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3)
- 2023(8480)
- 2022(6875)
- 2021(6098)
- 2020(5128)
- 2019(11632)
- 2018(11346)
- 2017(21864)
- 2016(11686)
- 2015(12876)
- 2014(12488)
- 2013(12451)
- 2012(11579)
- 2011(10023)
- 2010(10346)
- 2009(9917)
- 2008(9932)
- 2007(9156)
- 2006(8157)
- 2005(7898)
- 学科
- 业(72546)
- 企(68501)
- 企业(68501)
- 济(59994)
- 经济(59919)
- 管理(55584)
- 业经(25432)
- 方法(24145)
- 财(23943)
- 农(21583)
- 务(18163)
- 财务(18160)
- 财务管理(18145)
- 企业财务(17145)
- 数学(16662)
- 数学方法(16586)
- 农业(16350)
- 技术(15510)
- 划(14322)
- 贸(13988)
- 贸易(13983)
- 易(13684)
- 中国(12718)
- 策(12698)
- 环境(12606)
- 制(11932)
- 和(11916)
- 企业经济(11869)
- 出(11832)
- 地方(11771)
- 机构
- 学院(173251)
- 大学(165827)
- 济(80385)
- 经济(79209)
- 管理(73857)
- 理学(63256)
- 理学院(62723)
- 管理学(62232)
- 管理学院(61921)
- 研究(51268)
- 中国(43412)
- 财(38545)
- 京(34138)
- 财经(30121)
- 科学(28152)
- 农(27721)
- 江(27617)
- 经(27312)
- 所(24994)
- 经济学(24188)
- 中心(23668)
- 商学(22570)
- 业大(22451)
- 商学院(22389)
- 经济学院(22103)
- 研究所(21989)
- 财经大学(21934)
- 农业(21543)
- 州(21318)
- 北京(21036)
- 基金
- 项目(109840)
- 科学(89261)
- 研究(83499)
- 基金(82214)
- 家(69558)
- 国家(68876)
- 科学基金(61981)
- 社会(56834)
- 社会科(54054)
- 社会科学(54039)
- 基金项目(43920)
- 省(43519)
- 自然(38462)
- 自然科(37559)
- 自然科学(37551)
- 自然科学基金(36961)
- 教育(35997)
- 划(34468)
- 编号(32563)
- 资助(32378)
- 业(30347)
- 创(26602)
- 发(24804)
- 部(24705)
- 成果(24415)
- 国家社会(24146)
- 重点(24063)
- 创新(23869)
- 制(23742)
- 人文(22242)
共检索到268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丹 李蕾蕾
本文基于Heckman模型,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运用倍差法考察了地区环境立法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一般性环境立法对企业出口决策没有显著影响,但有利于增加企业出口数量;就不同类型立法而言,水和大气污染立法均对企业出口决策产生负向作用,但促进了企业出口数量增加;固体废弃物污染立法对企业出口决策和出口数量均产生负向作用。此外,行业污染密集度越高,环境立法对企业出口决策的负向作用越大,对出口数量的正向作用越强;行业研发密集度越高,环境立法对企业出口数量的促进作用越大;较之国有企业,环境立法更能促进非国有企业出口数量的增加。最后,严格执法是保证环境立法发挥作用的关键。
关键词:
环境立法 出口决策 出口数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念利 王达 龙海泉
数字内容贸易已成为文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统计仍是个世界难题。文章借鉴UNCTAD (2019)的基本思路,尝试对2010~2019年中国与全球135个贸易伙伴基于跨境交付开展的“双边数字内容贸易”出口规模进行估计,并以此为基础围绕“中国对贸易伙伴进行数字内容贸易出口是否会促进对贸易伙伴的OFDI”展开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数字内容贸易会基于其“文化属性”带来引致的投资促进效应,且提升效果相比传统内容贸易更明显。(2)“图书类”“视听类”和“游戏类”数字内容贸易引致的OFDI促进效应存在异质性,“视听类”的促进效果最高,“游戏类”次之,“图书类”最低。文章从实证研究结论中剥离出中国在发展数字内容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中可供借鉴的政策内涵。
关键词:
数字内容贸易 文化距离 OFDI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宁烨 孙利风
本文以出口企业为研究对象,引入企业规模和出口经验为调节变量,以出口市场多元化为控制变量,深入研究了出口促进计划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出口促进计划对企业出口相关资源和管理者认知具有积极作用;出口相关资源和管理者认知通过影响出口营销战略,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出口促进计划对经验较少企业的管理者认知和规模较小企业出口相关资源的影响比较大。最后,指出了研究启示、不足与展望。
关键词:
出口促进计划 出口绩效 出口营销战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胡小娟
举办海外企业促进商品出口胡小娟(湖南财经学院)举办海外企业的一个目的是开拓商品市场,实质是扩大商品出口。两种战略可以并驾齐驱在海外办企业,还是发展商品出口,这两种战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海外办企业,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并扩大国产设备的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海成 万亚平 许和连
随着国际经贸格局深刻调整和国内资源要素条件变化,我国传统的出口竞争优势在不断弱化,稳定出口成为政策制定者和学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手工查找的282个城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成立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出口数据的匹配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模型,实证分析了贸易促进机构对我国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层面的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对中国企业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沿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混合边际实现的;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对于民营企业、沿海地区企业和高技术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并能降低企业在出口市场上的失败率,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以上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完善贸易促进体系、充分发挥贸易促进机构的作用,可能是中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内稳定和促进出口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海成 万亚平 许和连
随着国际经贸格局深刻调整和国内资源要素条件变化,我国传统的出口竞争优势在不断弱化,稳定出口成为政策制定者和学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手工查找的282个城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成立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出口数据的匹配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模型,实证分析了贸易促进机构对我国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层面的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对中国企业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沿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混合边际实现的;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对于民营企业、沿海地区企业和高技术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毛其淋 盛斌
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的理论框架,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全面深入地考察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贸易自由化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参与,本研究选取合适的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问题,并进行多角度的稳健性分析,结果均支持了这一结论;(2)贸易自由化通过竞争效应与成本效应两个不同渠道促进了企业出口参与,其中成本效应对企业出口参与的影响程度相对更大;(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显著地推动了企业的出口参与,其中对本土企业的推动作用更大,并且入世主要是通过集约边际的途径影响企业的出口行为。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出口参与 企业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磊 刘博聪
环境规制和产品质量是近年来学术界热议的话题。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将导致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下降,该结果通过成本效应、生产率效应和出口价格效应传导,且这一特征在非高新技术行业企业、国家未注入资金企业、规模较小企业、出口到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产品以及出口消费品和中间品当中表现得格外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会导致成本较高企业的退出,同时也通过促进企业进行创新研发行为降低企业整体成本,提高企业出口质量,成本效应为正。但研发效率的提升同样也挤占了其他活动的成本导致企业生产率降低,正向的成本效应不足以抵消负向的生产率效应和出口价格效应,故最终观察到环境规制导致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下降。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出口质量 双重差分法 成本挤占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智新 梁翠 范亦菲
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中国微观企业调查数据,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研究法律服务(以律师服务衡量)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包括出口选择和出口概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法律服务对出口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U型",即我国法律服务数量的增长对企业的出口先是具有正向影响,达到第一个临界值后则表现为负向影响,而达到第二个临界点后又表现为正向影响;法律服务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显著,而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目前,我国法律服务质量本身决定了其对企业出口影响的方向,低质量的法律服务增长并不能促进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杭言勇 王春阳 胡晓峰
文章通过具体统计数据的分析,归纳了浙江民营企业(以下简称民企)出口的主要特点、成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浙江民企出口的对策。
关键词:
民企 出口 问题 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之刚 崔孟修
财税政策在促进企业的出口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入WTO后 ,制定政策的制度环境发生了变化。本文考察了与企业出口有关的五个方面。它们分别是 :反倾销、出口退税、开拓国际市场、研发与技术创新 ,及绿色贸易等。对每一个方面 ,我们在分析其现状、国际经验和WTO规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财税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出口 世界贸易组织 反倾销 财税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2001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本文旨在考察对外直接投资究竟对企业出口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利用高度细化的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首次从微观层面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显著地提高了企业出口占销售的比例,而且还提高了企业出口的概率。此外,通过引入生存分析模型的研究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显著降低了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的风险,即倾向于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期。本文从微观层面证实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出口创造效应,这一核心结论在剔除贸易中间商、排除加工贸易、剔除投资于避税港的企业以及采用最近邻匹配样本进行估计时都非常稳健。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出口 倍差法 生存分析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丁一兵 宋畅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测算了进出口企业中间品进口转换行为和进口中间品要素密度变化特征,并考察了进口中间品转换对企业出口转型升级的作用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进口中间品转换及其引致的中间品要素密度变化总体上有助于企业出口升级。分样本的估计结果表明,一般贸易企业、外资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能够通过调整进口中间品的种类和要素密度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此外,企业中间品进口转换带来的产品创新效应和转型能力提升效应是中间品进口转换对企业出口转型升级的可能的影响渠道。本文从企业进口产品动态角度为中间品进口对中国企业出口升级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为推动贸易结构转型和提升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晓宁 刘磊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匹配的微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产品质量与出口强度之间的"质量促进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出口强度提高与产品质量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即企业越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越有利于产品质量升级,企业产品初始质量越高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质量提升速度越快,提升效果越明显,而随企业产品质量逐渐降低学习效应也随之减弱;企业产品质量升级对出口强度的整体作用不显著,即"质量促进效应"不显著,但对于出口质量水平较高的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出口强度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