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8)
- 2023(12708)
- 2022(10903)
- 2021(10097)
- 2020(8776)
- 2019(20148)
- 2018(19841)
- 2017(38707)
- 2016(20896)
- 2015(23491)
- 2014(23457)
- 2013(23181)
- 2012(21348)
- 2011(19180)
- 2010(18823)
- 2009(17264)
- 2008(16942)
- 2007(15105)
- 2006(12692)
- 2005(11069)
- 学科
- 济(96339)
- 经济(96255)
- 管理(59677)
- 业(57150)
- 企(46418)
- 企业(46418)
- 方法(45284)
- 数学(40488)
- 数学方法(40009)
- 农(24258)
- 地方(23412)
- 财(22167)
- 中国(21431)
- 业经(20338)
- 学(17224)
- 农业(16375)
- 贸(16039)
- 贸易(16035)
- 易(15482)
- 制(14687)
- 务(14019)
- 财务(13978)
- 财务管理(13940)
- 地方经济(13816)
- 技术(13709)
- 和(13433)
- 环境(13311)
- 企业财务(13232)
- 产业(13158)
- 理论(12425)
- 机构
- 学院(297320)
- 大学(296539)
- 济(124459)
- 经济(122038)
- 管理(118258)
- 理学(103466)
- 理学院(102275)
- 管理学(100390)
- 管理学院(99832)
- 研究(96726)
- 中国(71671)
- 京(61402)
- 科学(60544)
- 财(53948)
- 所(48162)
- 农(48160)
- 中心(46277)
- 业大(44747)
- 研究所(44125)
- 财经(44032)
- 江(43286)
- 经(39994)
- 经济学(38515)
- 范(38327)
- 师范(37960)
- 农业(37942)
- 北京(37749)
- 院(35104)
- 经济学院(35044)
- 州(34766)
- 基金
- 项目(207840)
- 科学(164763)
- 基金(152054)
- 研究(149783)
- 家(132730)
- 国家(131673)
- 科学基金(113736)
- 社会(96200)
- 社会科(91407)
- 社会科学(91384)
- 省(81462)
- 基金项目(81255)
- 自然(74130)
- 自然科(72440)
- 自然科学(72420)
- 自然科学基金(71128)
- 划(68695)
- 教育(68599)
- 资助(61929)
- 编号(60474)
- 成果(47662)
- 重点(46991)
- 部(45948)
- 发(45881)
- 创(43548)
- 创新(40682)
- 课题(40652)
- 科研(40361)
- 国家社会(40228)
- 教育部(39403)
- 期刊
- 济(128666)
- 经济(128666)
- 研究(78401)
- 中国(51117)
- 学报(45581)
- 科学(42729)
- 财(42560)
- 农(42422)
- 管理(41120)
- 大学(34554)
- 学学(32724)
- 农业(28891)
- 技术(26881)
- 教育(25971)
- 融(22636)
- 金融(22636)
- 业经(22023)
- 财经(21378)
- 经济研究(20588)
- 经(18459)
- 问题(17681)
- 统计(16505)
- 业(15597)
- 技术经济(15414)
- 策(15123)
- 资源(14422)
- 商业(14163)
- 理论(13978)
- 版(13951)
- 图书(13796)
共检索到418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良春 付强
地区行政垄断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互动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影响省际产业同构程度的假说和相应的测量指标,并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对中国1983—2006年29个省份的省际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进行了测算,将省际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变化趋势分为六种类型,发现省际产业同构存在着某种传导媒介。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测算合意产业同构度的思路和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东华 王青
在界定行政性垄断程度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各个省域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和三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行政性垄断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行政性垄断阻碍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并且行政性垄断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别。在随后的实证研究中,分别使用随机效用模型和双因素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30个省区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验证和测度了行政性垄断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负向影响及其区域差别。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骞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证明了地区行政垄断的存在降低了区域能源效率。在测算2000-2006年中国28个地区的能源效率的基础上,将地区行政垄断指数作为能源效率影响因素之一,通过Tobit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地区行政垄断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区行政垄断阻碍了区域能源效率的提高,且地区行政垄断对区域能源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别,即在能源效率较高的地区,地区行政垄断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较小;在能源效率较低的地区,地区行政垄断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较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邓伟 叶林祥
本文探讨了1999年以来国有企业的工资比非国有企业越来越高的原因。非国有企业的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报酬,与其不同的是,国有企业的工资除边际报酬外还包括一部分利润。由于国有企业多处于垄断性较强的上游产业,而非国有企业多处于竞争性较强的下游产业,前者的利润和工资水平便随着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长。本文的实证分析显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工资差距和非国有经济的比重正相关,而与效率等其他因素的关系较弱,从而说明了垄断是导致两类企业之间的工资差距扩大的关键原因。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非国有企业 工资差距 垄断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长宽 梁会君
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之谜是近几年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选取2004~2008年中国分地区工业企业相关数据,考察了中国分地区"生产率悖论"的程度差异以及形成原因和作用机制。回归初步结果显示:中国的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生产率悖论,东部地区悖论的显著程度要弱一些,中部地区不存在生产率悖论。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从地方行政垄断的角度,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进一步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性行政垄断一方面导致中国各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市场分割,增加进入国内异地市场的成本;另一方面会减小出口贸易成本。这样产生的国内外贸易成本相对变化是形成"生产率悖论"的主要原因,而地区企业的国内贸易成...
关键词:
行政垄断 贸易成本 生产率悖论 市场分割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邱兆林
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较小,行业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测算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发现垄断行业比非垄断行业具有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改进。采用 2003—2012年 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技术进步和行政垄断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行政垄断仍然是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但影响作用较小;技术改进拉大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有利于行业收入差距的缩小。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可以从技术进步和行政垄断两方面入手,引入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垄断是主要...
关键词:
收入差距;行政垄断;技术进步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邱兆林
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较小,行业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测算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发现垄断行业比非垄断行业具有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改进。采用2003—2012年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技术进步和行政垄断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行政垄断仍然是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但影响作用较小;技术改进拉大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有利于行业收入差距的缩小。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可以从技术进步和行政垄断两方面入手,引入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垄断是主要途径...
关键词:
收入差距 行政垄断 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卫国 任燕燕 花小安
本文依据1994—200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地区性行政垄断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现阶段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倒U型影响,而且绝大多数省份行政垄断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地方政府投资具有正U型影响,且二者关系处于正U型下降通道中。就现阶段而言,地方政府投资及地区性行政垄断均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并且二者具有明显替代效应。长远来看,地区性行政垄断不利于全国整体市场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政治租金的获得损害了经济效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晶晶 李清彬
基于我国29个省市1986-2008年度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经过反复试验估计,较为稳健的结论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促进关系,并且城市化进程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要大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化的影响。同时,城市化率增速对交通基础建设增速呈现"U"型特征,而交通基础建设增速对城市化率增速呈"倒U"特征,这进一步深化了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促进中国城市化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的简要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交通基础设施 U型 倒U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洪兆平
税收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但从实证角度来分析二者之间的作用方向、反应强度、反应时滞的尚不多见。文章首先从理论上构建了税收与二、三产业之间的相互传导机制;然后以1994-2011年全国30个省市的年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面板数据估计、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二、三产业与税收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二、三产业与税收互动关系明显;税收对二、三产业的调控作用显著,且对第三产业的调控作用更大;二、三产业对税收的影响具有滞后性,而税收对二、三产业的影响是即时的。最后,根
关键词:
税收制度 税收管理 产业经济 经济调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安海彦 姚慧琴
采用1994—2016年西部地区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估计模型,实证分析环境污染与经济竞争力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环境污染与经济竞争力之间存在交互影响的互动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符合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的特征;(2)环境污染与经济竞争力之间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方差分解结果表明,经济竞争力对环境污染变动的贡献度较大,而环境污染对经济竞争力的影响较小,说明西部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是以加剧环境污染为代价,而环境污染并不是阻碍经济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应注重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贸易与环境、区域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环境规制水平,降低污染排放,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良春 宫园园
数字经济对驱动产业体系重构、范式迁移,建设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异质性企业模型,构建了数字经济下封闭经济体内省际(省份间)销售模型,探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生产成本变化与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变化及其对产业过度同构化的影响,并对该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利用测算所得的2011—2020年29个省份的产业同构化程度和数字经济发展程度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降低产业过度同构化问题,在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创新水平较高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降低产业同构化的作用更加显著;相邻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降低本地区产业同构化程度;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进而降低产业同构化程度。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过度同构化 地区性行政垄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两省 胡海洋
本文基于1999-2016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对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计量检验,进而分析了不同地区产生不同互动效应的原因。结果表明: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的良好互动只在东部地区出现,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这种良性互动都没显现。因此,总体来看,科技创新对我国总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理想。为实现科技创新与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良好互动,欠发达地区在选择地区主导产业和创新领域时不应急于追赶发达地区,而应基于自身优势合理选择发展路径,并积极补足短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庞瑞芝 高贤泽 邓忠奇
一直以来,处于垄断地位的公立医院主导着我国医疗服务供给市场。随着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提升公立医院经营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已成为新时代改革的重点。本文揭示了公立医院的"三重垄断"属性及其助长"看病难、看病贵"现象的经济学逻辑,并采用前沿的Bootstrap-DEA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2010至2014年公立医院垄断对医疗机构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公立医院在数量占比上的减少对于医院系统经营效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而公立医院在门诊、住院两大核心业务上的垄断势力与医院系统经营效率的关系不明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琰飞 朱海英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发展已经成为趋势。以我国31个省级单位的1999年到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研究了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关系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长期耦合关系显著,但是短期耦合关系具有明显的差异;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支持作用明显,但是旅游产业对文化产业的作用不明显;中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的作用不显著,而旅游产业对文化产业的作用明显;不同地区要根据其实际,采取适当的措施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发展。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耦合发展 区域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地区性行政垄断、产品市场竞争与投资协同效应——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建筑业跨地区承包对区域市场结构和绩效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我国区域建设用地数量配置与资本流动关系研究——基于生产要素边际报酬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动态演进及区域差异——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税收竞争对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信息化、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产业多样性与区域创新差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中国高耗能产业及其环境污染的区域分布——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