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28)
2023(3611)
2022(3098)
2021(2691)
2020(2270)
2019(5409)
2018(5118)
2017(11033)
2016(5684)
2015(6558)
2014(6433)
2013(6775)
2012(6456)
2011(5890)
2010(5719)
2009(5246)
2008(5073)
2007(4451)
2006(3711)
2005(3168)
作者
(15729)
(13543)
(13315)
(12654)
(8815)
(6578)
(6027)
(5207)
(5128)
(4891)
(4656)
(4621)
(4255)
(4254)
(4219)
(4120)
(3961)
(3955)
(3777)
(3765)
(3377)
(3295)
(3242)
(3130)
(2997)
(2951)
(2908)
(2794)
(2718)
(2656)
学科
(36519)
经济(36488)
方法(21923)
数学(20866)
数学方法(20802)
(19779)
管理(17371)
(13991)
企业(13991)
(11692)
(9351)
收入(8666)
地方(8335)
农业(7307)
中国(7185)
(5631)
贸易(5630)
业经(5614)
(5402)
(5183)
财务(5183)
财务管理(5170)
企业财务(5022)
地方经济(4949)
(4758)
金融(4757)
国民(4588)
国民收入(4331)
(4255)
(4188)
机构
大学(90351)
学院(88961)
(45601)
经济(45069)
管理(37693)
理学(33958)
理学院(33652)
管理学(33347)
管理学院(33180)
研究(26551)
(20888)
中国(19881)
财经(17544)
(17069)
经济学(16324)
(16155)
经济学院(15159)
科学(13369)
财经大学(13341)
中心(12519)
(12078)
(11777)
(11571)
商学(11318)
商学院(11244)
业大(11240)
经济管理(10872)
研究所(10861)
北京(10362)
(10243)
基金
项目(63645)
科学(52367)
基金(50350)
研究(46639)
(42967)
国家(42651)
科学基金(37951)
社会(33810)
社会科(32318)
社会科学(32311)
基金项目(26859)
自然(23250)
自然科(22759)
自然科学(22756)
(22586)
自然科学基金(22405)
教育(21710)
资助(21060)
(19185)
编号(17008)
(15845)
国家社会(15356)
教育部(14495)
人文(14040)
重点(13950)
(13557)
成果(13526)
(13207)
(12616)
大学(12532)
期刊
(42490)
经济(42490)
研究(26008)
(15264)
管理(12234)
学报(11568)
中国(11330)
科学(11261)
(9907)
财经(9717)
大学(9644)
学学(9304)
(8977)
金融(8977)
(8254)
经济研究(7819)
农业(6509)
技术(6387)
问题(6382)
业经(6075)
统计(5540)
(5177)
技术经济(5038)
(4879)
商业(4678)
教育(4553)
决策(4440)
理论(4066)
经济问题(3960)
世界(3889)
共检索到118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敬水  何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文章从地区间经济实力差异、经济结构差异、基础设施条件差异、人力资本水平差异、对外开放水平差异、制度性差异等方面分析了地区收入差距形成机理,构建了地区收入差距panel data模型,以浙江省为例,对地区收入差距形成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间收入差距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地区人均GDP差异、城市化水平差异、人力资本差异对人均收入较低的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人均收入较高的地区收入差距影响不显著;基础设施条件差异对人均收入较低的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正向影响,对人均收入较高的地区收入差距具有负向影响;而地区人均外商投资差异对人均收入较高的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正向影响,对人均收入较低的地区收入差距具有负向影响;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差异、民营企业效率对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针对实证结果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骊  
本文在对行业收入差距形成机理进行理论诠释的基础上,应用计量经济学中的Panel Data方法,以浙江省为例,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模型结果显示,从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上来说,行业间产业层次水平差异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垄断水平差异,人力资本水平差异的影响相对较小,而行业劳动水平差异则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基于该实证结果,可以从严格限制垄断行业的不合理高收入和缩小行业人力资本水平差异这两方面着手以缓解行业收入差距,而由于产业结构升级所导致的行业收入差距则会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继续维持或扩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伟民  
一、全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变动人们的感觉是,“六五”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转轨以及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和不断深入,国家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并实施了对东部或沿海的布局优先、政策倾斜的发展战略,从而导致了总体上的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这是以两个地区或两个地带间的绝对距离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如1978年和1989年东部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敬水  
探讨行业收入差距形成机理,对于揭示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的本质,寻找缩小行业收入差距的途径,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劳动者个人基本特征差异、人力资本水平差异、行业自身特征差异、效率工资与行业劳动生产率、制度因素与行业垄断等方面对行业收入差距形成机理进行文献回顾与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莉  刘志文  
地区经济差距内在地通过聚集回波效应和扩散涓滴效应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本文首先分析了地区经济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然后以重庆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全市先下降后上升、地带内部逐步扩大、地带间在波动中下降的发展趋势。重庆市二元经济结构呈现出倒N型变动轨迹,城乡收入差距为呈倒U型变动轨迹,城乡消费差距则呈M型变动轨迹,总体而言,城乡差距在开始缩小。计量模型说明,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因经济的聚集回波效应和扩散涓滴的交替作用而随地带间差距、全市差距的变化及整体经济的发展呈倒U型变化。城乡统筹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内部地区经济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相互交织的复杂模式...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朱凤果  叶阿忠  
运用1987-2005年的面板数据引入制度变量——市场化指数,对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考虑教育变量内生性的基础上,发现固定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明显正向作用,人力资本是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其中健康对经济增长作用较显著,高等教育比初等教育作用大。市场化对经济增长影响为正,且比较显著,另外,国有经济职工比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地方财政支出和其他经济职工比例的影响不确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沈毅俊  潘申彪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对外开放向纵深化发展,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程度逐渐加剧。文章用我国1987-2003年各主要省份的Panel数据,对地区开放与地区内收入差距扩大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并且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进行了因果检验,认为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是导致地区内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邱宜干  
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分析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不断扩大,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吉尼系数已突破0.4。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居民素质的差异,国家政策对地区的倾斜和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三个主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立军  王明成  何萍  
文章对人均收入方程进行估计,利用方差分解模型将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在控制了劳均物质资本、交易成本、人力资本、对外贸易和城市化水平等变量之后,得出市场化水平在本文考察期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平均贡献度为10.2%,市场化水平贡献的增长率为8.3%,占收入差距增长率的比值为35.3%,位居所有影响因素贡献增长率之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焘  
文章结合西部地区面板数据,采用协整以及多元回归等方法对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显示:(1)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变化的均衡关系,城镇化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拐点";(2)完全修正的最小二乘法估计表明,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在不同阶段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促进以及抑制双重作用机制;(3)城镇化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与城乡收入差距本身有关,在一定的阶段,城乡收入差距水平越大,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继续扩大;(4)城镇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倒U型关系,临界点在城镇化率为35%的水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大胜  李琴  
本文从5个方面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同时利用1985—200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率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但经历了阶段性的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罗超平  朱培伟  张璨璨  胡猛  
由于城乡差异的存在,互联网发展和普及带来的数字红利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和时变性,进而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非线性影响,且这种影响受到城镇化水平的制约并表现出地区和群体异质性。采用2003—2018年中国31个样本省区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倒"U"型非线性影响;互联网与城镇化融合发展可以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更强的抑制效应,且互联网发展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促进效应大于城镇居民;互联网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受到城镇化水平的制约,且大部分省区市的城镇化水平还未达到最优临界值,具有一定提升空间。因此,应注重互联网发展的整体推进和区域差异,致力于多维度降低城乡数字鸿沟,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以制度创新促进城乡要素合理双向流动和要素红利释放,通过互联网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修华  邱兆祥  
本文运用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创建普惠性金融体系,发展具有包容性质的农村金融机构等是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云章  
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规模与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但是,学者们就城乡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差距的具体影响存在观点分歧;通过分析城乡劳动力流动影响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发现:城乡劳动力流动是扩大还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关键取决于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水平的高低,如果他们的工资水平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太低,则城乡劳动力流动不仅不会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反而会导致差距扩大。这一结论得到了基于山东省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和计量检验的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