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6)
2023(10369)
2022(8763)
2021(7812)
2020(6328)
2019(14234)
2018(13670)
2017(25601)
2016(14014)
2015(15705)
2014(15734)
2013(15558)
2012(14926)
2011(13840)
2010(14416)
2009(13722)
2008(12880)
2007(11737)
2006(10874)
2005(10617)
作者
(41186)
(34005)
(33945)
(32226)
(21814)
(16480)
(15452)
(13246)
(13136)
(12585)
(11711)
(11426)
(11165)
(11113)
(10854)
(10683)
(9985)
(9966)
(9956)
(9940)
(9004)
(8464)
(8328)
(7878)
(7867)
(7857)
(7683)
(7613)
(7093)
(6958)
学科
(62085)
经济(62018)
(37679)
管理(35605)
中国(29876)
(27903)
企业(27903)
(26859)
金融(26857)
(25167)
银行(25151)
(24561)
地方(24135)
(20065)
方法(16766)
业经(16075)
(15710)
(14848)
农业(14388)
数学(14218)
数学方法(14038)
地方经济(12468)
(11835)
贸易(11815)
(11356)
(11303)
(11258)
中国金融(11191)
环境(9636)
(9613)
机构
学院(196886)
大学(193787)
(83595)
经济(81571)
研究(75619)
管理(68372)
中国(64361)
理学(56015)
理学院(55286)
管理学(54350)
管理学院(53972)
科学(43941)
(43181)
(40756)
(39461)
中心(36326)
研究所(35145)
(34685)
(33378)
财经(30462)
(28736)
师范(28460)
北京(28423)
(28097)
(27329)
(26791)
农业(26586)
业大(26157)
经济学(26053)
(25326)
基金
项目(121308)
科学(94453)
研究(93450)
基金(84080)
(72648)
国家(71903)
科学基金(60463)
社会(58600)
社会科(55538)
社会科学(55530)
(49526)
基金项目(43089)
教育(42254)
(41181)
编号(38908)
自然(35694)
资助(34870)
自然科(34848)
自然科学(34842)
自然科学基金(34204)
成果(33496)
(33100)
课题(29110)
重点(28151)
发展(27111)
(26649)
(25946)
(25771)
(24264)
创新(24090)
期刊
(104269)
经济(104269)
研究(68255)
中国(52817)
(38336)
金融(38336)
(34468)
(30298)
教育(28680)
学报(28667)
管理(27406)
科学(26774)
农业(22420)
大学(21860)
学学(20060)
业经(17694)
技术(17367)
经济研究(16230)
财经(15353)
问题(13454)
(13284)
(11685)
图书(11283)
(11135)
国际(11090)
(10084)
论坛(10084)
世界(10013)
(9588)
理论(9422)
共检索到340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巍  蔡纯  
本文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会显著提升国内不同省份的就业水平;不同地区之间较为协同的金融发展进程更有利于就业状况的好转;各省、区、市较高的实际GDP增长率、制造业占比、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以及财政支出占比均能明显增加城镇就业人数,而实际工资水平的上升对地区就业将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金融发展协同性对不同地区就业率的正面影响存在门槛效应。金融发展对其协同性的边际影响在西、东、中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对就业的影响依次递增。因此,优先提升西部(甚至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效率将更有利于促进国内就业水平的提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培玉  
随着地方金融的发展纳入到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日程,为中西部地方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中西部也面临着金融生态环境欠佳、金融开放扩大、地方金融体系不健全、创新能力差、竞争力弱等挑战,结合有关政策和中西部经济、金融的现实,提出了发展中西部地方金融业的可行性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史恩义  王娜  
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是中西部地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而承接地金融发展又是影响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通过构建扩展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型并利用中西部17个省市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由于存在吸收能力方面的差异,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较小,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显著为负;金融发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西部地区的吸收能力,在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作用下,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明显,且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对地区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依然大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作用。因此,中西部地区仍应加快金融发展,提高承接地的吸收消化能力,促进金融与产业的有效融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子红  李俊伟  
本文对1998-2012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金融发展的协同性进行VAR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金融发展相互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失衡造成了金融的错位发展,进而导致产业结构调整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针对这一状况,西部地区必须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促进金融支持有效化,从而加快实现产业带动金融、金融支持产业的协同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望  
本文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特点和功能出发,初步分析研究了上海与中西部金融发展的比较优势,以及存在合作联动发展的机遇与潜力,对如何促进中西部金融发展并为上海创造更广阔的发展腹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文学  
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王文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全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却日益突出。目前,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大体为6:3:l,而且这种差距还在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宝卿  
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辩证思考李宝卿ABSTRACTItisanimportantagendaforthePartyandthegovernmenttoaceleratethedevelopmentinmiddleandwesternregionsandr...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一帆  
本文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是简单的新一轮中西部重点发展战略或第二次“西进”,必须吸取过去偏颇发展的教训,坚持走协调发展的路子。加快中西部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人才和生产资料等投入,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解决,而不能用“一平二调”的手段“调东补西”。并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发展的基本思路。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潭  徐璋勇  张凯莉  
数字金融为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以协调发展为研究视角,基于2011-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市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究了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同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城市尺度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性呈动态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存在"东高、中西低"的特征。数字金融能够有效提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性。对于等级较高的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数字金融具有更强的协同驱动效果。机制分析表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投资调整是数字金融影响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传导路径,数字金融通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结构优化和投资效率提升,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从而助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结论启示应强化金融市场与环保产业的双向联动,借助数字科技和信息平台,有效发挥数字金融的"协调引导"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宏伟  张守信  
从资金流向看我国中西部金融发展模式构建李宏伟张守信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金的流动趋势合理的区域划分,是地区比较分析的基本前提。本文采取国家计委在制定“七五”计划时的区域划分,即东部地区是指: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宏伟  张守信  
从资金流向看我国中西部金融发展模式的构建李宏伟张守信本文认为,金融发展模式必须依据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确定,区域经济战略的实施需要辅之以区域金融体系的构建。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模式的选择应有别于东部地区,具有自身的特色。面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在控制总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白凤英  
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金融对策白凤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乡镇企业以其机制的优越和经营的灵活,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需解决的问题,现结合青海乡镇企业发展的实际,就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及金...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成  
本文通过样本数据回归分析,论证了县域经济增长与地区初始金融深度、信贷总量之间具有高度线性相关性;通过现实剖析揭示了中西部地区县域金融制度供给与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失衡的深层矛盾;通过对国外政策金融、社区金融发展和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得到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制度供给思路:通过法律、市场、政策和监管四个层面构造框架。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袁江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与金融的融合发展,开启了金融科技(FinTech)时代,给金融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201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旨在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为了贯彻落实总行相关工作要求,本文以北京为例,对辖内金融机构进行了全面调查,深入了解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发展状况,分析了金融科技的创新成效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由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对缓解"三农"及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农村金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金融的覆盖率远低于全国其他地区。同时其规模偏小,资金相对匮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还有待发展和完善。因此,如何大力创新西部农村金融,积极探索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