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44)
2023(9631)
2022(8083)
2021(7429)
2020(5831)
2019(13676)
2018(13243)
2017(24935)
2016(13120)
2015(15000)
2014(14711)
2013(14970)
2012(14607)
2011(13656)
2010(13716)
2009(12445)
2008(12197)
2007(10725)
2006(9820)
2005(9320)
作者
(37878)
(31828)
(31529)
(29990)
(20430)
(15270)
(14428)
(12333)
(12258)
(11272)
(11096)
(10566)
(10392)
(10178)
(10052)
(9860)
(9490)
(9218)
(9003)
(8813)
(8152)
(7676)
(7639)
(7260)
(7127)
(7112)
(6994)
(6873)
(6485)
(6381)
学科
(69636)
经济(69577)
管理(30620)
(29387)
中国(25763)
方法(22953)
地方(21172)
数学(20811)
数学方法(20708)
(19817)
(19067)
企业(19067)
(18713)
贸易(18699)
(18239)
(14198)
业经(13999)
农业(13538)
(13061)
(12255)
地方经济(12009)
(11572)
(11547)
金融(11546)
(11379)
银行(11370)
(11252)
环境(10858)
(10834)
发展(9234)
机构
大学(193391)
学院(192512)
(94965)
经济(93455)
研究(78533)
管理(68749)
中国(61068)
理学(57693)
理学院(56917)
管理学(56267)
管理学院(55881)
科学(43482)
(43451)
(41731)
(39810)
研究所(35805)
中心(33859)
财经(32173)
经济学(31950)
(30720)
(29449)
经济学院(28867)
北京(28826)
(28471)
(28164)
(27375)
师范(27159)
科学院(24290)
财经大学(23829)
业大(23816)
基金
项目(123669)
科学(98344)
研究(94079)
基金(91222)
(79603)
国家(78998)
科学基金(66307)
社会(63756)
社会科(60592)
社会科学(60582)
基金项目(46782)
(44701)
教育(40973)
(38712)
自然(38051)
资助(37429)
自然科(37180)
自然科学(37171)
自然科学基金(36523)
编号(36461)
(33581)
成果(30716)
(28900)
重点(28414)
国家社会(28385)
发展(28105)
(27649)
中国(26953)
课题(26013)
(25266)
期刊
(110397)
经济(110397)
研究(68132)
中国(44903)
(30388)
(29212)
科学(27297)
学报(27039)
管理(26610)
(21756)
金融(21756)
农业(21293)
大学(21153)
教育(20991)
学学(19640)
经济研究(19600)
业经(16982)
财经(16775)
(15915)
问题(15514)
技术(15485)
(14696)
国际(14266)
世界(13599)
(11977)
图书(11003)
技术经济(9847)
资源(9392)
经济问题(9383)
(9290)
共检索到316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黄君洁  
目前,人类发展的概念正逐步取代了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现有的公共支出水平,尤其是与人类发展密切相关的公共支出是否有效地促进中国人类发展水平,以及地区间公共支出水平的差异是否会对各地的人类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成为我们需要解答的问题。本文研究表明,虽然就全国范围看,各类公共支出促进了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及各分项指数的提高,但是,按经济发展水平分组的研究却显示,只有人均基建支出无一例外显著地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其余指标表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晶  郭立文  
文章从国际通用的人类发展(HDI)角度入手,研究了中国的区域差距和空间格局。采用聚类分析法对中国各区域进行重新分类,并尝试从HDI综合指数和分项指数对人类发展的区域差距进行了单维度和多维度的剖析。研究表明区域之间人类发展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经济维度上,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消除地区差距和不均衡发展的关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圣云  罗玉婷  韩亚杰  李晶  
应用空间基尼系数、泰尔系数分解及面板模型等方法,对1995-2013年中国人类福祉地区差距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1995-2013年中国人类福祉省际差距整体趋于缩小。其中,"九五"时期不断缩小,"十五"时期波动变化,"十一五"时期快速缩小,"十二五"时期趋同发展;(2)四大区域之间的人类福祉差距是最主要的差距,但其贡献率总体呈递减趋势,而区域内人类福祉省际差距的贡献率呈递增趋势。西部地区人类福祉的省际差距最大但降幅明显,东部地区人类福祉的省际差距先扩大后降低,中部、东北地区人类福祉省际差距相对较小且不断缩小;(3)中国人类福祉地区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同向扩大。加快经济发展、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均可提高中国各省的人类福祉水平,但也可能扩大地区差距。提高卫生经费占比的增长率可降低中国人类福祉水平,但却能有效缩小中国地区之间的福祉差距。提高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和人均转移支付,既能提高中国各省区的人类福祉水平,又可起到促进地区之间福祉均衡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戴珊珊  
人类发展指数(HDI)是对人类发展成就的总括衡量,较GDP更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的发展成就。政府支出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对一国的人类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新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应为促进我国人类社会全面发展服务,应根据各地的实际,不断加大对教育、医疗保健、公共卫生安全的投入,调整投入结构,改善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靳友雯  甘霖  
文章采用2010年新版HDI的测算方法对1996~2010年中国各省市的HDI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使用HDI的三个分项指数的协方差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及相关系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6~2010年中国各省市HDI及其各维度指数的均值均有较大的提高,尤其是经济建设成就巨大,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显著缩小。而2005~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高水平地区与低水平地区之间出现了教育与健康"一高一低",经济与教育"一升一降"新局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君洁  
本文利用人类发展指数(HDI)来衡量我国人类发展状况,用经验研究的方法判断现行的财政支出分权的后果是否与人类发展这一目标相吻合。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分权促进了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仅如此,经济、教育和健康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不过,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进行的分组研究结果显示,财政支出分权无一例外地促进了各地区经济增长,但在教育和健康方面,财政支出分权的效果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其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要大于在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毛捷  汪德华  白重恩  
针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实行财政分权制度的多民族国家缓和民族矛盾、缩小地区差别的重要手段。基于最优政府间转移支付模型和"净财政收益"概念,本文首先提出如下理论假说:这类转移支付有助于减少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公共支出差异和经济发展差距。然后使用1993—2003年中国县省两级数据,并采用基于趋势评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法(DID with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检验上述理论假说。研究发现:(1)中国2000年底实施的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政策,显著促进了民族地区公共支出水平的相对提高和公共支出结构的相对优化。不过,促进作用未显示出随时间不断增强的态势。(2)该项政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博  李清彬  
能源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而由于资源禀赋、历史基础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地区差异性,中国的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这种存在于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显然也表现在了能源消费方面。本文使用1998年-2009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度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的地区差距,考察决定地区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的城市化水平、城镇居民消费、工业化程度、国有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情况,然后运用基于回归的Shapley值分解技术,对中国地区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差距进行分解研究。分解结果显示:地区固有因素是影响地区差距的最主要因素,接下来依次是城市化水平、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工业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庆秋  陈涛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类发展指数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而提出来的,人类发展指数已逐步成为人们公认的衡量人类发展水平的指标。本文基于201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最新公布的关于人类发展指数的算法,测算了我国1996-2013年的人类发展指数及其各分项指数,并实证研究了公共财政政策、收入差距对我国人类发展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财政的教育支出对人类发展指数的贡献要大于财政的医疗支出,并且现阶段我国的收入差距扩大对我国人类发展水平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霍景东  夏杰长  
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要求我们的工作重心由GDP扩展到HDI,公共支出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更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公共支出是否影响人类发展呢?公共支出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有多大呢?公共支出中的哪些项目对促进人类发展的贡献最大呢?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来回答上述问题,分析发现,公共支出与人类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公共教育支出、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贡献明显大于其它公共支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恭伟  
本文在UNDP创建的HDI三个维度基础上,根据中国人类发展的特点,增加脱贫和公平维度,构建中国人类发展指数(CHDI),并运用中国各省区市2003、2005和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出中国各省区市人类发展指数(CHDI)值,揭示各省区市人类发展水平现状,对各省区市人类发展水平、趋势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中国各省区市人类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划分,为科学分析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影响因子,揭示中国各省区市人类发展规律,制定正确的经济社会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敏  任栋  
新时代赋予了人类发展更加丰富的涵义,文章在人类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基于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对人类发展的重要贡献,从收入、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民生改善五个维度构建了能够更好体现人类发展要义的"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并测算比较了中国31个省(区、市)人类发展指数值及其排序。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的构建理念与测算方法,更加契合新时代的全新发展理念,可以提高人类发展指数的统计鉴别力,可以为"以人为本"的顶层设计提供有益的思路与建议,不失为测度人类发展指数的一种新选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圣云  姜婧  
研究目标:分析1995~2016年中国八大区域人类发展指数空间差异演变及其结构分解。研究方法:使用基尼系数和泰尔系数刻画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空间差异演进过程,采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和主成分法分析空间差异的来源构成及其变化,应用Kaya恒等式扩展和LMDI因素分解识别我国人类发展指数变化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明显提高,人类发展指数的地区差异稳步减小,八大区域之间人类发展指数差异决定了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总体区域差异的走向。收入指数差异的缩小是我国人类发展指数区域差异趋于缩小的主要原因。我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变化由经济效应和技术效应双轮驱动,生态效率效应和社会效应对我国人类发展指数提高有抑制作用。研究创新:基于八大区域视角,揭示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变化特征及其动因。研究价值:刻画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区域差异的演变过程,分析其来源及变化,为缩小我国区域间人类发展水平差距,促进人类发展水平空间均衡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洪  
我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人口流动迅速增长。流动的主体是农民,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农村到城市,范围和数量都是空前的。就整体而言,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即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由于通常人口流动增长都会出现的普遍原因和由于我国特定的情况而形成的个别原因。 研究人口流动的迅速增长,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寻找成因。从宏观角度看,人口流动是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农村对剩余劳动力的“排斥为”和城镇对劳动力的“吸引力”是人口流动的基本条件,而政策则起着类似闸门的控制作用。从微观角度来看,每项流动行为的产生,关键取决于该主体对流动收益和成本的权衡。与世界诸国人口流动状况不同的一点是,我国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富德,刘金塘  
在全国人口逐步实现低增长的总趋势中,地区人口发展受社会、经济、人口控制能力的影响,仍有明显差异。揭示这种差异的程度、趋势,对于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缩小东、中、西差距,把握我国控制人口的潜力,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包括:全国务类地区在跨世纪过程中,在规模与速度上的差异;从生育更替水平到零增长的地区差异;人口最大可能增长度的地区差异;人口转变与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劳动力资源的地区差异等。文章除对各部分作出定量分析外,还揭示形成差异的人口学因素,并提出在可预见的人口差异中,进行宏观调节时,应注意到的重点、序次与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