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65)
2023(13856)
2022(11960)
2021(11226)
2020(9408)
2019(22090)
2018(21554)
2017(42361)
2016(22599)
2015(25280)
2014(24938)
2013(25194)
2012(23312)
2011(21119)
2010(20809)
2009(19077)
2008(18450)
2007(15865)
2006(13742)
2005(12177)
作者
(64339)
(53569)
(53179)
(50667)
(34184)
(25613)
(24135)
(20994)
(20304)
(19015)
(18318)
(18138)
(16940)
(16802)
(16555)
(16458)
(15951)
(15584)
(15231)
(15131)
(13218)
(13144)
(12880)
(12015)
(11891)
(11877)
(11687)
(11451)
(10664)
(10532)
学科
(102172)
经济(102072)
管理(62151)
(61043)
(49097)
企业(49097)
方法(47804)
数学(42415)
数学方法(42071)
中国(27224)
(26396)
(23376)
业经(21509)
地方(21147)
(19587)
贸易(19579)
(19467)
(19008)
农业(17699)
(17154)
技术(14851)
环境(14633)
(14533)
(14004)
金融(14002)
产业(13780)
(13757)
(13731)
银行(13719)
财务(13672)
机构
大学(327432)
学院(323606)
(141242)
经济(138737)
管理(130732)
理学(114450)
理学院(113202)
研究(112298)
管理学(111548)
管理学院(110978)
中国(83269)
(69907)
科学(67246)
(60569)
(55353)
研究所(50829)
财经(50093)
中心(49438)
(49364)
业大(46659)
(45846)
北京(44594)
经济学(44268)
(43650)
(41910)
师范(41551)
(40810)
经济学院(40176)
农业(38669)
财经大学(37621)
基金
项目(226687)
科学(179819)
基金(167668)
研究(166435)
(145989)
国家(144886)
科学基金(124722)
社会(107720)
社会科(102361)
社会科学(102336)
基金项目(88917)
(84753)
自然(79803)
自然科(77961)
自然科学(77944)
自然科学基金(76610)
教育(74810)
(72192)
资助(69632)
编号(65856)
成果(53019)
(51510)
重点(50564)
(49053)
(46861)
国家社会(45430)
课题(44809)
教育部(44569)
创新(43796)
人文(43287)
期刊
(147094)
经济(147094)
研究(97629)
中国(55329)
学报(49194)
科学(47088)
管理(46644)
(44196)
(42612)
大学(37628)
学学(35451)
农业(31230)
教育(30900)
技术(26231)
(26205)
金融(26205)
经济研究(25054)
财经(24588)
业经(22690)
(21089)
问题(19805)
(16581)
(16457)
技术经济(16376)
图书(15697)
理论(15423)
科技(15268)
世界(15086)
现代(14331)
统计(14200)
共检索到461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安平  
On the basis of Thirlwall's framework (1966),this paper develops a model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gional disparities and industry structure.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s of industry structure cannot fully account for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立君  郑艳  
本文构建了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关系的分析框架,论述了两者相互作用的传导机制。利用1992—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定的行业收入差距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产业结构调整将扩大中国行业收入差距,但对不同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不同,将扩大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中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据此,本文提出,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劳动力供给情况,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减少结构性失业。要科学确定不同区域城镇化发展重点,东部地区主要提升第三产业规模和质量,中西部地区主要发展基础设施、提升第二产业规模和质量。要加大对低收入群体、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宽就业渠道,实现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同步优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小玉  郭文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近年来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探讨收入分配的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部地区为研究对象,依据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对中部各省份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度量,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紧密关系,应从加快城市化进程,构建中部地区的城市群或城市带;促进第二产业尤其是新型工业发展;全面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统筹三大产业均衡协调发展等方面缩小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范剑勇  
1978年以来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短暂下挫后持续向上攀升,同时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二产业产值份额偏高的失衡、非农产业向东部地区转移与集聚的特点。本文将地区差距扩大与产业结构失衡、非农产业集聚联系起来,分别计算了1978年~2004年与经修订后1993年~2004年的全国31省、市、自治区与去除三大直辖市后28省、市、自治区的地区差距及其变化的产业构成,发现:31省、市、自治区的地区差距持续扩大是第二产业高产值份额与非农产业向少数省市集聚所致,且第二产业高产值份额对地区差距扩大在2000年以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8省、市、自治区的地区差距扩大是第二产业的高产值份额与第二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邹红  刘本定  罗彦杰  
本文分别构建了我国地区人身险和财产险影响因素的实证模型,使用1996年~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重点采用动态系统GMM估计方法,检验人身险和财产险需求地区差异的动态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与人身保险需求相比,财产保险需求近年来的"习惯形成"特征更为显著,收入水平的增长更有利于加快当前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东部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人身险保费收入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财产险保费收入具有抑制效应,与人身险相比抑制效应更大且更为显著。此外,保险公司数量、人均储蓄存款和城市化率也是解释差异的关键因素。因此,缩小保险市场环境差异和地区经济环境差距、加强保险市场和保险产品结构的协调性是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素宜  周婷  
本文在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消费差距关系的基础上,依据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升级能通过要素配置效应、产出效应和消费示范效应三种渠道作用于城乡消费差距。实证研究表明,不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分区域研究,都证实了产业结构升级能显著的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东部地区作用程度最高,西部地区最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洪梅  章磷  董大朋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产生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城镇化进程延缓密切相关,本文选择2003—2016年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面板数据,对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对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下的产业结构升级加大了东北地区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当前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作用。因此,本文认为应该调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政策,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注意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城乡之间协调均衡发展,消除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障碍,拓宽农业劳动者收入渠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慧  伏开宝  李勇刚  
构建数理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运用1994—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实证结果支持了数理模型的结论。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却能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具有门槛效应。研究还表明,产业结构升级的收入分配效应在中国各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慧  伏开宝  李勇刚  
构建数理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运用1994—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实证结果支持了数理模型的结论。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却能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具有门槛效应。研究还表明,产业结构升级的收入分配效应在中国各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金全   薛蔚雯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收敛呈现以2013年为节点先快后慢的变化趋势。基于包含产业结构变迁的三部门Mankiw-Romer-Weil扩展收敛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迁整体上能够促进省际经济收敛,但存在产业异质性;劳动力流入工业在短期内对收敛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流入服务业难以促进收敛。进一步研究表明,1998—2013年,相较东部地区以农业劳动力流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变迁,中西部地区以农业劳动力流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强,促进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缩小,从而加快我国整体经济收敛;而2013年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变迁方向与东部地区逐渐同步,均以农业劳动力流入服务业为主,省际经济收敛速度放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裴延峰  
研究目标:探究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空间不平衡特征及其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方法: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高度化两个层面,测度2000~2019年中国产业结构变迁,采用Theil指数测度其空间差异,借助二次指派程序(QAP)探究产业结构变迁的空间不平衡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产业结构的变迁呈现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表现出“阶梯式”的分布格局,而产业结构高度化呈现“核心—边缘”特征。全样本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对地区经济差距均产生显著的影响。分时期考察结果则显示,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强度逐步提升并超过了产业结构高度化。分地区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强度不同,东部地区应注重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协调发展,中部地区则应该两者并重,西部地区应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上发力。研究创新:从关系数据视角,应用二次指派程序揭示产业结构变迁的空间不平衡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价值:从产业结构变迁视角为理解地区经济差距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框架,为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兴无  田圆  
本文利用河南省1978—2012年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河南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长短期关系。研究显示,长期内,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且经济增长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单项格兰杰原因,第一产业比重的降低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短期内,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一定影响,且产业结构的冲击对城乡收入差距方差的贡献度高于经济增长扰动产生的贡献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根  
产业结构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实现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仅关系到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区域的社会和谐与稳定。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0-201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三次产业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差异,并提出要通过发挥产业结构的调节功能、提高人力资本的投入水平以及统筹三次产业的合理布局来缩小长江经济带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波虹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江苏省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本文针对产业结构、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绝对值和比率的影响,采用江苏省13市区2009-2017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显示:城镇化率和产业结构对江苏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的绝对值和比率呈现出了不同的规律。首先,城市化率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绝对值呈线性正相关,并形成双向因果关系;城市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比率构成线性负相关,并具有单向因果关系。其次,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与江苏第二和第三产业结构呈现线性正相关,并构成单向格兰杰原因,表明城乡收入的绝对差造成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三,第三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比例呈现线性负相关,并形成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人均GDP的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不存在因果关系,表明经济的发达与否,与城乡收入差距无关。最后,提出缩小江苏省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新  邢怀振  于荔苑  
文章基于2005-2018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城乡收入差距三者间的关系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化影响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表现为正向,在西部地区表现为负向;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均表现出负向影响,且在中部地区表现为"U型"的负向关系。因此,应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推进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