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5)
- 2023(11482)
- 2022(9601)
- 2021(8660)
- 2020(7265)
- 2019(16342)
- 2018(15975)
- 2017(30723)
- 2016(16353)
- 2015(17677)
- 2014(17087)
- 2013(17004)
- 2012(15337)
- 2011(13508)
- 2010(13476)
- 2009(12776)
- 2008(12823)
- 2007(11471)
- 2006(10174)
- 2005(9333)
- 学科
- 业(81205)
- 济(76117)
- 经济(76033)
- 企(74671)
- 企业(74671)
- 管理(65176)
- 方法(33887)
- 业经(27961)
- 贸(27200)
- 贸易(27191)
- 财(26532)
- 易(26531)
- 农(26172)
- 数学(25403)
- 数学方法(25273)
- 务(19812)
- 财务(19804)
- 财务管理(19787)
- 农业(18976)
- 企业财务(18699)
- 技术(16900)
- 划(15622)
- 中国(15556)
- 环境(14580)
- 地方(14452)
- 出(14208)
- 制(13619)
- 策(13567)
- 和(13224)
- 企业经济(12053)
- 机构
- 学院(240300)
- 大学(232588)
- 济(108939)
- 经济(107410)
- 管理(98234)
- 理学(85410)
- 理学院(84620)
- 管理学(83690)
- 管理学院(83287)
- 研究(74725)
- 中国(58837)
- 财(47749)
- 京(47077)
- 农(46777)
- 科学(44870)
- 财经(38699)
- 业大(37904)
- 所(37630)
- 农业(37245)
- 江(35850)
- 经(35240)
- 研究所(34134)
- 中心(33779)
- 经济学(32970)
- 经济学院(30310)
- 商学(29537)
- 商学院(29285)
- 北京(28483)
- 财经大学(28388)
- 经济管理(28314)
- 基金
- 项目(161889)
- 科学(128506)
- 基金(120616)
- 研究(114267)
- 家(106136)
- 国家(105181)
- 科学基金(91286)
- 社会(76943)
- 社会科(73248)
- 社会科学(73227)
- 基金项目(64770)
- 省(63651)
- 自然(59815)
- 自然科(58461)
- 自然科学(58443)
- 自然科学基金(57495)
- 划(52068)
- 教育(49711)
- 资助(48070)
- 编号(43411)
- 业(39699)
- 创(37246)
- 重点(36013)
- 发(35584)
- 部(35525)
- 创新(33983)
- 国家社会(32699)
- 科研(31589)
- 成果(31581)
- 制(30745)
- 期刊
- 济(118042)
- 经济(118042)
- 研究(64017)
- 农(43123)
- 财(40087)
- 中国(39813)
- 管理(39679)
- 学报(37191)
- 科学(34848)
- 农业(29703)
- 大学(28280)
- 学学(27663)
- 业经(22527)
- 技术(20077)
- 经济研究(19584)
- 贸(19501)
- 融(19357)
- 金融(19357)
- 财经(19242)
- 业(18822)
- 问题(17160)
- 国际(16709)
- 经(16654)
- 技术经济(14345)
- 商业(13823)
- 世界(13401)
- 财会(12175)
- 现代(11994)
- 教育(11492)
- 版(11329)
共检索到349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会清
文章利用世界银行于2013年公布的中国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地区营商环境对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体系中的关贸监管效率、行政审批效率、基础设施条件、融资便利程度、高素质劳动力等因素显著阻碍了企业出口强度的提升,这几个方面应当成为政府部门改善营商环境的政策着力点。不同类型企业对营商环境的诉求存在显著差异,大型企业的出口贸易对营商环境各项指标的质量都更加敏感,高生产率企业的出口贸易则更易受到低质量税制环境和高素质劳动力短缺的制约。东部发达地区的企业出口贸易受要素市场条件的约束相对更多,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出口贸易受贸易便利条件的约束更为突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强
本文以企业异质性框架为基础,从理论上探讨了经济活动集聚影响企业出口绩效的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2~2009年的企业微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证实:我国制造业经济活动的集聚,显著提高了我国技术复杂度较高企业的出口绩效;分行业样本的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中技术密集型行业经济活动的集聚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最大;从不同所有制结构样本的估计结果看,外资企业的集聚对出口绩效的影响最为明显,同时企业技术复杂度的增加对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出口效应的发挥所产生的提升作用最大,其次为民营企业,对国有企业的提升作用最低。
关键词:
集聚 技术复杂度 出口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凯,范明,董洪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丹卿 钟昌标 黄远浙
本文基于2003~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将外资进入速度、行业特征和企业异质性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利用Probit和Tobit模型分析了外资进入速度对内资企业出口倾向和出口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外资存在会增强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和出口强度,但外资进入速度却负向影响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和出口强度,且外资进入速度对内资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通过竞争效应发挥作用;外资进入速度调节作用的强度取决于行业技术水平,Bootstrap组间差异显著性方法验证了外资进入速度在高技术水平行业的负向调节作用大于在低技术水平行业的负向调节作用;在整个制造业中,内资企业的所有制因素对外资进入速度调节作用的强度没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古广东
对外直接投资(FDI)与出口贸易的关系因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各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本文采用协整理论分析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1984-2006)的关系,得出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计量出二者的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沈瑶 李丹玉
SA8000认证要求(或“验厂”要求)正在成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遇到的新的贸易壁垒。然而,通过对贸易壁垒“数量控制机制”和“价格控制机制”的分析可以发现,虽然实施SA8000认证短期内会对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不利影响,但长期内这种影响却具有双重性。我国出口企业可借此机会提升自己的形象和价值竞争力,同时维护出口贸易中的长期利益。
关键词:
SA8000 双重性 价值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毛其淋 杨琦
化解产能过剩是中国产业健康发展和经济高质量腾飞的重要环节。尽管有关出口贸易化解产能过剩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尚未从贸易方式转变(即出口企业从间接出口转向直接出口)的视角进行研究。本文利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倾向匹配法和倍差法深入考察了出口贸易方式转变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贸易方式转变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渠道检验显示,出口贸易方式转变促进企业提升生产率、增加出口和提高管理效率,进而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异质性分析发现,出口贸易方式转变对进口企业、低契约密集度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内企业有更强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基于行业视角的进一步研究还显示,出口贸易方式转变比例的上升能够有效促进行业市场再配置,使得落后产能企业退出市场,产能利用率更高的在位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最终促进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本研究为我国通过积极拓展对外发展空间以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困境提供了新的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毛其淋 杨琦
本文采用PSM-DID方法深入探究了出口贸易方式转变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出口贸易方式转变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出口贸易方式转变促进企业增加进口种类和提升进口质量、提升学习能力和管理效率,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出口贸易方式转变主要促进了企业的发明创新,另外,出口贸易方式转变对国有和长期出口的企业有更强的创新促进效应。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出口贸易方式转变明显提升了企业创新的质量和效率并延长了企业创新持续时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肖晨明
本文研究了1992~2002年集体和私营企业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发现了两个重要现象。第一,1992~2002年前三季度,集体和私营企业的出口贸易额迅速增长,对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作出重要贡献;第二,从1997年开始,集体和私营企业的净出口额由负转正且呈持续、快速扩大的态势,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本文初步解释了产生这两大变化的原因并做出简要预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宝友 达庆利
根据统计数据本文对华东地区的物流业与进出口贸易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弹性分析得到结论: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就华东地区而言,物流每变化(增长或减少)1%,进出口贸易额就相应地变化(增长或减少)2.56%(或6.08%)。省市研究也得到类似的结论。最后,文章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宏彬 马弘 熊艳艳 徐嫄
本文首次使用2000年至2006年的中国进出口企业面板数据,分别估计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企业出口值与进口值产生的影响,从微观层面上估计了我国进出口的汇率弹性。本文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每升值1%,企业出口值减少0.99%,但同时,企业进口值也降低0.71%。此外,本文发现,私营企业、高科技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的企业、从事进料加工贸易的企业以及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其进出口值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遭受的冲击最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平丽 张建民
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分析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进出口贸易用进出口贸易额或贸易强度表示,中国企业OFDI显著促进了母国出口,而对进口的影响不显著,总体上显著促进了母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投资至发达国家的OFDI对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与总样本结论一致,投资至发展中国家的OFDI的各种贸易效应均不显著;商贸服务类OFDI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出口、进口和进出口贸易,技术研发类OFDI的各种贸易效应均不显著;当地生产类OFDI显著减少了企业进口,资源开发类OFDI显著促进了企业进口,这两类投资的出口效应和总的贸易效应均不显著。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进出口贸易 倾向得分匹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海英 李海波
本文通过测算及分解地区差异的方法,对我国农村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发展的地区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中小企业的出口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且呈现差异不断扩大的趋势。从差异的产品构成看,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地区差异最大,其次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再次是资源密集型产品;从差异的区域构成看,除了中部地区的出口差异有所缩小外,东、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差异都不断增大,四大区域内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区间差异的贡献。同时,笔者对地区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如何缩小农村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地区差异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