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18)
- 2023(15041)
- 2022(13344)
- 2021(12590)
- 2020(10381)
- 2019(24710)
- 2018(23998)
- 2017(45631)
- 2016(24586)
- 2015(27732)
- 2014(27636)
- 2013(27369)
- 2012(25028)
- 2011(22424)
- 2010(22079)
- 2009(20131)
- 2008(19241)
- 2007(16224)
- 2006(13995)
- 2005(12038)
- 学科
- 济(101954)
- 经济(101849)
- 管理(69980)
- 业(66754)
- 企(54985)
- 企业(54985)
- 方法(48975)
- 数学(43183)
- 数学方法(42642)
- 中国(27693)
- 农(27324)
- 财(25097)
- 地方(22302)
- 业经(21662)
- 学(20523)
- 农业(18106)
- 贸(18038)
- 贸易(18026)
- 易(17431)
- 制(17391)
- 理论(15930)
- 环境(15613)
- 和(15463)
- 务(14971)
- 财务(14899)
- 财务管理(14863)
- 技术(14617)
- 企业财务(14093)
- 划(13432)
- 融(13085)
- 机构
- 大学(343326)
- 学院(341578)
- 管理(139941)
- 济(138811)
- 经济(135879)
- 理学(122604)
- 理学院(121243)
- 管理学(119053)
- 管理学院(118438)
- 研究(113722)
- 中国(83317)
- 京(72507)
- 科学(70643)
- 财(60851)
- 所(55615)
- 农(53800)
- 中心(52212)
- 业大(51578)
- 研究所(51051)
- 财经(49702)
- 江(47483)
- 经(45504)
- 范(45437)
- 北京(45319)
- 师范(45051)
- 农业(42120)
- 院(41999)
- 经济学(41472)
- 州(38985)
- 经济学院(37476)
- 基金
- 项目(244704)
- 科学(193378)
- 基金(179388)
- 研究(176669)
- 家(156558)
- 国家(155316)
- 科学基金(134500)
- 社会(112440)
- 社会科(106618)
- 社会科学(106590)
- 基金项目(95992)
- 省(94114)
- 自然(88758)
- 自然科(86746)
- 自然科学(86728)
- 自然科学基金(85124)
- 教育(80871)
- 划(79833)
- 资助(73465)
- 编号(71602)
- 成果(55538)
- 重点(54331)
- 部(53904)
- 发(51504)
- 创(50566)
- 课题(48153)
- 创新(47180)
- 科研(47033)
- 国家社会(46525)
- 教育部(46435)
- 期刊
- 济(144417)
- 经济(144417)
- 研究(99036)
- 中国(59975)
- 学报(53206)
- 科学(50131)
- 管理(49791)
- 农(46973)
- 财(45139)
- 大学(40734)
- 学学(38326)
- 教育(34852)
- 农业(32987)
- 技术(30018)
- 融(25222)
- 金融(25222)
- 业经(23818)
- 经济研究(23776)
- 财经(23173)
- 问题(20110)
- 经(19828)
- 理论(18085)
- 图书(17872)
- 业(17435)
- 实践(16778)
- 践(16778)
- 技术经济(16396)
- 资源(16346)
- 科技(16125)
- 商业(15648)
共检索到488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伟
地区价格水平是影响一个地区公共服务实际投入和居民实际收入的重要变量之一,也是影响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与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紧密相连。本文利用地区购买力平价(PPP)方法测算和推算了我国31个省级地区2015—2019年居民消费的地区PPP,以反映和比较各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差距和变动情况。研究发现,以北京为基准地区,2017年,我国居民消费地区PPP值在0.8011~1.0150之间。从消费品属性看,货物类消费品价格水平的地区差距较小,服务类消费品价格水平的地区差距较大;从消费品类别看,食品烟酒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医疗保健类的地区价格水平差距相对较小,衣着和居住的地区价格水平差距相对较大。从动态视角看,2017年以前居民消费品价格差距逐渐缩小,但2017年以后又有所扩大,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价格水平差距被拉大。进一步分析表明,居住和医疗保健两个类别中服务类居民消费品价格波动分化是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飞 宋伊曼 徐静
地区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是衡量一个地区居民消费支出、反映地区间实际收入水平差距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主要食品类价格监测数据,应用空间价格指数法测算我国直辖市和主要省会城市居民食品消费价格地区购买力平价。研究发现:(1)2022年1-12月,26个城市的食品类消费价格基本平稳,地区购买力平价在0.857-1.102范围内波动,稳健性检验表明测算结果较为可靠。(2)构建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发现,区域间地区购买力平价存在一定差异。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地区购买力平价接近并显著高于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南方地区的地区购买力平价显著高于北方地区的地区购买力平价。按地理区域分组来看,季度效应不显著。(3)鲜菜类价格是影响地区购买力平价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价格变动对地区购买力平价PPP的贡献度约为53.29%。研究结果有助于把握食品消费价格和生活成本的地区间差异,为缩小地区间差距、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关政策制定提供数据与经验依据。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食品消费 实际价格 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闫梅 樊杰
区域发展差距是地理学研究的经典命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居民真实收入的差距也成为区域发展差距研究关注的内容。对于区域发展差距的研究通常使用名义指标(GDP、人均GDP、可支配收入等)进行测度,然而物价水平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名义收入存在被高估或低估的现象,需要用更合理的真实收入指标来衡量区域发展差距。针对当前名义收入不能反映居民实际收入的客观事实,文章借鉴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理论,从购买力的角度测算各地区的实际收入水平差距。结果表明:1通过购买力平价可以得出用来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之间综合物价水平的空间价格指数(Space Price Index),用于消除地区之间物价水平的影响,将名义收入转换为实际收入;2综合考虑收入和物价两个因素,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要小于名义收入所显示的差距;3长三角地区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均是高值集聚的热点,是居民收入高、购买能力强、实际生活水平最高的区域,西南部分地区则由于名义收入水平较低、物价水平较高,是实际发展最落后、居民生活水平最低的区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迎春 魏信
世界银行购买力平价(PPP)未全面考虑不同地区生产率差异的影响,可能存在“高估”欠发达地区调整GDP的问题。本文从地区全要素生产率(TFP)角度入手,将经济联动矩阵的构建思路与PPP剔除生产率因素的现实需要同时体现在空间权重矩阵设计上,尝试对世界银行方法进行改进。以我国农产品价格数据为例的仿真研究表明:第一,不同省份地区TFP差异较大,对地区PPP影响显著;第二,农产品价格存在正向空间关联,即“高—高”集聚现象;第三,剔除生产率影响后,地区基本类PPP呈现出西部省份最高、东部省份次之、中部省份最低的价格分布特征;第四,修正后的欠发达地区PPP数值整体提高,在“低估欠发达地区价格水平、高估欠发达地区GDP”方面的问题得到改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迎春 魏信
世界银行购买力平价(PPP)未全面考虑不同地区生产率差异的影响,可能存在“高估”欠发达地区调整GDP的问题。本文从地区全要素生产率(TFP)角度入手,将经济联动矩阵的构建思路与PPP剔除生产率因素的现实需要同时体现在空间权重矩阵设计上,尝试对世界银行方法进行改进。以我国农产品价格数据为例的仿真研究表明:第一,不同省份地区TFP差异较大,对地区PPP影响显著;第二,农产品价格存在正向空间关联,即“高—高”集聚现象;第三,剔除生产率影响后,地区基本类PPP呈现出西部省份最高、东部省份次之、中部省份最低的价格分布特征;第四,修正后的欠发达地区PPP数值整体提高,在“低估欠发达地区价格水平、高估欠发达地区GDP”方面的问题得到改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雪梅
地区购买力平价(即地区PPP或地区间价格差异指数)作为2011年最新一轮国际比较项目(ICP)的一个重要议题,在宏观经济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实施方案、方法特点、适用性和优缺点等角度,对国际上较为常见的篮子成本法(包括价格法和单位值法)、Hedonic回归分析法和拓展的恩格尔曲线法等地区PPP编制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晓波 文晓娟
文章借鉴购买力平价学说和物价指数原理,以广州市和中山市为例,尝试性地提出了一种编制静态地区购买力平价指数和动态地区购买力平价指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梦根 胡雪梅
研究目标:测算中国地区购买力平价,反映不同地区之间价格水平的差异。研究方法:以2016年110种代表规格品价格和居民消费权重数据为样本,采用改进的CPD-EKS两步法,测算中国31个地区PPP。研究发现:产品价格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传统计量方法下估计的PPP结果可能有偏;在位置邻接性、距离远近、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开放度等诸多影响中国地区间价格差异的因素中,距离是现阶段地区价格产生空间关联效应的更显著因素;价格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地区间差异对地区PPP会产生显著影响,采用国际通行计算方法可能会低估价格水平;中国地区PPP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大致呈现东部地区价格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价格相对最低的分布格局。研究创新:提出了考虑产品价格关联性的空间CPD模型和以拉氏指数与派氏指数方差加权的EKS-Fisher*方法,构建改进的CPD-EKS两步估算法。研究价值:改进了地区购买力平价估算方法,发展了空间价格指数理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梦根 胡雪梅
随着全球国际比较项目(ICP)的统计结果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中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国际可比的购买力平价(PPP)测度工业化发展状况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在三部门宏观经济模型框架下,论证了消费与投资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2011年轮ICP分项数据的可得性,构建了基于PPP的固定资本形成相对价格新指标体系。通过对全球七大区域175个经济体和12个最大的经济体的工业化水平进行测算后发现:工业化进程与固定资本形成相对价格呈反向变动关系,而与人均实际经济资源占有量呈正向变动关系;高收入经济体普遍有着相对较低的固定资本形成相对价格和较高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在固定资本形成相对价格和人均实...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温建东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长期来看,汇率水平由国内外相对物价水平决定。将之运用于中国这样的外贸市场多元化且高速增长的转轨经济,需要进行三项修正:用多边相对价格变动替代双边价格变动、计算生产率差异、考虑关税减让和税收制度变化的影响。本文对人民币购买力平价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02年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约为4.56元人民币/美元。但是,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只是跨国比较福利和生活水平的指标,不能作为确定汇率水平是否合适的依据,衡量国际竞争力的应当是可贸易品购买力平价。2002年,可贸易品购买力平价为7.52元/美元。1991至1993年的实践证明,钉住一篮子货币可以更好地稳定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购买力平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柏满迎,余修斌,任若恩
In this article,authors start from a systemat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price index and purchasing power parity,then propose several criteria to the production and selection of these indexes,and expose their comment to each one.Besides,they also give judgement to some commonly used or famous indexes/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provided in this article.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江 于小茜 王春云
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背景下,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是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重点内容。针对名义收入不能反映人民真实生活水平与福利水平的问题,以地区购买力平价作为切入点,通过改进现有随机方法,搭建随机方法下的多边比较指数系统一般化框架,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价格水平进行精确测度,进而量化分析剔除价格差异影响的中国地区间实际收入差距。研究结果显示:与名义收入相比,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水平均显著提高,地区间实际收入差距程度缩小,中国地区间实际收入水平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比例由2.39降为2.03,实际收入呈现高收入聚集区向北部移动、低收入聚集区向南部移动的新特点。研究结果从定量分析的角度予以中国各地区实际收入水平更客观更准确的定位,可为中国地区间资源分配及差异化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进而推进共同富裕远景目标更快更好地实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南岳 张琦
在简要回顾我国消费需求不足成因的基础上,以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为切入点,构建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总量最大化条件下的城乡购买力配置模型,并通过模型的应用,得出了一些有实际操作价值的结论。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梦根
贫困测度一直是经济统计领域非常重要的问题。以2015年全国31个省(区、市)共69种规格品为样本,依据贫困购买力平价理论按两步法测算了我国地区贫困购买力平价,比较不同地区贫困人群面对的价格水平差异。研究表明,GEKS、GK、WCPD和T觟rnqvist指数等四种方法测算结果非常接近,但各自分布特征存在差异。以北京为基准,上海、广东、浙江、西藏、甘肃等16个省份贫困购买力平价大于1,而黑龙江、辽宁、宁夏、河南、贵州等14个省份贫困购买力平价小于1。采用外推法估算1995~2014年的地区贫困购买力平价,发现我国地区贫困购买力平价大体呈"先降后升,然后趋稳"的态势,不同地区之间呈现明显的价格收敛特征。基于贫困购买力平价测算的地区贫困线差异显著,贫困购买力平价越大,地区贫困线越高。可见,采用全国统一的贫困标准并不合理,更科学的做法是参考价格水平差异设置地区贫困线。
关键词:
贫困购买力平价 精准脱贫 地区贫困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昌
自由贸易使得双方达到均衡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因而也就达到了均衡的货币购买力。本文研究发现,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取决于两国相对的劳动力供给、两国临界商品生产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两国相对的货币供给数量以及两国相对的货币周转速度。同时,得出汇率仅取决于两国临界商品价格水平之比的结论,这与Cassel购买力平价理论存在差异。本文提出解决人民币升值压力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使临界商品向着中国具有更小比较优势的商品移动。
关键词:
购买力 平价 李嘉图 临界商品 汇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