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62)
2023(7469)
2022(6291)
2021(5719)
2020(4700)
2019(10661)
2018(10689)
2017(19943)
2016(11076)
2015(12470)
2014(12756)
2013(12183)
2012(11233)
2011(10335)
2010(10541)
2009(10018)
2008(9975)
2007(9322)
2006(8214)
2005(7689)
作者
(32695)
(27292)
(27270)
(26037)
(17262)
(12991)
(12314)
(10606)
(10364)
(9926)
(9316)
(9178)
(9038)
(8846)
(8808)
(8346)
(8087)
(7990)
(7912)
(7745)
(7015)
(6722)
(6698)
(6270)
(6185)
(6167)
(6006)
(5986)
(5585)
(5486)
学科
(42386)
经济(42304)
管理(37754)
(33462)
(29139)
企业(29139)
(14955)
方法(14570)
(13912)
(12384)
中国(12039)
数学(11593)
业经(11542)
(11497)
数学方法(11466)
地方(10145)
(9222)
(8717)
银行(8699)
体制(8604)
(8356)
(8348)
金融(8348)
(8155)
理论(8143)
财务(8125)
财务管理(8105)
农业(7840)
企业财务(7675)
(7648)
机构
学院(161497)
大学(161014)
(65355)
经济(63851)
管理(59744)
研究(55916)
理学(50691)
理学院(50109)
管理学(49327)
管理学院(49017)
中国(42655)
(34194)
(33972)
科学(32854)
(28335)
(26878)
(26054)
财经(25920)
研究所(25361)
中心(25348)
(23227)
业大(23074)
北京(21188)
农业(21007)
(20690)
师范(20428)
(20380)
经济学(20361)
(20341)
财经大学(18990)
基金
项目(106735)
科学(84218)
研究(79942)
基金(77074)
(67247)
国家(66706)
科学基金(56925)
社会(51311)
社会科(48545)
社会科学(48538)
(41948)
基金项目(40598)
教育(36931)
自然(35425)
(35158)
自然科(34581)
自然科学(34570)
自然科学基金(33944)
编号(32559)
资助(30667)
成果(28036)
(25461)
重点(24356)
(23985)
课题(23525)
(23021)
(22387)
国家社会(21469)
创新(21005)
(20949)
期刊
(77425)
经济(77425)
研究(49498)
中国(37097)
(28246)
学报(25965)
(25814)
管理(24083)
科学(23508)
大学(20152)
教育(19707)
学学(19080)
农业(16876)
(16000)
金融(16000)
技术(13889)
财经(13680)
业经(12609)
(11814)
经济研究(11802)
问题(10165)
(8349)
(8246)
(7751)
科技(7446)
现代(7174)
理论(7149)
(7070)
论坛(7070)
财会(6908)
共检索到250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江飞涛  耿强  吕大国  李晓萍  
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和以考核GDP增长为核心的政府官员政治晋升体制,使得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动机干预企业投资和利用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土地的模糊产权、环境保护体制上的严重缺陷和金融机构的软约束问题,使得低价出让工业土地、牺牲环境和帮助企业获取金融资源成为地方政府竞争资本流入的重要手段。体制扭曲背景下,地区对于投资的补贴性竞争才是导致产能过剩最为重要的原因。本文进一步建立模型详细说明:地方政府低价供地等所导致的补贴效应,地方政府低价供地以及协调配套贷款等行为的影响下,企业自有投资过低所导致的严重风险外部化效应,扭曲了企业的投资行为,导致企业过度的产能投资、行业产能过剩。本文研究表明,从根本上解决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鞠蕾  王璐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期投入高、风险大,需要强有力、系统性的财税政策支持才能迅速成长起来,但伴随着带有地方政府竞争性质长期持续的财税政策支持,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本文基于2004—2014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不当竞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并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不当竞争造成了要素市场扭曲,要素市场扭曲主要通过财政支持和污染纵容体现,两者均加剧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且财政支持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欧阳铭珂  张亚斌  
本文基于宏微观机制联动作用的逻辑思路,从财政补贴视角对我国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诱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型演绎。研究表明:较高的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是我国汽车产业的显著特征,也是汽车产业寡头垄断竞争模式的成因。宏微观机制联动作用是财政补贴引致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逻辑链条。宏观方面,直接性和间接性的财政补贴引致汽车企业的过度产能投资,而同行的"跟进"策略使之演化为扭曲的产能竞争;微观方面,扭曲竞争使得汽车企业无法对同行产量决策做出合理判断,汽车企业为规避生产潜力可能存在的不足积极加强产能投资,进而导致偏离产量均衡状态的产能过剩。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技术创新目标导向构建财政补贴机制"、"基于政府和市场双重视角构建汽车产业进出机制"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振  
产能过剩是资源配置低效率的外在表现,探讨产能过剩的成因对于引导产业良性发展和规范产业组织内企业竞争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回顾并评述了现有文献关于产能过剩成因的几类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式产能过剩"成因的一个理论架构。本文指出政府干预和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市场进入和退出决策的激励扭曲可能是当前产能过剩的主要成因,解释了为什么产能过剩会在一些特定产业反复出现以及为什么处于产业周期早期的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最后,本文针对完善市场机制灵活性和产业政策有效性提出了治理产能过剩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继东  罗路宝  
本文通过整理中央和省级政府"十一五"、"十二五"两个五年规划提及的重点产业,使用2007—2014年工业土地出让微观数据,检验了重点产业政策对土地资源空间配置的影响。结果发现:(1)重点产业政策容易引发资源空间配置扭曲。在空间分布上,重点产业政策导致相关产业的地理熵指数增加21%。(2)地区间竞争是导致重点产业政策引发资源空间配置扭曲的重要原因。地区竞争越激烈,地方保护主义越强,空间扭曲越严重,且重点产业政策引发的资源空间配置扭曲存在显著的政治周期性。(3)资源空间配置扭曲是导致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提高市场化程度、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减弱政府竞争的影响,进而减弱重点产业政策对资源空间配置的扭曲。这些结果说明,在中国特定的体制下,在实行某种产业政策的时候,需要考虑地方政府间竞争对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瑞辉  
文章采用产能利用率的虚拟变量法和内生门限法,研究了产能利用率和体制扭曲对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率对出口的影响不稳健,高产能利用率行业的出口强度低;低利率提升出口;政府补贴对高产能利用率行业的出口促进更明显;加快市场化进程减少了出口;新产品产值对高、低产能利用率行业的出口有相反的促进和减少作用;行业规模提升了出口。文章说明了体制扭曲不仅有产能过剩效应还有产能出口效应,而认清产能利用率的门限效应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制造业出口行为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江飞涛  曹建海  
在重复建设形成机理的研究中,以"市场失灵"来解释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形成的研究思路占据相对主流的位置.政策部门则以这些理论为依据,始终将对投资和市场准入的行政管制作为"重复建设"治理政策的核心。本文重新审视遵循这一思路的主要研究文献.发现这些研究在理论上均存在根本性缺陷。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体制扭曲下地方政府不当干预微观经济的行为。通过成本外部化效应、投资补贴效应和风险外部化效应扭曲企业的投资行为,正是导致企业过度投资、产能过剩和行业重复建设的主要原因。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以行政性管制政策治理"重复建设"是不合适的。解决"重复建设"问题,需要在土地产权、金融体制、财政体制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改革,发挥市...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翔  
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各种政策,力求对产能过剩加以调控,但问题并没有被根治。从供给侧角度看,我国产能过剩的深层原因在于市场主体行为被严重扭曲所导致的过度投资,具有非常明显的"结构性+体制性"特征。要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就应注重产能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从完善激励考评体系、注重市场作用、政府与市场协同、深化国企改革等方面全面构建长效机制,以矫正投资激励扭曲。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翔  
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各种政策,力求对产能过剩加以调控,但问题并没有被根治。从供给侧角度看,我国产能过剩的深层原因在于市场主体行为被严重扭曲所导致的过度投资,具有非常明显的"结构性+体制性"特征。要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就应注重产能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从完善激励考评体系、注重市场作用、政府与市场协同、深化国企改革等方面全面构建长效机制,以矫正投资激励扭曲。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鞠蕾  高越青  王立国  
长期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心在于实行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主的需求管理,这种"重需求侧、轻供给侧"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虽能在短期内显著拉动经济增长,但却在供给侧积累了大量问题,最终导致经济发展结构性失衡的矛盾,而产能过剩矛盾即是我国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具体表现之一。由此,从供给侧入手,优化资源配置,缓解要素市场扭曲,是治理产能过剩的关键途径。本文选取要素供给作为从供给侧研究产能过剩问题的切入点,重点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的影响机制,发现地方政府通过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投资决策和市场退出施加了扭曲激励,进而引发产能过剩及产能过剩固化的问题,并利用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1992—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卫星  张佳佳  
企业投资效率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很多学者对地区竞争压力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机理及干预路径展开研究。以2004—2015年我国沪深主板市场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地区竞争压力、要素配置扭曲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地区竞争压力越大,企业投资效率越低下;进一步分析表明地区竞争通过扭曲要素配置使得企业投资效率低下。从地区竞争压力视角研究企业投资效率的制度成因,为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提供了参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卫星  张佳佳  
企业投资效率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很多学者对地区竞争压力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机理及干预路径展开研究。以2004—2015年我国沪深主板市场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地区竞争压力、要素配置扭曲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地区竞争压力越大,企业投资效率越低下;进一步分析表明地区竞争通过扭曲要素配置使得企业投资效率低下。从地区竞争压力视角研究企业投资效率的制度成因,为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皮建才  黎静  管艺文  
本文通过构建地方政府在分权经济下进行政策性补贴竞争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目标的"市场效率导向"和"辖区GDP导向"对地方政府的政策性补贴、体制性产能过剩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辖区GDP导向"下,地方政府的政策性补贴和体制性产能过剩程度都会随着其对"辖区GDP"看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变化受市场潜在规模的限制,呈现倒U型变化。因此,中央政府要协调地区经济竞争行为,引导地方政府进行适度的政策性补贴,防止出现由补贴过度而引起全国福利水平下降的情形。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东华  孙婷  张鑫宇  
本文采用CES生产函数并以“扭曲税”的形式将要素价格扭曲与技术进步偏向纳入统一的理论框架,分析了要素价格扭曲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技术进步偏向产生的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要素市场上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均存在负向扭曲,资本价格的绝对扭曲程度更高,劳动力价格的相对扭曲程度则更为严重;技术进步整体表现出资本偏向型特征,要素价格扭曲是影响技术进步偏向的主要因素;要素价格扭曲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蕾  尹翔硕  
传统理论认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市场竞争加强,垄断程度会越来越低,因此当市场处于开放的状态下,贸易被认为能够帮助纠正垄断定价带来的资源配置扭曲。然而数据显示,行业间和地区间的成本加成异质性随着时间增长在不断扩大,贸易使垄断力量差异变大。由于行业进入壁垒不同,贸易对竞争程度不同的行业影响不同,进入壁垒低的行业由于更易于参与贸易,成本加成相比于进入壁垒高的行业进一步降低,这也预示着各行业间的成本加成差别将会变大,资源配置扭曲的程度加深。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包含不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模型,说明开放部分行业的贸易政策会导致福利损失,而市场进入壁垒的消除能纠正不对称贸易自由化造成的资源配置扭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