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69)
- 2023(19042)
- 2022(16098)
- 2021(14744)
- 2020(12787)
- 2019(28864)
- 2018(28588)
- 2017(54988)
- 2016(30069)
- 2015(33309)
- 2014(33151)
- 2013(32809)
- 2012(29945)
- 2011(26804)
- 2010(26692)
- 2009(25063)
- 2008(25047)
- 2007(22558)
- 2006(19403)
- 2005(17578)
- 学科
- 济(124807)
- 经济(124632)
- 业(107527)
- 管理(100482)
- 企(94779)
- 企业(94779)
- 方法(58237)
- 数学(48462)
- 数学方法(47893)
- 财(40250)
- 农(37961)
- 业经(35260)
- 中国(29262)
- 制(28115)
- 务(27818)
- 财务(27762)
- 财务管理(27712)
- 企业财务(26355)
- 农业(26293)
- 学(23334)
- 贸(22624)
- 贸易(22616)
- 技术(22433)
- 地方(22074)
- 易(22004)
- 和(20413)
- 理论(20388)
- 体(19891)
- 划(19658)
- 银(19305)
- 机构
- 学院(434485)
- 大学(430527)
- 济(177349)
- 经济(173847)
- 管理(169590)
- 理学(146537)
- 理学院(144986)
- 管理学(142529)
- 管理学院(141744)
- 研究(141287)
- 中国(108397)
- 京(89260)
- 科学(88653)
- 财(84837)
- 农(82646)
- 所(72494)
- 业大(69217)
- 财经(67395)
- 中心(66162)
- 江(65834)
- 研究所(65751)
- 农业(65497)
- 经(61182)
- 北京(54859)
- 经济学(54308)
- 州(51742)
- 范(51602)
- 师范(50892)
- 院(50564)
- 财经大学(49943)
- 基金
- 项目(293331)
- 科学(231001)
- 基金(215248)
- 研究(206895)
- 家(190163)
- 国家(188569)
- 科学基金(161733)
- 社会(132669)
- 社会科(125804)
- 社会科学(125770)
- 省(115360)
- 基金项目(114276)
- 自然(107605)
- 自然科(105162)
- 自然科学(105126)
- 自然科学基金(103318)
- 划(97115)
- 教育(95115)
- 资助(87664)
- 编号(81421)
- 重点(66394)
- 成果(64830)
- 部(64767)
- 创(63041)
- 发(62140)
- 创新(58500)
- 科研(57406)
- 业(56176)
- 课题(56050)
- 国家社会(55469)
- 期刊
- 济(193456)
- 经济(193456)
- 研究(119030)
- 中国(80192)
- 农(75858)
- 学报(73207)
- 财(70376)
- 科学(66173)
- 管理(65142)
- 大学(55030)
- 学学(52878)
- 农业(51156)
- 融(38877)
- 金融(38877)
- 技术(38034)
- 教育(36555)
- 财经(34035)
- 业经(33183)
- 经济研究(30332)
- 业(29526)
- 经(29246)
- 问题(25879)
- 技术经济(22735)
- 版(22534)
- 统计(20520)
- 财会(20482)
- 科技(20209)
- 贸(19895)
- 商业(19685)
- 现代(19679)
共检索到630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志强 戚建梅
基于制度相关理论,从企业所有制视角,应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查数据与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调查数据,研究地区性行政垄断指数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企业所有制因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地区性行政垄断对企业生产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生产率的负向影响较小,对私有企业生产率的负向影响相对较大;另外,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异质性所有制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果还受企业规模、企业科技类别等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
地区性行政垄断 企业所有制 企业生产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志强
基于一个修正的经典模型,应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分析产品核心化策略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考察了企业所有制因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主动产品核心化策略对企业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被动产品核心化策略对企业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另外,外企、国企主动产品核心化策略效果更好,私企主动产品核心化策略效果较弱;外企被动产品核心化策略的损失较小,私企被动产品核心化策略的损失较大。
关键词:
产品核心化策略 企业所有制 劳动生产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伟 赵金亮
本文围绕生产率与企业出口倾向的前沿论题,从企业所有制异质性视角进行实证分析。中国企业的出口区别于国外成熟市场经济体,出口倾向并非完全由生产率决定,而是依所有制类型不同表现出巨大差异。本文首次提出了中国总体企业生产率和出口倾向之间潜在的"倒U形"关系,从所有制异质性视角予以化解,并运用各所有制的分样本计量检验了"自我选择效应"假说在中国的有限适用性,从而为中国企业出口决策提供了稳健的经验支持。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菁华 毕超
本文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颁布为切入点,从企业生产率改善的角度分析了去行政垄断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有助于提升高行政垄断性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渠道检验表明,该制度可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改善信贷资源配置和优化公司治理水平,最终作用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创新导向更强、区域营商环境更好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好;当市场分割指数更高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更明显;当地方政府具备完善的政务诚信约束和问责机制时,有助于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面作用。本文从投入产出效率视角丰富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效果,对进一步规范行政垄断、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菁华 毕超
本文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颁布为切入点,从企业生产率改善的角度分析了去行政垄断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有助于提升高行政垄断性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渠道检验表明,该制度可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改善信贷资源配置和优化公司治理水平,最终作用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创新导向更强、区域营商环境更好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好;当市场分割指数更高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更明显;当地方政府具备完善的政务诚信约束和问责机制时,有助于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面作用。本文从投入产出效率视角丰富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效果,对进一步规范行政垄断、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盛丹
本文选取1998~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企业出口的"生产率悖论"。我们发现:我国的外资企业的出口存在明显的"生产率悖论",即外资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显著低于非出口企业,这与新新贸易理论的结论恰好相反。而内资企业的出口行为则符合新新贸易理论的理论预测。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从地方行政垄断和行业要素密集度的角度,对这一悖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性行政垄断对我国外资企业的诸多限制及政策引导,扭曲了企业的出口行为,是形成"生产率悖论"的重要原因。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许昌平
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从企业所有制异质性的视角考察了出口经验对出口学习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工业企业确实存在出口学习效应,且该效应在一直出口的企业中显著存在,而对有一定出口经验的企业并不显著。对国有控股、集体控股和私人控股的企业来说,已出口一年的企业和一直出口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都呈递减态势,且前者为负、后者显著为正。在港澳台控股和外商控股企业中,已出口一年的企业出口学习效应显著为负,但随着出口年限的增加,外商控股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逐渐增强。
关键词:
出口经验 出口学习效应 企业所有制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俊豪
在 2 0世纪 40年代末、 5 0年代初 ,英国经历了一次令世人注目的国有化运动 ,主要在自然垄断产业 ,把一批分散的小型地方政府企业和私有企业变革为少数大型国有企业。 3 0、 40年后 ,在 2 0世纪 80年代初以来 ,英国又经历了一次更为举世瞩目的私有化运动 ,对自然垄断产业的国有企业实行了私有化。本文从政治经济的角度 ,着重分析英国自然垄断产业企业所有制变革的原因与成效 ,并探讨其对中国自然垄断产业实行民营化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
自然垄断产业 所有制变革 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卫婧婧
文章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财务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实证考察国有企业并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并购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可作为供给侧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相对于并购国企,国有企业并购民营、外资企业对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但同时长期绩效稳定性也较差;控制权的转移对国有企业并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保证目标企业控制权或管理权稳定很重要。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并购 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所有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卫婧婧
文章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财务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实证考察国有企业并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并购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可作为供给侧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相对于并购国企,国有企业并购民营、外资企业对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但同时长期绩效稳定性也较差;控制权的转移对国有企业并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保证目标企业控制权或管理权稳定很重要。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并购 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所有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建伟
本文利用中国2007-2018年上市A股企业的数据,并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就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金融化产生的具体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企业金融化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高融资约束企业金融化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而对低融资约束企业的抑制作用不显著;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成熟期企业金融化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而对发展期和衰退期企业的抑制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金融化 异质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俊青 高瑜 李响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分析框架,研究了环境规制如何通过要素替代、创新补偿以及资源重置3种渠道塑造中国企业和行业生产率的静态与动态变化过程。研究发现,在企业层面上,环境规制会提升高效企业生产率,降低低效企业生产率。在行业层面上,环境规制强度提高将不利于资源错配严重行业的加总生产率增长。我们基于1998-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验证了上述结论和3种渠道各自的作用。因此要实现环境改善型的技术进步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坚定不移地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更重要的是减少要素在行业内和行业间流动的摩擦以及各种制度性障碍,降低行业资源错配程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双燕 苗进
在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中,由于国有企业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和民营企业通过引入国有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机不同,其股权制衡效果可能存在差异,且该效果也会随行业而变化。本文区分国有类和非国有类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证研究了差异化股权制衡度对两类混合所有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公司治理制衡度与全要素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混合主体制衡度能促进生产率的提升,混合主体深入度对生产率的影响在两类混合所有制企业下有显著差异。分行业考察发现,在垄断行业中,公司治理制衡度的提高能促进生产率的提升,而混合主体制衡度对生产率影响不显著。混合主体深入度对生产率的正向影响只存在于国有类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在竞争行业中,三类股权制衡度对生产率的影响接近总体样本结论。在公益类行业中,公司治理制衡度对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混合主体制衡度对生产率有负向影响,混合主体深入度与生产率的"U"型关系只在非国有类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呈现。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在制定混合所有制分层分类改革的政策时,应视行业差异与企业性质不同,设计恰当的公司治理结构,并适度把握混合主体的多样性与深入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皓
本文基于2002~2007年间7个不同行业中352家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Bernard与Jesen的出口决策模型,考察了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在生产率和参与国际化程度上的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外资企业占比高的行业,出口扩张性比较强,参与国际化程度也比较高;国有企业占比较高的部门,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对其所处行业的企业总体所表现出的国际化行为异质性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关键词:
异质性 外资企业 国有企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孙乾坤 包歌 郑玮
基于2000—2011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商务部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相关数据,将投资目的地划分成"一带一路"国家和非"一带一路"国家两种类型,运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从企业生产率和企业所有权(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的视角检验了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高生产率优势对于促进企业选择到"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推动作用不大,但能显著地促进企业选择到非"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相比于对非"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对于企业选择向"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影响更大,且更加显著;企业在选择对"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时,其与政府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弥补企业在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不足。此外,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企业的生产率和所有权异质性同时还会影响到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内部不同区域间进行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