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2)
- 2023(13462)
- 2022(11559)
- 2021(10748)
- 2020(9186)
- 2019(21173)
- 2018(20716)
- 2017(40171)
- 2016(21129)
- 2015(24146)
- 2014(24085)
- 2013(23927)
- 2012(22347)
- 2011(20326)
- 2010(20604)
- 2009(19350)
- 2008(18487)
- 2007(15928)
- 2006(14327)
- 2005(12796)
- 学科
- 济(115666)
- 经济(115575)
- 管理(64640)
- 业(61531)
- 方法(51517)
- 企(49012)
- 企业(49012)
- 数学(47151)
- 数学方法(46578)
- 中国(27882)
- 农(25313)
- 财(23972)
- 地方(23504)
- 业经(20615)
- 贸(18341)
- 贸易(18329)
- 学(18199)
- 技术(17917)
- 易(17774)
- 制(17614)
- 农业(17414)
- 融(15054)
- 金融(15052)
- 银(14885)
- 银行(14868)
- 地方经济(14864)
- 环境(14761)
- 行(14241)
- 务(14067)
- 财务(14018)
- 机构
- 大学(315075)
- 学院(314359)
- 济(146885)
- 经济(144366)
- 管理(125279)
- 理学(108651)
- 理学院(107545)
- 管理学(105716)
- 管理学院(105109)
- 研究(104925)
- 中国(80531)
- 财(66080)
- 京(64764)
- 科学(58805)
- 财经(53185)
- 所(51082)
- 中心(48552)
- 经(48366)
- 经济学(47201)
- 研究所(45922)
- 江(44725)
- 农(43863)
- 经济学院(42557)
- 业大(41847)
- 北京(40837)
- 财经大学(39576)
- 范(38268)
- 师范(37938)
- 院(37453)
- 州(35661)
- 基金
- 项目(207544)
- 科学(166005)
- 基金(154749)
- 研究(151850)
- 家(133667)
- 国家(132656)
- 科学基金(115347)
- 社会(100711)
- 社会科(95840)
- 社会科学(95819)
- 基金项目(80841)
- 省(78741)
- 自然(73099)
- 自然科(71452)
- 自然科学(71439)
- 教育(70468)
- 自然科学基金(70193)
- 划(66453)
- 资助(64817)
- 编号(59747)
- 部(47705)
- 成果(47385)
- 重点(46686)
- 发(45224)
- 创(43443)
- 国家社会(43109)
- 教育部(41918)
- 创新(40799)
- 课题(40738)
- 人文(40618)
- 期刊
- 济(158231)
- 经济(158231)
- 研究(96609)
- 中国(55803)
- 财(50112)
- 管理(47753)
- 学报(42135)
- 科学(41515)
- 农(38128)
- 大学(33512)
- 学学(31857)
- 技术(31694)
- 融(29568)
- 金融(29568)
- 财经(27526)
- 经济研究(27506)
- 教育(26565)
- 农业(26141)
- 经(23683)
- 业经(22938)
- 问题(21040)
- 统计(19809)
- 技术经济(19203)
- 贸(18206)
- 策(17604)
- 理论(15943)
- 决策(15932)
- 国际(15449)
- 商业(14693)
- 世界(14179)
共检索到469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付强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攫取制度租金的地区行政垄断对于技术进步(测算)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形成和锁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对靳涛的结论进行了修正和完善。紧接着,笔者使用DEA——曼彻斯特指数法对中国1978——2006年的技术进步进行了经验测算,将我国的技术进步的演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对攫取制度租金的地区行政垄断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是简短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全洲 王莹
本文以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为指导,在对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影响发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阻碍因素和加快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裴旭东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与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有很大不同,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源之一。本文借助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回归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代中强 刘从军
本文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反映技术进步,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地区行政垄断程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当地的技术进步;而地区行政垄断程度的降低将使得资源配置进一步合理,从而促进了当地的技术进步。同时还发现,由于研发支出的模仿创新导向,其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经济显著性不强。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行政垄断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丹鹤 唐诗磊 李杜
利用中国1978~2007年的数据,运用增长核算方法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着重从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要素投入增长;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小;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是2.57%,并在2000年以后增幅有所回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红松,田益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兵 颜鹏飞
本文运用当期DEA和序列DEA两种方法测度了1960—2004年APEC17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并且对APEC经济增长的趋同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是:20世纪80年代,东亚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超过了APEC其他地区,但是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仍然低于发达国家;在整个样本期存在显著的趋同,资本积累是趋同最重要的源泉,而技术进步则使经济增长发散;序列DEA避免了技术的退步,是一种比当期DEA测度技术进步更好的方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宇 王竹芹
在对中国27个省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模型研究房地产投资、设备投资、人力资本、进出口等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第一,经济增长质量受房地产投资和设备投资影响显著,房地产投资超过一定比例之后,占比越高,经济增长质量越低;设备类资产投资占比越高,体现型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越强,经济增长质量越高。第二,我国人力资本缺乏,人力资本增加会显著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第三,进口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出口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不显著;在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会导致经济增长质量显著下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余鑫 傅春
通过使用1992年~2011年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对中部地区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但技术创新对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促进中部六省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白秋菊 陈建
文章对日本能源消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带动经济增长的是技术进步而非能源消费。因此,为了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需要增大技术进步投入的力度,还需通过技术进步来提升能源效率、研发新能源,以适应经济和社会持续不断对能源的需求。
关键词:
日本能源消费 日本技术进步 日本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白秋菊 陈建
文章对日本能源消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带动经济增长的是技术进步而非能源消费。因此,为了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需要增大技术进步投入的力度,还需通过技术进步来提升能源效率、研发新能源,以适应经济和社会持续不断对能源的需求。
关键词:
日本能源消费 日本技术进步 日本经济增长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钟世川
基于时变弹性生产函数,当规模报酬不变时,资本产出弹性等于资本收入份额,劳动产出弹性等于劳动收入份额,并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偏向型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采用1978—2013年我国东、中、西部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79—2013年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在大部分年份呈下降趋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总体上还是以中性技术进步模式为主;1997年前各地区技术进步表现为劳动偏向型,而1997年后表现为资本偏向型;1997年后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段远鹏 钟世川
利用1978—2013年的数据测算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偏向,并基于新古典理论的分析框架,将就业增长分解为资本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性技术进步)和技术进步偏向三部分,分析表明:1979—1989年,我国技术进步的偏向不太明显,但在1990—2013年,我国技术进步明显偏向资本;资本投入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度远大于技术进步偏向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就业的贡献度;因此,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偏向资本是我国就业增长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为促进我国就业增长,应优先构建以促进就业增长为目标的宏观政策体系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邱兆林
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较小,行业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测算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发现垄断行业比非垄断行业具有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改进。采用 2003—2012年 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技术进步和行政垄断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行政垄断仍然是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但影响作用较小;技术改进拉大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有利于行业收入差距的缩小。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可以从技术进步和行政垄断两方面入手,引入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垄断是主要...
关键词:
收入差距;行政垄断;技术进步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邱兆林
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较小,行业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测算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发现垄断行业比非垄断行业具有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改进。采用2003—2012年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技术进步和行政垄断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行政垄断仍然是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但影响作用较小;技术改进拉大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有利于行业收入差距的缩小。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可以从技术进步和行政垄断两方面入手,引入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垄断是主要途径...
关键词:
收入差距 行政垄断 技术进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