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75)
- 2023(16419)
- 2022(14363)
- 2021(13134)
- 2020(11211)
- 2019(25943)
- 2018(25399)
- 2017(49991)
- 2016(26314)
- 2015(29284)
- 2014(28998)
- 2013(28734)
- 2012(26498)
- 2011(23844)
- 2010(23799)
- 2009(21831)
- 2008(20820)
- 2007(18087)
- 2006(15986)
- 2005(13966)
- 学科
- 济(128054)
- 经济(127938)
- 管理(76131)
- 业(70827)
- 企(58950)
- 企业(58950)
- 方法(55563)
- 数学(49108)
- 数学方法(48502)
- 中国(28868)
- 农(28780)
- 财(28517)
- 地方(27682)
- 学(25077)
- 业经(25049)
- 农业(19577)
- 制(19510)
- 贸(19164)
- 贸易(19151)
- 易(18462)
- 理论(17841)
- 务(17392)
- 财务(17315)
- 财务管理(17277)
- 环境(17174)
- 和(17058)
- 企业财务(16460)
- 地方经济(16373)
- 技术(16130)
- 融(16074)
- 机构
- 大学(378991)
- 学院(375832)
- 济(161743)
- 经济(158653)
- 管理(150620)
- 理学(131424)
- 理学院(129995)
- 管理学(127658)
- 管理学院(126983)
- 研究(126369)
- 中国(92422)
- 京(79474)
- 科学(75902)
- 财(71387)
- 所(62072)
- 财经(58201)
- 中心(56584)
- 研究所(56568)
- 农(56354)
- 业大(54297)
- 江(53308)
- 经(53015)
- 经济学(50342)
- 北京(49918)
- 范(48731)
- 师范(48278)
- 院(46070)
- 经济学院(45212)
- 农业(43741)
- 财经大学(43505)
- 基金
- 项目(260554)
- 科学(206265)
- 基金(191516)
- 研究(189675)
- 家(166351)
- 国家(165059)
- 科学基金(143098)
- 社会(122022)
- 社会科(115840)
- 社会科学(115809)
- 基金项目(101295)
- 省(99957)
- 自然(92869)
- 自然科(90757)
- 自然科学(90738)
- 自然科学基金(89117)
- 教育(87308)
- 划(84137)
- 资助(79730)
- 编号(75759)
- 成果(60396)
- 重点(58252)
- 部(58154)
- 发(55504)
- 创(53626)
- 课题(51686)
- 国家社会(50870)
- 教育部(50629)
- 创新(50098)
- 科研(49933)
- 期刊
- 济(174898)
- 经济(174898)
- 研究(113092)
- 中国(65502)
- 学报(57425)
- 管理(56066)
- 财(53895)
- 科学(53708)
- 农(49953)
- 大学(44532)
- 学学(42041)
- 教育(37195)
- 农业(34262)
- 技术(34088)
- 融(30531)
- 金融(30531)
- 经济研究(29497)
- 财经(29329)
- 业经(26479)
- 经(25112)
- 问题(22539)
- 技术经济(19961)
- 统计(19001)
- 图书(17751)
- 理论(17661)
- 业(17298)
- 策(16956)
- 科技(16850)
- 贸(16740)
- 商业(16722)
共检索到544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石磊 高帆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渐趋拉大与经济整体的高速增长同样引人注目,本文基于结构转变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实证性地讨论了中国31个省份1978 ̄2004年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及其结构性原因。结果显示:以1990年为拐点,地区经济差距有一个先缩减、后增加的“U”型变化轨迹。1978 ̄1990年的差距缩小主要源于东部高收入地区的内部收敛,而1990 ̄2004年的差距扩张主要源于中部中等收入地区和东部高收入地区的省际发散。由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因此可以推断:导致上述变化的是地区之间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程度的同步性有所变化;工业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服务业的兴起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帆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各省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速度和轨迹并不一致。本文实证性地讨论了1978~2005年内地31个省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同步性问题。结果发现:综合二元反差指数r能更好地拟合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和转化的真实状况,在时序意义上,中国各省区r的变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6年的下降时期,1987~1996年的平稳阶段,1997~2005年的分化阶段;在空间意义上,东部、中部和西部的r的绝对水平依次增大,西部、东部和中部r的内部收敛程度依次递减,东部、西部和中部r的长期稳定性依次减弱。经验上看,各省区r的同步性变化是引致地区经济增长差距变化的基本原因,交易效率在r下降中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姜乾之 权衡
该文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之间长期存在的"劳动力流动与区域发展差距并存悖论",建立新经济地理学研究框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劳动力流动与地区产业集聚之间表现出互为因果的关联性。同时,三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导因素,逐步从地区产业发展的结构效应演变成为地区非农产业的集聚效应。在我国东部地区一体化水平尚未进入高级阶段之前,经济集聚的"向心力"大于"离心力",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和非农产业区域集中现象将在一段时期内并存,而这只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间形态;与此同时,经济集聚也抬升了城市发展的拥挤成本,随着运输、非贸易品价格等变量的内生调整,经济集聚的"离心力"将逐步增大并将大...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地区差距 新经济地理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艳 安增科
本文通过泰尔指数将地区经济差距和投资差距量化,并对两者之间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区投资分布的不均衡程度大于地区经济的不均衡,而且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与投资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具有极为相似的变动趋势,到90年代后期则出现背离。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人力资本等带来的投资效率提高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地区经济差距是投资数量与效率的地区差距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地区经济差距 地区投资差距 泰尔指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何艳
中国地区投资分布的不均衡程度大于地区经济的不均衡,而且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与投资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具有极为相似的变动趋势,到90年代后期则出现背离。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人力资本等带来的投资效率提高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地区经济差距成为地区投资数量与效率差距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地区经济差距 地区投资差距 泰尔指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詹江 鲁志国
本文利用异质性资源错配模型,研究中国各省之间资源错配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阐述了该机制导致的中国经济地区差异。得到的结论是中国要素市场扭曲导致TFP损失随着改革进程逐步下降,自1992年以来,要素市场扭曲包括资本和劳动扭曲程度大幅度减小,中国经济差距的影响也逐步加大。到2016年,扭曲的减少带来的显著影响是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降低至少25%,造成地区差异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中央政府通过高度自主的国有部门向不同地区重新分配资本的干预过程有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贺刚
运用工业化指数与综合二元反差系数对中国各省级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分别加以测度,在构建个体固定效应Panel Data模型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工业化进程对二元经济结构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工业化与二元经济结构关系发生了变化,工业化进入了优化二元经济结构阶段;各地区二元经济结构强度个体固定效应明显,西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基础较其他地区弱;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仍是我国当前的一大难题,破解二元经济结构的重点在西部,难点也在西部。
关键词:
工业化 二元经济结构 面板数据 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琳 陈平
导言Solow(1956)的增长模型的一个结论是,长期的经济增长趋势是收敛的。此结论意味着经过长时期后,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将趋于同一路径。在国外,作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比较研究主要关注国家之间以及更加宏观的地区之间差异,因此对收敛和发散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屈晓娟
文章基于水平创新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构建一个内生技术进步模型,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在技术差距、模仿能力、模仿技术比重等因素对后发地区经济增长作用中的调节效应。结论表明:后发地区存在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其临界状态受到技术差距、模仿能力、模仿技术比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同时,揭示了适度知识产权保护对中间研发部门人力资本积累存在正向促进关系,其与技术差距、模仿能力、模仿技术比重和本土研发投入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因此,我国当前供给侧改革和创新驱动战略应该制定适应性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深层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
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宏观背景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势头良好,主要特征是投资对西部经济增长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表现在:资本形成高于全国;国家预算内资金、银行贷款是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主导地位,但是所有制结构趋于优化;基本建设规模大;中长期贷款及其基本建设贷款增势强劲。文章认为由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密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很大,历史欠账较多,要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直接投入力度,同时注意投资结构的优化,关注西部可持续增长问题。
关键词:
资本形成 经济增长 投资结构优化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马晓科
运用中国省区面板数据,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作为划分异质人力资本的唯一标准,对东、中、西三大地区高级人力资本及相关变量进行分析,研究三大地区高级人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以及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三地区人力资本积累和物质资本积累之间的比例α越大,高级劳动者所占比例n2也越大;三地区物质资本折旧率越高,高级劳动者所占比例n2也越大。物质资本折旧率增大时,不利于物质资本积累,而有利于生产高级劳动者;三地区为形成单位高级劳动者所需的费用ρ在2000年—2009年间变化趋势基本相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蒋伏心
江苏苏北与苏南的差距本质上是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的差距。应当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视角来认识苏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本文着重探讨苏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等问题。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传统经济 现代经济 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忠强,黄治华,高宇宁
文章计算了全国及30个地区1982、1990、1995和2000年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及人力资本基尼系数,并通过对30个地区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PanelData的回归,结果表明,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两者之间存在较明显的负相关性,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地区经济增长有着比较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基尼系数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大国 耿强 简泽 卢任
为什么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在缩小,生产率差距却在扩大?本文以新新经济地理理论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包括市场规模差异(集聚力)和劳动力成本差异(分散力)的理论模型,对忽视分散力的新新经济地理理论进行扩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生产率异质性企业定位选择对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率异质性企业定位选择是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缩小和生产率差距扩大的原因,但导致生产率异质性企业分类集聚的原因是劳动力成本差异,而非市场规模差异。在市场一体化进程中,东部地区的低生产率企业首先向外迁移,地区经济差距在缩小,生产率差距却在扩大。随着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深化,东部地区的高生产率企业也会向外迁移,生产率差距将开始缩小。随后,本文使用大规模微观企业数据证实了理论模型的结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艳 彭仁星
文章基于2003—2020年长江经济带107个城市的数据,采用传统收敛和空间收敛两种模型探讨了对外开放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经济总体上趋于绝对收敛,并且在空间关联作用下开放兼具促进经济增长和加快经济收敛的效应,有效缩小了地区经济差距;对外开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时空异质性,长江经济带不同地区在全面扩大开放的同时,既要实施差异化开放策略,又要强化开放联动,才能更好地助推区域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