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8)
- 2023(8279)
- 2022(6807)
- 2021(6124)
- 2020(5211)
- 2019(11406)
- 2018(11144)
- 2017(22109)
- 2016(11864)
- 2015(12801)
- 2014(12566)
- 2013(12422)
- 2012(11312)
- 2011(9644)
- 2010(9875)
- 2009(9765)
- 2008(10239)
- 2007(9429)
- 2006(8471)
- 2005(7973)
- 学科
- 业(76430)
- 企(72856)
- 企业(72856)
- 济(60085)
- 管理(60059)
- 经济(60020)
- 方法(25520)
- 业经(25264)
- 财(24857)
- 务(21302)
- 财务(21300)
- 财务管理(21285)
- 农(20922)
- 企业财务(20078)
- 数学(17921)
- 数学方法(17847)
- 农业(15709)
- 技术(15134)
- 划(14838)
- 环境(12982)
- 策(12554)
- 企业经济(12084)
- 制(12068)
- 和(11768)
- 经营(11212)
- 体(10824)
- 中国(10529)
- 地方(10391)
- 技术管理(10313)
- 理论(10313)
- 机构
- 学院(178526)
- 大学(170842)
- 济(80368)
- 经济(79110)
- 管理(77432)
- 理学(66559)
- 理学院(66045)
- 管理学(65463)
- 管理学院(65148)
- 研究(51281)
- 中国(42489)
- 财(39207)
- 京(34690)
- 财经(31110)
- 经(28069)
- 科学(27897)
- 农(27512)
- 江(27440)
- 所(24927)
- 中心(23663)
- 经济学(23624)
- 商学(23596)
- 商学院(23412)
- 业大(22903)
- 财经大学(22704)
- 研究所(21982)
- 州(21652)
- 经济学院(21517)
- 农业(21348)
- 北京(21274)
- 基金
- 项目(112811)
- 科学(91809)
- 研究(85007)
- 基金(84768)
- 家(71846)
- 国家(71160)
- 科学基金(64191)
- 社会(57697)
- 社会科(54794)
- 社会科学(54774)
- 基金项目(45383)
- 省(44558)
- 自然(40574)
- 自然科(39630)
- 自然科学(39622)
- 自然科学基金(38978)
- 教育(36986)
- 划(35469)
- 资助(33473)
- 编号(33244)
- 业(30683)
- 创(27113)
- 部(25347)
- 成果(24941)
- 重点(24689)
- 发(24612)
- 制(24345)
- 创新(24329)
- 国家社会(24283)
- 人文(22773)
共检索到265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也光 周畅 王肇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与各项环境政策的落实,中国各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度逐年增加,对企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选择2007-2016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财务报表信息形成较为全面的企业环境成本,并将其划分为资本化与费用化两个部分,在微观层面考察省级地区污染治理投资对环境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地区污染治理投资越多,企业发生的环境成本越小—投资具有"挤出效应";该效应集中在资本化的环境成本中,而对费用化部分影响不显著;该效应在非三大经济区域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更为明显。进一步细分地区污染治理投资的类型,发现废气、废水与其他治理项目投资产生了显著的"挤出效应",而其他投资无显著影响。其他指标分析显示:企业规模越大能够支付的企业环境成本越大;相较于资本化环境成本,重污染企业缴纳了更多的排污费与环保罚款等费用化成本。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鹏 谢丽文
环境污染是推行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与固体废弃物污染成为工业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工业污染治理的重视,针对工业污染的防治逐步形成两大途径:一是通过建设治污设施对污染排放物进行末端治理;二是通过革新技术并作用于生产系统形成前端预防。污染治理投资和企业技术创新作为污染防治的末端治理与前端预防,对于遏制日趋严峻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我国30个省市相关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从要素投入产出的视角构建包含污染治理投资和企业技术创新指标的计量模型,对比分析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污染治理效率,并按东中西三大区域考察污染治理投资和企业技术创新对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的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瑞前 孟敬也
以2014—2020年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环境处罚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处罚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透明度在上述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而融资约束仅在环境处罚与债务资本成本的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环境处罚对债务资本成本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行业竞争程度小和内部控制质量差的企业中成立,对权益资本成本的提升作用仅在内部控制质量差的企业中成立。动态效应分析发现,环境处罚对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具有持续性,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不具有持续性。研究丰富了环境处罚对企业资本成本影响的相关文献,为政府和资本市场合作促进企业环境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环境处罚 债务资本成本 权益资本成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雁林 杜建国 金帅
企业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企业是否顺从环境规制不仅受到来自政府的压力,还受环境NGO监管,是否顺从规制的决策是政府、环境NGO和企业三方博弈的结果。文章通过构建三方博弈模型,对三方在企业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利益关系进行均衡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罚金对企业的规制效果优于政府补贴,且高罚金和高补贴并存的制度会降低企业顺从规制的积极性;环境NGO的监督力度对政府检查概率有影响,但并不直接影响企业的顺从概率。因此,制定合理的惩罚与奖励机制、大力支持环境NGO的发展、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才能有效规制企业环境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虹 娄雯 田马飞
利用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08—2013的经验证据,采用时间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企业环保投资规模与股权资本成本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环保投资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即环保投资存在一个临界点,高于该点时企业环保投资越高股权资本成本越低。进一步验证环境管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环境管制强化了企业环保投资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的倒U型关系,当企业环保投资低于临界点,与低管制的企业相比,高管制企业的环保投资对股权资本成本的正向影响更强;当环保投资高于临界点时,"创新补偿"占据主导位置,高管制企业的环保投资的增加将引发股权资本成本更大幅度降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牛彪 王建新 王超
企业环境绩效能反映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环境绩效的作用效果。基准回归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环境绩效,且这一结论在排除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显示:共同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改善公司治理、优化行业竞争和缓解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环境绩效。拓展性分析表明:共同机构投资者对环境绩效的促进效应在国有性质企业以及高市场化地区和高行业监管水平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应当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共同机构投资者的环境治理效应,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永斌 郑智勇
在环境污染治理的压力下,家族企业基于外部组织合法性与内部社会情感财富动机通过环境成本控制影响绿色创新。文章选取2012至2021年我国2 157家家族企业样本,建立固定效应的面板模型,探讨环境污染对家族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污染有利于家族企业绿色创新。机制分析表明,环境污染通过提高自愿性环境成本、降低强制性环境成本促进家族企业绿色创新,分别印证了补偿效应与增益效应。可见,家族企业在环境成本控制中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治理行为,体现了长远的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分析发现,清洁行业与低竞争行业的家族企业绿色创新受环境污染的正效应影响更显著。最后从环境成本控制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实现家族企业的基业长青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慧泉 毛世平
本文基于企业污染治理技术最优投资与社会计划者最优污染税率设计的研究问题,建立一个考虑知识积累时生产单一产品的垄断企业最优控制模型。研究表明:(1)在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控制系统都存在唯一的鞍点均衡;(2)在寡头企业决策和社会计划者决策的条件下,当两个控制系统均衡时,存在唯一的最优污染税率;(3)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企业的污染治理投资和生产水平高于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污染治理投资和生产水平;(4)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的污染累积和企业单位产品的污染排放量(即企业的污染治理技术)低于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污染累积企业单位产品的污染排放量。本研究丰富了考虑知识累积时企业污染治理技术创新行为的研究理论,对具有知识累积特征企业的创新管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知识累积 污染治理技术 最优投资 污染税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姜英兵 崔广慧
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特征与环境保护的正外溢性特征,使企业缺乏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亟需政府积极干预。自2006年起,中央政府专门在"十一五"规划与"十二五"规划中加入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构成了环保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环保产业政策究竟能否发挥环境治理效应?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转型经济时期政府发挥"扶持之手"的作用。有鉴于此,文章以2006—2015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微观样本,以中国30个省区为宏观样本,基于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视角,系统考察环保产业政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立足于时期异质性与地区异质性,阐释了环保产业政策环境治理效应发挥差异性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在环保产业政策支持下,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有利于抑制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对工业废水排放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对环境治理效果具有时期异质性和地区异质性,即不同时期/区域内,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对同一工业污染物排放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研究将微观企业行为与宏观生态环境相结合,不仅为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研究开拓了新的视角,为环保产业政策环境治理效应的发挥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廓清了生态环境改善的微观环保投资结构图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功富
地方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是否改善了地区环境质量,地区环境污染是否是企业环保投资决策考虑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两个问题,文章分别以省际面板数据和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保投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干预越严重的地区,环境污染越严重;环境污染不是企业做环保投资决策考虑的因素;政府干预对企业的环保投资决策没有影响;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比进行了更多的环保投资。
关键词:
政府干预 环境污染 环保投资 重污染行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志刚 李学林 谭祖雪
在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文章针对油气开采企业在勘探开发作业中形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传统污染治理模式中存在的缺陷,从循环经济思想理论出发,综合运用生态学、系统科学等理论,提出了一种以油气开采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参与的环境污染治理新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初钊鹏 张晓杰 张慧 王晗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以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为导向,集中各方优势助力环境治理。而在第三方治理的实际推进中,存在污染企业骗补和第三方企业治理不严等问题。鉴于此,以燃煤电厂为研究对象,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燃煤电厂、第三方企业和政府的污染治理问题,讨论了不同情景下各主体的行为策略选择。经研究发现,政府监管强度、补贴标准、罚款力度和环境税征收额度等环境规制政策的引导与激励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的推广有重要意义。提高政府监管强度可以强化罚款政策效率,促进第三方企业严格治理;专项补贴和监管强度的配合增强了政府监管下专项补贴制度的弹性,监管强度、环境税、专项补贴的策略组合比单一政策的实施更有效。
关键词:
第三方治理 燃煤电厂 演化博弈 数值仿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石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其重要方面。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乡镇工业企业存在的环境污染产生的根源,并从道义、制度、经济、技术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乡镇企业 环境污染 治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天菊 姚平
基于博弈论构建了隐性声誉激励与显性收益激励相结合的动态激励机制,分析了企业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声誉激励因素的激励效应,探讨了非对称信息下隐性声誉激励机制效应发挥的有效均衡条件和相关要求,结果表明,通过引入动态声誉激励机制,不仅能促使企业更加努力进行治污。而且能减少信息不对称或行为不可验证性造成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环境污染 激励机制 博弈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