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6)
2023(8256)
2022(7208)
2021(6538)
2020(5760)
2019(13807)
2018(13393)
2017(26436)
2016(14034)
2015(15835)
2014(15866)
2013(16057)
2012(15055)
2011(13422)
2010(13543)
2009(12564)
2008(12592)
2007(11402)
2006(9778)
2005(8739)
作者
(40592)
(34309)
(34256)
(32792)
(21743)
(16684)
(15803)
(13421)
(12788)
(12265)
(11552)
(11389)
(10751)
(10726)
(10726)
(10686)
(10624)
(10098)
(9917)
(9881)
(8470)
(8440)
(8411)
(7804)
(7788)
(7731)
(7611)
(7507)
(6980)
(6921)
学科
(63785)
经济(63727)
(37660)
管理(37378)
方法(29257)
(28563)
企业(28563)
数学(25895)
数学方法(25633)
(18940)
(18497)
中国(15945)
地方(14608)
农业(12981)
(12399)
业经(12358)
(12112)
贸易(12106)
(11719)
(10875)
收入(10246)
(9192)
财务(9169)
财务管理(9145)
(8938)
(8936)
金融(8935)
(8887)
银行(8859)
理论(8608)
机构
大学(205487)
学院(203740)
(88222)
经济(86542)
管理(77439)
研究(69972)
理学(66988)
理学院(66200)
管理学(65033)
管理学院(64640)
中国(52190)
(43135)
科学(42312)
(40604)
(36383)
(35856)
中心(32552)
研究所(32521)
财经(32345)
业大(30674)
(30620)
(29327)
农业(28633)
经济学(28382)
(27400)
师范(27167)
北京(27072)
经济学院(25936)
(24626)
(24320)
基金
项目(135895)
科学(106753)
研究(99916)
基金(99079)
(86416)
国家(85714)
科学基金(72681)
社会(64138)
社会科(60769)
社会科学(60746)
基金项目(52712)
(52134)
教育(45892)
自然(45782)
自然科(44729)
自然科学(44712)
(44441)
自然科学基金(43900)
编号(40597)
资助(40004)
成果(33499)
重点(30947)
(30937)
(30106)
(28186)
课题(27521)
国家社会(27067)
教育部(26616)
科研(26325)
创新(26310)
期刊
(94984)
经济(94984)
研究(60480)
中国(38103)
(32974)
学报(32553)
(32196)
科学(29500)
管理(26092)
大学(24499)
学学(22904)
农业(21760)
教育(20700)
(17508)
金融(17508)
技术(17113)
财经(16136)
经济研究(15897)
业经(15489)
(13970)
问题(13340)
(12169)
(11012)
技术经济(10802)
(10160)
统计(10147)
商业(9767)
理论(9491)
图书(9400)
(9062)
共检索到299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亚明  
中国渐进式市场化改革和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现实背景,为深入探寻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背后的经济规律,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研究线索。通过引入专业化分工和交易成本,本文构建了超边际分析视角下地区收入差距的理论模型,揭示了经济系统中分工演进与制度环境影响下交易效率之间的逻辑关系,数值模拟进一步表明不同的交易效率演变路径是引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发展变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强调交易制度的重要性,努力改善落后地区的市场化交易环境,是缩小中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里  谌莹  
基于新经济增长模型构建了产业集聚影响地区收入差距机制模型,并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动态考察了产业集聚、制度以及技术和劳动力等因素的变化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经济从最初的不均衡状态向鞍点稳定均衡点的运动轨迹以及集聚因素对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产业集聚存在一个最优规模,集聚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该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在适度的范围内,提高产业集聚规模不仅能缩短地区收入差距收敛的时间,而且能缩小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耿德伟  
本文利用中国收入分配课题组于1995年和2002年实施的城市住户调查数据并从组群的视角重新考察了1990~2002年间城镇收入水平差距的演进情况。本文的研究发现相比于不同年龄组之间的收入差距,同一年龄组群内部的收入差距在中国的收入差距中占有支配性地位。同时,分析也显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1990~2002年城镇居民个人组间收入差距不断缩小,而组内收入差距则迅速扩大。随后本文对城镇居民个人组内收入差距变动进行时间效应、组群效应和年龄效应分解,结果显示组内收入差距除随时间总体呈上升趋势外,较晚出生年龄组的收入差距较较早出生年龄组的收入差距要大。最有趣的是本文发现收入差距随年龄总体呈倒U型变化,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倪晓宁  包明华  
地区差距是否如许多学者所说是中国中长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障碍,本文在计量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否定答案。该实证分析的基本结论是:(1)中国的地区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几乎没有影响,因此,针对地区差距展开的宏观调控仅能改善社会公平;(2)城市化、工业化和城乡收入问题滞后会削弱资本推动力,减慢整个经济增长速度;它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能力和资本投入相比具有同等重要性,是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真正可能的障碍;针对这些领域展开的宏观调控将改善资本效率,释放潜在经济增长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渝琳  马晓娜  
针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现实背景,本文从不同角度,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通过超边际分析思想,理论论证了我国现阶段处在半专业化分工结构中人均收入水平非均等化,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与生产技术发展水平、交易效率、制度效率、价格水平有关,而与劳动力人数、学习成本等因素无关。利用1990~2008年的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生产技术水平、交易效率的差异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影响,制度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适中,商品价格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联度最小。继而,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各影...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万里  李齐云  张晓雯  
中国式财政分权是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体制根源。政治激励扭曲引致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异化,使收入分配向企业和政府倾斜而劳动报酬下降;财政激励使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成为收入差距的强化机制;政治激励与财政激励的叠加,使中国收入差距处于循环累积状态,陷入不断僵化的失衡陷阱。因此,解决中国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必须矫正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同时,中央政府应该上划由现行地方政府承担的关系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实现事权"归位",以提高政府支出的公共性和公平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姜乾之  权衡  
该文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之间长期存在的"劳动力流动与区域发展差距并存悖论",建立新经济地理学研究框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劳动力流动与地区产业集聚之间表现出互为因果的关联性。同时,三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导因素,逐步从地区产业发展的结构效应演变成为地区非农产业的集聚效应。在我国东部地区一体化水平尚未进入高级阶段之前,经济集聚的"向心力"大于"离心力",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和非农产业区域集中现象将在一段时期内并存,而这只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间形态;与此同时,经济集聚也抬升了城市发展的拥挤成本,随着运输、非贸易品价格等变量的内生调整,经济集聚的"离心力"将逐步增大并将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祖辉  张晓波  王敏  
收入差距扩大化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也是如此。本文从要素收入的视角出发,以浙江1986 ̄2003年的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为基础,对农村居民收入按要素来源进行重新划分,运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着重考察了农民企业家报酬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企业家报酬不但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收入差距的变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人力资本中的技能,培训和教育这3个影响企业家能力与报酬的因素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技能拥有对农民企业家才能的发挥和报酬的高低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次是接受培训的程度,而教育年限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以及现今农民企业家报酬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董亚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显著增加,但居民收入差距也随之不断扩大。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对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大小的基本判断与评价,学者们的观点各异、分歧较大。一种观点认为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是适度的,也有观点认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进入"警戒"区间,但没有出现两极分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出现了两极分化。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令人深思。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祖辉  王敏  宋瑜  
本文首先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将收入差距问题简化抽象为要素市场的分配问题;然后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变量确定为农村居民的要素禀赋和村庄外部市场环境,并分别对这两个变量影响村庄内部和村际收入差距水平、收入差距变化的途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阐述;最后通过基尼系数静态分解、基尼系数变化的动态分解分别对村庄内部收入差距和村际间收入差距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中所提出来的外部市场环境通过改变收入结构来影响村庄内收入差距变化,以及外部市场环境主要通过改变要素收入集中程度并同时改变收入比重来影响村际间收入差距变化的假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建斌  刘华  
收入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问题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现实挑战。本文利用CGSS2008数据,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从微观层面分析了税负公平、收入差距与再分配的关系。研究证实,居民感知的税负公平与其再分配偏好显著相关,与那些认为税负不公平的居民相比,认为税负公平的居民具有更弱的再分配偏好,即对当前的收入分配状况更加认同;居民感知的收入差距与其再分配偏好显著相关,居民感知的收入差距越大,其再分配偏好就越强烈,这表明,"抗拒理论假说"在我国居民中得到验证。此外,边际效应估计表明,与其他相关变量相比,税负公平变量和收入差距变量对再分配偏好的边际影响较大,这表明,我国居民所感知的税负公平和收入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世光  
近年来,与贸易自由化同步出现的发展中国家内部的高技能工人和低技能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加大问题不能被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所解释。本文构建一个将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放在统一框架中考虑的模型,说明发展中国家机械设备类产品的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和成本节约性的技术进步导致高技能工人和低技能工人之间工资差距的扩大,并引入居民和政府,说明高技能工人的内生决定和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选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广平  陈立文  陈晨  李丹妮  
利用2005~2012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以房屋竣工面积、利率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控制变量,分析了城镇化对房价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城镇化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正向影响房价,利率则与房价之间存在着显著负向关系;城乡收入差距在城镇化对房价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屈晓娟  
文章基于水平创新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构建一个内生技术进步模型,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在技术差距、模仿能力、模仿技术比重等因素对后发地区经济增长作用中的调节效应。结论表明:后发地区存在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其临界状态受到技术差距、模仿能力、模仿技术比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同时,揭示了适度知识产权保护对中间研发部门人力资本积累存在正向促进关系,其与技术差距、模仿能力、模仿技术比重和本土研发投入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因此,我国当前供给侧改革和创新驱动战略应该制定适应性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深层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丽敏  
文章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与超边际分析框架,将环境所有权界定和执行的模糊程度引入模型,结合技术市场与人才市场交易效率及绿色技术研发基础等外生因素,分析内生绿色技术进步的组织结构与国别分布的变迁路径。模型推导与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外生比较优势在绿色技术研发国别分工中的作用、制度性效率因素对绿色技术国别分布的作用机制、一国实现绿色技术自主研发的充要条件以及绿色技术研发专业化深化的特征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