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46)
- 2023(15242)
- 2022(13045)
- 2021(12184)
- 2020(9915)
- 2019(23198)
- 2018(23185)
- 2017(43697)
- 2016(24336)
- 2015(27510)
- 2014(27735)
- 2013(26977)
- 2012(25246)
- 2011(23038)
- 2010(23252)
- 2009(20862)
- 2008(20290)
- 2007(17990)
- 2006(16029)
- 2005(14256)
- 学科
- 济(101194)
- 经济(101094)
- 管理(64027)
- 业(61959)
- 企(49172)
- 企业(49172)
- 方法(43954)
- 数学(38460)
- 数学方法(38053)
- 中国(32442)
- 农(27249)
- 地方(26627)
- 教育(22980)
- 财(22953)
- 业经(21977)
- 学(21673)
- 农业(18811)
- 理论(17941)
- 贸(17697)
- 贸易(17683)
- 易(17014)
- 制(16412)
- 技术(16377)
- 发(15639)
- 环境(15562)
- 融(15266)
- 金融(15264)
- 银(15157)
- 银行(15116)
- 和(14974)
- 机构
- 大学(344049)
- 学院(340027)
- 济(132951)
- 管理(130702)
- 经济(129913)
- 研究(118948)
- 理学(112962)
- 理学院(111575)
- 管理学(109651)
- 管理学院(109013)
- 中国(84373)
- 京(75567)
- 科学(72634)
- 财(60685)
- 所(59659)
- 研究所(54249)
- 范(54104)
- 师范(53698)
- 中心(52780)
- 农(52690)
- 江(50802)
- 北京(48866)
- 业大(48540)
- 财经(48498)
- 经(44159)
- 师范大学(43823)
- 院(42995)
- 州(41601)
- 农业(40835)
- 教育(40295)
- 基金
- 项目(229437)
- 科学(181722)
- 研究(174062)
- 基金(163738)
- 家(141346)
- 国家(140027)
- 科学基金(120107)
- 社会(107971)
- 社会科(102196)
- 社会科学(102174)
- 省(90227)
- 基金项目(86540)
- 教育(85130)
- 划(77437)
- 自然(76467)
- 自然科(74671)
- 自然科学(74657)
- 自然科学基金(73320)
- 编号(72805)
- 资助(67769)
- 成果(61107)
- 发(52671)
- 课题(52555)
- 重点(52216)
- 部(52057)
- 创(47541)
- 教育部(45277)
- 项目编号(44349)
- 创新(44049)
- 人文(43484)
- 期刊
- 济(147626)
- 经济(147626)
- 研究(110315)
- 中国(72946)
- 教育(64020)
- 学报(50859)
- 农(47883)
- 科学(47452)
- 管理(47411)
- 财(43428)
- 大学(39467)
- 学学(35725)
- 农业(33647)
- 技术(32119)
- 融(30078)
- 金融(30078)
- 业经(24699)
- 经济研究(23454)
- 财经(23424)
- 经(19943)
- 问题(19098)
- 图书(19000)
- 业(17187)
- 理论(16095)
- 技术经济(15996)
- 科技(15677)
- 职业(15544)
- 坛(15317)
- 论坛(15317)
- 发(15208)
共检索到512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小兴
我国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研究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有利于解释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有利于制定正确的教育发展政策,提高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缩小地区间教育水平的差距。本文研究发现,地区教育水平增长受教育资源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人均GDP、人均教育事业费、人均可支配收入、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等。
关键词:
教育水平 总量函数 panel data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严全治 苗文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健梅 陈丰
为了更加准确把握了解城乡义务均衡发展情况,笔者对山东省日照市进行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查。调查采用自编的《日照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查问卷》,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000个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611份,问卷均由学生家长完成。根据调研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并得出政策性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红琼 王雅媛 李小庆
文章基于贵州省的统计数据,以平均教育年限为基础值,利用教育标准差、教育变异系数、教育基尼系数、广义熵指数等指标对贵州省教育存量非均衡进行度量,并将这种非均衡分解到城乡之间及市(州)之间,以期发现城乡内(或间)及市州内(或间)对非均衡的贡献额,衡量贵州省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状态。
关键词:
教育发展 非均衡 统计指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定勇 杨华明
本文以东西部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为实例,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数据为依据,比较分析了东西部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非均衡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加快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以期逐步缩小东西部高职教育发展的差距,促进区域高职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
东西部 高等职业教育 骨干院校 比较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春艳
理论上,技术进步可以是一个和贸易开放并行影响工资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构建计量模型探讨中国非均衡贸易发展、技术进步与地区间工资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非均衡发展的对外贸易(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是造成地区间工资差距扩大的主导因素,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机制并不凸显。引导技术进步偏向于高技能劳动,提高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将成为贸易结构升级以及缩小工资差距的根本路径。
关键词:
贸易开放 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 工资差距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代中强
文章利用对外贸易总体差异性指标、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差异指标、出口竞争力差异指标对厦漳泉三地对外贸易差异进行全面分析。标准差系数、变异系数、外贸区位熵指数及锡尔指数实证分析表明,三地对外贸易总体绝对差异不断扩大,但相对差异呈现下降趋势。出口商品结构分析表明,三地加工贸易比重不断下降,而一般贸易比重不断上升。在出口市场集中度指数上,泉州出口市场集中度在上升,而漳州和厦门则在下降。但在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方面,厦门表现出与漳州和泉州完全相反的趋势。针对三地的贸易竞争力TC指数研究表明三地贸易竞争力都出现了上升,
关键词:
厦漳泉 区域对外贸易 非均衡发展 系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钱水土 程建生
本文基于2002年至2008年中国大陆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GMM)研究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库茨涅茨效应角度分析认为,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将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展中国家整体金融资源配置不均等,金融发展伴随收入差距拉大;第二阶段,发展中国家整体金融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根源在于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完善,城乡金融发展逐步回归均衡,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当前政府正着手于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可以预期,金融非均衡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将有望得到改善。
关键词:
金融非均衡发展 GMM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桂龙 于蕾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总量差异上,而且也表现在速度差异上。这种东中西经济发展速度的递减特征和FDI在我国的地区分布相一致,实证数据表明FDI并没有缓解东中西三大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反而起到了相反作用。
关键词:
FDI 区域经济 非均衡发展 效率差异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席涛 付跃安 李阳
以离散系数作为评价地区图书馆事业均衡发展的指标,并围绕这一指标构建了若干子指标,如资源权重、加权资源和建议资源量。文章以广州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年度统计资料为依据,以常住人口为基础变量,对省市图书馆与广州十二个区图书馆的基础性资源进行了均衡研究,并就未来投入和建设重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广州地区 图书馆事业 均衡发展 离散系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峰 刘俊杰
对桂、滇、黔39个市(州)的人口、土地城镇化的空间相关性、均衡发展度进行研究,发现2008—2012年城镇化空间相关性较差,云南土地城镇化出现低值集聚现象,广西、贵州人地协调度下降。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该区域应坚持合理的城镇土地扩张速度,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形成良性互动的城镇人地关系。
关键词:
城镇化 空间自相关 西南三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夏永祥
历史回顾与评说回顾建国以来40多年中我国东西部地区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过程,可以看出,其中经历了一个由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的转变过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30年中,我国基本上是追求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为了改变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技术和社会落后面貌,在"一五"计划期间和六七十年代的大规模"三线"建设中,国家的许多重点建设项目安排在西部地区,实行了明显的向西部地区倾斜政策。这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主要是基于下列主客观因素和内外部因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翟博 孙百才
基于教育发展的宏观数据和微观调查数据,从区域、城乡、学校和受教育群体四个方面对我国基础教育均衡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一方面,使用教育发展的宏观数据构建教育均衡指数,运用两种指标体系测度了1995—2010年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程度。体系一的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机会均衡指数、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指数、教育质量均衡指数、教育成就均衡指数和教育均衡总指数均呈现逐年均衡的发展趋势,尤其在基础教育机会均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体系二的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基础教育的城乡教育均衡指数、学校教育均衡指数、群体教育均衡指数和教育均衡总指数依然呈现趋于均衡的态势,但区域教育均衡指数的变化波动较大。另一方面...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指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翟博
从区域、城乡、学校和受教育群体四个方面对于基础教育均衡度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发展从整体上看正在趋向均衡。各地区基础教育的差距总体出现缩小态势,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入学率,各地区中小学教师合格率差距不断缩小。同时,地区间财政性教育经费以及初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和中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的绝对差异仍然在拉大;小学和初中生均预算内经费城乡差异正在随着时序变化在减小,各地区城乡中小学教师合格率差异正在逐步减小。但是,我国中小学校之间的教育投入差距还相当大;不同群体之间接受基础教育还很不均衡。造成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