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13)
2023(20356)
2022(17125)
2021(15743)
2020(13294)
2019(30389)
2018(30243)
2017(58479)
2016(31738)
2015(35484)
2014(35288)
2013(34849)
2012(31501)
2011(27847)
2010(27900)
2009(25852)
2008(25474)
2007(22651)
2006(20073)
2005(18153)
作者
(88794)
(73909)
(73544)
(70153)
(47211)
(35227)
(33442)
(28933)
(28090)
(26504)
(25187)
(25133)
(23457)
(23446)
(22714)
(22639)
(22106)
(21860)
(21338)
(21119)
(18295)
(18107)
(17866)
(16974)
(16494)
(16480)
(16380)
(16334)
(14878)
(14565)
学科
(129116)
经济(128935)
(110132)
管理(103965)
(94795)
企业(94795)
方法(58312)
数学(47934)
数学方法(47343)
(41669)
(40545)
业经(36648)
中国(35032)
(28867)
农业(28395)
(27122)
财务(27035)
财务管理(26988)
企业财务(25632)
地方(24782)
(23048)
理论(22764)
技术(22547)
(22202)
贸易(22188)
(21823)
(21559)
(20395)
(20195)
(20153)
机构
学院(446388)
大学(446049)
(182370)
管理(180473)
经济(178518)
理学(155624)
理学院(153998)
管理学(151376)
管理学院(150543)
研究(143174)
中国(110744)
(94641)
(87561)
科学(85954)
(70926)
(70250)
财经(69313)
(66792)
中心(66299)
业大(64240)
研究所(63294)
(63122)
北京(59364)
(56687)
师范(56187)
经济学(55261)
农业(55093)
(53485)
(51990)
财经大学(51496)
基金
项目(300900)
科学(238609)
研究(222888)
基金(220354)
(190392)
国家(188739)
科学基金(164322)
社会(142548)
社会科(135073)
社会科学(135037)
基金项目(116418)
(116154)
自然(105730)
自然科(103335)
自然科学(103314)
教育(101957)
自然科学基金(101450)
(96973)
编号(91316)
资助(90244)
成果(73971)
(66699)
重点(66369)
(63536)
(63174)
课题(61377)
国家社会(59159)
创新(58870)
教育部(57918)
(57794)
期刊
(203015)
经济(203015)
研究(131263)
中国(86808)
(70343)
管理(69942)
(65929)
学报(65696)
科学(61694)
大学(51650)
学学(48426)
教育(46334)
农业(45172)
(40389)
金融(40389)
技术(40017)
业经(34606)
财经(34483)
经济研究(31534)
(29563)
问题(26626)
(25069)
图书(24406)
技术经济(22442)
理论(20983)
现代(20963)
(20556)
科技(20094)
商业(20025)
财会(19753)
共检索到662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丽娴  魏作磊  
本文通过构造地区制造业服务化指标,使用1990~2000年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作为工具变量,考察地区制造业服务化程度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地区制造业服务业程度的提高显著增加制造业劳动者的名义工资收入,考虑物价因素后,估计系数仍显著为正。但地区制造业服务化程度对服务业劳动者的名义工资收入的影响效果不明显,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降低服务业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收入。进一步分析地区制造业服务化程度对不同技能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差异性影响,发现地区制造业服务化程度显著提高低技能制造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显著降低低技能服务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这可能与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缺乏良好互动及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相关。因此,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政府应积极鼓励制造业企业实施服务化转型战略。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志芳  顾乃华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考察了我国制造业服务化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业服务化与劳动收入占比呈倒U型规律,我国处于倒U型曲线的上行区间。电信服务化、金融服务化和分销服务化对劳动收入占比的正向作用明显,而运输服务化的提升效应并不显著。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化对劳动收入占比产生不利影响,减弱制造业服务化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从劳动者的技能类型来看,制造业服务化和价值链分工对高技能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较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昕  
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和劳动力市场竞争理论分析,利用CFPS数据和ESR模型探讨了教育对劳动者非正规就业和工资收入的影响,评估了教育对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工资差异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年限越长的劳动者非正规就业的可能性越低;非正规就业者的工资收入和教育收益率显著低于正规就业者,教育扩大了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的工资差异;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的教育收益率都在本科阶段达到最高,本科教育在非正规就业与正规就业劳动力市场上均具有生产功能和信号功能。此研究对于全面认识非正规就业、深化教育改革和构建富有弹性的劳动力市场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波  汪戎  
利用CHIP2007数据,从一个兼合宏观经济发展和微观个体特征的综合视角,实证研究劳动者就业参与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宏观方面,除人均GDP对劳动者就业参与影响为负外,其他因素对劳动者就业都有正向促进作用;微观方面,除年龄与劳动者就业概率呈倒"U"型关系外,劳动者的其他个体特征都显著增加劳动者就业机会。分样本分析发现:部分因素对城镇住户和流动人口的就业参与的影响略有差异。此外,几类稳健性分析也都证明研究结果可靠。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唐志芳  顾乃华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而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提高离不开服务劳动收入分配改进。不同行业有基于要素投入结构、技术水平、对外开放度、市场结构和垂直专业化等方面的异质性,从而影响其劳动收入分配效应。从行业异质性角度研究我国制造业服务化与劳动收入占比的关系,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世界投入产出表匹配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制造业服务化投入的不同行业特征对劳动收入占比变化的差别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服务化对劳动收入占比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且具有行业异质性特征。分行业看,制造业的资本密集度越大、技术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乐君杰  胡博文  
文章利用2012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基于国际学界公认的"大五人格"模型,实证分析了非认知能力对中国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非认知能力对中国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重要性不亚于传统人力资本关注的核心变量——受教育年限。进一步研究发现,非认知能力对工资收入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其中,情绪稳定性和宜人性对于女性劳动者更为重要,而尽责性则对男性劳动者影响更大。因此,文章认为未来学校在探索教育模式、政府在开展技能培训时应重视非认知能力的提升,而非一味强调认知能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红阳  邵敏  
本文基于2007年CHIP数据,从技能差异的角度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城市规模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城市总体工资溢价回归结果显示,大城市对劳动力有一定的正向技能选择性,但仍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解释大城市的工资溢价。在控制相关的城市、个体质量、行业和地区特征,并对名义收入采用部分调整法后,不同技能劳动力均享受了大城市的工资溢价,且该结论在改变指标度量、考虑内生性等情形下仍然稳健。文章进一步考察不同技能劳动力获取大城市工资溢价的途径,发现仅中等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溢价主要来源于大城市更高的物价,而高、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溢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乐君杰  胡博文  
文章利用2012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基于国际学界公认的"大五人格"模型,实证分析了非认知能力对中国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非认知能力对中国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重要性不亚于传统人力资本关注的核心变量——受教育年限。进一步研究发现,非认知能力对工资收入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其中,情绪稳定性和宜人性对于女性劳动者更为重要,而尽责性则对男性劳动者影响更大。因此,文章认为未来学校在探索教育模式、政府在开展技能培训时应重视非认知能力的提升,而非一味强调认知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修岩  秦蒙  李松林  
本文探讨了城市规模、密度与形态等空间结构因素对劳动者工资收入影响的理论机制,并借助夜间灯光数据和LandScan人口分布数据,设计了3组城市内部距离指标以刻画城市空间形态,进而结合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使用两阶段工具变量法检验了城市人口规模、密度和空间形态等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强度。研究发现,在控制劳动者个人特征后,城市规模越大,密度越高,劳动者获得的工资收入就越高,证明城市聚集的规模和密度都有正外部性;与此同时,"劣质"的城市形态会显著降低劳动者工资收入,说明城市形态也是影响城市空间外部性的一个重要维度。此外,在不同类型的产业之间,城市形态和密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异质性,而适当降低城市密度以及完善公路基础设施可以缓解劣质城市形态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红阳  邵敏  
如何利用临时性就业保持劳动力市场弹性的同时保持就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2007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实证研究了临时性就业对我国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在控制相关的个体特征及其所在企业特征、行业特征和城市特征后,临时性就业会使得个体的小时平均工资收入显著减少约18.05%,且这一负向作用在考虑指标度量稳健性、户籍、不同年份数据及分行业子样本检验等情形下仍然稳健。(2)在控制样本选择性偏差和可观测控制变量影响后,本文的结论依然稳健,临时工与正式工之间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石丹淅  吴克明  
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劳动者受教育水平越低,越有可能选择生存型自雇,中职和中技学历劳动者的生存型自雇和创业型自雇倾向低,大专及以上学历对劳动者选择创业型自雇有促进作用,对生存型自雇有相反影响,高等教育对劳动者自雇选择的总体效应为负。在中国,教育总体上不会促进劳动者自雇。工作年限对劳动者选择自雇具有倒U型影响,男性自雇倾向更强,婚姻有助于劳动者选择自雇,有6岁以下小孩的劳动者选择自雇的概率更高,家庭财富作为流动性约束的代理变量,有利于劳动者选择自雇。完善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劳动力市场稳定性,深入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有利于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创业型自雇的涌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石丹淅  吴克明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柳  
本文首先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和先进制造技术对未来劳动者的要求进行了分析,由此阐述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中国的职业教育正面临一个新课题——培养精英劳动者。其次,通过研究先进制造技术的"八化"特性,找出先进制造技术对劳动者的新要求,分析出精英劳动者应该是掌握新型制造技术的知识型、复合型和有着强烈主人翁责任感及团队协作精神的新型制造人才。最后就职业教育对精英劳动者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炜  
文章使用2012年我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探讨劳动者的薪酬形式对其工资收入的影响。数据表明,绩效工资制下的劳动者收入最高,而计件工资制下的劳动者与计时工资制下的劳动者月收入没有差别。这种无差别是受到了工作时间这一中介变量的影响,控制工作时间之后,工资计算方式对劳动者工资收入产生了显著影响,计件工资制下劳动者时薪低于计时工资之下的劳动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炜  
文章使用2012年我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探讨劳动者的薪酬形式对其工资收入的影响。数据表明,绩效工资制下的劳动者收入最高,而计件工资制下的劳动者与计时工资制下的劳动者月收入没有差别。这种无差别是受到了工作时间这一中介变量的影响,控制工作时间之后,工资计算方式对劳动者工资收入产生了显著影响,计件工资制下劳动者时薪低于计时工资之下的劳动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