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06)
2023(6970)
2022(5803)
2021(5864)
2020(4632)
2019(11042)
2018(10582)
2017(20177)
2016(10639)
2015(12179)
2014(11653)
2013(11591)
2012(10719)
2011(9978)
2010(9959)
2009(9196)
2008(9201)
2007(7930)
2006(7187)
2005(6564)
作者
(28279)
(23598)
(23365)
(22747)
(15056)
(11192)
(10615)
(9277)
(9078)
(8407)
(8208)
(7872)
(7700)
(7535)
(7479)
(7330)
(6963)
(6811)
(6763)
(6520)
(5979)
(5726)
(5619)
(5427)
(5322)
(5243)
(5125)
(4949)
(4747)
(4738)
学科
(47628)
经济(47577)
(28128)
管理(27564)
(21762)
企业(21762)
方法(19214)
数学(16842)
数学方法(16699)
中国(16530)
(14474)
(12478)
贸易(12470)
(12234)
业经(10459)
(10163)
(9827)
地方(9457)
农业(9357)
(7576)
(7354)
银行(7352)
(7172)
环境(7146)
(7014)
(6965)
金融(6963)
(6766)
(6670)
(6554)
机构
大学(152189)
学院(151729)
(72198)
经济(71126)
管理(56916)
研究(56799)
理学(48891)
理学院(48328)
管理学(47738)
管理学院(47458)
中国(44742)
(32796)
(30773)
科学(30375)
(27547)
研究所(25078)
财经(25059)
中心(24779)
经济学(24049)
(23094)
经济学院(21660)
北京(21397)
(20562)
(20290)
(20212)
(20137)
师范(20082)
财经大学(18794)
业大(17731)
科学院(17305)
基金
项目(100235)
科学(80027)
研究(77157)
基金(74684)
(65210)
国家(64710)
科学基金(54948)
社会(51811)
社会科(49162)
社会科学(49150)
基金项目(38470)
教育(35435)
(34945)
自然(32215)
自然科(31511)
自然科学(31503)
自然科学基金(30983)
(30807)
资助(30670)
编号(30276)
成果(25633)
(24193)
国家社会(23076)
重点(23048)
中国(22574)
(22546)
课题(21348)
教育部(21286)
(20941)
(20102)
期刊
(78755)
经济(78755)
研究(48841)
中国(31817)
(22367)
管理(21903)
科学(21137)
(20386)
学报(19815)
教育(17859)
大学(16143)
学学(15050)
(14397)
金融(14397)
农业(14347)
经济研究(13969)
财经(13171)
技术(12514)
(11592)
业经(11205)
(11124)
问题(10789)
世界(10491)
国际(10013)
(8750)
技术经济(7105)
(6719)
论坛(6719)
资源(6603)
现代(6575)
共检索到229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钱敏  张江洋  
地区间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地区间竞争策略的同质化、地区间竞争缺乏协调性是形成产能过剩的根源。地区间竞争引致的地方保护阻碍了中央政府治理产能过剩的进程。当产能过剩治理达到短期目标、市场实现短期均衡后,新一轮地区间竞争又会形成新一轮产能过剩,由此产能过剩治理陷入困局。因此,治理产能过剩的当务之急是:中央政府充分发挥计划机制功能,而非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破解产能过剩治理困局的长效机制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央政府要调整地方政府目标,规范和协调地区间竞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新宇  
金融危机之后,一度被视作经济增长新引擎和重要技术救市手段的新能源产业,竟然爆发出产能过剩问题。其关键在于新能源的环境价值以及环境政策的缺乏。在新能源的环境价值得到承认的前提下,其长期需求的确是旺盛的,现有产能与之相比,不是过剩,而是不足;但是,如果缺乏适当的政策承认并实现其环境价值,其需求就无法充分释放,相形之下,其产能就显得过剩了。所以,要破解该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应当从充实和完善相关的环境政策入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翟东升  
目前,我国的钢铁、建材、造船等传统制造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新兴产业如光伏、风电设备制造业也出现了严重产能过剩,还有一些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趋势。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可谓"中国式"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姚乐  
国际金融动荡,外贸环境恶化,劳动力成本逐步加大,产业政策调整,节能减排及环保压力日渐增大,企业资金短缺,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的盈利空间急剧缩减……对许多中国企业来讲,目前犹如进入了寒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薇  
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主要方式,医疗保险和农业保险在防止因病致(返)贫、因灾致(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保险扶贫的实践发展与政策预期尚存有较大差距。本文针对保险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目标不精准、需求不满足与贫困人口收入约束之间的困局,通过构建贫困人口潜在保险需求转换成有效需求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2000~2011年先后开展的5期"中国家庭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倾斜性保险扶贫政策在减贫实践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以适当财政补贴个人缴费、降低起付线、放宽封顶线、提升报销比例为核心的"倾斜性保险扶贫政策",能够显著激发贫困户医疗保险的需求,对其收入和支出等福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从而起到积极的减贫效果。进一步地,针对扶贫攻坚工作中发现存在一边脱贫、一边返贫的新现象,借助以提升保费补贴程度和住院报销比例等为重点的倾斜性保险扶贫政策,对帮助脱贫和防止返贫具有积极的影响,这为充分发挥保险政策扶贫作用提供了优化路径和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早  刘坤  
企业安全生产滑坡、制假售假现象屡禁不止,表面上反映了部分企业家、政府官员的不道德、不作为,背后则是因为受到"政府与企业联盟"逻辑的支配。以"向地方分权与促地方竞争"为主要特征的制度安排为背景,本文发展了一个有关"政企联盟"的概念框架,分析了转型期的政企关系从"共容型联盟"转向"紧密型联盟"的内在逻辑。本文进一步证明,"紧密型联盟"的形成既是分权模式下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央政府管治努力被拆解、市场经济负面效应被最大程度释放的根源。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形成,曾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分权模式开始陷入地方竞争的困局,进入到了一个高成本支付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航  张雨微  
中国超大规模的工业项目投资并未得到充分利用,相当一部分企业选择较低的产能利用率,导致产能过剩时有发生,造成了要素闲置浪费和产业效率损失。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根源在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有缺陷的制度环境。无论是企业层面、市场层面还是国家层面的制度,都未使关于中间产品、生产要素、公共资源的交易成本控制在最优范围,企业为了适应这种扭曲的制度环境而不得不做出错误的产能决策,进而导致产能过剩加剧。要使中国工业发展摆脱产能过剩困扰,需加快制度创新,着力矫正制度对企业的误导机制,让企业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做出理性的产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江飞涛  耿强  吕大国  李晓萍  
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和以考核GDP增长为核心的政府官员政治晋升体制,使得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动机干预企业投资和利用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土地的模糊产权、环境保护体制上的严重缺陷和金融机构的软约束问题,使得低价出让工业土地、牺牲环境和帮助企业获取金融资源成为地方政府竞争资本流入的重要手段。体制扭曲背景下,地区对于投资的补贴性竞争才是导致产能过剩最为重要的原因。本文进一步建立模型详细说明:地方政府低价供地等所导致的补贴效应,地方政府低价供地以及协调配套贷款等行为的影响下,企业自有投资过低所导致的严重风险外部化效应,扭曲了企业的投资行为,导致企业过度的产能投资、行业产能过剩。本文研究表明,从根本上解决产...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保江  韩心灵  
"中国式"产能过剩是由市场机制与政府深度介入经济合力作用下微观经济主体理性与非理性投资决策的畸形产物,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制度成本。"中国式"产能过剩难以治理的原因有二:一是特殊的形成机理,地方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合力推动产能扩张;二是较大的治理成本,导致各方难以承受。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应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阻断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做好相关制度设计,降低治理产能过剩的成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林  
产能过剩问题是多年来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久治未愈的"痼疾",成功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呈现出日益加剧和蔓延的趋势,已从阶段性、结构性产能过剩演化成持续性、全面性产能过剩,这主要是由经济周期、市场失灵、体制扭曲、结构失衡、需求疲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关于产能过剩的程度,可以采用直接调查法和以峰值法、生产函数法、成本函数法、协整分析法、非参数估计法、向量自回归法等为主的间接法进行测度。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应该在市场经济条件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加强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从减少政府干预、完善市场机制、重构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与晋升选拔制度、调整产...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保江  韩心灵  
"中国式"产能过剩是由市场机制与政府深度介入经济合力作用下微观经济主体理性与非理性投资决策的畸形产物,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制度成本。"中国式"产能过剩难以治理的原因有二:一是特殊的形成机理,地方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合力推动产能扩张;二是较大的治理成本,导致各方难以承受。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应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阻断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做好相关制度设计,降低治理产能过剩的成本。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政  杨先明  匡慧姝  
公平竞争对化解企业过剩产能极为重要,但对此的经验研究相对缺乏。利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本文从欠公平竞争视角研究了中国制造企业产能过剩的形成与治理机制。研究发现:欠公平竞争显著加剧了企业产能过剩,说明在微观层面应该进一步提升我国市场的公平竞争程度,减少各类灰色竞争与反竞争等对产能过剩的不利影响。就作用机理而言,发现欠公平竞争往往与要素市场扭曲、产品市场调节信号失效、内生产能集中机制失灵以及研发创新化解产能乏力等渠道结合,最终加剧企业产能过剩。本文政策含义表明,应该从供需两侧铲除阻碍企业公平竞争的土壤,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政  杨先明  匡慧姝  
公平竞争对化解企业过剩产能极为重要,但对此的经验研究相对缺乏。利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本文从欠公平竞争视角研究了中国制造企业产能过剩的形成与治理机制。研究发现:欠公平竞争显著加剧了企业产能过剩,说明在微观层面应该进一步提升我国市场的公平竞争程度,减少各类灰色竞争与反竞争等对产能过剩的不利影响。就作用机理而言,发现欠公平竞争往往与要素市场扭曲、产品市场调节信号失效、内生产能集中机制失灵以及研发创新化解产能乏力等渠道结合,最终加剧企业产能过剩。本文政策含义表明,应该从供需两侧铲除阻碍企业公平竞争的土壤,通过强化公平竞争环境来遏制企业产能过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德营  司开玲  
当前国内关于能源问题的研究忽略了能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正义问题。文章通过对重要产煤区济宁市的分析,发现不公正现象具体体现在,当地因煤炭开采而形成的沉陷区的地理-社会分布中——乡村成为采煤沉陷问题的主要安置地,村民也因此承担了更多的代价。审视相关资料,可以发现这种不公正现象形成的原因与公共权力相关,是公共权力有意安排的结果。然而令乡村居民所遭遇的环境不公正问题变得更为严重的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针对"被牺牲乡村"的居民所设置的救济制度不仅未能发挥应有的效用,反而制造了更为激烈的社会矛盾,乡村居民也因此遭受了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飞星  刘贻新  张光宇  
剖析形成"死亡之谷"与"达尔文海"的科技经济困局现象及原因,探析新型研发机构运用外部跨组织管理和全链知识管理方法有效破解困局的数字化治理机制。新型研发机构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进行外部跨组织管理,突破组织边界约束,连接创新价值链三环节,防止"价值链条断裂",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知识挖掘、技术识别,集成创新,提供匹配需求的知识服务,进行全链知识管理解决"知识碎片化"问题而破解难题,"新型研发机构+数字化治理"成为破解科技经济困局之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