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72)
- 2023(18703)
- 2022(15875)
- 2021(14814)
- 2020(12268)
- 2019(28006)
- 2018(27823)
- 2017(53882)
- 2016(29225)
- 2015(32597)
- 2014(32457)
- 2013(32415)
- 2012(30213)
- 2011(27118)
- 2010(27497)
- 2009(25524)
- 2008(25071)
- 2007(22283)
- 2006(20107)
- 2005(18182)
- 学科
- 济(124368)
- 经济(124233)
- 业(100935)
- 管理(93518)
- 企(86804)
- 企业(86804)
- 方法(49604)
- 数学(39595)
- 农(39160)
- 数学方法(39125)
- 业经(35495)
- 中国(34965)
- 财(34576)
- 地方(31397)
- 农业(27211)
- 制(24771)
- 务(23192)
- 财务(23118)
- 财务管理(23089)
- 学(22834)
- 贸(22552)
- 贸易(22530)
- 技术(22410)
- 企业财务(21837)
- 易(21801)
- 和(21773)
- 理论(21497)
- 策(20470)
- 环境(19329)
- 银(19209)
- 机构
- 学院(414151)
- 大学(411046)
- 济(168652)
- 管理(166311)
- 经济(164769)
- 理学(141787)
- 研究(140445)
- 理学院(140191)
- 管理学(138144)
- 管理学院(137359)
- 中国(108677)
- 京(89337)
- 科学(85026)
- 财(78797)
- 所(70635)
- 农(68956)
- 江(64917)
- 中心(64494)
- 研究所(63547)
- 财经(61317)
- 业大(60000)
- 北京(56883)
- 范(55870)
- 经(55596)
- 师范(55433)
- 农业(53322)
- 州(52403)
- 院(51091)
- 经济学(48816)
- 财经大学(44963)
- 基金
- 项目(273014)
- 科学(215424)
- 研究(204660)
- 基金(196216)
- 家(169234)
- 国家(167656)
- 科学基金(145080)
- 社会(128498)
- 社会科(121615)
- 社会科学(121582)
- 省(108302)
- 基金项目(104154)
- 自然(93036)
- 教育(92762)
- 自然科(90846)
- 自然科学(90825)
- 划(89461)
- 自然科学基金(89187)
- 编号(85620)
- 资助(79964)
- 成果(69608)
- 发(61589)
- 重点(60537)
- 部(59617)
- 课题(58545)
- 创(57921)
- 创新(53477)
- 项目编号(52305)
- 国家社会(51890)
- 科研(51129)
- 期刊
- 济(198502)
- 经济(198502)
- 研究(126827)
- 中国(86400)
- 管理(64974)
- 农(64140)
- 财(61418)
- 学报(59549)
- 科学(57324)
- 教育(48618)
- 大学(45660)
- 农业(44131)
- 学学(42502)
- 融(41208)
- 金融(41208)
- 技术(37875)
- 业经(34817)
- 经济研究(29848)
- 财经(29607)
- 问题(25718)
- 经(25431)
- 图书(24965)
- 业(24506)
- 技术经济(21709)
- 现代(20377)
- 科技(19621)
- 理论(19569)
- 贸(19396)
- 资源(19085)
- 商业(19008)
共检索到639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涑贤 苏秦 何汉东
以陕西省为例,对省属各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以期探究全省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对2005—2007年间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平均值进行因子分析,从规模、速度、结构和总体四个方面评价了陕西省各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其次,以规模、速度和结构三方面的评价得分作为聚类指标对各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寻求服务业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类别;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并结合陕西省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涑贤 何汉东
为对陕西省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进行实证研究,选取8个服务业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综合评价了陕西省各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并以因子分析结果中的主公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为指标,对陕西省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进行了聚类分析。同时结合当地经济情况分析了各类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为有效推动各类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和提高全省服务业的整体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服务业 地区差异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峰群 赵晶雪 杨蕾洁 林碧霞
[目的]乡村振兴背景下,全面系统地评价传统村落的活态化发展水平,对于理解和实施乡村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研究基于“活态化发展”概念内涵,构建了包含生产系统、生活系统、生态系统、发展条件、发展潜力5个维度的发展评价模型,并运用加权求和、变异系数、核密度、IPA分析等技术方法对陕西省113座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活态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评。[结果]验证研究显示出评价模型客观有效,具有较强的普适性。结果显示:①陕西省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活态化发展水平总体呈正态分布,其中43.36%的村落属于活态化发展一般型;②维度评析,5个维度中生活系统和发展条件的评价质量较为良好,而其它维度的情况不容乐观;③密度分析,显示出陕西省榆林市和渭南市区域中的传统村落活态化发展水平聚集程度较高,形成省域双峰空间结构;④空间评析,受多种因素交互影响,关中、陕南和陕北不同区域的传统村落活态化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差异。[结论]当前陕西省大多数传统村落活态化发展水平一般,未来需要持续提升生产、生态和发展潜力等维度的重要价值的呈现与溢出效应,建议结合优势区、机会区、脆弱区和改善区的具体问题制定针对性的保护发展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宝洋
发展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农业",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特别是西部农业发展仍然主要停留在石化农业阶段,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污染严重,低碳农业不仅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诸多难题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宏伟目标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
西部 低碳农业 对策研究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张涑贤 唐贤伟 张利娟
以陕西省现代服务业为视角,首先确定了陕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及经济结构的评价指标;其次通过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验证陕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陕西省现代服务业及金融业对产业结构的正向影响显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现代服务业从业水平对就业结构存在正向的显著影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金融业对消费结构有负向影响,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劳动生产率对投资结构存在较大的正向影响。最后,提出如何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陕西省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陕西省 现代服务业 经济结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馨 吴文恒
低碳经济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陕西作为低碳试点省份之一,更需要积极承担相应的减排责任和义务。通过5个维度构建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多角度评价陕西10个地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并对城市低碳经济的驱动因素及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陕西10个地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城市分布格局,西安与其他城市的低碳经济水平差距很大;各个驱动因素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异特征,经济子系统的得分极差最大,充分反映了陕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差距较为明显;通过聚类分析,将陕西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三类,在协调度的综合影响下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协调度 陕西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馨 吴文恒
低碳经济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陕西作为低碳试点省份之一,更需要积极承担相应的减排责任和义务。通过5个维度构建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多角度评价陕西10个地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并对城市低碳经济的驱动因素及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陕西10个地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城市分布格局,西安与其他城市的低碳经济水平差距很大;各个驱动因素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异特征,经济子系统的得分极差最大,充分反映了陕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差距较为明显;通过聚类分析,将陕西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三类,在协调度的综合影响下,城市分布呈现四个组团。在未来发展中,应当依据三大区域的特点,实行差异化的低碳发展道路。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协调度 陕西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军生 张晓棠 宋元梁
文章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建立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协调度——协调发展水平模型,以陕西省为例,对1978年以来陕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水平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得出陕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水平到2003年尚处于中低水平的结论。
关键词:
城市化 产业结构 协调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一凡 梁勇 土晓晔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非营利组织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社会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是社会多元治理结构中重要的一级。本文通过参与观察法对X中心进行个案分析,对其运营状况进行SWOT分析。研究陕西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现状,对于发展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资金短缺、志愿者流动性大的问题及其发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陕西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X中心 SWOT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夏玉森
本文首先采用河北省2000—2013年"服务业发展因子"和城镇化率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分析,得出河北省服务业发展是城镇化进程的格兰杰原因;其次采用2000—2013年河北省11个设区市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聚类分析,得出河北省服务业因子每提高1个百分点,河北省整体城镇化率将增长约0.71个百分点;用钱纳里国际模型中有关服务业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结构关系,重新拟合S生长曲线模型,得出河北省和全国城镇化进程均滞后于服务业发展水平,两者城镇化与服务业水平均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最后提出了协调发展服务业与城镇化等建议...
关键词:
服务业发展水平 城镇化 VAR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琪 唐光海
为揭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文章首先利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陕西旅游处于13位,处于发展良好的一类;接着从旅游设施平均经济规模、吸引游客的程度和深度、旅游劳动生产率、地区产业中旅游竞争能力以及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等几个方面对包括陕西旅游在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了进一步分析。提出了陕西旅游提高其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陕西旅游 竞争力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平 马艺鸣 曾先峰
文章基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内涵,按照UNEP方法和DPSIR模型构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陕西省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包含的41个县(市、区)为样本,对其2011—2020年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TAPIO模型研判其可持续性特征。结果显示:各三级指标对绿色发展贡献度差异明显,关键自然资本指标在研究期间变动微弱且贡献度较低,绿色发展主要靠经济发展带动;陕西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整体呈现低层次的绿色发展水平和不稳定的生态保护效果;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绿色发展水平高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但其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更加紧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晓玲 张薇 景行军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继续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选择,而走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为了更好地评价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水平,构建了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出了2000—2010年陕西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指数,并对五个中间层指标进行逐个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陕西省新型工业化水平自2005年以来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但目前仍处于量化积累阶段,其中信息化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滞后严重阻碍了陕西省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雪瑛
[目的]休闲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为了全面了解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驱动因素,对陕西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为陕西省发展现代化农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文章通过层次分析法对陕西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基于该结果,采用模糊评价法对各指标打分,计算出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根据得分情况,确定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结果]层次分析法结果表明功能效益的权重最大为0. 422 4,产业发展的权重值次之为0. 269 9,经营模式的权重值最小为0. 135 1;模糊评价打分结果表明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为3. 99;休闲农业发展水平驱动力分析表明物质基础、形成条件、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都会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结论]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驱动因素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为了促进陕西省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建议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产品文化内涵,促进陕西省休闲农业的整体化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钟丽娜 李松柏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动态发展过程,为了及时把握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动态,使农业现代化能够得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必要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的定量综合评价。基于2007年以来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的统计数据,采用德尔菲法与多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农业现代化在4项准则指标,13项具体指标下的发展动态及其结构特征,并进一步探讨陕西省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优势和短板。结果表明,2015年陕西省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从起步阶段稳步跨入基本实现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