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5)
2023(11774)
2022(9502)
2021(8523)
2020(6762)
2019(15340)
2018(14793)
2017(28293)
2016(14988)
2015(16808)
2014(17074)
2013(17273)
2012(16046)
2011(14437)
2010(14883)
2009(14009)
2008(14391)
2007(13106)
2006(11880)
2005(11135)
作者
(44938)
(37449)
(37391)
(34994)
(23867)
(17860)
(17005)
(14536)
(14178)
(13528)
(12689)
(12497)
(12330)
(11910)
(11620)
(11158)
(11151)
(10879)
(10855)
(10574)
(9393)
(9241)
(9105)
(8539)
(8449)
(8419)
(8363)
(8215)
(7544)
(7386)
学科
(80474)
经济(80386)
(75426)
企业(75426)
(75007)
管理(64984)
业经(29189)
方法(27764)
(23937)
地方(22990)
中国(21376)
数学(19039)
数学方法(18917)
(18649)
财务(18623)
财务管理(18607)
(18437)
技术(18042)
企业财务(17692)
(16620)
(15201)
(14067)
产业(13848)
(13848)
理论(13782)
地方经济(13234)
(13121)
贸易(13106)
农业(13074)
企业经济(12795)
机构
学院(230500)
大学(222622)
(99487)
经济(97572)
管理(94725)
理学(80053)
理学院(79205)
管理学(78386)
管理学院(77915)
研究(75413)
中国(59451)
(48239)
(46504)
科学(43256)
(37787)
(37462)
财经(35996)
中心(34084)
研究所(33582)
(32240)
北京(30985)
(30728)
(30475)
(29533)
师范(29299)
经济学(29181)
业大(28219)
商学(27459)
(27259)
商学院(27208)
基金
项目(144343)
科学(116092)
研究(109987)
基金(103871)
(88412)
国家(87514)
科学基金(77374)
社会(72436)
社会科(68859)
社会科学(68843)
(59134)
基金项目(54892)
教育(48172)
自然(47567)
(47157)
自然科(46353)
自然科学(46342)
自然科学基金(45604)
编号(44868)
资助(41004)
(37439)
成果(35267)
(32479)
重点(32077)
发展(30971)
课题(30900)
(30806)
(30451)
创新(30062)
(29999)
期刊
(124106)
经济(124106)
研究(69319)
中国(50157)
管理(43247)
(39864)
科学(30309)
(28527)
学报(28029)
业经(23340)
教育(23095)
技术(22689)
大学(21711)
(21487)
金融(21487)
学学(20290)
农业(19565)
经济研究(18974)
财经(18519)
(16270)
问题(15535)
技术经济(14169)
商业(13266)
(12663)
现代(12391)
经济管理(12114)
(11997)
资源(11585)
财会(11563)
科技(10951)
共检索到364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润萍  
文章选取2011—2020年沪深A股中文化产业上市公司数据,匹配上企业所在省份的文化资源禀赋,分析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企业绩效的关系。实证发现,地区文化资源禀赋对文化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景区型文化资源禀赋的促进作用强于场馆型文化资源禀赋。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崛起会弱化文化资源禀赋对文化企业绩效的正向促进效应,说明数字技术崛起会使消费者从线下体验转为线上体验,抑制了依附于文化资源的文化企业发展。此外,文化企业绩效主要受益于具有商业性质的文化资源禀赋,没有商业价值的文化资源禀赋并不影响文化企业绩效,这一结论为测度地区文化资源禀赋提供了启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存文  吕庆华  
基于69个城市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文化资源禀赋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文化资源具有异质性,不同类型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存在不同影响;(2)就综合文化资源看,综合文化资源丰裕度对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存在正向影响,表明从总体上看文化资源禀赋能够促进文化产业发展;(3)就具体类型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化智能资源、文化设施资源丰裕度对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均存在正向影响,而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存在负向影响;(4)从影响强弱来看,依次是文化设施资源、文化智能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江瑶  高长春  
关键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邓安球  
国内外缺乏对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发展内在关系和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客观存在的文化特性与文化消费心理、经济、社会、全球化等因素对文化消费的总量、结构变化起着不同的作用,推动着文化产业发展。针对我国当前文化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要从消费观念入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把文化消费纳入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锦  顾江  
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是目前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首先采用区位商分析方法计算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专业化水平,结果表明:各省份的文化产业专业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进一步的地区分析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区位商值存在差距,西部地区的区位商值最高,最后对文化产业区域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轲  王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电子竞技产业为代表的一批新的文化产业开始发展壮大,但同时也有许多新的问题正在制约整个行业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电竞产业比较发达的韩国的产业政策的分析,研究我国政府应当如何更好地利用产业政策解决电子竞技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最终得出新兴产业的产业政策应当坚持"顶层设计"、"后期参与"、"加强监管"三方结合的结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宏宇  刘刊  范德成  
在后工业化时代,如何通过区域资源配置优化推动区域工业发展,提高工业产出效率和区域资源配置效率成为了关键问题。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利用相对前沿技术效率测度、产业投入产出分析、构建区域资源对工业生产带动效应的测度模型,探索区域资源对工业发展的拉动作用,识别各地区工业发展的技术效率、区域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和要素资源配置效率,能够对工业发展战略和模式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引。结果表明:区域资源禀赋与工业发展显著相关,区域土地、资本要素、政府服务和农业发展对工业发展拉动效果明显,而劳动力要素禀赋、其他产业(如批发业、建筑业等)发展及区域外资源禀赋对工业发展起负向影响;分地区来看,当前业与资源禀赋不协同;工业发展未能较好的利用区域资源,区域资源禀赋也未能实现对工业的拉动作用,应该根据各地区资源禀赋的使用情况,对工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工业发展的资源配置模式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工业合理发展,保证资源使用高效率和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霍淑华  白翔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的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具有省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但产值总量偏少,市场主体偏小,结构水平偏低,市场化、多元化、社会化的融资机制亟待形成。建立文化产业园区,构建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有利于促进山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国峰  郑召锋  
在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中部六省也正在依托其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强势的文化产业,为中部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与经济动力。本文首先从文化产业的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分别考察了中部六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然后利用数据包络技术对中部六省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模拟了文化产业的投入一产出作用路径,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就提升中部六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绩效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萍  
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优势,也面临着观念转变迟缓、经济基础薄弱、信息技术水平低等劣势。必须深入分析和正确把握优势和劣势,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文开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特别要注意处理好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发展,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挖掘和整合自己的优势资源。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要发挥引导、支持和服务的功能,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这样民族地区才会在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中大有作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雅荣  张璞  
"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各地区发展状态不均衡。虽然,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绚丽多彩,但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经营性开发的产业发展比较落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偏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演艺业、工艺美术业及会展业发展初具规模,并探索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方式,但产业化的发展却出现了扭曲或忽略民族文化精神价值的经营运作形态,短期的经济利益会使得文化产业失去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总体上,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处于随意发展状态,缺乏鲜明民族特色的发展重点引导,也没有形成突出民族特
[期刊] 改革  [作者] 熊正贤  
以西部地区为例,通过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发现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倒挂并不存在必然的传导机制。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国民收入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文化市场的扩展,三者共同构成文化产业发展的"三驾马车"。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应扬长避短,充分挖掘西部文化资源潜力,同时尽量弥补要素短板,突破发展瓶颈;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激活潜在文化市场;结合本地的资源禀赋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文化产业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亚男  
东北振兴的过程,是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化注入工业、文化经济的含量在社会生产结构中的比重逐步提高的过程。由于受历史传统、地理环境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存在着技术装备落后、产业结构"老化"等问题。与之相应,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文化观念等也存在"老化"现象。因而,东北文化产业的深度拓展,既是东北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东北振兴的强大动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云超  
本文基于我国2010-2020年31个省市区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文化产业聚集和旅游经济高质量指标体系并进行测算。最后,采用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文化产业聚集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文化产业聚集水平和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出“东部发展态势较好,中部发展态势一般,西部发展较弱”依次递减趋势。文化产业聚集水平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促进作用,文化产业聚集每提升一个单位,拉动我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0.74%。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文化产业聚集优势明显,持续引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文化产业聚集发展态势较好,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聚集较弱,还未发挥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性作用。基于相关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引导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鼓励进行文创园建设,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群等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