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1)
2023(10152)
2022(8647)
2021(7954)
2020(6163)
2019(14238)
2018(14036)
2017(26099)
2016(14473)
2015(16038)
2014(16427)
2013(16016)
2012(15257)
2011(14053)
2010(14471)
2009(13017)
2008(13206)
2007(12243)
2006(11002)
2005(10326)
作者
(43169)
(35778)
(35723)
(33796)
(23120)
(17463)
(16271)
(13840)
(13601)
(13399)
(12263)
(12039)
(11906)
(11578)
(11449)
(10918)
(10733)
(10519)
(10436)
(10182)
(9245)
(9012)
(8731)
(8326)
(8287)
(8271)
(8034)
(7978)
(7408)
(7238)
学科
(62798)
经济(62735)
(40200)
管理(39138)
(31314)
企业(31314)
地方(21655)
中国(21322)
(19049)
方法(18476)
业经(15985)
数学(14923)
数学方法(14703)
(13748)
农业(13386)
(12683)
(12605)
(12472)
银行(12455)
(12089)
地方经济(12071)
(11955)
金融(11953)
(11396)
贸易(11382)
(11150)
(10915)
理论(10466)
技术(10151)
环境(9616)
机构
学院(207506)
大学(202346)
(81028)
经济(78965)
研究(75995)
管理(72586)
理学(60184)
理学院(59332)
中国(58415)
管理学(58221)
管理学院(57799)
科学(46877)
(45075)
(40048)
(39143)
(36019)
研究所(35750)
(34900)
中心(34323)
(30802)
师范(30470)
财经(29711)
北京(29133)
(29055)
业大(28610)
农业(27757)
(27513)
(26633)
(25896)
技术(24970)
基金
项目(127758)
科学(98967)
研究(96450)
基金(88091)
(77025)
国家(76268)
科学基金(63986)
社会(58704)
社会科(55481)
社会科学(55468)
(52108)
基金项目(45753)
教育(44634)
(43462)
编号(40899)
自然(39909)
自然科(38957)
自然科学(38948)
自然科学基金(38243)
资助(36092)
成果(34522)
(33498)
课题(30150)
重点(29516)
(26897)
发展(26884)
(26558)
(26410)
(26227)
(24912)
期刊
(103915)
经济(103915)
研究(66368)
中国(51077)
(35153)
学报(32191)
教育(31583)
(30798)
管理(29863)
科学(29726)
大学(23973)
(23847)
金融(23847)
农业(23773)
学学(22047)
技术(19352)
业经(19011)
经济研究(15963)
财经(14620)
问题(13076)
图书(12776)
(12700)
(12648)
(10887)
论坛(10887)
(10674)
商业(10396)
现代(9956)
(9845)
(9778)
共检索到339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苗复春  
一、地区性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制定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党的十二大,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国外的一些经验教训,提出到本世纪末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其指导思想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实现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富裕幸福。地区性发展战略无疑也要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和全国总的战略目标,使之具体化,落到实处。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来说,指导思想体现在许多方而。这里主要谈以下几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贵访  杨道华  
中共中央关于“七五”计划的建议强调指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现代化在四个现代化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把促进利技进步这个带有全局性的根本任务真正放到战略地位上来”。众所周知,只有科学技术实现现代化,才能为工业、农业、国防现代化提供科学技术条件,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工业、农业和国防。在四化建设中,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必须先行。工业在国民经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军  王文兴  刘金华  
从 2 0 0多年前的欧洲工业革命开始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逐渐对立起来。由于过分偏重经济发展 ,轻视生态环境保护 ,出现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 ,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 2 1世纪将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 ,为了保持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平衡 ,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循环型社会的建立日显重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世东  高兴武  林震  陈应发  王继龙  黄震春  
美丽国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研究以包含了生态美、经济美、社会美、文化美、政治美等在内的广义上的美丽国家为对象,研究提出了美丽国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进、"三大规律"相统一、"五位一体"协同推进、"三型社会"同步建设、全社会合作治理的战略思想,遵循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协同发展、持续发展、公平发展、传承发展和共同发展等基本原则,实现国家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社会和谐、文化繁荣和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政治、美丽文化、美丽社会等核心内容,提出了德治、法治、金治、慧治、共治等五大战略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新伟  武巧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建  
中国中部地区工业化高潮的兴起和未来发展战略的探索王建1994年以来,中部皖、赣、豫、鄂四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提高,甚至超过了一向排在前列的东南沿海省份。这标志着中国的工业化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展开,是令人兴奋的事情。究其原因,中部地区的工业化高潮,仍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炎  
我国作为数字经济活跃度全球第一、规模第二的经济体,从部署"互联网+"到提出数字中国,体现了政府推进数字化产业纵深化、助力数字经济横向扩展的政策决心。新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存在软肋,亟需通过对全球数字战略部署趋势与主要发达国家数字战略分析,寻求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文献分析与政策对比研究,对数字化进程的逻辑与数字经济的概念进行解析,在此框架下比较OECD各成员国数字战略部署趋势,分析我国与德国、美国和日本具体的"3+1"数字战略结构,最后根据我国当今数字经济发展特点,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探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元  
领导科学、决策科学是随着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现在已经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科学,并且通过领导者们的掌握和运用,发挥出它的重大作用。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运用决策科学领导革命走向胜利的。象毛泽东主席在战争年代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著作就是那个时代决策科学的光辉代表作。在今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崔志明  马荣昌  
我国行政区域中的县域经济社会“五脏”俱全,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大,人口构成中农民比例高。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沟通城乡、因地制宜配置资源,指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形成县域优势的功能。它既受全局制约,又受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要素的直接支配。基于此,我们在陕西渭南地区和华县2000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中,应用了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cs)方法,通过应用实践,我们认为,要成功地利用好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县域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动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丽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结构发生变化。在这一过程中,高校继续教育作为为成人学习者提供学习机会的教育平台,其作用无疑越来越重要。然而,当前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不仅缺乏对学员进行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应有重视,更没有实质性地关注高校继续教育在推动学习化社会建设中的应尽之责。转型期的高校继续教育应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由此获得自身发展的更大空间,最终实现高校继续教育沿着"学历导向型—职业导向型一学习导向型"的路径转型,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吕次录  
1988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辽东半岛8市17县区对外开放,这一决策不仅对于辽宁省、而且对于加快我国北部乃至全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都将产生影响。卫生部门如何根据本身的特点,制定出适应辽东半岛对外开放的卫生事业发展战略,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拥军  曹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晓东  
在探寻"中华老字号"企业的发展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大多集中于全国性的"老字号"企业,如全聚德、茅台等,而对于占据大多数的地区性"中华老字号"企业却较为忽略,而正是这些企业在品牌化的过程中困境重重,因此我们以辽宁省为例,基于地方经济及品牌的相关理论,对于地区性特征明显的"中华老字号"企业的品牌战略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从品牌定位、品牌创新、品牌传播、品牌延伸与品牌维护等策略方面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以期促进"中华老字号"企业的全面发展与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