质量越差,越不利于稻农采用农机进行收割。相对于其他因素,地块基础设施对稻农是否采用农业机械生产的影响最大。如果地块灌溉条件不好或机耕路不便使得机器难以抵达田间,则农户使用机器耕整和收割的概率分别下降13.1和41.6个百分点。如果地块是从市场租入,则农户采用农机作业的概率增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琴  李大胜  陈风波  
本文基于南方五省稻农地块的微观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地块特征对稻农农业机械利用的影响。地块特征通过4个方面影响农户农机利用:地块零碎化、土壤质量、基础设施便利性、地块来源。研究表明,地块面积越大,稻农越容易采用农机作业。土壤质量越差,越不利于稻农采用农机进行收割。相对于其他因素,地块基础设施对稻农是否采用农业机械生产的影响最大。如果地块灌溉条件不好或机耕路不便使得机器难以抵达田间,则农户使用机器耕整和收割的概率分别下降13.1和41.6个百分点。如果地块是从市场租入,则农户采用农机作业的概率增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光乔  周力  易中懿  张宗毅  韩喜秋  
基于江苏省水稻种植业的调查数据,本文以水稻插秧机和联合收割机为例,利用Probit、DEA和Tobit方法实证分析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户购机决策、行为及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①教育背景、健康状况和合作社经历是农户购机决策模式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户会受文化水平不高、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引导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而进行从众决策。②经济发达地区、资金充裕的农户往往更可能购置大型农业机械,种植规模较小、家庭成员外出打工较多和融资能力较弱的农户容易受补贴政策的诱致而选择购买补贴农业机械。③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增加了农业机械作业市场服务供给总量,而该市场需求缺乏弹性,补贴政策会导致部分原有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振宇  郝晋珉  牛灵安  
为揭示平原地区耕作单元地块的几何特征及其对机械耕作的影响,以黄淮海平原曲周县为样地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耕作单元地块的平均面积、平均长度、平均宽度分别为0.16hm2、102.2m、17.1m,且其面积、长度、宽度的数值均分布离散。耕作单元地块的长度与面积呈显著(P<0.01)正相关,函数关系呈幂函数特征。耕作单元地块长度与宽度呈显著(P<0.01)负相关。每公顷耕地因耕作单元地块田埂边界的存在会产生非有效耕地0.03hm2。耕作单元地块的边界密度、平均宽度之间呈显著(P<0.01)负相关,函数关系呈幂函数特征。耕作单元地块的形状呈狭长形,其长边方向不一致,且交通不便。单个农户耕作单元地块...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许广月  
利用面板单位根、协整检验方法和面板误差纠正模型,根据中国30个省份1978—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收入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东部地区存在从农民收入到农业机械化的单向因果关系,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不存在任何方向的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农业机械化和农民收入的双向因果关系,而中部地区存在从农业机械化到农民收入的单向因果关系。国家在制定相关的政策时,要从技术进步对农民增收的长期效应入手,并且要综合考虑各个地区农业机械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永礼  陆刚  武建章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标志。利用2007-2012年31个省(市)面板数据,建立GA-BP神经网络模型,计算MIV值,对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农作物种植结构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较大,土地经营规模影响较小;户均人口数、水稻播种面积比重、农村居民家庭经营山地面积有负向影响,其它因素有正向影响。从区域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是华北、东北、华东和中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主要影响因素,户均人口数在华东、中南和东北地区具有负向影响,但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具有正向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呈现"东部缺地,西部缺人"的现状。从趋势来看,农村劳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金良  
本文从理论分析了我国机械化发展进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运用Panel-data模型对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业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劳动力的替代,但与劳动力、耕地和化肥等生产要素并没有达到规模经济。因此,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使机械化全面促使农业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公茂刚  张梅娇  
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资料,采用PSM-DID方法建立面板排序和二值选择模型,分析了承包地“三权分置”和农业补贴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双重差分项代表的承包地“三权分置”政策以及农业补贴均对农业机械化有显著正向影响。承包地“三权分置”主要通过增强耕地转入、农业生产专业化、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拖拉机和大型农机具数量等因素对农业机械化的边际效应而作用于农业机械化。而农业补贴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机制主要体现在其增强了耕地转入、拖拉机和大型农机具数量等对农业机械化的边际效应。承包地“三权分置”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存在一定区域性差异,但农业补贴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在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均与全国整体一致。农业生产经营收益、农业生产中的资金投入、自有与转入土地面积、农业劳动力数量、拖拉机和大型农机具数量、户主教育程度、健康程度以及政治面貌等均对农业机械化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林生  黄莎  李贤彬  
文章采用2000~2018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短面板数据模型,运用SYS-GMM方法对内生性问题进行处理,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机械化对农民收入及其构成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三种收入类型均产生显著正向作用效果,其中对农民工资性收入产生较大影响;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可支配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产生显著正向作用效果,其中对农民工资性收入产生的作用效果较大.对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产生的作用效果不显著;粮食产量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产生显著正向作用效果,其中对家庭经营性收入产生较大影响,对工资性收入影响不显著。中介效应检验模型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通过粮食产量产生"部分中介效应"和劳动力转移产生"遮掩效应"共同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真  刘世琦  沈晓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新艳  杨晓莹  吕佳  符少玲  
文章通过梳理已有文献针对土地规模对农户机械技术采纳行为影响的相关观点,理顺其中问题与逻辑,指出我国南方地区在人多地少的特殊农情与农地流转高交易成本的约束下,单纯追求经营个体增加土地面积的发展惯性并不能有效解决机械技术应用的规模性要求,过度依赖农地流转集中扩大经营规模从而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道路存在一定理论与政策上的误导,需转向以"服务流动"聚合众多小农户机械服务需求的农机服务外包的机械化发展路径。进而,利用广东农户问卷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实证考察影响农户农机服务外包行为的因素。研究发现:土地经营规模与土地流转面积对农户农机服务外包影响不显著,但土地细碎化是农户选择农机服务外包的重要制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其和  方娜  廖兴红  田姗  
农机户处于整个农机化价值链的终端,是实现农机化的主体,其对政策的感受最直接、最深刻、最有发言权。因此,了解农机户对终端政策的评价是农机化政策绩效评价的重要方面。按照李克特五级量表法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和等距抽样的方法对湖北省1200余农机户进行入户访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满意度线性回归模型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农机用户对终端政策满意比例很高,但满意强度一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术  
为了弄清财政投入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文章根据2004-2011年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额和农业机械总动力数据建立了财政投入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统计模型,结果表明财政投入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的组成现状和财政投入在众多投入中所处的地位,为提高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的效率提出参考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澧丽  杨重玉  龙方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促进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的机理;然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湖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农业机械化因素——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农机配备系统、农机协调系统等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对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从调整农机结构、创新农机技术、加大农机宣传力度三方面提出提高湖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长飞  高峰  尹秀珍  
论文使用了19932014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GMM估计方法的基础上,从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和效率两个维度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和效率都与农业机械化贡献率呈正相关关系,然而现实中农村金融对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作用并不明显。论文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加大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机械化贡献率影响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