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50)
2023(15320)
2022(13118)
2021(12247)
2020(10019)
2019(23125)
2018(22720)
2017(44084)
2016(23477)
2015(26351)
2014(26244)
2013(25478)
2012(23616)
2011(21328)
2010(21709)
2009(19744)
2008(19071)
2007(16897)
2006(14988)
2005(13398)
作者
(65698)
(54694)
(54520)
(51724)
(35013)
(26053)
(24783)
(21281)
(20893)
(19671)
(18562)
(18338)
(17415)
(17274)
(16900)
(16786)
(16149)
(15876)
(15735)
(15718)
(13624)
(13375)
(13300)
(12647)
(12317)
(12202)
(12068)
(12039)
(11014)
(10731)
学科
(102809)
经济(102716)
管理(67267)
(66706)
(53931)
企业(53931)
方法(42931)
数学(37667)
数学方法(36982)
中国(29992)
(29308)
地方(26449)
业经(23792)
(23576)
(20274)
贸易(20259)
农业(19700)
(19621)
(18120)
(16998)
银行(16983)
(16762)
(16429)
金融(16427)
(16403)
理论(16251)
技术(15744)
(15578)
环境(15139)
(14981)
机构
学院(328805)
大学(323164)
(138929)
经济(136092)
管理(129532)
理学(111216)
研究(111113)
理学院(110026)
管理学(107898)
管理学院(107280)
中国(85226)
(68287)
科学(65148)
(63025)
(54779)
中心(52042)
(51005)
(50150)
研究所(49364)
财经(49231)
业大(45687)
(44678)
(43684)
师范(43277)
北京(43226)
经济学(41652)
(40701)
(40311)
农业(39400)
经济学院(37435)
基金
项目(219188)
科学(174498)
研究(163693)
基金(158487)
(136920)
国家(135764)
科学基金(118135)
社会(103630)
社会科(98386)
社会科学(98367)
(86697)
基金项目(82685)
教育(76529)
自然(75752)
自然科(74099)
自然科学(74086)
(72755)
自然科学基金(72724)
编号(67439)
资助(65776)
成果(54197)
(51584)
重点(49465)
(48343)
课题(47090)
(46389)
创新(43177)
国家社会(42524)
教育部(41948)
科研(41485)
期刊
(155926)
经济(155926)
研究(98170)
中国(67517)
管理(50751)
(47494)
(47124)
学报(44056)
科学(43843)
教育(40180)
大学(35178)
(34068)
金融(34068)
技术(33055)
学学(33046)
农业(32456)
业经(27365)
经济研究(25514)
财经(23841)
(20602)
问题(20073)
(17515)
技术经济(16881)
(16667)
统计(16503)
商业(15726)
(15336)
理论(14831)
国际(14788)
现代(14717)
共检索到498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罗云辉  
本文应用声誉模型的基本思想,为我国地区间以让利方式竞争投资项目的不同绩效提供一种解释。政府职能的不同步转型和开放在地域、行业的渐次性,使我们能够以地方政府类型的不完全信息和竞争过程的序贯性为基础刻画招商引资竞争。在一定条件下,地方政府让利式招商可以影响其他地方政府对其类型的判断,进而在未来的招商中取得优势,这样,一定阶段的让利式竞争可能只是暂时的手段,其目的和效果恰恰是避免继续进行类似方式竞争。但是,不合宜的让利式竞争还是可能存在。同时,"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减少让利式竞争,而声誉机制仍然具有作用空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淑珍  
招商引资对拉动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可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税收优惠又是各地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但税收优惠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犹如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效果将会失之千里,运用得当,效果显著。本文就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丹  刘洪生  徐静  
招商引资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为,现有文献对此没有专门论述。本文运用非合作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如何综合运用招商引资和税率这两种手段进行税收竞争,并揭示了公共产品差异、投资对选址的敏感程度以及招商手段的效率对均衡税率和均衡招商引资水平的影响。本文证明了在政府运用招商引资和降低实际税率两种手段进行税收竞争情况下的一系列结论:参与横向税收竞争的地方政府越多,均衡税率就会越低;当地方政府增加到一定数目时,政府的招商引资投入将大于社会最优时的招商投入;政府选择招商水平的标准是使招商引资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招商手段效率越高均衡税率越低;各地区非税收因素对投资利润影响很大时,一味减税并不能有效地吸...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倩  唐在富  
本文在回顾有关土地优惠政策给招商引资工作所带来经济效应的文献基础上,论述目前大陆地区招商引资中土地优惠政策的现状;根据SCMA中补贴提供者的认定、补贴专向性等相关条款规定,剖析土地优惠政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解决这些问题以规避国际反补贴诉讼风险提出对策建议。本文认为,为有效避免西方国家针对大陆地区的土地优惠政策提起反补贴诉讼,必须努力改变当前以政府为主体的招商引资做法,推进市场化招商引资运作模式;加快相关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土地出让制度,提高政策执行透明度;严格按照SCMA规定,拟定土地优惠政策措施,政策内容必须按照国际通行做法,保持客观、中性;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及时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珊珊  
文章基于博弈论视角,讨论了两个开发区在招商引资不同阶段竞争的策略选择。第一阶段主要是在引进外资价格上的博弈,小城市出售投资机会的价格一般低于大城市。开发区要注重在规划和产业集群上的竞争;第二阶段主要是在吸纳外资能力上的博弈,大城市愿意出价更高以获得额外单元的吸纳外资的能力。这个阶段的竞争策略主要是进一步提升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体制建设,扩张承载力;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在基础设施、政务服务等多领域进行多维博弈,获得双赢。这个阶段的竞争对策,就是要自觉地、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开发区支撑体系的健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邓慧慧  虞义华  
中国地方政府在分权体制和政绩考核压力下,通常都会采取吸引资本的方式来实现短期快速增长的目的。本文基于1994-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我国地方政府为吸引资本,在税收方面的策略互动行为。主要发现包括:地方政府在主要收入来源的税种上,如增值税、所得税的税负水平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策略互补特征,证明地方政府通过税收竞争来争夺资源,进行招商引资活动。而营业税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策略替代特征。怎样规范辖区竞争,改变地方政府减税策略互动行为模式,有效遏制恶性竞争,对地区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洪  
本文构建了一个多地区参与招商引资竞争模型,分析两种招商引资策略:优惠策略和公共产品策略的实施及其绩效。模型表明,优惠策略是一种囚徒困境博弈,将导致一个地区的社会福利的下降;而公共产品策略则是一种帕累托改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竞争策略演变的路径是在原有的优惠政策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向公共产品策略上的转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海水  
本文利用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了区域招商引资竞争的有效性,在竞争的状态下,除区域间收益差额超过潜在不利的情况外,潜在不利区域将很难利用优惠改变企业固有区位,竞争使得分配更加有利于企业而不利于参与招商引资竞争的区域,而且这种招商引资竞争是难以避免的。认清本区域既有优势和关键行业比单纯提供优惠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更加重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逐步改变了过去对外资的排斥甚至敌视态度,转而采取允许和吸引外资流入的做法。一方面不断取消对外资流入的歧视或限制政策,另一方面又采取各种优惠或鼓励政策来吸引外资流入。世界各国实行外资优惠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享有外资所产生的各种正(积极)效应。对于东道国来说,外资进入带来的正效应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效应,另一种是外部效应。外资的直接正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思佳  徐翔  
为吸引企业投资,地方政府通过竞争性供地压低了工业用地的整体价格水平,削弱了经济发展基础较差的城市的土地相对成本优势。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主动降低工业用地价格,增加工业用地供给,降低居住用地的供给比例;经济发展基础较差的城市则被迫选择增加居住用地供给比例。通过降低工业用地价格来招商引资的供地策略在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效果更好,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基础的改善,地方政府倾向于降低工业用地价格,增加工业用地供给。我国应逐渐建立多元化的政绩考核机制,增加一二线城市居住用地供给,同时通过落实差异化的工业用地最低出让价格、严防工业用地闲置和加强对地方产业政策执行的管理等途径加快推动工业用地出让的市场化,提升土地市场供给效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静  孙艳燕  
随着世界各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日益激烈,东道国实行引资优惠政策已成为全球现象,引资优惠政策的效果也成为各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有关引资优惠政策效应的讨论已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由于不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丁凤  
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过程中,招商引资政策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招商引资工作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基于此,文章介绍了产业集聚区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并结合福建省古田县产业集聚区实例,分析探讨了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现状及优化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悦龙  刘瑜  
阐释美国学者JohnP.Blair和RishiKumar的经济结果分析模型,对分析模型进行修正,成为我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前期基础分析理论,提出模型运用的操作步骤和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凌  
投资市场中竞争的存在决定了地方政府应该像企业一样来运营当地的投资环境以期在竞争中获胜。价值链模型作为战略管理中识别竞争优势资源的系统性分析工具可用于考察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竞争优势所在,并且帮助地方政府做出增进和发挥竞争优势的战略规划。笔者基于价值导向和公共管理职能,构建了具有解释力和分析功能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价值链模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远  谢树曼  
以惠州市为例,研究了《新税法》实施对其招商引资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相应的政策调整。分析认为,《新税法》的实施对地区的招商引资总体上是有利的,尤其是在缩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差距和调整产业结构上意义重大。政府可以通过落实优惠政策,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对外资投入的产业导向等方面来打造地区的招商引资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