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8)
- 2023(10743)
- 2022(8829)
- 2021(7667)
- 2020(6382)
- 2019(14082)
- 2018(13822)
- 2017(26509)
- 2016(14457)
- 2015(15356)
- 2014(14898)
- 2013(15059)
- 2012(13691)
- 2011(12008)
- 2010(11831)
- 2009(10778)
- 2008(10860)
- 2007(9732)
- 2006(8543)
- 2005(7760)
- 学科
- 业(77955)
- 企(72054)
- 企业(72054)
- 济(68361)
- 经济(68278)
- 管理(61662)
- 方法(29649)
- 业经(26904)
- 财(23823)
- 农(23802)
- 数学(22159)
- 数学方法(22052)
- 务(19107)
- 财务(19103)
- 财务管理(19093)
- 农业(18154)
- 企业财务(18133)
- 技术(16096)
- 划(15114)
- 环境(14495)
- 中国(13816)
- 和(13100)
- 策(13033)
- 制(12721)
- 贸(12155)
- 贸易(12151)
- 企业经济(11961)
- 易(11814)
- 地方(11705)
- 经营(11449)
- 机构
- 学院(212084)
- 大学(204550)
- 济(93245)
- 经济(91920)
- 管理(88392)
- 理学(76874)
- 理学院(76159)
- 管理学(75276)
- 管理学院(74913)
- 研究(65982)
- 中国(52439)
- 农(44712)
- 京(41818)
- 财(41164)
- 科学(41116)
- 业大(35812)
- 农业(35638)
- 所(33733)
- 财经(33456)
- 江(31748)
- 研究所(30700)
- 经(30528)
- 中心(30356)
- 经济学(28043)
- 商学(26133)
- 商学院(25916)
- 经济学院(25708)
- 经济管理(25539)
- 北京(25357)
- 财经大学(24673)
- 基金
- 项目(145126)
- 科学(115912)
- 基金(108570)
- 研究(100828)
- 家(96460)
- 国家(95585)
- 科学基金(83247)
- 社会(67872)
- 社会科(64565)
- 社会科学(64547)
- 基金项目(58578)
- 省(57822)
- 自然(55556)
- 自然科(54337)
- 自然科学(54317)
- 自然科学基金(53461)
- 划(47671)
- 教育(43834)
- 资助(42603)
- 编号(37538)
- 业(37408)
- 创(34173)
- 重点(32518)
- 发(32140)
- 部(31433)
- 创新(31058)
- 国家社会(28829)
- 科研(28307)
- 计划(27541)
- 制(27507)
共检索到302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小辉 张红伟 冉芳
地区碳排放诱发的“减碳”规制可能影响企业投资期限偏好,进而影响企业杠杆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实证检验了地区碳排放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碳排放可以降低企业杠杆率,其机制在于地区碳排放诱发“减碳”规制的不确定性;为应对不确定性、增加利润和对冲风险,企业将减少长期投资、增加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的减少和短期投资的增加均会降低企业杠杆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碳排放降低企业杠杆率的作用具有企业规模异质性和投资机会异质性,对大型企业杠杆率的降低作用小于对中小型企业的作用,因此,政府“减碳”规制更能促使中小企业增加长期投资,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小辉 张红伟 冉芳
地区碳排放诱发的"减碳"规制可能影响企业投资期限偏好,进而影响企业杠杆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实证检验了地区碳排放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碳排放可以降低企业杠杆率,其机制在于地区碳排放诱发"减碳"规制的不确定性;为应对不确定性、增加利润和对冲风险,企业将减少长期投资、增加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的减少和短期投资的增加均会降低企业杠杆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碳排放降低企业杠杆率的作用具有企业规模异质性和投资机会异质性,对大型企业杠杆率的降低作用小于对中小型企业的作用,因此,政府"减碳"规制更能促使中小企业增加长期投资,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蔡雪玲
如何驱动数字化转型成为当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选取2010—2021年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检验企业杠杆率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关系、作用机制及作用边界,并拓展分析不同条件下企业杠杆率对数字化转型的差异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杠杆率显著抑制数字化转型,且在控制内生性问题与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和研发投入在企业杠杆率与数字化转型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调节效应表明:管理层能力与环境不确定性均负向调节企业杠杆率与数字化转型的关系。拓展性分析结果发现:企业杠杆率对数字化转型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高科技企业、两职分离与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中更加显著。企业应寻求内部杠杆水平的最优均衡点,提高资源获取与配置能力;提升内部治理水平与外部环境应对能力,缓解杠杆率对数字化转型的抑制作用;政府部门应完善监督管理措施,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逢民
杠杆是金融的基本特征,也是企业经营的基础,本身没有绝对的高与低之分,关键是杠杆配置是否符合效率原则近年来,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总体水平上升,部分企业已经接近风险承受上限,企业债务违约的问题暴露。有序推进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既是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防范企业债务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平稳运行的根本举措。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基本情况杠杆率是反映企业债务负担情况的重要指标,本文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扬等人提出的测算方法(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非金融企业总债务/GDP,其中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汤谷良 张钰婷
金融行业近乎疯狂的高杠杆化诞生了诸如CDO(债务质押支持债券)、CDS(信贷违约互换)等众多的金融产品。随着衍生层次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的杠杆被无节制地放大,使得最基本的实体资产质量在华丽又繁复的"杠杆"包装下已少有人关注,也越来越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谢获宝 黄大禹
董事会监督能够对企业发挥显著的治理作用。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7—2018年的数据集,实证分析董事会监督对企业杠杆行为治理的效果。研究表明,董事会监督对企业去杠杆具有显著的功效。上述结论在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显著成立。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对企业属性结构特征异质性进行检验后发现,董事会监督对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和小规模企业更加有效。从影响机制来分析,董事会监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升主业业绩并实现内部财务风险的稳定,最终都将降低企业对杠杆的(过度)需求,从而起到了显著的去杠杆效果。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杨金强 林春鹏 胡涛
目标引领增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特征,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管理会显著影响地方经济活动,从而影响企业决策。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政府-企业”的两部门连续时间模型,分析地方政府增长目标管理以及财政支持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以1998-2013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压力显著推高了辖区企业杠杆率;地方政府通过融资优惠与税收减免两种支持政策,能有效调节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在经济下行时期对企业杠杆率的推高效应更强,说明地方政府在不同经济时期的行为具有差异性。同时,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在推高企业杠杆率的过程中,并未有效提高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信贷资金更多地配置给国有企业和具有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本文拓展了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在微观层面影响的相关研究,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稳增长与防风险长期均衡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育蓉 齐结斌 楼东玮
本文研究了企业杠杆率的两类动态调整效应——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和企业风险效应,利用1998-2015年上市公司微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1)企业杠杆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与企业风险之间存在"U型"关系,后者对应的拐点杠杆率更低。(2)中长期较短期杠杆率可以在更大区间兼顾"提效率"与"降风险"目标。(3)企业向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迈进的过程中,"倒U型"和"U型"拐点来临更快,降杠杆的迫切性越来越高。为此,企业"去杠杆"需充分考虑杠杆率的"效率"与"风险"效应,并结合企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以及杠杆率期限结构特征的不同而采取差异化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一鸣 宋龑娜
当前.去杠杆的重点领域应放在国有企业、强周期行业中的优质企业和僵尸企业警惕非金融企业债务风险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偏高背后有特殊的国情,如追赶型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高杠杆、金融市场不发达等过程,且我国债务多为内债,有高储蓄率作为支撑,可以说,我国非金融企业的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极低。但长期高杠杆高负债对非金融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和风险隐患绝不容忽视。一是高负债加大企业自身财务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一鸣 宋龑娜
当前.去杠杆的重点领域应放在国有企业、强周期行业中的优质企业和僵尸企业警惕非金融企业债务风险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偏高背后有特殊的国情,如追赶型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高杠杆、金融市场不发达等过程,且我国债务多为内债,有高储蓄率作为支撑,可以说,我国非金融企业的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极低。但长期高杠杆高负债对非金融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和风险隐患绝不容忽视。一是高负债加大企业自身财务负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原劼 施建淮
基于2007~2018年间我国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企业的季度数据,研究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增加会推高企业杠杆率,对短期杠杆率的影响大于对长期杠杆率的影响,对银行信贷杠杆率的影响高于对商业信用杠杆率的影响;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民营企业短期杠杆率的影响大于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长期杠杆率的影响大于民营企业;在融资约束较强和投资回收期较长的上市企业中,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企业杠杆率上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加强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降低外部冲击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立力
以2007-2018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适度性角度考察了企业金融化对企业杠杆率调整的影响,探讨了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效应以及企业异质性的非对称特征。研究发现,金融化适度性与企业杠杆率调整速度显著负相关;区分适度性状态后发现,企业过度金融化对杠杆率调整速度产生抑制作用,而企业未过度金融化则表现为促进作用。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偏向性产业政策,会削弱金融化适度性对企业杠杆率调整的负向影响,政策效应在过度金融化企业中更为明显。此外,上述影响在非国有和过度负债企业中更加显著。研究结论表明,企业过度金融化是导致高杠杆率及"去杠杆"进程缓慢的重要诱因,宏观层面保持政策松紧适度有利于抑制"脱实向虚"和推进结构性去杠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潘晶
去杠杆是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企业部门去杠杆又是整个杠杆去化问题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我国当前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发展现状和结构特征入手,剖析企业杠杆率不断攀高的深层次原因,并对杠杆去化路径做出了相应探索。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杠杆率 去杠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金清 李柯乐 张剑宇
金融科技可以推动金融转型升级,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近年来备受各界关注。本文以2011—2019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构建企业对应贷款银行的金融科技指标,考察银行金融科技的运用对企业结构性去杠杆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水平的提升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这一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法、系统GMM、双重差分估计和倾向得分匹配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提升信息甄别能力和优化风险控制模式两条路径合理引导信贷资源从“僵尸”国企转移到优质民企,从而达到促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的效果。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效果在市场关注度低但信息披露质量高的企业、以及在外部金融科技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加突出。最后,金融科技还可以引导资金流向小规模、高科技、低污染的企业,全方位助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小芬 尹碧娇 杨燚
笔者以2002—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金融危机前,国企和非国企杠杆率均呈上升态势;而危机后二者出现分化,国企继续加杠杆,非国企的杠杆率则在经历了骤降后重新上升。(2)微观企业层面变量和宏观经济变量对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均存在一定的解释能力,且微观解释变量的解释能力受宏观环境影响。(3)金融危机后政策不确定的增加导致了非国企的杠杆率降低,国企杠杆率增加。(4)实证结果表明,当前国企杠杆率高于拟合水平,非国企则低于其拟合水平。因此,中国非金融企业去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杠杆率 金融危机 所有权性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