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49)
- 2023(6242)
- 2022(5307)
- 2021(4991)
- 2020(4130)
- 2019(8926)
- 2018(8992)
- 2017(16421)
- 2016(8645)
- 2015(9410)
- 2014(8761)
- 2013(8585)
- 2012(7962)
- 2011(7265)
- 2010(7316)
- 2009(6765)
- 2008(6586)
- 2007(5958)
- 2006(5353)
- 2005(4611)
- 学科
- 济(34912)
- 经济(34895)
- 管理(32136)
- 业(31791)
- 企(26825)
- 企业(26825)
- 技术(18935)
- 技术管理(12844)
- 方法(11464)
- 农(10141)
- 中国(9886)
- 数学(9354)
- 数学方法(9258)
- 地方(9215)
- 学(8893)
- 业经(8389)
- 土地(8016)
- 农业(7641)
- 环境(7369)
- 财(6575)
- 资源(6210)
- 划(6176)
- 和(5974)
- 理论(5909)
- 制(5774)
- 发(5561)
- 经济学(5550)
- 产业(5182)
- 地方经济(5139)
- 银(4736)
- 机构
- 学院(119848)
- 大学(118456)
- 管理(49633)
- 济(48854)
- 经济(47864)
- 理学(42542)
- 理学院(42061)
- 研究(41902)
- 管理学(41442)
- 管理学院(41201)
- 中国(31543)
- 科学(26880)
- 京(26249)
- 所(21097)
- 农(20015)
- 中心(19839)
- 财(19504)
- 研究所(19290)
- 江(19273)
- 业大(18161)
- 北京(16187)
- 范(16058)
- 师范(15913)
- 农业(15640)
- 财经(15616)
- 院(15598)
- 州(15458)
- 技术(14719)
- 经济学(14470)
- 经(14200)
- 基金
- 项目(85711)
- 科学(68707)
- 研究(63539)
- 基金(61432)
- 家(54616)
- 国家(54192)
- 科学基金(46850)
- 社会(41129)
- 社会科(39074)
- 社会科学(39061)
- 省(35074)
- 基金项目(33304)
- 自然(29841)
- 自然科(29037)
- 自然科学(29029)
- 划(28942)
- 自然科学基金(28535)
- 教育(28271)
- 编号(25022)
- 创(24840)
- 资助(22721)
- 创新(22177)
- 发(19960)
- 重点(19506)
- 成果(19016)
- 部(18521)
- 国家社会(17666)
- 课题(17559)
- 业(17018)
- 制(16611)
共检索到183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恭军
地方政府在城镇建设用地上的错配行为可能会影响地区雾霾污染。基于2011—2018年中国216个城市的数据,通过构建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和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空间关联下地区土地资源错配对雾霾污染影响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本地政府的土地资源错配行为带来的引资质量低下、交通出行增加等会直接加剧当地雾霾污染,而邻地政府的土地资源错配行为带来的雾霾污染,则会通过空间外溢显著加剧本地雾霾污染。本地政府的土地资源错配行为还会通过抑制技术创新而间接加剧本地雾霾污染,但邻地政府的土地资源错配行为通过技术创新渠道对本地雾霾污染的影响结果并不显著。土地资源错配对雾霾污染还存在明显的技术创新门槛效应,当地区技术创新超过一定水平时,土地资源错配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会得到有效缓和。研究结果为地方政府解决“以地谋发展”和雾霾治理两难困境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阳
提升城市建设中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污染治理攻坚战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04-2016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未包含西藏)和2014-2016年104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综合采用PM2.5浓度和PM10浓度数据衡量雾霾污染,利用门槛面板估计等实证方法,考察了土地资源错配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资源错配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财政分权和环境规制门槛效应,当地区财政分权程度较高或环境规制较低时,土地资源错配将显著加剧地区雾霾污染;而当地区财政分权较低或环境规制较高时则相反。最后提出,应当深入推进土地出让机制改革,完善地方政府考核评价体系,加速推进财税制度改革,构建强力有效的环境规制体制机制,促进土地利用效率与绿色转型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土地资源错配 雾霾污染 门槛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红
文章在剖析城市雾霾污染、土地资源错配对高质量发展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采用2009—2017年长三角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依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原则,建立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了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通过构建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实证考察了城市雾霾污染、土地资源错配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考察期内,长三角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存在明显差异,上海、苏州、南京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分别位居第一、第二、第三位,位于最后五位的城市分别为池州、盐城、滁州、宣城和安庆;分省份来看,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分别位居第一、第二、第三位,安徽省高质量发展指数最低。动态模型估计结果显示,雾霾污染、土地资源错配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都为负值,且通过显著性检验,城市雾霾污染、土地资源错配制约了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据此,长三角地区需要加强城市雾霾污染治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纠正土地资源错配。
关键词:
城市高质量发展 雾霾污染 土地资源错配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宇佳
土地资源错配会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利用中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资源错配通过扭曲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显著抑制了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土地资源错配主要降低了高技术绿色专利,且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负向影响仅在中西部地区和规模较小的城市中存在。我国应完善财税制度和地方官员绩效考核机制,减少土地资源错配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直接影响,同时加大对欠发达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峰 余泳泽 谢锐
本文基于中国土地市场网土地交易数据和城市层面PM 2.5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了土地资源错配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建设用地在工业领域偏向性配置导致的土地资源错配通过阻碍制造业结构高度化、延缓产业结构服务化、抑制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和弱化集聚效应等机制显著加剧了城市自身及周边城市的雾霾污染。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增长竞争和财政最大化进一步强化了土地资源错配的雾霾污染效应,且除中等城市土地资源错配显著促进了Ⅰ型及以上大城市雾霾污染外,其他各类城市土地资源错配均对同级以及下级城市雾霾污染产生了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勇刚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系统探讨土地资源错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03-2020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土地资源错配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土地资源错配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表明地方政府以低价大规模供应工业用地的行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土地资源错配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为负,说明土地资源错配不仅抑制本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还对周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这意味着土地资源错配引发的空间溢出效应在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中发挥了重要的抑制作用;土地资源错配对不同区域城市、不同规模城市以及不同资源禀赋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对特大城市的影响显著为正,对Ⅰ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影响显著为负;且抑制了资源型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但对非资源型城市的负向影响尚未凸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泳泽 宋晨晨 容开建
地方政府低价出让工业用地和高价出让商服用地的供地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土地资源在产业间的错配。本文基于2007—2014年中国230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土地资源错配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对其内在机制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土地资源错配加剧了环境污染。从分地区来看,对中西部地区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均有影响,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对水污染的影响。从内在机制来看,土地资源错配一方面强化了中低端产业结构刚性,形成粗放型产业结构的锁定效应,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降低了工业企业生产成本,使中低端企业不被淘汰的同时挤占了服务业等新兴企业的资源,对技术创新产生阻碍效应,最终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力 李兴锋 董伟萍
建设数字中国与治理雾霾污染都是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举。本文基于2011—2019年27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系统GMM及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城市创新对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该结论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和“宽带中国”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城市创新效应、聚集驱动效应与结构优化效应三种重要渠道降低了雾霾污染水平;(3)数字经济的“梅特卡夫法则”在雾霾污染治理中得以验证,当数字经济超过门槛值时,城市创新对雾霾污染的“边际抑制效应”呈现逐渐递增的非线性特征;(4)异质性视角下,数字经济对雾霾污染的抑制效果因城市区位、人口规模及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市创新 雾霾污染 系统GMM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力 李兴锋 董伟萍
建设数字中国与治理雾霾污染都是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举。本文基于2011—2019年27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系统GMM及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城市创新对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该结论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和“宽带中国”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城市创新效应、聚集驱动效应与结构优化效应三种重要渠道降低了雾霾污染水平;(3)数字经济的“梅特卡夫法则”在雾霾污染治理中得以验证,当数字经济超过门槛值时,城市创新对雾霾污染的“边际抑制效应”呈现逐渐递增的非线性特征;(4)异质性视角下,数字经济对雾霾污染的抑制效果因城市区位、人口规模及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市创新 雾霾污染 系统GMM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红
文章利用我国29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在对绿色创新水平测度以后,分析了省际绿色创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发现:中国省际绿色创新呈缓慢上升趋势;绿色创新水平较高的区域为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中国省际绿色创新空间正自相关显著,存在空间集聚,主要是L-L集聚;中国省际雾霾污染存在空间外溢效应。使用邻接权重、距离权重和经济权重,实证考察了绿色创新、贸易开放度、能源强度对PM2.5的影响,经济权重中,绿色创新水平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总效应显著为负;邻接权重、距离权重和经济权重中,贸易开放度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显著为负;邻接权重和经济权重中,能源强度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显著为正。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创新 雾霾污染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喜光 马栋栋
技术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它是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空气污染的重要角色之一。本文以2013—2020年京津冀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STIRPAT模型考察科技创新效率对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科技创新效率在短期内可能会加重雾霾污染,但长期内会减轻雾霾污染程度;雾霾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U型曲线形式;城市化水平会显著改善雾霾污染,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则会加重雾霾污染;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人口密度与FDI会显著降低雾霾污染。因此,本研究提出应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的匹配程度、实现区域之间的联防联动、提升城市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升级、提升人口密集程度等方面,有效实现京津冀区域的雾霾治理及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冉启英 王健龙 杨小东
作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负外部性产品之一,雾霾污染无疑受到城市扩张的影响。提高城市创新质量并减少雾霾污染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城市蔓延已成为影响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2004—2018年中国26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城市蔓延和创新质量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雾霾污染存在时间黏滞效应和空间流动性;城市蔓延显著促进了雾霾污染,而城市创新质量对雾霾污染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城市蔓延与创新质量的交互作用显著促进了雾霾污染,表明城市蔓延弱化了创新质量的减霾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本地城市蔓延促进了邻近地区雾霾污染,本地创新质量对邻近地区雾霾污染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关键词:
城市蔓延 创新质量 雾霾污染 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月娥 赵童心 吴雨 倪珊
文章以2013—2018年中国26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土地资源错配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规制在土地资源错配和环境污染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土地资源错配与环境污染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土地资源错配会造成环境污染,且环境规制在土地资源错配和环境污染之间具有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中,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按照土地资源错配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对城市分类,与中度污染组相比,环境规制对重度污染组的土地资源错配和环境污染之间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按照全国资源型城市分类,与成长型城市和衰退型城市组相比,环境规制的抑制作用在成熟型城市和再生型城市组更明显。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土地资源错配 环境污染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鹏 谢丽文
环境污染是推行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与固体废弃物污染成为工业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工业污染治理的重视,针对工业污染的防治逐步形成两大途径:一是通过建设治污设施对污染排放物进行末端治理;二是通过革新技术并作用于生产系统形成前端预防。污染治理投资和企业技术创新作为污染防治的末端治理与前端预防,对于遏制日趋严峻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我国30个省市相关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从要素投入产出的视角构建包含污染治理投资和企业技术创新指标的计量模型,对比分析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污染治理效率,并按东中西三大区域考察污染治理投资和企业技术创新对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的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凌军 刘光富
基于2006~2017年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探讨科技创新、金融发展与中国省际雾霾的关联性。结果显示:空间关联是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抑制中国省域雾霾污染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二者协同效应弥补单独作用路径下对中国省域雾霾污染的抑制和溢出效应的不足,凸显"1+1>2"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金融发展 雾霾污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