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09)
- 2023(17243)
- 2022(14775)
- 2021(14089)
- 2020(11711)
- 2019(27278)
- 2018(26848)
- 2017(51778)
- 2016(27846)
- 2015(30979)
- 2014(30763)
- 2013(30382)
- 2012(27771)
- 2011(24840)
- 2010(24413)
- 2009(22105)
- 2008(21466)
- 2007(18343)
- 2006(15589)
- 2005(13612)
- 学科
- 济(111259)
- 经济(111133)
- 管理(78478)
- 业(75661)
- 企(61679)
- 企业(61679)
- 方法(53775)
- 数学(47601)
- 数学方法(47028)
- 中国(31411)
- 农(29817)
- 财(28496)
- 业经(23605)
- 学(22676)
- 贸(21559)
- 贸易(21550)
- 易(21024)
- 地方(20980)
- 农业(20333)
- 制(20328)
- 务(18591)
- 财务(18518)
- 财务管理(18484)
- 银(18073)
- 银行(18032)
- 企业财务(17644)
- 融(17381)
- 金融(17378)
- 行(17136)
- 理论(16977)
- 机构
- 大学(388037)
- 学院(384484)
- 济(160338)
- 经济(157316)
- 管理(154112)
- 理学(134635)
- 理学院(133155)
- 管理学(130781)
- 研究(130235)
- 管理学院(130089)
- 中国(99011)
- 京(82077)
- 科学(79485)
- 财(71228)
- 所(64293)
- 农(60707)
- 研究所(59086)
- 中心(58877)
- 财经(58533)
- 业大(56844)
- 经(53734)
- 江(52222)
- 北京(51811)
- 范(49847)
- 经济学(49651)
- 师范(49375)
- 农业(47722)
- 院(47595)
- 经济学院(44958)
- 财经大学(44200)
- 基金
- 项目(271796)
- 科学(215211)
- 基金(200940)
- 研究(196852)
- 家(175934)
- 国家(174540)
- 科学基金(150456)
- 社会(126245)
- 社会科(119750)
- 社会科学(119720)
- 基金项目(106276)
- 省(102069)
- 自然(98506)
- 自然科(96255)
- 自然科学(96230)
- 自然科学基金(94518)
- 教育(90299)
- 划(87470)
- 资助(83242)
- 编号(78441)
- 成果(62634)
- 部(61286)
- 重点(60458)
- 发(57135)
- 创(56244)
- 课题(53122)
- 国家社会(53091)
- 教育部(52960)
- 创新(52562)
- 科研(52429)
- 期刊
- 济(163406)
- 经济(163406)
- 研究(111462)
- 中国(70025)
- 学报(60877)
- 科学(57201)
- 管理(55181)
- 农(54381)
- 财(53712)
- 大学(46869)
- 学学(44309)
- 教育(38770)
- 农业(38108)
- 融(33409)
- 金融(33409)
- 技术(32253)
- 财经(28431)
- 经济研究(27630)
- 业经(25434)
- 经(24428)
- 问题(21327)
- 业(20560)
- 图书(18012)
- 技术经济(17952)
- 版(17776)
- 科技(17693)
- 理论(17600)
- 贸(17484)
- 资源(17297)
- 世界(16849)
共检索到548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喆 刘斌 刘志成
本文在资产专用性理论基础之上构建了理论假说,分析地区劳动力流动、资产专用性与劳动者报酬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分地区分行业数据进行检验,计量结果显示:企业所在地的劳动力市场流动性越强,物质资产专用性与劳动者报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就越显著,而人力资产专用性与劳动者报酬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在控制其它变量以及变量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从某种意义上说,结合我国特殊的市场特征,从资产专用性角度研究普通劳动者报酬的决定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性 资产专用性 劳动者报酬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怡乐 孟捷
劳动力商品化程度取决于资本积累体制中与雇佣关系和劳动力再生产相关的各类制度安排,去商品化的制度赋予了工人抵御市场风险和展开议价行为的能力,可以预期,此类制度安排是有利于劳动报酬份额提升的。本文选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商品化程度的代表性影响指标,构造了劳动力商品化程度的综合变动指数,并与劳动者报酬份额的变化进行比照,考察了二者在大约三十年间的变动趋势和对应关系。通过回归分析,验证了劳动力商品化程度与劳动者报酬间(GDP中的劳动份额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资份额)的负相关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管晓明
二元经济下劳动力的流动和收入再分配是经济学界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标准的刘易斯模型所体现的经济及制度环境入手建立模型,分析劳动者技能、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再分配三者之间的关系,对照中国当前实际指明问题所在并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妥善处理劳动力流动及再分配问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劳动者技能 劳动力流动 收入再分配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赖俊明 徐保红
农村劳动力迁移首先要看劳动者是否有迁移就业的意愿,就业意愿是研究培训需求和迁移就业决策的基础。地处大城市郊区的农村劳动力,既有一般农村劳动力所具有的个体特征,也具有郊区农民所特有的个体特征,其就业观念更为复杂。因此,选取杭州市临安区农村劳动力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影响其就业意愿的个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改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观念是进行农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第一步;(2)无业和务农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强烈;(3)通过有效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加强就业培训,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流动 就业意愿 农业经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坤荣 刘东皇
本文在统计描述和国际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后卡莱茨基宏观模型实证研究劳动者报酬提升的需求效应,结果发现我国的内需体系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工资领导型需求转变为利润领导型需求。为推进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在劳动者报酬逐步提升的同时应积极推进投资结构优化,以充分发挥劳动者报酬提升的需求效应。
关键词:
劳动者报酬率 居民消费 需求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真 张红凤
本文通过构建中国社会性规制绩效评价体系,对1995—2010年社会性规制绩效进行了测算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度和受教育程度对社会性规制绩效的影响及作用途径。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1995年以来,中国社会性规制总体绩效处于上升的态势。其中,环境规制绩效、职业安全与健康规制绩效呈上升趋势,而消费者安全与健康规制绩效则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2)经济发展、市场化及教育对社会性规制总体绩效有积极推动作用,对外开放与其关系不显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社建 李振明
近年最终消费率持续降低,最终消费率走低是劳动者报酬份额过低、经济体制改革、就业压力、民生滞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由于劳动者报酬份额过低导致的居民消费能力不足,是导致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通过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深入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等措施努力提升劳动者报酬份额,是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劳动者报酬份额 扩大消费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晖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分别从产业层面和部门层面对中国行业间劳动报酬增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运用基尼系数分析方法对中国分行业劳动报酬进行组间与组内差距测算,以此来分析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三次产业内部行业劳动报酬的变动特征。其次,将投入产出分析模型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相结合,对2002-2007年与2007-2012年两个阶段中国各行业劳动报酬增长进行因素分解分析,探求影响中国各行业劳动报酬增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行业平均劳动报酬差距在合理范围内,近几年有缩小趋势。消费、投资和出口等各类最终需求总量的增长是拉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各部门收入增长对国内消费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最终需求部门结构的变动对各行业收入增长的影响作用各不相同,通过调整部门结构拉动收入增长存在潜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原 陈建奇
中国工会覆盖率与行业劳动报酬呈现出剪刀差悖论关系,这与传统的工会理论以及西方国家的现实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对于这一现象,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中国城市住户调查"以及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行业资料数据,借助两阶段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会并未对劳动报酬产生显著影响,而行政垄断力量在行业劳动报酬差距扩大和工会组织行政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市场经济结构中行政垄断与非行政垄断部门并存,以及这种二元结构下工会行政化与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无法有效协调,是造成其收入分配作用弱化的主要原因。中国工会收入分配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其自身的"去行政化"改革、维权职能建设和基层工会组织的独立性改革。
关键词:
工会 劳动报酬 收入分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都阳 曲玥
对比于通常将工资或劳动报酬等同于劳动力成本情况的做法,本文将劳动生产率纳入了分析框架,认为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对关系。通过对2000—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测算,本文了解到劳动报酬的增长伴随着劳动生产率更快的增长,所以说在这期间劳动力成本优势并未减弱。进一步地,本文对今后如何保持劳动力成本优势做出了相关探讨,认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教育的深化可以实现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延续。
关键词:
劳动报酬 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成本优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齐香真
劳动者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即工资,这是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用人单位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是一种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保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减少劳资矛盾,首行,要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其次,要对劳动者进行普法教育,使他们学会依法维护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第三,要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使其增强执行劳动法的自觉隆;第四,各级劳动部门部门和劳动监察机构要加强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担当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责任。
关键词:
劳动者 工资 合法权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梅
收入分配理论研究局限于平均主义、脑体倒挂和收入悬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必须把研究视野从现象转向本质。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中的关键问题是复杂劳动者的投入与报酬之间的逆差。劳动复杂程度的差别应是劳动报酬差别的客观基础。劳动报酬系数的大小与对复杂劳动者的需求成正比,与一国教育水平成反比。正确认识这一规律,制定有利于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转化的政策措施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卢晶亮 冯帅章
贸易开放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经济后果是非常复杂的,而收入不平等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现有关于贸易开放影响收入不平等的文献大多着眼于总体收入不平等程度或技能工资差距,而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关注则不多。文章利用1992-2009年国家统计局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系统地考察了贸易开放对不同部门、不同技能水平的城镇劳动者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贸易开放对制造业的性别工资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分技能水平的分析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对制造业中高技能劳动者的性别工资差距无显著影响,主要是拉大了低技能劳动者的性别工资差距;(3)贸易开放是通过影响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结构来影响性别工资差距的。因此,从保护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