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93)
- 2023(14833)
- 2022(12288)
- 2021(11112)
- 2020(9307)
- 2019(21494)
- 2018(21010)
- 2017(40662)
- 2016(21979)
- 2015(24589)
- 2014(24647)
- 2013(24937)
- 2012(23473)
- 2011(21223)
- 2010(21782)
- 2009(20441)
- 2008(20648)
- 2007(18810)
- 2006(16766)
- 2005(15522)
- 学科
- 济(106567)
- 经济(106457)
- 业(87383)
- 企(75650)
- 企业(75650)
- 管理(74277)
- 方法(42513)
- 数学(33596)
- 农(33377)
- 数学方法(33345)
- 业经(31649)
- 财(29441)
- 中国(28678)
- 地方(27033)
- 农业(23834)
- 务(20614)
- 财务(20584)
- 财务管理(20550)
- 制(20350)
- 技术(19591)
- 企业财务(19440)
- 贸(19085)
- 贸易(19069)
- 和(18564)
- 易(18408)
- 学(17422)
- 理论(16139)
- 策(15658)
- 环境(15650)
- 划(15614)
- 机构
- 学院(328340)
- 大学(323424)
- 济(140575)
- 经济(137604)
- 管理(128293)
- 研究(112403)
- 理学(108899)
- 理学院(107623)
- 管理学(106154)
- 管理学院(105514)
- 中国(87643)
- 京(69700)
- 科学(68287)
- 财(64211)
- 农(59924)
- 所(58200)
- 江(52572)
- 研究所(52210)
- 中心(51902)
- 财经(50309)
- 业大(48090)
- 农业(46869)
- 经(45410)
- 北京(44281)
- 范(42637)
- 经济学(42306)
- 师范(42246)
- 州(42060)
- 院(40047)
- 经济学院(38291)
- 基金
- 项目(209666)
- 科学(165770)
- 研究(154588)
- 基金(151248)
- 家(131289)
- 国家(130072)
- 科学基金(112062)
- 社会(99521)
- 社会科(94354)
- 社会科学(94328)
- 省(83855)
- 基金项目(80635)
- 自然(71027)
- 自然科(69370)
- 自然科学(69351)
- 划(69189)
- 教育(68758)
- 自然科学基金(68153)
- 编号(63274)
- 资助(60519)
- 成果(50794)
- 发(50684)
- 重点(47140)
- 创(46016)
- 部(45686)
- 业(43256)
- 课题(43119)
- 创新(42290)
- 发展(41041)
- 国家社会(41039)
- 期刊
- 济(166310)
- 经济(166310)
- 研究(97559)
- 中国(67634)
- 农(56055)
- 财(52373)
- 管理(50341)
- 学报(47516)
- 科学(46205)
- 农业(38176)
- 大学(35817)
- 学学(33636)
- 融(31993)
- 金融(31993)
- 教育(30849)
- 技术(30341)
- 业经(29545)
- 经济研究(25480)
- 财经(25110)
- 业(22921)
- 问题(22070)
- 经(21778)
- 技术经济(19464)
- 图书(17816)
- 贸(17250)
- 商业(16621)
- 现代(16333)
- 世界(16106)
- 资源(15249)
- 统计(15105)
共检索到508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成柏
借助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在考虑到空间因素影响的条件下,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差异影响因素。在纳入空间因素的前提下,揭示出显著影响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差异的因素,以及相邻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有一定的空间依赖性。全域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江苏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特点逐渐强化,局域空间自相关显示了各地区服务业空间分布的不同特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已经形成以苏南为核心,以苏中和苏北地区为外围的发展格局。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不仅表现出空间依赖和集聚特性,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也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毕斗斗 方远平 Bryson John 谢蔓 唐瑶
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研究我国31个省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空间常系数模型和首次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研究发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存在地区发展集聚性,总体发展水平呈现出东部沿海—中部—西部地区逐渐降低的中心—外围空间结构。信息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经济开放度、地理位置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生正向相关。与理论假设相反的是,工业化、人力资本、市场化、产权变迁与生产性服务业有负相关关系。并且,各因素的影响程度随着空间位置的移动而变化。研究也发现地区之间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竞争和极化效应,低梯度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被高梯度地区"极化"的趋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霞 魏作磊
Using spatial econometrics, the paper discuss spatial situation of urban services and the factors which cause spatial disparities of services development in china.Nation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tells services cluster become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and spatial services show significant core-periphery character.Southeastern china is core, and western and southwestern china is periphery. Not only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civilization level,、population density、industry development、labors in services、human capital、percent of advanced services、GDP density、and Opening、 Preferential policies but also services in neighbor cities have influence on spatial disparities of services.
关键词:
服务业 城市 空间经济计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吉亚辉 甘丽娟
本文选取2003~201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运用空间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多样化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突出。因此,各地区应注重加强与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以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同时应该提高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尤其是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多个产业间的共同集聚,充分发挥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何青松 张培英 苑圣波
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工业企业的空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FDI在省域之间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正空间溢出效应,说明生产性服务业FDI的引进应该在跨区域的范围内统筹兼顾,欠发达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发达地区引进的生产性服务业外资,推动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发达地区则可以借机扩大其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经济,加快城市转型。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英华 樊帆 吴宏丹
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SFA)、数据包络法(DEA)和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31个省市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和比较的基础上,选取SFA的测算结果,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国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较低,各地区间差异较大;人力资本、产业集聚度、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对外开放度对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信息服务业 技术效率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远仁 沈利生 李淑燕
在纳入空间效应前提下,通过构建高端服务业集聚形成机理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我国31个省域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高端服务业集聚在省域之间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具有明显的集聚发展趋向,但各省域高端服务业集聚度有下降之势;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较低阻滞了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区域创新环境、城镇化率显著促进了高端服务业集聚;智力支持、固定资产投入率总体对高端服务业的集聚促进作用不明显,但在时间维度上显著促进高端服务业的集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洁 王耀中
笔者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构建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与关联产业的模型,采用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方法,实证检验关联产业发展对本地和邻近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最紧密的产业是制造业,制造业发展不仅会促进本地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分散化,而且在地区间的外溢效益显著;从区域城市群视角来看,不同区域城市群的制造业发展对本地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影响相似,但仅东部区域城市群的制造业发展会推动邻近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分散布局;从行业细分视角来看,制造业发展对本地及邻近地区不同生产性服务行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差异显著。
关键词:
产业关联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空间分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栾贵勤 高志强
本文在界定生产性服务业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借助空间经济计量模型,探讨分析了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发展差异及空间差异影响因素。结论表明,(1)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着空间集聚的特征,并形成了以苏南为第一阶梯,苏中苏北地区为二三阶梯的发展格局;(2)影响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的背后因素也存在空间集聚的特征;(3)各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也会影响到相邻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地区发展差异的研究,能够深入了解经济增长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从而对生产性服务业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以及为经济的增长制定宏观战略。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空间集聚 空间计量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盛丰
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聚集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制出发,利用2003~2011年全国230个城市数据,以地理距离作为空间权重矩阵并进行了标准化,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聚集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及其空间外溢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对本地区制造业升级的影响,而且通过空间外溢效应对周边区域制造业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交通发达程度与信息化水平通过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间接地促进了制造业升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庆华
农业物流作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劳动力投入和资本要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以我国大农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界定农业物流发展水平弹性概念,分析物流发展水平弹性的空间效应;进一步构建并分析了物流发展水平弹性的数理经济模型;在对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分析之后,对我国1997-2014年各省域农业物流发展水平进行了空间弹性分析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97-2014年间各地区农业物流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是显著存在的,劳动力投入相较资本投入对于农业物流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农业物流活动交易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耀中 欧阳彪 李越
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构建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考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在空间上存在自相关现象,并已形成东部沿海城市的高值集聚区和西部城市的低值集聚区;我国各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空间依赖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居民收入对新型城镇化的正向作用显著;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由显著变得不显著;政府政策支持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新型城镇化的正向影响日益显著。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新型城镇化 空间计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户艳辉
服务业和城市化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从1978—2009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秦皇岛市城市化发展状况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都比较显著,但是,城市化水平和服务业增长之间仅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城市化水平还未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促进因素,服务业和城市化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累积效应,服务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水平呈长期正向拉动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远远超过城市化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
服务业 城市化 VAR模型 秦皇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肖钢 王盛 郑长娟
本文在界定生产性服务业类型的基础上,运用增加值比重、就业比重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分析了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特征,并运用增加值比重、就业比重、区位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4个指标对浙江省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区际差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浙江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
关键词:
浙江省 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特征 区际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曾国平 吴明娥
通过构建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各个省市的城市化水平,从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和就业密度三个方面衡量了服务业的集聚水平。采用2000-2011年各省市的样本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化发展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且显现出空间溢出效应;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就业密度的集聚效应存在差异性;物质资本集聚度对城市化发展的作用呈下降趋势,人力资本集聚度的作用呈上升趋势,而就业密度对城市化发展呈负效应。
关键词:
服务业集聚 城市化 指标体系 空间计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