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94)
- 2023(8396)
- 2022(7104)
- 2021(6283)
- 2020(4843)
- 2019(11003)
- 2018(10813)
- 2017(20200)
- 2016(10574)
- 2015(11894)
- 2014(12186)
- 2013(12274)
- 2012(11974)
- 2011(11265)
- 2010(11730)
- 2009(10920)
- 2008(10548)
- 2007(9531)
- 2006(9070)
- 2005(8670)
- 学科
- 济(73173)
- 经济(73121)
- 管理(25971)
- 地方(25031)
- 业(24506)
- 中国(20094)
- 方法(17823)
- 企(16783)
- 企业(16783)
- 农(16167)
- 地方经济(15885)
- 数学(15293)
- 数学方法(15182)
- 业经(14667)
- 学(12108)
- 农业(11787)
- 发(11335)
- 融(10715)
- 金融(10714)
- 环境(10132)
- 银(9839)
- 银行(9828)
- 行(9707)
- 制(9700)
- 贸(9160)
- 贸易(9148)
- 财(8688)
- 易(8644)
- 产业(8204)
- 发展(8177)
- 机构
- 学院(166001)
- 大学(162980)
- 济(79839)
- 经济(78245)
- 研究(66899)
- 管理(56203)
- 中国(51047)
- 理学(46298)
- 理学院(45644)
- 管理学(44927)
- 管理学院(44607)
- 科学(38274)
- 京(36294)
- 所(34777)
- 财(33919)
- 研究所(30995)
- 中心(28942)
- 江(26568)
- 农(26406)
- 财经(25905)
- 经济学(25658)
- 北京(24175)
- 范(24078)
- 师范(23835)
- 院(23694)
- 经(23258)
- 经济学院(22614)
- 州(21805)
- 业大(21092)
- 科学院(20930)
- 基金
- 项目(99467)
- 科学(77380)
- 研究(75241)
- 基金(69395)
- 家(60032)
- 国家(59507)
- 科学基金(49865)
- 社会(48922)
- 社会科(46390)
- 社会科学(46379)
- 省(39654)
- 基金项目(36003)
- 教育(33302)
- 划(32609)
- 编号(29762)
- 发(29231)
- 自然(28877)
- 资助(28507)
- 自然科(28137)
- 自然科学(28130)
- 自然科学基金(27589)
- 成果(24929)
- 发展(24173)
- 展(23774)
- 重点(22967)
- 课题(22472)
- 部(21279)
- 国家社会(20514)
- 创(20031)
- 创新(18854)
共检索到280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王学军
地区形象设计与区域经济发展、地区软实力培育、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互动关系。提升地区形象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强地区软实力、提高地区竞争力和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风娥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的矛盾,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本文论述了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西部地区 障碍 策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峰 魏成龙
循环经济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也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手段,其根本目的是寻求经济循环圈和生态循环圈的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有利于生态的恢复,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西部地区建立循环经济系统应推进环保产业发展,倡导绿色消费,强化技术支撑,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体系,完善政策、法律制度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杜金柱 郭亚帆 刘佳
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标准,探究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论文选取内蒙古、四川、重庆、宁夏和贵州五个代表省市,从发展的投入产出状况分别对各个代表省(自治区)进行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估。从整体上看,认为五个省市基本是沿着可持续发展的轨迹进行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大文
环境价值是社会与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路径抉择。环境问题的实质仍然是路径取向的问题,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以及意义的选择问题。加强环境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在环境恶化的压力之下,需要我们积极引导,统筹兼顾,促进利益整合与共享,推进区域和谐发展及环境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
环境价值 西北地区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立志 孙启明 韦结余
本文利用1978-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市区的统计数据,测算了我国西部地区的资本、劳动力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资本投入,由于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太大,因此TFP呈现相对平稳下降趋势,TFP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本文又进一步分析了投资、劳动力及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提出了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绘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迅猛,国家紧密部署的城镇化组合新政、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政策和"一带一路"建设为新一轮人口落户西部城市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还面临一系列现实难题需要解决。西部地区应抓住难得的机遇,直面挑战,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发展、财政政策调整和落户政策保障等措施,为推动区域城镇化发展和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琦 虞孝感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核心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该地区保持着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速度快速发展,对全国经济起到了强有力的拉动作用。21世纪将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产业国际转移的时机,该地区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地区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外商来此投资的热潮不减,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多;但另一方面,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高,能源缺乏,交通紧张,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等问题也日益显著,影响着地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从协调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角度,探讨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经济 可持续发展 长江三角洲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秀玲 谭会萍 朱瑞雪
本文在论述了绿色贸易及其产生的背景基础上,分析了绿色贸易作为对当今国际贸易有着重要影响的新现象和发展的新趋势,认为发展绿色边境贸易无疑是适应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论文分析了绿色贸易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从加强国际合作、为企业申请环境认证工作创造条件、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进出口发展战略、加大扶持力度,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和大力发展边境绿色产业等几个方面发展绿色边境贸易的战略与措施。
关键词:
绿色贸易 边境贸易 民族地区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其国 彭培好 陈文德 何方永
四川干旱河谷区是具有独特的自然、气候特征以及文化多样性的民族聚居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质灾害严重。在几十年的干旱河谷利用经济作物治理方面已取得大量的成果,地区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农、林、牧、药复合型经济作物配置模式受到关注,经济作物引种和开发日益受到重视,地方特色的产业逐步取得初步成效。然而,干旱河谷发展还存在科学认识、科学规划、科技支撑、科学管理以及资金来源等方面的问题,生态演替有逆向发展势头,水土流失严重,经济和环境矛盾突出。干旱河谷地区经济作物的进一步发展,应着重从认识、规划、管理和创新着手,全面制订干旱河谷地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政策,实现整个干旱河谷地区经济作物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干旱河谷 经济作物 修复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庞洪伟 杨鑫 姚守峰 巩艳红
生态产业化是遵循产业化规律推动生态建设的生态环境高水平发展模式。理论上生态产业化的完善进步与技术创新密不可分,统筹推进生态产业化有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全球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价值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论文以2006—2021年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熵权TOPSIS法计算生态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下分析生态产业化对可持续发展的驱动作用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生态产业化能够显著促进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产业化与技术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技术创新在生态产业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因此,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应加大对“双碳”等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着力发挥好生态产业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正向效应,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生态脆弱地区民生改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庞洪伟 杨鑫 姚守峰 巩艳红
生态产业化是遵循产业化规律推动生态建设的生态环境高水平发展模式。理论上生态产业化的完善进步与技术创新密不可分,统筹推进生态产业化有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全球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价值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论文以2006—2021年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熵权TOPSIS法计算生态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下分析生态产业化对可持续发展的驱动作用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生态产业化能够显著促进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产业化与技术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技术创新在生态产业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因此,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应加大对“双碳”等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着力发挥好生态产业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正向效应,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生态脆弱地区民生改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文福
自改革开放以来 ,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 ,仍面临较多难点 ,诸如人口增长率居高不下 ,乡村富余劳动力众多且素质低下 ,转移服务体系不健全 ,二元体制转型缓慢 ,各省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跨省区转移竞争激烈等。针对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促进西南喀斯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思路和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