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46)
- 2023(3566)
- 2022(2842)
- 2021(2510)
- 2020(1938)
- 2019(4346)
- 2018(4010)
- 2017(7274)
- 2016(3856)
- 2015(4160)
- 2014(4254)
- 2013(4434)
- 2012(4206)
- 2011(3904)
- 2010(3737)
- 2009(3427)
- 2008(3103)
- 2007(2781)
- 2006(2392)
- 2005(2078)
- 学科
- 济(23367)
- 经济(23339)
- 农(13614)
- 业(11101)
- 农业(10774)
- 收入(9526)
- 方法(8809)
- 数学(8334)
- 数学方法(8304)
- 地方(8210)
- 管理(8189)
- 财(7393)
- 业经(6657)
- 中国(6012)
- 人民(4879)
- 国民(4868)
- 农业经济(4805)
- 企(4564)
- 企业(4564)
- 国民收入(4564)
- 富(4417)
- 财富(4417)
- 发(4381)
- 分配(4195)
- 地方经济(4105)
- 发展(3819)
- 展(3817)
- 结构(3678)
- 消费(3643)
- 贸(3084)
- 机构
- 学院(61238)
- 大学(59046)
- 济(28910)
- 经济(28463)
- 管理(22875)
- 研究(21014)
- 理学(20299)
- 理学院(20040)
- 管理学(19764)
- 管理学院(19655)
- 中国(15172)
- 财(12469)
- 科学(12415)
- 京(11765)
- 农(11678)
- 所(10359)
- 财经(10064)
- 经济学(9887)
- 中心(9659)
- 研究所(9498)
- 经(9121)
- 经济学院(9073)
- 范(9051)
- 师范(8997)
- 业大(8812)
- 农业(8761)
- 江(8303)
- 财经大学(7386)
- 师范大学(7268)
- 院(7143)
- 基金
- 项目(43974)
- 科学(35315)
- 基金(33276)
- 研究(32157)
- 家(28955)
- 国家(28663)
- 科学基金(24676)
- 社会(23346)
- 社会科(22022)
- 社会科学(22019)
- 基金项目(17851)
- 省(16484)
- 自然(14489)
- 自然科(14163)
- 自然科学(14161)
- 自然科学基金(13876)
- 教育(13860)
- 划(13456)
- 资助(12859)
- 编号(12666)
- 国家社会(10462)
- 发(10340)
- 部(9883)
- 重点(9549)
- 成果(9295)
- 发展(8643)
- 教育部(8625)
- 人文(8620)
- 创(8535)
- 展(8521)
共检索到85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储德银 黄文正 赵飞
本文首先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地区特征进行现实考察,然后从理论层面分析收入不平等对居民消费需求的作用机理,进而通过建立考虑地区差异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采用GMM方法估计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在三大地区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需求正相关,但中部和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与居民消费需求负相关。另外,从对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影响效应幅度的对比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中西部地区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抑制效应更加明显,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东部地区对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挤入效应相对较大。
关键词:
地区差异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居民消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小克 李小平
基于1997—2013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将收入、消费的基尼系数纳入研究框架,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水平和结构两个层面考察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地区城乡收入不平等状况恶化均显著扩大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非线性检验结果表明,全国和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倒"U"型,并处于其下行区域,即城乡收入不平等对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差距的作用是递减的;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处于"U"型曲线的上行区,即城乡收入差距的上升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越来越大;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的角度看,现阶段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不同类别的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而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靖祥 王贤彬
长期以来,消费理论研究是宏观经济增长研究的重点内容,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微观经济学消费行为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分析延续从消费差异论到消费决定论,最后回归消费增长论的逻辑主线。借助1978~2007年的城乡居民消费及相关经济数据,依据消费的持久收入假设,估计了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发现两者差异主要来自持久收入和自发性消费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城乡消费不仅在消费水平和增长率决定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在自身冲击和收入冲击的效应方面亦存在显著差异;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增加的众多因素中,收入增加成为关键因素。城乡收入不平等以及农村内部的不平等都使得刺激农村消费需求面临困境,而回归...
关键词:
消费增长 城乡差异 VAR模型 农村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建军
近年来,虽然我国在经济增长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分配的角度来看,这种经济增长却不是均衡的。2003年至今,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处于国际社会公认的社会贫富差距"警戒线"以上水平,且居高不下。本文认为,收入和财富分配的恶化会危及社会的稳定,从而大大增加经济运行的成本,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无法实现包容性增长。因此,为实现包容性增长、共享发展成果,有必要对不平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城乡居民 消费不平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泽伟
流通智能化可增强居民生活福祉、缓解城乡居民消费不平等,促进社会经济稳定运行。本文基于2007-2020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流通智能化对城乡居民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并考察在线交易水平的中介机制。研究表明:流通智能化不仅能直接缓解城乡居民消费不平等,还能通过提升在线交易水平间接抑制城乡居民消费不平等。因此,建议加快流通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各区域流通智能化水平整体跃升,引导在线交易规范有序发展,以缓解城乡居民消费不平等和助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莹
基于1989—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从长期与截面两个时间维度考察收入流动对收入不平等影响效应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收入流动有效缓解了长期收入不平等,对农村的缓解作用强于城镇,但近年来的缓解作用均有所下降;相较于城镇,农村收入增长更有利于低收入者,并成为牵制农村居民截面收入不平等过快上升的主要因素,但农村居民也更容易受短期冲击影响,使收入排序变动更为活跃,农村居民更难获得稳定的向上流动机会。因此,构建有利于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模式,减小负面冲击的影响,可以使收入分配格局得以优化。
关键词:
收入流动 收入不平等 城乡差异 基尼系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孔蕊
本文利用2007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住户调查数据,采用Lerman和Yitzhaki(1985)提出的收入分解方法,研究居民分项消费支出对总消费支出不平等的贡献及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的总消费支出中,交通和通信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对总消费不平等的推动作用最大,食品、衣着、居住支出具有抑制总消费不平等的作用;农村居民的总消费支出中,居住支出对总消费不平等的推动作用最大,只有食品和衣着两项分项支出对总消费不平等具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消费不平等 分项支出 基尼系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升杰
"资源诅咒"自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那么"资源诅咒"在收入分配方面是否存在呢?基于此,文章通过对我国2001—2017年285个地级市的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了资源依赖与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资源依赖程度高会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加剧不平等。利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表明这种影响是会随着收入不平等水平的提高而增大。同时,分东、中、西部分别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西部地区,资源依赖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作用较东部和中部更显著。
关键词:
资源依赖 收入不平等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尚晓贺
该文基于城乡间生产要素交换的视角,通过构造城乡两部门生产函数,建立了城乡两部门要素交换模型,以分析土地出让、金融发展、劳动力转移和工农产品相对价格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且用1998—201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出让、工农业产品相对价格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能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剔除了直辖市样本后,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正。
关键词:
要素交换 不平等 城乡收入差距 财政支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章贵军 方若婷 朱建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通过测度和比较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和财富”三个维度及其综合指数不平等程度,研究发现:收入、消费和财富单维度的不平等水平高于综合的福利不平等;城镇居民综合的福利不平等程度高于农村居民,并且城镇居民内部的不平等对全社会不平等贡献最大;城乡居民福利不平等主要体现为部分城市居民享有的福利水平相对较高,而部分农村居民的福利水平尚有待提高,这种差异在消费维度表现得更为明显。为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建议实施多元化的措施来调节消费、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加快提高低福利水平群体的收入增幅,强化资源共享机制,构建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宜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权衡
文章认为引入收入流动性以后,传统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替代论的分析框架将会被拓展为"经济增长—收入差距—收入流动—收入平等"的新框架;新框架的实质在于强调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过程中的机会均等,特别是强调公民的教育机会与基本医疗和健康机会的公平,这不仅有利于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效率,而且还可以通过促进收入流动来缓解收入差距过大所带来的社会冲突与压力。文章在此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1989-2006年CHNS的数据,计算了中国居民相对和绝对收入流动性的大小、方向,并将绝对收入流动性分解为增长和转移部分,并进一步探讨了收入流动性与长期不平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收入流动受宏观经济景气度、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梦冰 李实
随着中国城镇住房分配体制的转型,居民的居住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的收入水平,因此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住房的不平等状况。基于2002年和2013年的城镇和农村的住户调查数据,本文从住房面积和房产价值两个角度分析中国农村和城镇居民住房不平等的总体状况。研究发现,在住房市场化体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从财产所有权上的住房均等化有所提升,家庭居住面积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人均居住面积分布的不均等程度却进一步扩大。房产价值的不平等分析表明,虽然这一时期居民的住房财富高速增长,但城乡内部和城乡之间的房产差距都急剧扩大。基于回归分解的方法考察住房财富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后发现,区域差异、收入差异和人力资本是造成居民房产价值分布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住房 房产价值 不平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凤莲 丁文斌 王雅鹏
消费作为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基本变量,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化情况,成为研究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数学描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本 赵康 张晨涛
改善环境质量、实现收入增长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关键,环境污染、污染治理与居民收入间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本文构建了2000—2018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首次基于城乡居民收入及其细分类型,使用逆温和政府治理工具变量,探究了大气污染及其治理的居民收入和收入不平等效应;创新性地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与工具变量检验结合的方法检验了收入效应的非线性特征。研究发现,大气污染降低居民收入,对乡村居民收入的负面冲击大于城镇居民,加剧了城乡收入不均衡,该结论对工资、经营收入同样成立;污染治理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但不足以显著缓解城乡收入差距。大气污染对低收入群体收入冲击更大,大气污染越严重,低收入群体收入损失越大,污染治理对低收入群体收入的促进随规制力度增加而减弱。微观数据检验表明,健康人力资本是大气污染作用于收入的主要渠道。在污染治理深度攻坚中,应更注重城乡统筹,缓解大气污染对重污染地区、低收入群体的不对称冲击,通过多元污染防治措施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