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
2023(574)
2022(571)
2021(548)
2020(385)
2019(1061)
2018(1030)
2017(1996)
2016(1140)
2015(1181)
2014(1191)
2013(1241)
2012(1254)
2011(1187)
2010(1162)
2009(1111)
2008(1058)
2007(969)
2006(893)
2005(786)
作者
(3469)
(3087)
(2954)
(2853)
(1923)
(1516)
(1359)
(1159)
(1152)
(1121)
(1019)
(1013)
(991)
(951)
(943)
(904)
(903)
(881)
(872)
(785)
(780)
(764)
(740)
(701)
(684)
(658)
(635)
(628)
(627)
(618)
学科
(7526)
经济(7522)
地方(4482)
(2830)
地方经济(2718)
(2561)
方法(2426)
数学(2333)
数学方法(2312)
管理(2266)
农业(2073)
中国(1373)
(1328)
企业(1328)
业经(1128)
环境(1086)
(983)
技术(975)
收入(930)
(927)
(896)
贸易(895)
(814)
农业经济(800)
(791)
(776)
金融(775)
资源(763)
分配(687)
(677)
机构
学院(17030)
大学(16718)
(7613)
经济(7497)
研究(7087)
管理(5833)
理学(5115)
理学院(5004)
中国(4932)
管理学(4896)
管理学院(4864)
科学(4720)
(3903)
(3821)
研究所(3618)
(3435)
中心(3269)
(2940)
师范(2921)
(2715)
农业(2674)
业大(2640)
科学院(2573)
经济学(2497)
(2425)
(2397)
师范大学(2376)
北京(2336)
(2320)
经济学院(2314)
基金
项目(12816)
科学(9911)
基金(9263)
研究(9150)
(8478)
国家(8420)
科学基金(6783)
社会(6002)
社会科(5642)
社会科学(5641)
基金项目(5289)
(4585)
自然(4259)
(4198)
自然科(4145)
自然科学(4144)
自然科学基金(4062)
教育(3920)
编号(3652)
资助(3591)
(3523)
重点(3034)
成果(2995)
(2860)
发展(2812)
(2780)
国家社会(2645)
(2506)
课题(2466)
计划(2374)
期刊
(8788)
经济(8788)
研究(5207)
(3527)
中国(3067)
科学(3055)
学报(2953)
农业(2335)
大学(2104)
学学(2032)
(1719)
资源(1699)
管理(1664)
问题(1326)
教育(1321)
(1318)
金融(1318)
业经(1254)
(1236)
经济研究(1232)
技术(1186)
财经(1133)
(1028)
(983)
地理(963)
经济问题(897)
(868)
论坛(868)
技术经济(860)
科技(837)
共检索到25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赤东  郑垂勇  
本文采用了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相结合的新指标——地区差距指数(RDI),对我国各地区(西藏除外)的R&D经费投入的地区差距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分析了经济基础、科技基础、人力资源、结构与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广岭  
一个国家R&D经费的地区分布是否合理是其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政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中国和美国R&D经费的地区分布的描述和比较,力图找出影响国家R&D经费地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探讨中国地区R&D经费分布的问题,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伟  
基于产业经营绩效和创新产出绩效两个视角,运用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CRS)的DEA模型和超效率方法,对西部12个省、市、区资源型产业R&D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的产出水平下,各个省、市、区资源型产业R&D投入效率较低;各个省、市、区相同资源型产业研发实力和研发管理效率以及研发成果产生的经营绩效上的差异导致同一产业R&D投入产生不同的贡献度,这其中研发成果产生的经营绩效差异性是主要原因。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修德  梁彤缨  陆正华  
以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考虑多种R&D产出的情况下,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对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的R&D综合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R&D综合效率在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其中粤东粤西两翼地区的R&D综合效率显著高于珠三角地区与粤北山区,而珠三角地区与粤北山区的效率差异并不显著;影响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R&D综合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区域间的市场结构、企业规模、资本结构及外资成分等,其中市场结构差异是造成R&D综合效率地区差异的最重要原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凤娥  江永宏  
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SNA)拓展了固定资产的边界,研发(R&D)被视为一类新的固定资产,列入了知识产权产品。目前,官方统计并未给出我国各地区的R&D资本存量数据,现有文献也鲜有讨论2008年SNA框架下的相关测算。因此,本文依据2008年SNA和现有的统计资料,在合理估计1978年以来各地区的当期R&D投资的基础上,采用永续盘存法科学测算了1978—2015年各地区的R&D资本存量数据。结果显示:1978年以来,我国各地区R&D资本存量总体上呈快速上升趋势;各地区R&D资本存量年均增速与各地区GDP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申明龙  
文章借助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31个省级地区1998~2009年期间地区之间的R&D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研究。通过设定一个同时包含经济发展水平距离和地理空间距离因素的空间加权矩阵,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发现两种途径下地区之间的R&D空间溢出效应都十分显著,地区专业化和市场化程度都促进了对这一效应的吸收,但是人口流动便利性还不足以促进吸收这种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利政  
R&D/GDP是科技规划的核心指标。从"十一五"各地区的规划目标完成情况看,各地区在规划目标设定中存在一些问题,经济科技大省目标制定偏低,对完成国家目标的支撑不够;而欠发达地区目标偏高,脱离经济发展阶段。R&D/GDP指标不仅反映科技投入规模,还与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科技资源条件密切相关。各地在制定规划目标时,应在考虑地方目标与国家目标衔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从而使规划目标既能够引导地区科技、经济的发展,又能为国家目标的完成做出应有的贡献。基于以上考虑,本文研究提出了各地区"十二五"R&D/GDP规划目标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冰  
文章利用我国31个省市2001~2013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将R&D资本存量、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等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了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和国际R&D溢出之间的关系,并分区域研究了技术溢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夏李君  傅元海  
利用2003—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中西部地区外资企业R&D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市场规模、R&D水平、通讯基础设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利用外资水平与外资企业研发水平正相关,开放水平、市场导向、内外资技术差距与外资企业研发水平反相关。知识产权水平不高影响了R&D人力资源吸引力,改变了市场导向的作用方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蔡翔  崔晓兰  熊静  刘同存  
基于"科研产出—成果转化"视角,以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各地区R&D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科研产出和成果转化效率皆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科研产出效率高于西部地区,成果转化效率低于西部地区;科研产出的提高呈明显的资金推动型;政府支持力度和企业R&D投入力度对科研产出效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但不显著,外资吸纳能力能显著促进科研产出效率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反而抑制科研产出效率的提高;政府支持力度、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及企业R&D投入力度对我国科研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外资吸纳能力抑制成果转化效率但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钰  谢荣艳  玄兆辉  
R&D/GDP是反映国家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标志性指标。"十二五"期间,中国R&D/GDP规划指标没有完成目标,31个省市区R&D/GDP指标完成进度普遍滞后,原因除了政府财政的科技投入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足外,还受到规划目标设置不科学的影响。未来要发挥R&D/GDP指标的引导作用,需要切实加强政府的科技投入、引导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完善研发投入统计制度,科学确定地区发展目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陶建宏  师萍  
R&D投入与经济增长是一个经济系统中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文章利用1998—2007年西部各地区R&D投入与经济增长(GDP)的年度数据,研究西部地区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即协整关系);同时,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也表明,R&D投入和GDP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互相促进效应的显现存在不同的滞后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旺  罗亚非  张赤东  
R&D经费是保证R&D活动的必要资源之一。本文应用熵值法,选取时间跨度在10年以上的最新经济数据,经过可比化处理,对我国不同区域的R&D经费及R&D经费强度进行分析,以探讨我国不同区域R&D经费资源分布及变化趋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士运  倪红福  
R&D投入强度是反映一国(地区)的科技实力、创新能力,乃至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指标。《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北京地区R&D/GDP到2015年达5.5%以上。那么,如何确保北京市实现以上目标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北京地区R&D经费投入结构及贡献情况,发现北京地区具有"高政府,低企业"的R&D投入强度贡献特征以及企业贡献率下降趋势,进而提出了提高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增强企业R&D投入强度贡献率、保持国外R&D资金投入优势并扩大其他R&D资金投入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开科  王开泳  
R&D资源投入对于区域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对于各省区市R&D资源的测度一直没有合理的解决方案。本文立足于全国层面数据估算结果,通过构建拆分比例系数求得中国各省区市R&D资源总量,是该项研究的新探索。充分利用国家统计局关于改革研发核算的相关数据资料对全国R&D资源总量进行估计,较好地回避了R&D产出价格指数的编制问题,提高了估算数据的质量。结合估计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R&D资源的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地区R&D资源的分布带有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特征,东部地区集聚优势不断增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是中国R&D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2)中国R&D资源地区差异的形成主要源于区域间资源配置的不均衡。(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R&D资源的区域内分布差异明显缩小,但近年来区域间差异的持续扩大问题值得关注。在举国创新的新背景下,推动地区间R&D资源的合理布局,是区域协调发展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而这需要一系列宏观政策的协调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