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11)
2023(17306)
2022(14380)
2021(13067)
2020(11493)
2019(26149)
2018(25767)
2017(49798)
2016(27151)
2015(30253)
2014(30130)
2013(29918)
2012(27770)
2011(24722)
2010(24668)
2009(23063)
2008(23258)
2007(20889)
2006(17919)
2005(16283)
作者
(79801)
(66772)
(66695)
(63419)
(42819)
(32299)
(30374)
(26094)
(25276)
(24017)
(22723)
(22688)
(21377)
(21166)
(21023)
(20768)
(20330)
(19957)
(19475)
(19255)
(16670)
(16559)
(16422)
(15419)
(15075)
(15026)
(15025)
(14766)
(13568)
(13416)
学科
(120532)
经济(120400)
(101104)
管理(91294)
(90121)
企业(90121)
方法(59110)
数学(49517)
数学方法(48962)
(36822)
(34263)
业经(33515)
中国(27264)
(26632)
财务(26588)
财务管理(26540)
企业财务(25241)
农业(24204)
(23411)
(22149)
技术(21384)
地方(20959)
(20492)
贸易(20484)
(19889)
理论(19652)
(19519)
(18455)
(18251)
银行(18203)
机构
学院(394644)
大学(391800)
(164158)
经济(161034)
管理(156538)
理学(135211)
理学院(133864)
管理学(131559)
管理学院(130876)
研究(127260)
中国(99619)
(81733)
科学(79066)
(76612)
(72063)
(64982)
财经(61462)
业大(61085)
中心(60158)
(59817)
研究所(58835)
农业(57230)
(55903)
北京(50577)
经济学(50496)
(47186)
(46621)
师范(46011)
经济学院(45918)
(45698)
基金
项目(265239)
科学(209920)
基金(195516)
研究(188093)
(171783)
国家(170359)
科学基金(147144)
社会(120548)
社会科(114449)
社会科学(114415)
(103874)
基金项目(103203)
自然(97862)
自然科(95694)
自然科学(95661)
自然科学基金(93998)
(87276)
教育(86634)
资助(80917)
编号(74366)
重点(59770)
成果(58913)
(58866)
(57085)
(56290)
创新(52847)
科研(51942)
(51376)
课题(50617)
国家社会(50521)
期刊
(176138)
经济(176138)
研究(108768)
中国(71651)
(64739)
学报(63886)
(63738)
管理(60775)
科学(58970)
大学(48315)
学学(46172)
农业(43980)
(36836)
金融(36836)
技术(35985)
教育(33273)
财经(31270)
业经(29649)
经济研究(28310)
(26879)
(26206)
问题(23365)
技术经济(21776)
统计(20838)
(19426)
(19168)
财会(18825)
(18345)
商业(18097)
现代(17853)
共检索到575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倩玲  方时姣  
本文基于全行业样本的企业能源消耗的微观数据,测算了企业层级的单要素能源强度,并依据企业微观决策模型,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发现:首先,从地区能源禀赋特征考虑,煤炭禀赋越充裕的地区,其企业煤炭能源强度越高,并且在考虑了空间溢出效应以后,结论依然稳健;在高能耗行业中,小规模企业对地区煤炭开采强度更为敏感;地区引进外资有利于提高能源效率;但是企业消耗油类的能源强度与地区原油禀赋特征无关。其次,从微观企业层面来考虑,本文发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与能源效率显著成正比,且存在规模效应,即企业规模越大其能源效率越高。本文从微观视角而非地区加总视角研究我国能源效率问题,结果更为可靠,并结合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针对地区层面和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唐志芳  顾乃华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而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提高离不开服务劳动收入分配改进。不同行业有基于要素投入结构、技术水平、对外开放度、市场结构和垂直专业化等方面的异质性,从而影响其劳动收入分配效应。从行业异质性角度研究我国制造业服务化与劳动收入占比的关系,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世界投入产出表匹配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制造业服务化投入的不同行业特征对劳动收入占比变化的差别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服务化对劳动收入占比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且具有行业异质性特征。分行业看,制造业的资本密集度越大、技术水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席艳乐  胡强  
本文在企业异质性理论的框架下,采用中国海关数据库2000~2006年高度细分的进出口数据,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全面分析了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与不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相比,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具有更大的出口额、更多的出口产品种类及更高的出口持续可能性。而且,伴随着企业使用进口中间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这种影响更加显著。同时,进一步研究显示,企业使用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提升对其出口产品的质量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从中间品的进口来源国看,企业使用从高技术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其出口绩效的影响更大。本文的结论在去掉加工贸易样本以及将解释变量滞后一期后依然稳健。这一系列结论对中国制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苏锦红  兰宜生  夏怡然  
文章基于1998~2007年中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使用OP法估算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通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分布特点的深入研究,分析我国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的状况:2001年入世后,中国进入了全面快速的贸易自由化阶段,短期通过企业的退出和进入机制促进了要素在制造业行业内、企业间快速自由流动,要素配置效率提高,由此促进生产率提高。但是长期来看,贸易自由化没有促进要素配置效率的明显提高,有些行业甚至出现倒退。国有企业的生产率最低,主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要素配置效率最低,民营企业生产率居中,要素配置效率却是最高的,再次证实了民营经济是我国最为活跃的经济主体。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晓梅  白雪飞  
现代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战略性和综合性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超效率CCR-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基于2006—2015年在A股上市的16家国有物流企业的面板数据,从微观视角实证检验国有物流企业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综合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并不存在显著的规模效率,与规模无效率相比,纯技术无效率是影响国有物流企业综合绩效的主要根源;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综合效率都处于最优的国有物流企业较少,且个体差异特征明显;国有物流企业总体绩效水平不高但呈现增长的趋势,发展能力在逐步提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项松林  
笔者以1998年~2008年的中国微观企业出口贸易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了企业异质性、技术进步对出口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在控制了经济规模、贸易成本、汇率、行业产出、区域和所有制差异等变量后,偏向性技术进步比中性技术进步更适合解释中国异质性企业的出口差异问题,且偏向资本的技术进步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比重下降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比重上升的重要原因。进一步使用偏向性技术进步实证检验中国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后,偏向资本的技术进步有助于防范中国出口贸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实现出口贸易的动态比较优势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尹翔硕  陈陶然  
本文运用高度细化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与海关产品数据,首次考察了不同贸易方式下出口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利润情况。在控制了行业、所有制及企业规模、反向因果内生性之后,本文运用差分GMM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从事加工贸易出口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低于非加工贸易出口的企业;(2)加工贸易出口商所获得的利润率低于非加工贸易出口商,但每提升1单位的生产率,能够获得更高水平的利润率;(3)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获得的利润水平越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樊文静  肖文  
生产性服务投入的增加有助于制造业企业利润水平和差异化竞争力的提升,探讨制造业企业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其服务化水平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企业微观视角出发,讨论了制造业企业规模、所有制、生产效率等企业异质性特征对其服务需求的影响机理,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606099个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认为: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性服务与企业规模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因组织结构和经营目标的差异,在控制了制造业企业规模之后,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各类生产性服务投入水平都高于国有企业,且外资企业的各类生产性服务投入水平最高;生产效率越高的企业在生产中、后期的服务投入比重较高,而前期生产性服务投入较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宁  
中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同贸易自由化改革密不可分,而贸易自由化改革特别是关税削减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是通过微观出口企业来实现的。文章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2001~2007年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对中国进口关税削减带来的出口促进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进口关税削减确实影响了异质性企业的出口参与决策,关税削减对企业出口进入和出口密度决策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高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对一般贸易企业的影响高于加工贸易企业。这些结论为中国加入WTO以来出口贸易增长特别是集约边际的演化提供了微观解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莹莹  
伴随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扩大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出口对于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企业生产率提高与核心竞争力增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理论,依据将《境外投资企业名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整合后所形成微观企业数据,开展有关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问题的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生产率水平、劳动密集度、资本密集度、投资回报率、企业对外出口强度、企业利润率水平等。其中企业对外出口强度对企业投资战略决策影响最为突出。此外,企业所属的地理位置以及所有权性质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也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莹莹  
伴随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扩大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出口对于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企业生产率提高与核心竞争力增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理论,依据将《境外投资企业名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整合后所形成微观企业数据,开展有关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问题的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生产率水平、劳动密集度、资本密集度、投资回报率、企业对外出口强度、企业利润率水平等。其中企业对外出口强度对企业投资战略决策影响最为突出。此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石旻  张大永  邹沛江  David Broadstock  
通过使用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新能源企业数据和四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对中国新能源企业效率进行研究,从微观层面勾画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998~2009年新能源企业平均效率为23.62%,通过子样本的划分发现风能企业、小型企业、初创企业在其各自分类中效率最高;下游新能源发电行业1998~2009年平均效率为29.66%,高于非发电行业,表明调整产业结构在新能源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一兵  刘紫薇  
利用2009—201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层面数据,采用PSM-DID方法分析企业跨国并购行为对生产率和财务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跨国并购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两种作用有逐年减弱的趋势。进一步地,从企业异质性和东道国特征两个方面细分考察异质性跨国并购微观绩效的差异,发现跨国并购显著促进了大中型制造业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国有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但仅改善了国有企业的财务绩效;当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对FDI态度更加友善、制度水平高于母国时,跨国并购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大。最后特别关注了跨国并购的内生性问题,并使用动态系统GMM方法再次验证跨国并购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为客观评价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绩效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研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其淋  盛斌  
本文利用1998~2007年高度细化的关税数据和工业企业大样本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中国贸易自由化(包括产出关税减让与投入品关税减让)对企业出口动态影响的显著性与程度。本文发现:贸易自由化不仅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出口参与决策,而且也提高了已有出口企业的出口强度,且后者的影响大于前者,表明贸易自由化更多地是通过集约边际影响中国的出口增长;产出关税减让对企业退出出口市场、进入出口市场的时间以及出口的持续时间都没有明显影响,而投入品关税减让则显著抑制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缩短进入出口市场的时间以及有助于延长企业出口的持续时间;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出口动态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投入品关税减让对本土企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伊敏  周默涵  魏旭  周羿  
当前国际环境动荡,外部冲击不断,中国在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面临较多挑战和较大不确定性。本文构建了一个引入创新能力异质性的企业决策模型,并内生化企业研发投入和生产率。在此基础上,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长期和短期两个视角,考察了宏观冲击对企业研发及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供应链上游成本上升时,短期看,高创新能力的企业会增加研发投入和提高生产率,而低创新能力的企业会减少研发投入和降低生产率,且所有企业的利润均下降;长期看,成本冲击会导致低效率企业退出、高效率企业市场份额扩大,最终让高效率企业在增加企业研发及生产率的同时,实现利润增长,且整个行业的平均生产率会有所提升。这意味着,长期看,成本上升的压力可能会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当总需求下降时,短期看,所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生产率均受到负面影响;长期看,总需求下降不会对企业造成影响,也不会改变行业结构,但会使行业规模缩小。本文从微观视角为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中推动企业创新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