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4)
- 2023(13365)
- 2022(11208)
- 2021(10616)
- 2020(8595)
- 2019(19571)
- 2018(19424)
- 2017(36574)
- 2016(19897)
- 2015(22617)
- 2014(22544)
- 2013(22380)
- 2012(21321)
- 2011(19882)
- 2010(20108)
- 2009(18530)
- 2008(18378)
- 2007(16727)
- 2006(15319)
- 2005(14113)
- 学科
- 济(92673)
- 经济(92575)
- 业(59489)
- 农(48561)
- 管理(48283)
- 企(36006)
- 企业(36006)
- 农业(32531)
- 中国(31889)
- 方法(29576)
- 数学(25769)
- 地方(25641)
- 数学方法(25573)
- 业经(23023)
- 制(19994)
- 贸(18487)
- 贸易(18470)
- 易(17924)
- 财(17395)
- 银(16821)
- 银行(16798)
- 学(16528)
- 行(16429)
- 发(16409)
- 融(15583)
- 金融(15575)
- 体(14664)
- 策(14366)
- 环境(13615)
- 地方经济(13182)
- 机构
- 学院(290250)
- 大学(285840)
- 济(130215)
- 经济(127712)
- 研究(111541)
- 管理(106575)
- 理学(90072)
- 理学院(88984)
- 管理学(87715)
- 中国(87586)
- 管理学院(87156)
- 农(66005)
- 科学(64941)
- 京(62833)
- 所(57434)
- 财(56291)
- 研究所(51840)
- 农业(50577)
- 中心(50068)
- 业大(46077)
- 江(45969)
- 财经(43581)
- 北京(40277)
- 范(40072)
- 师范(39676)
- 经(39621)
- 经济学(39319)
- 院(39144)
- 州(36214)
- 经济学院(35284)
- 基金
- 项目(186433)
- 科学(146874)
- 研究(140828)
- 基金(134352)
- 家(117602)
- 国家(116514)
- 科学基金(97998)
- 社会(91198)
- 社会科(86099)
- 社会科学(86080)
- 省(72452)
- 基金项目(69930)
- 教育(63070)
- 划(60752)
- 自然(59273)
- 编号(58099)
- 自然科(57860)
- 自然科学(57846)
- 自然科学基金(56814)
- 资助(54657)
- 成果(47816)
- 发(46686)
- 部(42590)
- 重点(42462)
- 课题(41176)
- 国家社会(38436)
- 发展(38407)
- 创(38366)
- 展(37803)
- 性(36197)
- 期刊
- 济(159141)
- 经济(159141)
- 研究(93186)
- 中国(69756)
- 农(68730)
- 农业(46363)
- 学报(45370)
- 科学(44200)
- 财(39968)
- 管理(39375)
- 大学(35243)
- 教育(34413)
- 融(34075)
- 金融(34075)
- 学学(33251)
- 业经(30706)
- 技术(25186)
- 经济研究(24198)
- 业(23364)
- 问题(22011)
- 财经(21832)
- 经(19033)
- 世界(18503)
- 贸(17043)
- 农村(15806)
- 村(15806)
- 国际(15498)
- 农业经济(15266)
- 版(14985)
- 经济问题(14975)
共检索到467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文龙
农业经营主体是乡村振兴的实践主体,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战略的多变导致农业出现生产力真空,严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只有从中国特殊国情出发,充分认识地区差异与农民工代际更替对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战略,并对政府职能进行重新定位,纠正政府的错位、越位,减少政府的缺位,未雨绸缪地为农民工代际更替对中国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做好准备,积极地为城市生产要素下乡创造良好条件,才能有效兼顾农业发展的三重目标,避免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粮食安全与社会危机,顺利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文龙
新型城乡发展战略有两个假设前提,一是认为产业扩散效应会进一步增强,二是认为城乡物质生活水平差距的缩小会降低农民城市化意愿,农民工依然有较浓的乡土情结。但宏观经济发展速度的长期下降趋势导致产业扩散效应减弱,农民工的代际更替导致农民工城市化意愿的增强,乡土情结的淡化,时势的变迁要求对新型城乡发展战略进行合理调整。只有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在不同等级城市之间进行资源的均衡配置,进一步提升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城镇化战略,并将新农村建设的重心转移到产业基础培育上来,不断加强新农村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我们才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尽早实现新型城乡发展战略目标。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奉钦亮 覃凡丁 马龙波
文章以广西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战略为研究目标,运用SWOT-AHP法,从广西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4个方面构建了由气候优势等20个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对广西林业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战略选择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现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广西应采取WO和WT战略。
关键词:
新型林业经营主体 发展战略 广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玲
本文对我国农业发展路径选择的几种观点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类发展的主张。所谓分类发展,是指根据各地特定的资源禀赋和战略需要,分别发展适合各地资源禀赋的农业经营模式。具体而言,分类发展包括重点培育中农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承认小农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度发展大户经营等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
小农 中农 大户 家庭农场 现代农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国风
中国农业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国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地理、气候和农业资源状况差异很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差异进一步加大。在这样一个大国,要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其波 胡跃高
从农业的国际合作发展形势观察,中国在周边国家层次、亚洲层次和世界层次3方面面临贸易、投资、制度体系的挑战。未来国家农业国际合作战略应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依托,从加强农业内生发展力、巩固现有国际农业合作基础布局着手,统筹内陆、沿边和沿海3型区域,实行国内分区域协同战略,夯实对外合作基础,优先展开亚洲农业合作,实行重点与全面拓展结合方式,稳步推进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进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岩
系统总结了农业科技取得的成就,科学分析了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决定力量,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农业科技进步,同时围绕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农业科技产业化战略、农业科技体制创新战略、创新条件与平台提升战略,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引领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学丛
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粮食安全问题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消费大国来说更是具有特殊意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意味着我国农业已经置于多边贸易体制下,并将逐步融入国际化潮流,直接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面对严峻的挑战,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入世对我国农业带来的冲击,更重要的是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连茜平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其农副产品的销售、贮存和运输。然而当前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规模、经济效益不一、冷链运输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困扰着其冷链物流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国家高度关注并出台诸多政策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当前国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冷链物流发展喜中有忧,面临着多重困境。为此,应从行业整体上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冷链物流发展能力;推动该领域的基础设施优化;以更先进的技术支持提升人才素质和冷链运输的信息对称。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冷链物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安福仁
农业是中国的战略产业,农业的稳定与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整体的协调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科技农业。发展科技农业,政府必须实施有效的发展战略,同时应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
关键词:
科技农业 政府战略 金融服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易红兵 李昌明 李树伦
发展中国农业的战略选择易红兵李昌明李树伦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国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目前,中国有耕地22亿亩,人均耕地1.8亩,是世界人均耕地的1/2,...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万龙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运用当今国内外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新趋势,阐述了加快发展中国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及其当前深入研究探讨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必要性,提出并详细论述了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工作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泽国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规划中,农业是第一个战略重点。现阶段农业发展战略是指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国家农业发展所作的带有全面性、长远性、综合性、关键性的宏观决策,它包括确定农业发展战略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这两方面。农业发展战略是制定中、长期农业发展计划或政策法令的依据,也指示当前经济活动,并使其与长远发展计划相衔接的必要手段。农业发展战略从属于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道华 冯海发
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把中国经济逐步引入了国际经济环境之中,中国经济运行与世界接轨,中国经济发展在与世界经济融合。展望未来,国际经济环境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影响。中国的农业也正日益与世界农业发展相融合,世界整个政治、经济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