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1)
2023(12571)
2022(10558)
2021(9625)
2020(7621)
2019(17471)
2018(16901)
2017(31939)
2016(17290)
2015(18790)
2014(18328)
2013(18230)
2012(17158)
2011(15674)
2010(15476)
2009(13865)
2008(13400)
2007(11861)
2006(10563)
2005(9543)
作者
(51528)
(43250)
(42987)
(40326)
(27559)
(21098)
(19205)
(16801)
(16666)
(15272)
(14699)
(14396)
(13933)
(13545)
(13340)
(13218)
(13074)
(12696)
(12647)
(12313)
(10888)
(10592)
(10360)
(9918)
(9823)
(9521)
(9482)
(9466)
(8697)
(8500)
学科
(78053)
经济(77971)
管理(43942)
(43683)
(31034)
企业(31034)
方法(27043)
地方(25591)
(24066)
数学(24043)
中国(23943)
数学方法(23869)
业经(17585)
农业(16946)
(15646)
(15142)
贸易(15129)
(14544)
(14403)
环境(13545)
地方经济(13535)
(12782)
(12409)
金融(12406)
(12155)
(12044)
银行(12003)
技术(12000)
(11619)
产业(9829)
机构
学院(241901)
大学(239771)
(101467)
经济(99487)
研究(89138)
管理(88819)
理学(76506)
理学院(75461)
管理学(74204)
管理学院(73754)
中国(66453)
科学(56522)
(52249)
(49853)
(45764)
(43959)
研究所(41824)
中心(40864)
业大(40317)
农业(39229)
(36979)
财经(34955)
(33638)
师范(33191)
北京(32982)
(32476)
(31813)
经济学(31345)
(29964)
(29207)
基金
项目(168290)
科学(131812)
基金(121501)
研究(118480)
(108749)
国家(107789)
科学基金(91121)
社会(77175)
社会科(73191)
社会科学(73175)
(66417)
基金项目(65641)
自然(59329)
自然科(57964)
自然科学(57945)
自然科学基金(56904)
(56744)
教育(52643)
资助(47792)
编号(46145)
(42298)
重点(38210)
(35875)
成果(35512)
(35318)
发展(33258)
创新(33069)
课题(32744)
(32730)
国家社会(32521)
期刊
(115302)
经济(115302)
研究(71855)
中国(51820)
(45803)
学报(43208)
科学(39029)
大学(31812)
(31780)
农业(31245)
管理(31158)
学学(30212)
(24471)
金融(24471)
教育(24020)
业经(20693)
技术(19189)
经济研究(18837)
财经(16766)
(16719)
问题(15879)
(14519)
资源(13568)
科技(12337)
(12184)
(12131)
商业(11674)
技术经济(11309)
业大(11299)
(11164)
共检索到367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涛  张明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会引起沿线土地或房地产价值的变化,形成溢价效应,且在不同建成环境中呈现出差异性。以武汉市3条轨道交通线路周边3587栋住宅样本为基础,建立特征价格模型,对比不同轨道交通线路溢价效应影响范围和强度的差异性,分析了地区发展条件对溢价效应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轨道交通周边地区主干道结构制约着轨道交通线路溢价效应的影响范围;在城市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落后的地区,轨道交通的积极溢价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菁  周雯雯  杨小花  
城市轨道交通会引起站点周边住宅价值的变化,产生溢价效应,在城市中心区和郊区之间呈现差异性。基于武汉轨道交通6号线沿线589个二手住房信息数据,构建住宅特征价格模型,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实际影响范围、规律和分市场效应。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何小洲  杨涛  
阐述了市郊轨道交通的功能特征及其敷设方式、车站设置、运营组织和行车速度等技术特征。基于宁句综合交通整体出行时耗的分析,论证了宁句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提出了宁句轨道交通的发展要能引导汤山-黄梅-句容一体化空间结构的形成。针对宁句轨道跨行政区域的特点以及既有相关规划基础,为了提高规划方案的应变性与可行性,在明确了线路规划研究总体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两阶段"的线路规划方法,并进行了实践应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键  
本文根据建设模式的不同,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历程进行了科学的阶段划分,就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网络"和"体系"作了理论性分析与诠释,并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式、网络化、体系化三种建设模式解读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体系化建设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趋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袁满   严明瑞   朱俊青   单卓然   姜浩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随着绿色TOD模式研究的不断推进,学者们对轨道交通是否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展开了广泛探讨。该类研究主要以城市或区域等宏观尺度为对象,而忽略了轨道交通对沿线及站点等微观地区的影响。文章以武汉市6条轨道交通线路的站点为例,评估轨道交通对站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探讨TOD模式指标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TOD模式优化策略。结果发现,轨道交通对多数站点空气质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但不同站点间的影响差异较大。站点地区的工业用地占比、绿地与水域占比、土地混合度、容积率等因素与空气质量具有相关性。高水平的土地混合,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空气质量;开发集聚度越高,城市越紧凑,空气污染改善越明显;合理的交通接驳方式,减少了机动车尾气排放,可改善空气质量。因此,应通过高水平的土地混合、紧凑的空间形态、完善交通接驳等措施,优化轨道交通TOD建设,提升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霄宇   许奇   宋丽英   邓进  
理解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与土地利用的依赖关系有助于合理配置资源以推动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的实施。既有研究多以车站客流及其建成环境为研究对象揭示客流的关键影响因素,从全局视角下分析线路客流对其沿线土地利用依赖关系的研究不够充分。论文基于2019年中国36座主要城市的多源数据构建包含线路功能和建成环境两方面的土地利用以及交通服务等三类指标,并以线路功能和建成环境两类指标为聚类特征划分线路类型,采用XGBoost (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线路客运量的影响因素。案例研究表明:根据线路服务范围及城市发展水平的差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可分为市区线I型、市区线II型和郊区线。3类线路重要度排序前5的解释变量对客运量的贡献至少达到60%,其中就业岗位密度和中心城区线路覆盖率是3类线路共同的重要土地利用变量。重要度排序高的解释变量对客运量的影响具有阈值效应,且相同类型线路重要变量的阈值趋同,而不同类型线路之间的阈值存在显著差异。因此,TOD客流廊道的构建需因地制宜地统筹职住分布及其配套资源。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土地利用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的机理,可为促进TOD客流廊道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瑞利  黄正东  
轨道站点客流及影响因素的互动关系是轨道交通规划的关键问题。论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基于多模式接驳方式划定轨道站点多级影响区,从建成环境、外部连通性和多模式交通3个方面探索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影响因素的多级效应。结果表明:人口数量、岗位数量、办公建筑面积、土地利用混合度、学校数量、公交线路数量、站点到市中心的距离是轨道客流的显著影响因素;多级影响区内轨道客流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不同,且作用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钟奕纯  冯健  何晓蓉  
已有文献中有关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侧重于分析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产生何种影响,却忽视了这些影响在不同区段存在差异。以武汉市地铁2号线为例,按照武汉市道路环线范围将地铁2号线分为内环以内、内二环之间、二三环之间、三环以外4个区段,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分析轨道交通对不同区段土地利用影响的差异性。其中,时间尺度的分析从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程度变化和变化的空间差异三方面展开;空间尺度的分析从土地利用功能、结构和形态三方面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对不同区段的土地利用影响存在差异,表现为对城市外围地区土地利用的影响大于城市中心地区。分析其原因在于轨道交通对城市外围地区区位条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施毓凤  叶霞飞  
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不同线路敷设方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从环境影响、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三个方面建立了线路敷设方式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环境影响指标的量化研究,确定采用经济评价方法中的总费用现值比较方法对敷设方案进行评价。最后,选取了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的某一段作为案例,进行敷设方式评价。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良国  易华莹  
为深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影响,利用武汉地铁4号线沿线住宅楼盘样本数据,分析住宅价格的影响因素及轨道交通效应。在对地铁沿线住宅市场细分基础上,选取相应的特征价格变量,构建了特征价格模型进行定量分析,验证了武汉市地铁4号线对城市住宅价格的效应。结果表明,沿线住宅价格受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其中武汉地铁4号线开通对沿线住宅价格的提升作用显著,在影响范围内随着离站点距离增大,增值效果减弱。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高峰  叶剑平  
通过构建GWR模型,研究了轨道交通不同区段各因素对沿线住房价格影响的差异程度及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轨道交通沿线住房价格分布存在较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不同区位轨道交通对沿线住房价格影响程度乃至方向都会存在差异。现阶段,我国应根据轨道交通不同区段的溢价特点,制定差别化的溢价回收策略或采用公私合营(PPP)模式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中面临的财政紧张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涛  郜俊成  
借鉴国际大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经验,依据南京都市圈自身发展条件、需求和规划意向,探讨提出都市圈轨道交通功能层次、体系结构、规划目标和都市圈不同层次轨道交通线网战略构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思齐  胡晓珂  张博  王守清  
城市轨道交通是高效绿色的公共交通方式,其社会效益巨大,为周边土地带来显著的溢价效应。通过归纳总结国际和国内的代表性实证研究,发现在国际上和中国大陆的许多城市中,这种土地溢价效应普遍存在,其中住宅物业的溢价范围在5%~25%之间。这部分溢价是公共投资创造的,国际上普遍采用基于税收和"联合开发"的溢价回收模式,将这个正外部性内部化,来补偿巨大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尽管溢价效应在中国大陆城市中已经普遍形成,但上述两种模式都遇到制度性制约而难以实行。大陆目前通过出让轨道交通沿线土地一次性回收溢价的模式,存在不利于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目前有些城市已经开始各种新的尝试来实现更有效的溢价回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军  王凯  景洁丽  
基于施工阶段全过程管理的视角,分析BIM在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管控中的应用。以轨道交通12号线(江北段)工程为例,阐述BIM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情况,以期为类似项目成本控制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文通  陆军  孙铁山  
基于三次经济普查和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的数据,利用LISA分析和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了轨道交通对北京产业发展的空间影响。结果显示: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街道、乡、镇及邻近区域的总就业和服务业都能从本地轨道交通的发展中受益,而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区域及周边区域不适合发展制造业;面对轨道交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会在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街道、乡、镇及"集聚经济"影响范围内的邻近区域发展,而公共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则是本地化的;零售业对交通成本更敏感,倾向于在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街道、乡、镇布局,周边区域对其吸引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