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11)
- 2023(6661)
- 2022(5708)
- 2021(5295)
- 2020(4445)
- 2019(10158)
- 2018(10254)
- 2017(18758)
- 2016(10652)
- 2015(12056)
- 2014(12520)
- 2013(12089)
- 2012(11563)
- 2011(10553)
- 2010(10749)
- 2009(9890)
- 2008(9813)
- 2007(9119)
- 2006(8052)
- 2005(7059)
- 学科
- 济(46466)
- 经济(46413)
- 管理(26126)
- 业(24308)
- 企(19107)
- 企业(19107)
- 方法(16608)
- 地方(14295)
- 数学(13896)
- 数学方法(13646)
- 农(13530)
- 学(12073)
- 中国(11986)
- 业经(11096)
- 制(9260)
- 产业(9155)
- 农业(9001)
- 财(8405)
- 地方经济(8139)
- 理论(8103)
- 体(7947)
- 技术(7283)
- 和(7234)
- 环境(6922)
- 融(6807)
- 金融(6799)
- 银(6483)
- 银行(6452)
- 行(6244)
- 结构(5885)
- 机构
- 学院(157019)
- 大学(155529)
- 研究(60086)
- 济(59296)
- 经济(57925)
- 管理(55564)
- 理学(47241)
- 理学院(46559)
- 管理学(45506)
- 管理学院(45224)
- 中国(42269)
- 科学(40345)
- 京(34714)
- 农(32765)
- 所(32356)
- 研究所(29886)
- 业大(26538)
- 中心(26323)
- 财(26145)
- 农业(25942)
- 江(25701)
- 范(23167)
- 师范(22852)
- 院(22102)
- 北京(21607)
- 财经(20437)
- 州(20423)
- 省(19862)
- 技术(19650)
- 科学院(18475)
- 基金
- 项目(108334)
- 科学(83369)
- 研究(78185)
- 基金(74510)
- 家(67046)
- 国家(66509)
- 科学基金(54594)
- 社会(47292)
- 省(45145)
- 社会科(44694)
- 社会科学(44677)
- 基金项目(39478)
- 划(37967)
- 教育(35258)
- 自然(34761)
- 自然科(33875)
- 自然科学(33856)
- 自然科学基金(33206)
- 编号(32008)
- 资助(30134)
- 成果(27103)
- 发(25676)
- 重点(25459)
- 课题(23884)
- 部(22624)
- 创(22454)
- 计划(21621)
- 创新(21078)
- 科研(20215)
- 发展(20123)
共检索到238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丽永
一、特色产业的内涵的界定有关特色产业的内涵国内学者对其理解不一,目前尚无完整统一的解释。不同观点从不同角度描述了特色产业的诸多属性和特征。既有产业的一般属性,也有特色产业的特殊属性;既有特色产业的技术属性,也有空间属性、市场属性。我们需要在诸多属性中区分出特色产业的本质属性,才能真正揭示其内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志强 王丁宏
文章在借鉴现有特色产业选择研究成果和有关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特色产业选择标准,构建特色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建立县域特色产业选择模型,基于区位熵分析视角对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特色产业作了初步的选择,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进行复选。通过实证分析,为县域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县域 特色产业 选择评价指标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毅 施国庆
选择合理的特色产业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作用和经济竞争力的增强是不言而喻的,对产业发展尚不够成熟的区域来说尤为重要;文章从特色产业的内涵出发,研究特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为区域选择合理的特色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特色产业 比较优势 专业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梦觉
文章通过建立省级区域工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竞争力模型,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各省工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测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婷
本文在国家科普能力定义的基础上对地区科普能力进行界定,构建了地区科普能力的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河北省11个城市的科普能力水平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为我国掌握各地区科普能力的实际状况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地区科普能力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卓丽洪 李群 王宾 董全超
本文首次构建了以地区重视程度衡量科普软约束和以科普人员、科普经费、科普设施、科普传媒和科普活动为主的硬约束的地区科普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运算得出2013年中国31省份(港、澳、台除外)的地区科普驱动力。结果表明:2013年驱动各省份的科普因素存在差异,且东部地区更能借助于科普资源推进科普工作,绝大多数驱动因素效果较强,而中西部地区借助科普资源的驱动效应相对较弱。
关键词:
科普 驱动力 牛顿第二定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佟贺丰 刘润生 张泽玉
本文在国家科普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地区科普力度评价指标体系,力求体现全国各地区的科普投入和产出状况。文章还设计了指标权重的获得方法和评价方法,最后以2006年度科普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了科普力度指数测算,并做了数据分析。
关键词:
科普 科普力度 科普力度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友平
大多数民族地区仍处于贫困或深度贫困之中,发展民族社区,在民族地区建设新农村将关系到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在以人为本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构建起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综合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新农村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单东方
文章以服务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为导向,立足资源型城市创新需求重点,从知识创造能力、创新环境建设能力、产业转型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绩效四个维度构建了适用于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现阶段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山西为例,发现山西省创新能力发展不均衡,中部地区太原市一支独大,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足;晋北大同、朔州等城市创新能力,尤其是知识创造能力、创新环境建设能力与晋南城市差异明显;晋南内部创新发展不均衡,晋城市无法在短时期内摆脱对煤炭产业的依赖等问题。城市需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通过相关手段提高城市创新能力,最终实现由创新带动资源型经济转型。
关键词:
创新能力 资源型经济转型 产业转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应明 徐南荣
一、引言如何选择一个地区的主导工业产业是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一个地区工业来说,由于资源和技术有限,为使有限的资源和技术得到最充分最有效的利用和发挥,地区工业不可能采取平衡的统盘发展战略使众多工业产业并驾齐驱,而只能是集中有限的资源和技术优先发展一些经过战略选择的,在众多工业产业中起主导和带头作用的工业产业,通过主导工业产业在一定程度上的优先发展带动和促进其他工业的发展,在非平衡的发展中求得工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在一定的平衡层次上通过非平衡发展求得更高层次的工业结构。只有这样,地区工业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海标 李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个动态经济系统,其实质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本文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质及其评价的基本思路,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高度化、合理化和产业系统运营财务状况三个方面,构建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测度依据,并指明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最后就具体评价方法提出了一些构想,以期能客观、真实地评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系统的整体绩效。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评价指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灵 王朝阳 罗能生
产业集群同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近十几年来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而产业集群对资源产业发展效益的影响不仅对资源产业本身意义非凡,同时也将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质料效应。理论和实践均证明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资源产业的经济效果,同时也是转化区域资源优势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对资源产业集群水的评价括标体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资源产业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航 王海鹰 张春雨
文章通过构建海洋产业生态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我国海洋产业生态化的现实水平进行测算,并找出影响海洋产业生态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我国11个沿海省市的海洋产业生态化水平可以划分为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较落后地区、落后地区几大类型,每类地区海洋产业的生态化水平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
关键词:
海洋产业 生态化 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本越 刘佳娜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静脉产业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依据WBCSD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估指南》、ISO14031国际标准及循环经济的3R(Reduce,Reuse,Recycle的缩写)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静脉产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并对辽宁省静脉产业环境绩效进行了糊综合评价。
关键词:
静脉产业 境绩效 糊综合评价 改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本越 刘佳娜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静脉产业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依据WBCSD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估指南》、ISO14031国际标准及循环经济的3R(Reduce,Reuse,Recycle的缩写)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静脉产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并对辽宁省静脉产业环境绩效进行了糊综合评价。
关键词:
静脉产业 境绩效 糊综合评价 改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