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05)
- 2023(11265)
- 2022(10118)
- 2021(9302)
- 2020(7767)
- 2019(18202)
- 2018(17984)
- 2017(35645)
- 2016(19100)
- 2015(21428)
- 2014(21245)
- 2013(21265)
- 2012(19486)
- 2011(17437)
- 2010(17175)
- 2009(15654)
- 2008(15045)
- 2007(12965)
- 2006(11247)
- 2005(9615)
- 学科
- 济(82409)
- 经济(82315)
- 管理(55724)
- 业(53705)
- 企(44257)
- 企业(44257)
- 方法(42758)
- 数学(38079)
- 数学方法(37754)
- 农(20496)
- 财(19855)
- 中国(19653)
- 地方(17969)
- 业经(16897)
- 学(16359)
- 贸(14406)
- 贸易(14399)
- 农业(14255)
- 易(13864)
- 务(12860)
- 财务(12801)
- 财务管理(12778)
- 制(12370)
- 技术(12297)
- 环境(12259)
- 企业财务(12211)
- 理论(12211)
- 和(11961)
- 融(10645)
- 金融(10643)
- 机构
- 大学(275436)
- 学院(271902)
- 管理(112828)
- 济(110042)
- 经济(107821)
- 理学(99545)
- 理学院(98448)
- 管理学(96819)
- 管理学院(96344)
- 研究(87818)
- 中国(63208)
- 京(57808)
- 科学(54721)
- 财(48827)
- 所(43234)
- 农(41648)
- 业大(41178)
- 财经(40760)
- 研究所(39765)
- 中心(39482)
- 经(37274)
- 江(37061)
- 北京(36214)
- 范(35631)
- 师范(35341)
- 经济学(33605)
- 农业(32730)
- 院(31999)
- 财经大学(30758)
- 州(30716)
- 基金
- 项目(195401)
- 科学(154485)
- 基金(143794)
- 研究(142106)
- 家(124886)
- 国家(123899)
- 科学基金(107354)
- 社会(90626)
- 社会科(85971)
- 社会科学(85950)
- 基金项目(77040)
- 省(74809)
- 自然(70513)
- 自然科(68888)
- 自然科学(68873)
- 自然科学基金(67674)
- 教育(65055)
- 划(63257)
- 资助(59808)
- 编号(57080)
- 成果(45287)
- 部(43802)
- 重点(43110)
- 发(40890)
- 创(40422)
- 课题(38508)
- 教育部(37949)
- 科研(37618)
- 创新(37617)
- 国家社会(37283)
- 期刊
- 济(111718)
- 经济(111718)
- 研究(78540)
- 中国(44823)
- 学报(42927)
- 科学(39626)
- 管理(38953)
- 农(36394)
- 财(34717)
- 大学(32571)
- 学学(30722)
- 教育(27766)
- 农业(25631)
- 技术(22431)
- 融(20639)
- 金融(20639)
- 财经(19554)
- 经济研究(18263)
- 业经(17978)
- 经(16530)
- 问题(14806)
- 图书(14127)
- 理论(13851)
- 技术经济(13488)
- 科技(13102)
- 业(12781)
- 实践(12770)
- 践(12770)
- 商业(12041)
- 资源(11943)
共检索到376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符涛 董志强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了一条不同于经典理论的工资曲线:控制其他变量影响,地区高失业率将导致该地区工资水平下降。各国对工资失业弹性的经验估计结果非常接近,为-0.1左右。本文运用我国各省区1996-2002年多时期横截面数据估计发现,在控制有关变量后,我国的地区工资和地区失业率也存在负向关系,且工资失业弹性与国际上大多经验研究接近,为-0.11。这可能说明非自愿失业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均衡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黎明 潘康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辉 许罗丹
本文在Feenstra和Hanson的外购理论基础上,利用中国外资集中地区的宏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当地的熟练劳动的工资水平,外国直接投资可以提高我国外资集中地区的工资水平;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市场条件和劳动力市场结构差异,外国直接投资对各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也不相同。国内资本对工资水平的影响与外国直接投资相比相差不大,甚至可以超过外国直接投资的贡献。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熟练劳动 工资水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熙 彭璧玉
产业集中度是刻画产业市场结构形状和大企业市场控制力的一个标志性概念,系区分市场结构是趋于垄断还是竞争的主要依据。文章以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决定工资水平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中国工业36个行业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产业工资水平与产业集中度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对我国的行政垄断对产业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打破行政垄断行业工资水平过高的局面,大力推进企业收购兼并和资产重组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蒋含明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通过将区域产品需求分为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构建包含企业集聚变量在内的工资方程,在省际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借助空间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资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在中国省域层面较为显著,地区工资水平对企业集聚的弹性系数均显著为正且在东部地区更大,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通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等举措将有助于缓解工资水平在我国省域间的趋异。
关键词:
企业集聚 新经济地理学 空间计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何均琳 邹毓洁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福建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状况及其特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福建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福建省工资水平的现状,并就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省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工资水平 实证分析 福建省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由由 朱菲菲
基于1999-2013年我国大陆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综合考虑生活成本和行业因素构建了高校工资水平的竞争力指数,本文对我国高校工资竞争力的现状、变化规律进行客观评估,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对高校工资竞争力指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与高校名义工资水平持续增长的趋势不同,高校工资竞争力指数在2003年以后开始回调;部分省份的高校名义工资水平很高,但其高校工资竞争力指数却远低于平均水平,出现了高校工资水平与高校工资水平竞争力不同步现象。由此,本文建议政府和高校考虑生活成本和行业因素主动调整人员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圣乾
本文通过2001—2010年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失业率和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总体上产业结构和失业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失业率和工业部门的结构调整有直接联系,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失业率和服务部门的产业变动呈相反方向变动。产业多元化也导致失业率的频繁变动,加大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多元化 失业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段伟花 王浩 祝志川
行业工资水平事关劳动者的工资溢价和共同富裕的实现,探寻其受哪些行业因素影响及影响程度如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行业工资水平与科技创新投入中的创新经费投入正相关,与外部技术引入和创新劳动力投入负相关,与金融资本活动中的实际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正相关,与劳动人口特征中的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劳动人口流动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是对行业工资水平影响最大的行业因素,对外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和外部技术引入的影响程度次之,而创新经费投入、创新劳动力投入和劳动人口流动的影响较小。工资水平过低的行业可通过提升从业者受教育程度、加大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劳动人口流动等方式推动行业工资水平增长,工资水平过高的行业可通过增加创新劳动力投入和外部技术引入来抑制行业工资水平增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凯 顾昕
该文基于国内外最新可获得的数据,对中国的最低工资水平进行了历时态和共时态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在2005-2014年间,中国最低工资水平有所提高,地区差异也有所缩小,但增长速度不高,其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有所下降。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中国最低工资水平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但增速却不低。就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其最低工资水平尚处在一个相对正常的区间。从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化来看,中国的调整方式存在着法律法规不明确和主观随意性较大的问题。为了增强最低工资标准设定的合理性,中国应当保持一个适当的最低工资标准增长速度,并尝试建立最低工资标准的自动调整制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郝力晓 吕荣杰
本文将人工智能分为劳动型和资本型,通过构建多要素二级CES生产函数,发现:劳动型人工智能和劳动力的替代弹性、广义劳动和广义资本的替代弹性、企业人力资本结构以及发展阶段,是人工智能影响工资水平的中间机理。通过构建Hauthakker模型,基于中美劳动力市场数据,测算出:在中美当前工资水平下,当两国劳动力和人工智能之间的替代弹性分别大于1.8649和1.900时,人工智能的应用会造成"技术替人"现象;当此替代弹性在中国和美国分别超过2.35和2.73时,无论两国的劳动力工资水平如何,"技术替人"都不可避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蒲艳萍 成肖
笔者利用中国以RCA指数测算的具有比较优势的11个出口部门的数据建立行业面板数据模型,就我国行业出口贸易、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劳动生产率增长对工资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工资的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存在从劳动收入到资本收入的国民收入再分配现象;出口贸易通过改变产品出口价格显著地影响出口部门工人工资;不同出口部门出口价格对工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抑制了部门间工资差距的缩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杰 蒋梅英 罗仁娟
本文基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在云南省边境地区的微观入户调查数据,检验跨境流动就业对劳动者工资水平影响的边际效应。我们以被调查者的户籍和同一地区是否有人到外地经商或务工作为工具变量,考察了跨境流动可能具有的内生性是否会导致经验估计偏误。研究发现,跨境流动就业显著地提高了边境地区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即使控制了年龄、性别、学历、民族和外流前的收入水平等潜在的影响因素,跨境流动就业对劳动者工资水平的提升效应仍然显著且稳健。此外,我们还通过工具变量法的分位数回归研究发现,跨境流动就业对劳动者不同工资水平的提升效应具有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康健
文章以我国省际1995年-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动态面板模型,采用差分GMM和系统GMM两种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以此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践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工资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2)实际利率水平与工资水平存在正向关系,但参数估计值较小。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降低了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水平;(3)压低劳动力成本的方式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表现。文章认为,我国目前处于"低工资"向"高工资"转变的过渡时期。消费主导经济的发展模式将是未来政策的主要导向。
关键词:
工资水平 人口红利 GM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