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85)
2023(13249)
2022(10667)
2021(9527)
2020(7738)
2019(17151)
2018(16876)
2017(32199)
2016(16953)
2015(19002)
2014(18533)
2013(18223)
2012(17038)
2011(15425)
2010(15734)
2009(14790)
2008(14163)
2007(13064)
2006(12012)
2005(11174)
作者
(50540)
(42384)
(42274)
(40037)
(27332)
(20237)
(18881)
(16217)
(16213)
(15181)
(14748)
(14241)
(13940)
(13685)
(13445)
(13109)
(12543)
(12337)
(12244)
(11755)
(10675)
(10397)
(10353)
(9945)
(9630)
(9581)
(9362)
(9228)
(8730)
(8396)
学科
(93179)
经济(93103)
管理(51762)
(51450)
(41822)
企业(41822)
方法(30771)
数学(26601)
数学方法(26391)
中国(24596)
地方(23632)
(21776)
业经(19811)
技术(17564)
(17335)
(17334)
农业(15311)
地方经济(14824)
(14774)
(13583)
金融(13582)
(12572)
银行(12534)
技术管理(12426)
(12404)
贸易(12389)
(12096)
(11893)
理论(11611)
(11604)
机构
大学(250760)
学院(250475)
(117409)
经济(115337)
研究(93363)
管理(93276)
理学(79587)
理学院(78690)
管理学(77402)
管理学院(76950)
中国(70975)
科学(53793)
(52689)
(52000)
(47359)
研究所(42580)
(41862)
中心(41402)
财经(40924)
(39423)
经济学(38062)
(37242)
业大(34762)
经济学院(33909)
北京(33457)
(33403)
农业(32598)
(31543)
师范(31148)
(30811)
基金
项目(163589)
科学(130557)
基金(120425)
研究(118761)
(106318)
国家(105468)
科学基金(90460)
社会(79468)
社会科(75428)
社会科学(75409)
(63713)
基金项目(62624)
自然(56754)
自然科(55552)
自然科学(55536)
自然科学基金(54637)
教育(53633)
(53395)
资助(48203)
编号(44910)
(39258)
(37754)
重点(37744)
成果(36570)
(36162)
创新(35888)
国家社会(34402)
课题(32771)
教育部(31353)
发展(30697)
期刊
(138478)
经济(138478)
研究(82471)
中国(55520)
管理(40314)
(39879)
学报(39065)
(38868)
科学(37501)
大学(30115)
学学(28552)
(27215)
金融(27215)
农业(25931)
教育(25913)
经济研究(23914)
技术(22617)
财经(22143)
业经(20094)
(19424)
问题(17423)
技术经济(15234)
(14582)
(13756)
世界(12958)
科技(12899)
国际(12653)
统计(11696)
商业(11644)
(11542)
共检索到397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纪建  
文章基于经济增长理论 ,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问题 ,指出地理位置和初始起点并不是造成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经济增长的根源在于创新能力和市场化因素的推动 ,这是造成增长差异的根本原因。并运用回归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西部大开发应重在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推进市场化改革 ,而不是人们所普遍认识的资源开发。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纪建  
地理位置和初始起点并不是造成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 ,经济增长的根源在于创新能力和市场化因素的推动 ,同时这也是造成增长差异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对此 ,可用回归方法予以实证检验。西部大开发应重在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推进市场化改革 ,以此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 ,而不仅仅是人们所普遍认识的资源开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萍  冯梦黎  
利率市场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理论和实践重点关注的领域。既有研究多论及利率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利率市场化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性,还是一个亟待深入探讨和研究的新方向。本文立足于当前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实际情况,拟从三个方面对利率市场化进行衡量,建立利率市场化总指数;并选取10个指标尝试从三大维度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衡量,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揭示出利率市场化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理,为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提供一个新的解释思路。进一步地,基于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传导路径提出了相关政策导向性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景维民  莫龙炯  
基于中国经济市场化转型的视角,利用中国省际数据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考察所有制结构改革对地区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国有经济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随市场化进程而变化。在市场体系尚未完善情况下,国有经济的"宏观稳定作用"使其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正效应;我国中西部地区市场化进程缓慢,市场化指数在[1.277 5,10.557 0]区间,国有经济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正向效应较小,尚未进入由正转负阶段,应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随着市场化程度提高,国有经济的"增长拖累效应"逐步显现,抑制地区经济增长,应完善产权制度、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晓阳  詹祥  
基于"市场化程度—知识流动—区域创新能力"的分析框架,运用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对区域的市场化程度、知识流动水平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市场化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能促进区域知识转移和国际知识溢出;国际知识溢出能够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但区域知识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抑制作用;人力资本投入、市场化程度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R&D资金投入强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中、西部地区,国际知识溢出仅对东部地区的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超  
文章基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区域性差异,计算了各地区2006-2012年产业结构高度值,发现经济增长速度对总体的产业结构高度产生负的影响,而市场化程度对总体的产业结构高度产生正的影响。经济发达地区在前期经历了高速的经济增长以后,已达到工业化水平或接近于完成工业化阶段,其产业结构高度相对较高,然而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范围却处于低位水平。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经济自由度和开放度较高,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资源配置较合理,因此这些地区能够按照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较快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苏文  黄汉民  
我国各省之间的不同历史经历、不同发展轨迹以及我国梯度型推进的改革开放战略导致了制度质量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制度质量的差异性导致了我国经济增长在各省之间极不平衡,是我国地区经济差异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07年8年的面板数据,设定跨省面板模型,检验了制度质量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影响,给出了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制度质量解释。结果表明:体现制度质量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化率以及市场化程度在各省之间的差异化是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蕾  陈健生  
在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以县域为单元的地区合作已成为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选择。本文扩展出了一个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产出、贸易与增长模型,探讨县域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理论机制。研究发现,县域合作能够通过减少非自然贸易壁垒提高地区贸易开放度,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县域规模越大,县域经济稳态收入水平越高;县域合作促使地区间贸易开放度越一致,越能提高县域经济的稳态收入和缩小因规模差距带来的县域经济收入差距。研究建议,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以扩大县域经济规模,打破和消除县域之间的行政壁垒,以合作促进地区发展,构建城市一县域产业分工与产业关联以缩小县域经济发展差距,构建县域外部经济与生产网络,为县域经济合作提供平台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于凌云  
本文在Lucas(1988)等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本的教育投入主体分为非政府教育投入和政府教育投入两类,分析均衡条件下两类教育投入比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较好地刻画了在一定条件下非政府教育投入对于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以此为基础,用1996—2005年中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分类比较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政府和非政府投入对于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具有短期效应。在教育投入比相对较低的地区,物质资本投入是拉动经济增长主要原因,而非政府投入的增长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石风光  周明  许彬  
本文基于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利用2010—2017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地区工业绿色化协同创新效率及新旧动能转换指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基于经济特征空间矩阵的动态空间模型分析了工业绿色化协同创新及新旧动能转换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绿色化协同创新效率的提高,在短期和长期均能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对周围地区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在长期则会产生抑制作用;新旧动能转换指数的提高,在短期内会抑制本地经济增长,在长期会促进本地经济增长,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均会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工业绿色化协同创新和新旧动能转换通过供求交互作用传递其部分或全部经济增长效应。本文旨在揭示我国工业绿色化协同创新与新旧动能转换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这对于实现我国地区经济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政  
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一定困境,但应正确认识"新东北现象"及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新机遇。表面上看,"新东北现象"是经济结构问题;深层上看,"新东北现象"是创新创业问题,根源则在于东北地区经济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创新水平不高且动力不足、创新创业环境及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所需要的体制与机制不完善。未来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包括: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完善创新创业环境;深化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五化"融合;大力吸引和培育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构建互利共赢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区域与国家间协同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苹  
基于MRW(1992)模型,将企业研发投资分解为自主创新、国外技术引进模仿和国内技术转移,利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7~200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书  
文章基于2005—2018年各省市年度面板数据和动态空间面板Durbin模型,研究了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近年来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够有效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但其空间溢出效应为负,原因在于当地的科技进步伴随着资源分配机制的不协调和科技创新成果的独占性等问题,从而表现出对其他地区经济增长的负向冲击;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为正,中西部则为负,原因在于中西部地区生产要素不及东部地区丰富,科技创新投入引致的虹吸效应会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书  
文章基于2005—2018年各省市年度面板数据和动态空间面板Durbin模型,研究了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近年来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够有效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但其空间溢出效应为负,原因在于当地的科技进步伴随着资源分配机制的不协调和科技创新成果的独占性等问题,从而表现出对其他地区经济增长的负向冲击;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为正,中西部则为负,原因在于中西部地区生产要素不及东部地区丰富,科技创新投入引致的虹吸效应会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宇明  张爱婷  常云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