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15)
- 2023(7369)
- 2022(6345)
- 2021(5901)
- 2020(4787)
- 2019(10242)
- 2018(9943)
- 2017(19089)
- 2016(10199)
- 2015(10764)
- 2014(10116)
- 2013(9584)
- 2012(8646)
- 2011(7850)
- 2010(7969)
- 2009(7561)
- 2008(7076)
- 2007(6370)
- 2006(5611)
- 2005(4961)
- 学科
- 济(43533)
- 经济(43495)
- 管理(29917)
- 业(25418)
- 企(20787)
- 企业(20787)
- 地方(16186)
- 方法(15220)
- 农(12953)
- 数学(12842)
- 数学方法(12725)
- 财(11839)
- 中国(10787)
- 业经(10144)
- 地方经济(9650)
- 农业(8830)
- 制(8366)
- 环境(7594)
- 学(7515)
- 家(7341)
- 贸(7283)
- 贸易(7278)
- 国家(7046)
- 易(6977)
- 划(6706)
- 和(6348)
- 体(6237)
- 工作(5882)
- 财政(5803)
- 融(5725)
- 机构
- 学院(136557)
- 大学(132986)
- 济(55635)
- 经济(54493)
- 管理(52867)
- 理学(46058)
- 研究(45769)
- 理学院(45488)
- 管理学(44810)
- 管理学院(44528)
- 中国(33746)
- 科学(27822)
- 京(27026)
- 财(26412)
- 所(22145)
- 中心(21431)
- 财经(20641)
- 江(20417)
- 研究所(20066)
- 农(19870)
- 范(19095)
- 师范(18960)
- 经(18723)
- 业大(17818)
- 经济学(17428)
- 院(17052)
- 州(16460)
- 北京(16134)
- 经济学院(15783)
- 农业(15294)
- 基金
- 项目(96781)
- 科学(77762)
- 研究(72856)
- 基金(70825)
- 家(61652)
- 国家(61187)
- 科学基金(52996)
- 社会(48333)
- 社会科(45830)
- 社会科学(45822)
- 省(38204)
- 基金项目(37532)
- 教育(32739)
- 自然(32592)
- 划(31847)
- 自然科(31825)
- 自然科学(31820)
- 自然科学基金(31217)
- 编号(30094)
- 资助(27340)
- 成果(23930)
- 发(22483)
- 重点(22230)
- 部(21109)
- 课题(20619)
- 国家社会(20585)
- 创(20353)
- 创新(19118)
- 制(18622)
- 发展(18345)
共检索到196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章韬 李世林 苏慧
财政分权制度促进了本地经济发展,也加剧了地方竞争。基于央地财政激励安排和地方治理约束条件,本文识别并估计了县域政府竞争水平和治理特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存在以下两种效果:第一,能够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增长;第二,地方政府倾向于为本地提供生产性公共品而非福利性公共品。由此,本文提出政策建议,上级政府在转移支付中应考虑扩大福利性公共品专项使用的比例。
关键词:
县际竞争 治理差异 财政激励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德球 李思飞
本文从投资机会和融资约束视角分析了地方政府治理水平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机制,认为地方政府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治理水平,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和融资渠道,扩大企业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率。以我国2005-2007年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较高的地方政府治理水平会提高公司的资本投资规模;政府治理影响企业资本投资与投资机会的敏感度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政府治理对国有企业资本投资的影响随着实际控制人的行政级别提高而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治理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提高企业投资效率。
关键词:
政府治理 资本投资 融资约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丽颖 高旭 王孝杰
文章在财政分权背景下,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约束下是否存在调整产业政策偏好的动机及地方政府在选择产业政策时的竞争事实。基于我国2002—2015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分别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自回归模型检验理论推测,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偏好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确实存在调整的动机;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的确存在"竞争到底"的明显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丽颖 高旭 王孝杰
文章在财政分权背景下,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约束下是否存在调整产业政策偏好的动机及地方政府在选择产业政策时的竞争事实。基于我国2002—2015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分别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自回归模型检验理论推测,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偏好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确实存在调整的动机;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的确存在"竞争到底"的明显特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朝阳
职业成就性别差异研究主要从性别歧视、社会角色等层面展开,本文通过总结竞争激励机制下男女行为及竞争偏好差异,基于内在行为偏好视角解释职业成就的性别差异,从过度自信、社会偏好、风险决策、社会文化等维度归纳竞争偏好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并在此框架基础上介绍了倾斜机制、团队间竞争、调整竞争群体的性别比例三种女性竞争偏好的提升机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代志新 程鹏 高宏宇
财政分权为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经济提供激励的同时,也引发了地区之间的税收竞争。分成激励将如何影响地区间的税收竞争强度?在不同政府偏好下税收竞争将怎样影响地区投资、产出差距和居民福利?均等化转移支付在税收竞争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为了解答上述问题,本文构建一个税收竞争模型并进行多个维度的拓展,结合数值模拟分析表明:(1)地方政府税收分成比例增加会提高税收竞争强度;(2)地区之间的税收竞争、投资和税收政策显著受到地方政府偏好的影响;(3)随着分成激励的加强,税收竞争将导致地区之间的产出差距和居民福利差距逐渐增加;(4)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能够缓解地区间税收竞争。因此,上级政府在制定对地方主政官员考核方式时应该考虑地方政府偏好对地区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的影响,同时要做好地区统筹,为欠发达地区提供相应政策支持并合理利用均等化转移支付政策工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林 刘华军 王家传
本文利用2004~2012年山东省县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政府干预对县域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干预对县域金融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被政府干预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削弱,说明县级地方政府更偏好掠夺型政策。此外,地理上接近、政府干预水平及财政实力相当的县域间金融竞争更为激烈,同属一个地级市的县域间呈现出合作关系。本文研究结论对提高地方金融政策的科学性和协调性,构建良性地区竞争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俊 董志强 佘哲
儿童的竞争偏好是一种重要的非认知能力,对儿童早期人力资本形成至关重要。已有研究发现,在社会竞争(与他人竞争)情境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存在竞争偏好差异。文章基于实地实验,从自我竞争的视角进一步探讨留守儿童的竞争偏好。结果表明:在自我竞争情境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无论是在竞争偏好方面,还是在为自己设定任务目标方面,都没有显著差异。这意味着,父母缺席主要影响儿童的社会竞争态度,对儿童挑战自我或自我提升的意愿影响并不显著。在不涉及社会交往的竞争时,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一样具有较高的进取心。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竞争偏好 自我竞争 社会竞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任广乾 李建标 王鹏程
偏好机制作为规制道德风险行为的基础制度安排,受到了信贷契约所处竞争态势的影响,两者共同决定了信贷契约的治理效率。本文采用比较制度实验方法,研究了对称市场、买方竞争和卖方竞争三种信贷市场中偏好机制的治理效率,对比分析了三种竞争状态下的市场绩效和收益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买方竞争强化了偏好机制的治理效能,卖方竞争削弱了偏好机制的治理效能;信贷契约治理效率随时间逐渐降低,对称市场的签约比率下降最快,卖方竞争市场的守约比率下降最快;买方竞争市场的平均绩效最高,卖方竞争市场的最低;买方竞争市场的投资者占有了较大比例的交易剩余;卖方竞争市场的企业家占有了较大比例的交易剩余。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唐飞鹏
本文在两级政府框架下,构建一个反映地方政府财政竞争与企业利润关系的理论模型。纳什均衡显示,企业迁移时更青睐高公共投资的高治理能力地区和高税收优惠的低治理能力地区。经验分析证实,在中国高治理能力地区,支出竞争呈现显著正效应,税收竞争呈现显著负效应;在低治理能力地区恰好相反。"一刀切"清理地方税收优惠,对高治理能力地区的"底线税收竞争"有矫正作用;无差别税率并非最有效率,它会削弱低治理能力地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并使拥有较多公共产品存量的高治理能力地区受益;它还会加剧"公共投资竞赛",放大支出竞争的正、负效应。
关键词:
财政竞争 治理能力 企业迁移 企业投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贺
随着"新四化"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县域金融市场成为各家金融机构的必争之地。论文立足于农业银行县域业务的实际发展状况,分析了新形势下农业银行在县域地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战略层面、激励机制以及管理效率等角度提出了如何增强县域行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董志强 赵俊
儿童时期人力资本形成,对个人一生至关重要。竞争态度不仅是一种个性特征,也是重要的非认知能力,对个人性格养成和人力资本积累意义深远。笔者在中部地区两所农村小学开展实地实验,研究儿童"留守"(缺乏父母陪伴)如何影响其竞争偏好。结果表明: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加规避参与竞争;并且,两者竞争偏好之差异,并非儿童在实验任务中的能力和表现所致,与儿童性别、体格(身高/体重)、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没有显著关系。证据指向"留守"状态,即缺乏父母陪伴,是儿童更加规避参与竞争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父亲陪伴对于儿童竞争偏好的形成更加重要。本研究发现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竞争偏好差异。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夏大慰 熊红星
完全信息静态标准竞争可能产生三种市场格局:技术标准市场不存在、个体标准并存、强势标准阻止弱势标准进入。强制标准化的错误来自两个方面:选择了错误的个体标准即弱势个体标准的标准化,错误地选择了标准化,即优势个体标准的标准化市场的社会福利低于竞争市场的社会福利。
关键词:
标准竞争 网络效应 横向产品差异化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孙燕红 凃燚鑑 徐晓燕
由传统零售渠道和在线直销渠道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中,两种渠道带给顾客不同的购物服务体验,能更好地满足不同渠道偏好的顾客需要,但两种渠道之间又存在竞争关系。针对两种渠道带给顾客的服务体验的差异性,构建考虑顾客渠道偏好的双渠道供应链服务竞争模型,研究制造商的最优渠道选择策略以及在线渠道的增加给传统单渠道供应链和顾客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能否扩大市场需求是判断制造商是否选择双渠道策略的充分条件,但是增加在线渠道之后,供应链存在服务歧视现象,可能造成市场需求减少;在线渠道的增加始终损害零售商的利益,并且可能导致供应链整体收益减少和顾客整体效用水平下降,最终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借助数值分析发现,如果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志安 刘子硕 陈敏慧
财政分权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不仅影响地方政府的支出偏好,而且会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产生深刻影响。文章基于31个省份2009—202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对地区环境治理的影响效应并深入探讨政府创新偏好在二者关系中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是在经济与环境的双重考核下,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二是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具有创新偏好,政府创新偏好在财政分权与环境治理之间起中介作用和正向调节效应。三是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的影响效应存在时间和区域异质性。一方面,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逐步由过去的促进效应转为阻碍作用;另一方面,财政分权的环境治理效应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加显著。为进一步发挥财政分权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认为中央政府应进一步优化对地方政府的多元政绩考核体系,持续优化当前的财政分权体制和完善地方政府有关财政科技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