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82)
2023(17298)
2022(14647)
2021(13811)
2020(11663)
2019(26972)
2018(26457)
2017(49600)
2016(26351)
2015(29629)
2014(29019)
2013(28739)
2012(26694)
2011(24117)
2010(23945)
2009(22296)
2008(21787)
2007(19417)
2006(16896)
2005(15160)
作者
(74011)
(62169)
(61831)
(59109)
(39586)
(29774)
(28172)
(24206)
(23488)
(21947)
(21322)
(20872)
(19748)
(19664)
(19258)
(19229)
(18317)
(18227)
(17871)
(17805)
(15440)
(15089)
(14851)
(14351)
(14073)
(13960)
(13604)
(13420)
(12462)
(12323)
学科
(125431)
经济(125317)
管理(76351)
(75585)
(60351)
企业(60351)
方法(51791)
数学(45683)
数学方法(45160)
中国(33166)
(32400)
(28318)
地方(26935)
业经(25611)
(22903)
农业(22612)
(22426)
贸易(22408)
(21779)
技术(20889)
(20823)
(17781)
银行(17746)
(17471)
金融(17467)
(17283)
(17005)
环境(16943)
(16644)
财务(16599)
机构
大学(375622)
学院(374609)
(168566)
经济(165536)
管理(145778)
研究(130546)
理学(125651)
理学院(124262)
管理学(122212)
管理学院(121491)
中国(100549)
(78631)
科学(76584)
(74263)
(64678)
中心(60271)
财经(59152)
研究所(58707)
(58228)
(55065)
(53794)
经济学(53160)
业大(52169)
北京(49734)
经济学院(47747)
(47653)
师范(47221)
(46803)
农业(45252)
财经大学(43839)
基金
项目(250333)
科学(199049)
基金(184344)
研究(183490)
(160538)
国家(159227)
科学基金(137337)
社会(120098)
社会科(114024)
社会科学(114000)
基金项目(96902)
(96022)
自然(86751)
自然科(84870)
自然科学(84847)
教育(83907)
自然科学基金(83398)
(81002)
资助(74996)
编号(72642)
成果(59026)
重点(56416)
(56162)
(55739)
(54855)
创新(51569)
国家社会(51285)
课题(49876)
教育部(48725)
科研(47953)
期刊
(185157)
经济(185157)
研究(112279)
中国(74123)
(58237)
管理(55839)
学报(54839)
科学(52901)
(52686)
大学(42413)
学学(39886)
教育(36471)
农业(35769)
技术(34367)
(34165)
金融(34165)
经济研究(31110)
财经(29807)
业经(27726)
(25829)
问题(24127)
(21077)
技术经济(20988)
(20627)
统计(20388)
世界(18831)
(18828)
国际(18345)
科技(17668)
图书(17130)
共检索到564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肖挺  
文章分析了我国省内贫困率、创新潜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控制跨地区跨时间异质性及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采用差分GMM方法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省内贫困率对其创新潜力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人力资本、中央及地方科教财政拨付、市场化程度等创新潜力指标与省内人均GRP正相关。经验证据表明,省内贫困率通过影响创新潜力指标对省内人均GRP产生间接影响,但贫困率与就业率之间存在直接的负相关性。从长期来看,在创新潜力指标中,贫困率的变化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最大,而且由此对经济产生的作用力是最为猛烈的,而对中央及地方财政投入以及由此对经济产生的间接影响则较小,但彼此之间也还是存在细微的差距。文章研究指出,政府应警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文武  熊俊  
文章选取我国30个省市1995-2011年的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的空间效应及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和循环累积效应,外资和技术创新的空间集聚效应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创新在我国地区之间并不存在互补性,而是表现为竞争关系,外资和技术创新的空间集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和地区收入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仍然受地理距离的影响,临近区域的空间溢出和关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颖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开发式扶贫以增长减贫困的农村反贫困战略取得辉煌的成绩,然而新世纪以来却出现经济依然持续增长但贫困下降趋缓的态势,如何调整战略更好地反贫困成为中国面临的新挑战。本文通过贫困指数的分解,实证分析2002—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的影响,在通过贫困弹性和贫困减少指数的计算分析我国目前开发式扶贫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对农村反贫困依然有效,但是收入分配恶化在不断抵消增长的减贫效应。收入分配恶化不仅在城乡间存在而且在农村内部更为突出,如何改善收入分配成为新世纪中国农村反贫困工作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芳  石金灵  
近些年来,提高创新强度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要素资源的自由配置能够为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然而,中国的要素市场改革滞后于产品市场改革,这不利于价格机制在要素市场中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据此,构建以创新强度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模型,使用2008—2016年各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创新在要素市场扭曲与经济增长之间起到的中介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既会直接降低地区经济增长,也会通过抑制地区创新对经济增长起到显著的负向作用,未来应推动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从而提高自主创新强度,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走向集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永聪  申明浩  
本文构建了地区外贸包容性增长的评价指标,并且通过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讨了地区外贸包容性增长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外贸包容性增长进程滞后于外贸规模的扩张速度,而且存在总体包容度偏低、地区间差异大的特点。同时,地区外贸的包容性增长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影响机制包括技术溢出效应、协同创新效应、竞争引致创新效应、知识积累效应、要素配置效应等。因此,我国应推动地区外贸发展由粗放的数量扩张型路径向包容的质量提升型路径转变,并且建立完善的地区外贸与产业联动发展机制,增强外贸包容性增长服务于地区创新型经济发展的能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其仔  伍业君  王磊  
迄今为止,已有的关于经济体复杂度的文献都聚焦于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测度及其决定因素的分析上,而对经济体复杂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复杂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缺乏分析。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对经济复杂度驱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地区专业化是经济复杂度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除人力资本外,要素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出口以及交通基础设施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地区经济增长和地区专业化产生正面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伍业君  王磊  桑铁柱  
基于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理论,本文运用中国2002-2007年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地区经济复杂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地区经济复杂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复杂度对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均起着重要作用,但对各地区的影响程度不同,对东中部地区,经济复杂度的影响更大,而对西部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并且这些结论不受控制变量和内生性问题的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磊  伍业君  
已有关于经济体复杂度的文献都聚焦于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测度及其决定因素的分析上,而对经济体复杂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地区经济复杂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缺乏深入的研究。利用四位码企业生产层面的数据,首次测度了中国地区的经济复杂度,在此基础上,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对经济复杂度驱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复杂度主要通过地区专业化驱动地区经济增长。除人力资本以外,要素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出口以及交通基础设施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地区经济增长和地区专业化产生正面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元萍  杨哲  
本文从理论层面对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探讨,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2007~2014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考虑内生性因素条件下,脱离经济需要的金融创新、缺乏资金支持的技术创新将抑制经济增长,而二者的交互作用则显著驱动经济增长,但影响程度较弱。本文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对此进行分析,并从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意识、完善技术创新运作机制及制定区域差异化经济政策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卓  王敏  
文章利用我国1996-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最低工资上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最低工资标准和经济增长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而总体上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涨有助于经济增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东明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财政分权无疑对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深刻影响。本文采用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1986~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财政分权对省际名义人均GDP增长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总体上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支出分权比收入分权对经济的影响更大;财政分权对各区域经济影响不同,财政分权的系数西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居中,东部地区最小,表明财政分权将会对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和中部地区较东部地区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超  张海洋  胡宝贵  
[目的]城镇化是影响经济增长和贫困减缓的关键要素,对于城镇化和减贫之间关系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方法]文章基于1999—201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和西藏)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等,分别从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角度出发,对城镇化和贫困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结果](1)城镇化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均能有效降低农村贫困程度。(2)人口城镇化与贫困之间呈U型关系,而经济城镇化对贫困的影响是单向负相关。(3)我国城镇化减贫效应的区域差异明显,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城镇化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减贫效应更显著。[结论]城镇化是减贫的重要途径,但过度的人口城镇化会加剧贫困,城镇化减贫的重点在于与人口城镇化相匹配的经济城镇化水平同步提高,方能达致减贫。所以应全面提升城镇化规划的科学性、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推进城镇化的减贫进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两省  胡海洋  
本文基于1999-2016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对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计量检验,进而分析了不同地区产生不同互动效应的原因。结果表明: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的良好互动只在东部地区出现,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这种良性互动都没显现。因此,总体来看,科技创新对我国总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理想。为实现科技创新与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良好互动,欠发达地区在选择地区主导产业和创新领域时不应急于追赶发达地区,而应基于自身优势合理选择发展路径,并积极补足短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倩倩  
文章基于2004~2010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对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对GDP的回归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对GDP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并提出研发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在于,研发投入促进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引入和扩散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金波  
文章研究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如果不考虑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以全国样本进行回归,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果不能确定;分样本考察显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反,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将技术创新作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变量考察,则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效果显著,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效果在东部地区尤为突出。可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技术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