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75)
2023(13603)
2022(10899)
2021(9907)
2020(8373)
2019(18607)
2018(18372)
2017(35178)
2016(19485)
2015(21753)
2014(21913)
2013(21629)
2012(19590)
2011(17183)
2010(17536)
2009(16860)
2008(17242)
2007(15862)
2006(14211)
2005(13465)
作者
(56281)
(46927)
(46746)
(44608)
(30259)
(22324)
(21200)
(18029)
(17813)
(17076)
(16210)
(15747)
(15472)
(15334)
(15147)
(14310)
(14057)
(13743)
(13626)
(13463)
(11766)
(11731)
(11635)
(10910)
(10676)
(10628)
(10597)
(10481)
(9499)
(9436)
学科
(88750)
(84784)
经济(84644)
(81734)
企业(81734)
管理(77880)
(40286)
方法(33085)
业经(30481)
(28120)
数学(24455)
(24430)
财务(24402)
财务管理(24352)
数学方法(24239)
(23997)
中国(23661)
企业财务(23141)
农业(19934)
(18330)
技术(17823)
(17697)
地方(17118)
(15892)
理论(15588)
体制(15533)
(14996)
财政(14494)
(13761)
银行(13728)
机构
学院(283037)
大学(278483)
(120481)
经济(118192)
管理(109778)
研究(93831)
理学(93139)
理学院(92229)
管理学(90952)
管理学院(90441)
中国(75459)
(67534)
(58850)
科学(54864)
(49748)
财经(49109)
(48162)
(46138)
(44358)
研究所(42543)
中心(42244)
业大(40111)
农业(38946)
经济学(37152)
北京(36786)
财经大学(35846)
(35512)
(33629)
经济学院(33472)
(31799)
基金
项目(178800)
科学(141812)
研究(131723)
基金(130946)
(113585)
国家(112561)
科学基金(97633)
社会(85762)
社会科(81191)
社会科学(81172)
(70557)
基金项目(68608)
自然(62199)
自然科(60766)
自然科学(60745)
自然科学基金(59746)
教育(59658)
(57853)
资助(53271)
编号(52055)
成果(42834)
重点(40457)
(39988)
(39911)
(39684)
(38718)
(38487)
创新(36644)
课题(36612)
国家社会(35816)
期刊
(144906)
经济(144906)
研究(88883)
中国(61391)
(60661)
管理(47955)
(47864)
学报(42055)
科学(40078)
大学(33081)
农业(32196)
学学(31622)
(29244)
金融(29244)
财经(26046)
技术(25249)
教育(25227)
业经(24518)
经济研究(22910)
(22428)
(19250)
问题(18939)
财会(16263)
技术经济(15562)
会计(15345)
(14566)
现代(14384)
世界(14327)
(13733)
商业(12894)
共检索到445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恒鹏  
相关文献认为 ,分权化改革导致的地区间竞争加剧引发了各地区的国有企业民营化进程。本文试图通过实证分析验证这一结论。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 ,地区间竞争加剧的确会推动相关地区国有经济民营化进程。但是由于 1 994年以来 ,地区间市场一体化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从而地区间竞争并没有明显加剧 ,因此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普遍展开的公有制企业改制进程主要不是由地区间竞争推动的。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公有制企业民营化的主要动因来自于财政方面 ,来自于 1 994年分税制改革给地方政府造成的财政压力和预算约束硬化 ,来自于非国有经济发展、非国有经济比重提高对改善地方财政状况的显著作用。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 ,非...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维迎  栗树和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从地方分权化而非民营化开始的。但在过去的20年中,特别是从90年代初起,中国的民营化进程在速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深化。本文的基本结论是:80年代初的地方分权政策导致了地区间竞争,地区间竞争又反过来引发了民营化。由于产品市场上的地区间竞争非常激烈,每一个地区都必须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以保持生存所需的最小市场占有份额。为了促使经理降低生产成本,地方政府就必须让渡全部或部分股份给经理。一般地说,产品竞争越激烈,引发的民营化程度也就越高。另一方面,如果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国有企业,给地方政府设定一个固定的税后剩余分享份额,或者两个地方政府能够完全合谋以获取联合收入最大化,则民营化就不可能发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恒鹏  
本文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地方政府积极推行公有企业改制的原因,基本结论是1994年进行的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显著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增收节支压力,但是分税制改革并没有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财政分权化趋势。这种财政分权化体制对地方政府具有很强的财政激励效应,地方政府具有很大的积极性追求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效率。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国有企业及其他一些公有制企业的经营绩效变差,日益成为地方财政的包袱。与此同时,非国有经济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贡献却日益增加,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也日益增大。因此,从地方政府的自身利益出发,对公有制企业进行改制成为地方政府的最优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唐莹  易昌良  
近年来,陕西非公企业为陕西经济总量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做出了重大贡献。2015年,非公经济占陕西全省经济总量的52.3%,提供了全省57.7%的税收,解决了69.8%的就业,连续五年占据全省"半壁江山"。为不断提升陕西非公企业竞争力,助力陕西经济追赶超越,本课题组经过半年走访、座谈和实地调研,基于企业竞争力形成和评价等因素,从地方非公经济产业发展、政务环境、政策环境、金融税费环境、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等几个方面,对陕西当前非公有制企业竞争力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促进陕西非公企业发展建言献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唐莹  易昌良  
近年来,陕西非公企业为陕西经济总量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做出了重大贡献。2015年,非公经济占陕西全省经济总量的52.3%,提供了全省57.7%的税收,解决了69.8%的就业,连续五年占据全省"半壁江山"。为不断提升陕西非公企业竞争力,助力陕西经济追赶超越,本课题组经过半年走访、座谈和实地调研,基于企业竞争力形成和评价等因素,从地方非公经济产业发展、政务环境、政策环境、金融税费环境、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等几个方面,对陕西当前非公有制企业竞争力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促进陕西非公企业发展建言献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兴华  
在现实经济中 ,处于转型经济中的政府通常保留一定的被私有化企业的股份。在生产差别产品的双寡头模型里 ,我们考察了部分国有对企业投资和产出行为的影响机制。从而得出结论 :政府所保留股份的最适宜份额取决于产品市场的竞争。并进一步探讨了在哪种情况下把两个公司出售给唯一买主是更可取的。本文的理论模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在我国市场经济和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重组 ,国有资产的战略性退出以及明晰现代产权制度等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瑞娟  
融资困难是广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可以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给予一些需要扶持的企业以贴息贷款支持,由财政代为支付部分或全部利息,从而转嫁、降低一部分银行的风险,也得以提高非公有制企业融资的积极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昌黎  
国有制并非公有制唯一的实现形式, 更不是公有制永恒的存在方式, 而只是国家存在时期内的公有制的一种存在形式。所以, 如何找到一种既能保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又能体现民营化优点、吸收私有制长处、克服国有制的弊端的适合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乃是我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正是从这一考虑出发, 笔者在肯定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民营化方向的同时, 提出了适合于大多数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公有民营的概念, 并把它视为具有中国式社会主义特色的国有企业民营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宝仁,李银珩  
韩国政府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进行了 5次公有企业民营化运动 ,根据公有企业的性质和经营内容的不同 ,其民营化的方式也会有所区别。韩国的公有企业民营化既有成功的一面 ,也存在缺陷。今后 ,韩国政府在公有企业民营化中将会加强政策推进目标的设立、推进过程的管理和事后监管 ,利用法律的约束力和独立性的制度推进民营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满城  
本文采用非关税壁垒作为对外开放水平的一个指标,以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作为经济改革的指标,在一个两阶段的古诺数量竞争分析框架下,探讨了非关税壁垒变动与国有企业民营化之间的关系。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一定会促进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这也验证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经济改革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其仁  
本文概述尚未发生市场化改革的公有制企业的性质。这就是 ,在法权上否认个人拥有生产性资源产权的基础上 ,公有制企业成为非市场合约性的组织。但是为了充分动员在事实上仍然属于个人的人力资本 ,公有制企业用国家租金激励机制来替代市场交易和利润激励体制。本文比较了国家租金体制与市场合约的企业体制的差别 ,认为这是理解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效率差别的基础。在方法论上 ,本文认为流行的“委托—代理”框架和“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框架都不适合分析公有制企业的经济性质 ,因而尝试运用“法权的和事实的产权不相一致”的框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解维敏  
本文分析了内生于财政分权和晋升竞争制度安排的地方政府干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指出在财政分权与基于GDP增长的官员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官员追求任期内的政绩和经济利益的诉求更加强烈,这导致地方政府以及政府官员会利用控制的资源或手中的权力积极干预辖区企业经营行为,影响了企业作出有效率的投资决策,旨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基于GDP的晋升激励的地方政府干预行为抑制了辖区内的企业研发投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明  
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财政激励是导致地方政府展开竞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采用增值税分成率衡量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并利用2000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财政激励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税收分成率与企业投资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当分成率较低时,税收分成率的提高会加强地方政府为吸引资本而展开竞争的积极性,从而增加企业投资;当分成率较高时,税收分成率的提高会增加地方政府努力征税,增加税收收入的积极性,从而降低企业投资。总之,税收分成率的变化能够改变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