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5)
- 2023(8046)
- 2022(6433)
- 2021(5525)
- 2020(4615)
- 2019(10250)
- 2018(9802)
- 2017(18427)
- 2016(10122)
- 2015(10949)
- 2014(10810)
- 2013(10800)
- 2012(9789)
- 2011(8007)
- 2010(8728)
- 2009(8569)
- 2008(8527)
- 2007(7810)
- 2006(6832)
- 2005(6495)
- 学科
- 业(70816)
- 企(67685)
- 企业(67685)
- 管理(50731)
- 济(50512)
- 经济(50455)
- 业经(24530)
- 财(21836)
- 方法(20805)
- 农(19217)
- 务(18722)
- 财务(18713)
- 财务管理(18648)
- 企业财务(17718)
- 农业(15252)
- 技术(15157)
- 数学(12909)
- 数学方法(12853)
- 审计(12133)
- 企业经济(11783)
- 划(11746)
- 策(11700)
- 中国(10790)
- 制(10692)
- 经营(10691)
- 和(10282)
- 技术管理(9845)
- 地方(9572)
- 理论(9560)
- 体(9098)
- 机构
- 学院(150454)
- 大学(141436)
- 济(66128)
- 管理(65196)
- 经济(65113)
- 理学(56024)
- 理学院(55584)
- 管理学(55142)
- 管理学院(54869)
- 研究(41398)
- 中国(36032)
- 财(32986)
- 京(29996)
- 财经(26178)
- 农(24860)
- 江(24445)
- 经(23612)
- 科学(22770)
- 商学(20613)
- 所(20479)
- 商学院(20462)
- 业大(19960)
- 中心(19616)
- 农业(19420)
- 州(19150)
- 经济学(19013)
- 财经大学(18951)
- 经济管理(18506)
- 北京(17773)
- 研究所(17576)
- 基金
- 项目(94539)
- 科学(76755)
- 研究(72149)
- 基金(69707)
- 家(59048)
- 国家(58434)
- 科学基金(52962)
- 社会(48172)
- 社会科(45844)
- 社会科学(45830)
- 省(38704)
- 基金项目(37373)
- 自然(33431)
- 自然科(32627)
- 自然科学(32619)
- 自然科学基金(32098)
- 教育(31767)
- 划(29951)
- 编号(28823)
- 业(28298)
- 资助(27205)
- 创(23566)
- 成果(21707)
- 发(21049)
- 创新(20950)
- 重点(20847)
- 部(20793)
- 制(20410)
- 国家社会(20026)
- 课题(19213)
共检索到230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立霞 张川
腐败是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影响国家宏观经济,也会对微观的企业运营管理产生影响。我国的审计机制与企业管理紧密关联,地区腐败对企业审计的影响值得探讨。本文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3—2016年的数据展开分析,考察地区腐败对企业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腐败程度越高,该地区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就越低,且该关系在国有企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该研究结果为研究政府治理水平及廉政建设对企业日常管理活动的影响提供了依据,为政府部门监管上市公司、建立有效的审计机制提供启示。
关键词:
地区腐败 审计质量 企业性质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玮倩 方军雄
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对企业高管腐败行为的影响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地区腐败作为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的重要特征,对企业高管腐败行为会产生何种影响?通过手工搜集2007-2013年我国各省市地方官员腐败和上市公司高管腐败的数据后发现:地区腐败越严重,所在地区的企业高管发生腐败的可能性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腐败对民营企业高管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而2012年开始的反腐行动尚未对地区腐败影响高管腐败产生实质的约束作用。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企业高管腐败环境诱因的理论认知,同时,将政府官员腐败的经济后果拓展至企业管理层面。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雷 王乐
对于企业向官员行贿动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是企业为了获取政府帮助而主动行贿,二是企业在威胁逼迫条件下的被动行贿。文章从企业在应对政府和应对市场两项事务间的权衡出发,构建企业绩效与腐败强度间的二项式回归模型,通过与传统线性回归模型的比较,发现企业腐败是一种主动行为,腐败的目的是为了构建政治关系以获取相应回报。运用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二次项回归模型显示出绩效与腐败强度间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文章得出了企业的"最优"腐败程度并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腐败 应对政府 企业绩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玮倩 方军雄
通过手工搜集2003—2014年我国各省份腐败案件的立案数据,考察了地区腐败对企业日常管理活动的影响,发现地区腐败越严重,该地区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就越高,且相较于应计制盈余管理,腐败严重地区的企业更可能选择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这在业绩较差和业绩不及预期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一结果为研究政府官员腐败如何影响企业日常管理活动提供了证据,厘清了腐败影响盈余管理的方式,也为政府部门监管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聂辉华 张彧 江艇
使用1999-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本文首次考察了中国地区层面的腐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现有文献不同,我们发现,总体上腐败与企业生产率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单调关系。腐败既不是对所有企业都不利的"沙子",也不是对所有企业都有利的"润滑剂",而是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影响。我们从三类特征上揭示了腐败对不同类型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第一,腐败对国有控股企业的生产率没有影响,对私人控股企业的生产率只有正效应,这可能是因为腐败有利于私人控股企业避开管制;第二,腐败对那些固定资产比例更高的企业具有更大的负效应;第三,腐败对那些中间产品结构比较复杂的行业具有更大的负效应。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和遏制腐败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腐败 生产率 企业 微观数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玮倩 方军雄
通过手工搜集2003—2014年我国各省份腐败案件的立案数据,考察了地区腐败对企业日常管理活动的影响,发现地区腐败越严重,该地区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就越高,且相较于应计制盈余管理,腐败严重地区的企业更可能选择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这在业绩较差和业绩不及预期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一结果为研究政府官员腐败如何影响企业日常管理活动提供了证据,厘清了腐败影响盈余管理的方式,也为政府部门监管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玮倩 方军雄 伍琼
基于官员腐败的视角探究外部腐败环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利用2007-2013年我国各省份地方官员腐败立案数据发现,地区腐败越严重,所在地区的企业投资效率越低,地区腐败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是:致使企业投资不足,并没有导致企业投资过度。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地区腐败会导致更严重的非国有企业投资不足,这一结论拓展了地区腐败影响企业微观层面的研究视野,同时为上市公司权衡外部腐败环境与企业投资提供有了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
地区腐败 投资过度 投资不足 非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雨潇
本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省级腐败数据,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证明了在腐败的制度环境下,国有股权可以帮助民营企业避免政府侵害,因此腐败越严重、民营企业越倾向于国有化;并且,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更容易受到腐败的侵害。本文发现无论是狭义国有化还是广义国有化都与企业所在地区的腐败率以及企业资产回报率显著正相关;此外,资产回报率越高的企业因腐败而国有化的概率越高。因此,"国有化"可能是中国民营企业面对政府侵害的应对措施。这对我们理解转型国家中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与政企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腐败 国有化 政企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杏芬 金鑫 曹茹玥
近年来,企业管理层腐败现象屡屡发生,影响十分恶劣。文章在分析企业管理层腐败的表现成因的基础上,结合现实重点分析了其审计治理效果。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对企业管理层腐败的审计治理效果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未明确离任者与接任者对企业资产和业务的承接责任,经常出现"新官不理旧账,旧官一走了之"的情况,结果导致当发生经济损失需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时,又因责任不明确,出现难以处理等情况。为此,结合审计的治理功能分析了审计治理企业管理层腐败的具体路径,旨在进一步提升审计治理的效果。
关键词:
审计 管理层腐败 治理路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杏芬 金鑫 曹茹玥
近年来,企业管理层腐败现象屡屡发生,影响十分恶劣。文章在分析企业管理层腐败的表现成因的基础上,结合现实重点分析了其审计治理效果。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对企业管理层腐败的审计治理效果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未明确离任者与接任者对企业资产和业务的承接责任,经常出现"新官不理旧账,旧官一走了之"的情况,结果导致当发生经济损失需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时,又因责任不明确,出现难以处理等情况。为此,结合审计的治理功能分析了审计治理企业管理层腐败的具体路径,旨在进一步提升审计治理的效果。
关键词:
审计 管理层腐败 治理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璐
本文从国家审计与中央企业腐败预防的关系入手,以国家审计中石油天然气集团腐败为例,分析了在工程招标、采购、资金管理、销售等方面的腐败问题,指出了国家审计发现的重大内部控制问题。最后,从明确国家审计央企内部控制的监督重点、加强对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对审计结果进行督促整改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从而提高国家审计预防企业腐败的能力。
关键词:
国家审计 预防企业腐败 中石油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辛大楞 辛立国
使用世界银行2012年发布的中国1136家制造业企业数据,并综合利用线性概率模型、Probit模型以及Logit模型等多种估计方法,从腐败的视角实证检验营商环境对中国企业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败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升级;腐败对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升级具有非对称影响,随着腐败程度的增加,对于处在国际质量认证密集度比较高的行业内企业以及规模比较小的企业而言,其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从企业层面看,企业生产率、企业规模、企业使用自己的因特网主页以及国有资本参与到企业的注册资本中等因素,对企业产品质量升级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行业层面看,人力资本密集度的增加促进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升级,而资本有形性的提高则具有相反作用;从城市层面看,教育水平的提高显著促进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升级。
关键词:
腐败 国际质量认证 质量升级 非对称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万良勇 陈馥爽 饶静
国际学术界主要基于宏观视角研究了腐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形成了两种相悖的理论观点:有益腐败论和有害腐败论。为了进一步探明腐败的经济后果,本文选择企业投资这一微观视角,实证研究了转型时期我国地区腐败程度对当地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腐败一方面会抑制部分企业的有效投资,另一方面还会加剧部分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从而在整体上削弱企业的投资效率。本文为理解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腐败行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丰富了国际范围内的腐败经济学研究成果。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瑾 徐细雄 徐光伟
政商生态环境是影响企业资源配置及运营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宏观制度环境与微观企业行为有机结合,从交易成本视角考察了地区腐败环境对企业运营效率的影响效应。基于2003-201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腐败破坏了市场交易机制,导致更高的交易成本与代理冲突,进而损害企业运营效率。进一步采用十八大后高强度反腐败这一独特事件开展双重差分检验,实证结论依然成立。还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地区腐败对民营企业效率损失的影响强度更大;相较于政治关联民营企业,无政治关联民营企业运营效率更容易受到腐败环境破坏。市场化改革则有利于缓解腐败环境对企业运营效率的负面影响。本文立足于中国的制度与文化背景,拓展了对腐败经济后果的理论认知,深化了对企业运营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解。总体而言,打击腐败、净化政商关系是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的制度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