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68)
- 2023(5694)
- 2022(4882)
- 2021(4346)
- 2020(3672)
- 2019(8335)
- 2018(8270)
- 2017(16015)
- 2016(9004)
- 2015(10096)
- 2014(10116)
- 2013(10122)
- 2012(9485)
- 2011(8560)
- 2010(8665)
- 2009(8404)
- 2008(8510)
- 2007(7772)
- 2006(6977)
- 2005(6609)
- 学科
- 济(36916)
- 经济(36829)
- 管理(32182)
- 业(28446)
- 企(24076)
- 企业(24076)
- 财(14781)
- 方法(13544)
- 制(12954)
- 数学(11419)
- 数学方法(11282)
- 农(10524)
- 中国(9250)
- 业经(9061)
- 体(8838)
- 地方(8420)
- 务(8075)
- 财务(8055)
- 财务管理(8033)
- 企业财务(7661)
- 体制(7519)
- 融(7097)
- 金融(7094)
- 银(6992)
- 银行(6982)
- 学(6944)
- 农业(6913)
- 行(6654)
- 环境(6582)
- 贸(6196)
- 机构
- 大学(134173)
- 学院(132320)
- 济(57269)
- 经济(56090)
- 管理(49771)
- 研究(45757)
- 理学(42255)
- 理学院(41763)
- 管理学(41209)
- 管理学院(40934)
- 中国(35041)
- 财(30855)
- 京(28312)
- 科学(25469)
- 财经(23332)
- 所(23125)
- 江(21058)
- 经(20985)
- 中心(20835)
- 研究所(20406)
- 农(19947)
- 经济学(18434)
- 北京(17907)
- 业大(17508)
- 财经大学(17275)
- 范(16791)
- 师范(16625)
- 经济学院(16516)
- 州(16414)
- 院(16393)
- 基金
- 项目(85637)
- 科学(67713)
- 研究(64693)
- 基金(62992)
- 家(54505)
- 国家(54070)
- 科学基金(46030)
- 社会(42618)
- 社会科(40320)
- 社会科学(40311)
- 基金项目(32992)
- 省(32145)
- 教育(29557)
- 自然(28052)
- 划(27434)
- 自然科(27353)
- 自然科学(27347)
- 自然科学基金(26871)
- 编号(25634)
- 资助(25518)
- 制(22515)
- 成果(22427)
- 部(20093)
- 重点(19372)
- 发(18360)
- 课题(18172)
- 国家社会(18167)
- 创(17780)
- 教育部(17554)
- 性(17521)
共检索到208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诚庆
地区比较利益的实现与分配机制王诚庆由于资源与技术等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致使各地区在生产要素供给的丰裕程度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这种差异并不能被需求差异所抵销,就会导致要素价格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在一地区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显著低于另一地区,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晓辉 周永源 高俊山
围绕基于盟主—成员的动态合作结构,首先,分析了影响动态合作利益分配的主要因素,从可分配的收益、分配标准以及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看,动态合作的利益分配需要根据伙伴之间多样的协作形式,体现灵活动态的特性;其次,探讨了分配机制对于动态合作影响,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可以起到制度保障及激励作用,从而反作用于合作,促进合作成果的产生;此外,结合动态合作的特点以及合作利益分配过程及特征,分析了利益分配涉及的关键环节。利益分配原则分析表明,信息不对称是合作中导致利益分配问题的主要因素,围绕利益分配过程中的可分配利益确定、分配原
关键词:
利益分配 动态合作 分配机制 博弈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黎东升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风险机制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问题之一。主导型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主要有合同保护型、合同服务型和合同返还型三种形式。其利益分配机制在现实中存在着较大的弊端 ,产生了合同违约现象。根据博弈理论 ,其违约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风险机制不完善 ,而利用期权思想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风险机制进行创新和完善具有现实可行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喻国良
如果说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石,那么利益协调就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多样化,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的不断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志峰 王会欣 马喜珍
目前,河北省农地流转在流转目标、行为中都存在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地方政府和农民的流转利益分配方面。由于农民属于弱势群体,加之地方政府的权利寻租行为,地方政府和农民利益博弈的结果通常是农民利益被侵占,农地非农化流转愈演愈烈。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利农护农政策,并通过规范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改变了土地经营的外部环境,土地流转面临着新的形势。本文从分析农地流转中利益分配中存在问题出发,基于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探索促进农地流转长效机制。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产权制度 利益分配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蒋兴华 汪玲芳 范心雨
针对由投入资源类型不同的多家企业和高校组成的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的稳定性问题,基于合作博弈理论对合作内部利益分配机制、投入资源数量进行研究。通过构建企业和高校技术创新合作的利益模型,分析各组织资源投入数量对合作利益的影响,应用算例证明基于Shapley值法利益分配机制满足分配有效性以及参与合作个体合理性,且在给定合作条件下参与各方可以通过数值仿真模拟合作情形,并对各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通过数值实例验证理论推导结果。研究表明:(1)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效应θ_o≥-2θ时各组织可以通过合作获益;(2)Shapley值法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了合作的稳定性;(3)政府的补贴力度、要素贡献系数、协同效应度、跨组织效应正向影响合作收益,而成本系数产生负向影响。由此,在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实践中,当且仅当跨组织效应满足θ_o≥-2θ,企业或高校可以选择加入跨合作,并采取Shapley值法的利益分配机制且注意保持密切沟通,同时政府应对参与合作的企业和高校提供补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生延超
不同的纵向技术联盟模式决定了不同的形成机理,并由此影响利益分配。文章将纵向技术联盟分为松散型和紧密型,建立了基于分配因子的利益分配模型,通过无限期界讨价还价博弈方法进行逆向求解。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技术型中间投入品的交易价格,并且当紧密型纵向技术联盟的分成因子受到一定限制时,企业倾向于组建利益可重新分配下的更为紧密的纵向技术联盟。
关键词:
紧密型技术联盟 松散型技术联盟 利益分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相宇 何海燕 宋希博
文章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机理和科技成果价值形成机理,指出利益分配矛盾的实质是高校或企业索取与技术成果所处阶段不符的利益。提出基于TPM协议的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并分析了该机制的风险收益、决策影响因素和重要意义等,以期解决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分配冲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廉水
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东南大学李廉水经济利益是产学研合作创新各方合作的动力和目的,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有效保障各方收益的关键。我们认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一、签好技术合同是基础我们知道,合同亦称契约,它是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和东 雷纶源
依据大学与企业在创新链之不同阶段的投入要素价值、要素产出弹性及贡献度等因素,设计创新链的权变利益分配机制。在产出价值一定的情况下,在研发阶段,大学获得的利益分配比例与大学在该阶段中的投入要素价值、要素产出弹性、要素协同度成正相关,企业利益分配比例与其成负相关;在商业化阶段,企业获得的利益分配比例与企业在该阶段中的投入要素价值、要素产出弹性、要素协同度成正相关,大学所得的利益分配比例与其成负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促进合作创新稳定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董广智
近年来我国旅游事业蓬勃发展,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进入成熟阶段,各利益方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公共旅游资源具有公益性质,但在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片面注重经济利益,弱化公众利益,导致利益分配失衡引发矛盾。在公共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的背景下,从各方利益相关者诉求、权责主体分离、环境保护系统等视角,探索公平合理利益分配机制的构建。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杨怀珍 李雷
假设外界需求确定,充分考虑实施VMI后,订货主动权的转移导致订货策略的变化,以及制造商对各零部件需求速率的不同导致订货周期也不一致的现象,建立供需方在传统库存模式与VMI模式下的经济效果模型,得出VMI可使供应链上游层面整体受益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区分供应商与制造商在合作中经常出现的3种情境——平等、供应商占优、制造商占优,利用Stackelberg博弈、纳什均衡等理论,构建上游层面VMI模式下各情境的利益分配机制,该机制最终体现在供应商所售产品的重新定价上,此定价既能弥补供应商因管理制造商库存而增加的成本,又可使制造商的利润得到保障,达到共赢的目标,同时,还可为如何在价格层面制定激励策略提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顾桂兰
面对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越来越多的有业务往来的相关企业组成协同联盟已成发展趋势。协同联盟具有一定的离散性,为了协同联盟运作的长期稳定,需要保证参与协同联盟的企业所得利益不受损失。基于目前一般利益分配法只考虑单个因素的做法,本文首先采用公平理论计算基于投资成本的利益分配值,又运用Shapley值法计算基于贡献的利益分配值,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基于风险的利益分配值,最后运用TOPSIS算法综合三种利益分配值求出最终利益分配值,此种综合利益分配法修正了前三种利益分配法只考虑某一因素的做法,使协同利益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关键词:
利益分配 TOPSIS 投资 贡献 风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魏子鲲 韩乔 崔元培 王建忠 薛庆林
通过分析土地增值来源及利益博弈主体诉求,构建土地增值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发现:因投资建设而产生的投资增值、因城中村土地稀缺性而产生的供求增值、因土地用途变更而产生的用途增值、因基础建设外部性而产生的辐射增值与因经济发展带来的地价普遍性增值均是土地增值的重要来源。引入市场谈判机制,根据贡献归属与利益诉求确定参与利益分配主体,借助市场机制测度收益分配,实现增值收益合理分配。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土地增值 收益分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孙武军 董鹏 张宁致
旨在提高金融运作效率和增进银行业竞争的惠民业务——跨行通存通兑一经央行推出,便受到市场的冷遇,陷入困境。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高额的手续费将消费者阻挡在外,导致通存通兑业务的名存实亡。因此,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各商业银行积极推动该业务已迫在眉睫。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入了"交换费"这样一种利益转移分配机制。研究表明,这种机制有效促进了不同规模银行间通存通兑业务的市场竞争,降低了通存通兑业务的价格门槛。而且,最优的交换费率充分体现了通存通兑利益转移支付机制以覆盖代理行成本、不损害开户行利益的"双赢"理念,并极大改善了社会总福利。文章结论将有助于解决当前我国通存通兑的困境,并为央行制定合理且合适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