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83)
2023(14125)
2022(12218)
2021(11319)
2020(9392)
2019(21303)
2018(21253)
2017(40303)
2016(21497)
2015(24136)
2014(23867)
2013(23642)
2012(21941)
2011(19796)
2010(19990)
2009(18421)
2008(17575)
2007(15532)
2006(13691)
2005(12004)
作者
(61667)
(51291)
(50948)
(48473)
(32774)
(24615)
(23018)
(20043)
(19362)
(18269)
(17399)
(17366)
(16342)
(16267)
(15699)
(15546)
(15226)
(14803)
(14594)
(14451)
(12740)
(12565)
(12175)
(11727)
(11535)
(11376)
(11282)
(11157)
(10296)
(10039)
学科
(105470)
经济(105380)
管理(65211)
(61014)
(52518)
企业(52518)
方法(40781)
数学(34241)
数学方法(33894)
地方(25982)
中国(24944)
(23938)
业经(23476)
(20782)
(19921)
技术(19338)
农业(16803)
理论(16433)
(15626)
地方经济(15546)
(15490)
环境(14558)
(14460)
贸易(14446)
(13871)
(13259)
金融(13256)
技术管理(13126)
(13096)
银行(13060)
机构
大学(309639)
学院(308462)
(130242)
经济(127538)
管理(124581)
理学(107950)
理学院(106724)
管理学(105024)
研究(104615)
管理学院(104456)
中国(76273)
(65635)
科学(63265)
(56126)
(51581)
研究所(46931)
中心(46360)
财经(45202)
(44668)
(43781)
业大(43186)
北京(41673)
(41530)
师范(41228)
(40947)
经济学(39289)
(37832)
(36565)
经济学院(35053)
农业(33794)
基金
项目(210562)
科学(166477)
研究(157244)
基金(152127)
(131241)
国家(130113)
科学基金(112650)
社会(100494)
社会科(95195)
社会科学(95170)
(82658)
基金项目(81253)
自然(71365)
教育(71181)
自然科(69701)
自然科学(69688)
(68531)
自然科学基金(68455)
编号(63841)
资助(61189)
成果(51768)
(47355)
重点(46687)
(45982)
(45887)
课题(43959)
创新(43421)
国家社会(41006)
教育部(39837)
项目编号(39616)
期刊
(149073)
经济(149073)
研究(95508)
中国(58565)
管理(48535)
学报(45152)
科学(43466)
(41107)
(40312)
教育(35979)
大学(34733)
学学(32586)
农业(28244)
技术(28167)
(24955)
金融(24955)
经济研究(24167)
业经(23093)
财经(22517)
(19375)
问题(18581)
技术经济(17403)
图书(16979)
科技(16565)
理论(14869)
(14545)
现代(14367)
商业(13840)
实践(13373)
(13373)
共检索到457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洛林  魏后凯  
本文针对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对现行国家援助政策及其实施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具体建议。作者认为,现行国家援助政策偏重于项目投资,政策适用地域过于“泛化”,没有体现分类指导的思想。尽管国家实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已初见成效,但目前东北地区经济仍面临诸多困难,经济发展中尚存在不少问题,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缓慢。为此,必须抓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实行分类指导、区别对待,进一步加大国家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再造信用东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澄  
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世界各国经济总是沿着不发达→欠发达→发达三个阶段不断向前推进;在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由于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同,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特征,也就是说,在同一时期,既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总是相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龙  许凤杰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 ,这种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越来越突出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之后在“二会”期间又吹响了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号角。宗旨是以国民经济平衡发展为指导思想 ,缩小地区之间差距 ,培养并形成新的增长极 ,实现东西互动 ,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光群 ,韦英思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帮助和扶植少数民族走与全国共同富裕之路,是党和政府长期以来的政策。各民族地区有何特点,有什么资源优势,有哪些困扰他们发展的制约因素?搞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有的放矢制定支援对策很有帮助。本刊拟从本期开始,辟出“民族地区科技”专栏,介绍发展民族科技、经济的有益探讨以及民族地区改革的情况,希望社会各界、民族朋友踊跃供稿,以资交流和启迪。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史万兵  周茂林  
面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契机,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大学应该肩负起振兴地方经济的历史使命。为此,东北地区的大学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适应东北经济复兴之需要。在振兴地方经济的同时,大学也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冠勤  
金融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稳定剂、催化剂和强心剂,其改革创新对我国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力。当前我国金融行业虽然蓬勃发展,但"避实就虚"的现象日益显现,而且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表现出金融体系单一化、融资结构不协调、产品创新滞后等问题。因此,要助力实体经济振兴,必须全面改革金融制度,探索开发创业金融、互联网金融和绿色金融等一批新业态,并从宏观调控和微观市场等方面共同发力,积极推动金融制度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靖  
东北地区的振兴是全方位的振兴,具有长期性和全面性的特点。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快配套产业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扩大就业和加大区域合作等一系列问题,是当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突破口。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贺沛海  
振兴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轻工业贺沛海目前,我国仍有6500力人口处于贫困状态,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他们大部分居住在中西部偏远地区。那里,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人均收入很低。到2000年,能否使包括贫困地区在内的所有人口都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关系到能不能实...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晓伟  
在改革旧的科技体制的过程中, 为了实现科技与经济的同步发展, 青岛市政府采取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制订优惠政策,突出重点,不断创新。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林生  朱振荣  
“振兴东北经济”战略是中央的正确决策,但东北在振兴经济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东北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东北地域的制度文化、冠军全得文化、家族文化、强力行政文化等不经济的文化现象,不利于“振兴东北经济”战略的实施。必须关注并克服东北地域文化的负面影响,才能实现东北经济的振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新良  虞洪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在乡村振兴的视角下,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推动乡村振兴和旅游业发展。研究从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公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五个方面阐述传统文化资源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钰  
乡贤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乡贤文化具有教化民众、延伸管理、造福家乡的作用。在国家致力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际,我们更应看到乡贤文化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在继承传统乡贤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联系实际,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亚男  
东北老工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参与和创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企业文化的问题。从历史文化观的角度审视,东北有许多优秀的企业文化传统。然而,又由于这种文化存在种种缺陷,造成东北地区经济上的落后。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新型工业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以企业文化的创新为先导,以企业观念的更新为动力,转变东北老工业企业文化的观念,大力倡导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维、新理念,这也是振兴东北经济的关键所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嵎喆  周振  
面对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东北地区"十三五"要摆脱"失速"的困境,创造新的繁荣,需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引擎,这就需要培育、发展有基础、有优势的新兴产业增量扩能、形成新支撑。当前制约东北地区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于制度供给约束,即市场环境体系建设不完善,各类管制、限制和"玻璃门"使得资源无法顺畅进入新兴领域,或者即使进入新兴领域的各类资源面对分配制度的不合理而难以为继,无法获得适当报酬的扭曲型利益格局对资源的流入流出提供了不恰当的信号,难以实现"以政策启动市场、以市场驱动产业"。为此,东北地区的新兴产业必须做好产业发展和政府转型相结合,要正确认识政府的定位、培育良好的发展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