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68)
2023(4687)
2022(3988)
2021(3752)
2020(3278)
2019(7517)
2018(7373)
2017(14336)
2016(7803)
2015(8552)
2014(8773)
2013(8611)
2012(8247)
2011(7444)
2010(7624)
2009(7067)
2008(7125)
2007(6585)
2006(5724)
2005(5345)
作者
(23222)
(19415)
(19330)
(18525)
(12091)
(9206)
(8905)
(7445)
(7232)
(7096)
(6615)
(6485)
(6270)
(6208)
(6134)
(5940)
(5834)
(5621)
(5550)
(5519)
(5067)
(4891)
(4694)
(4414)
(4404)
(4364)
(4180)
(4130)
(4007)
(3871)
学科
(39373)
经济(39319)
(21421)
管理(20751)
(17138)
企业(17138)
方法(15086)
数学(13117)
数学方法(12894)
地方(11039)
(10468)
(9316)
业经(9168)
产业(8839)
中国(8819)
(8241)
(7532)
(6984)
结构(6975)
农业(6879)
地方经济(6738)
技术(6019)
体制(5983)
(5354)
金融(5352)
(5212)
贸易(5209)
(5206)
银行(5197)
(4979)
机构
学院(115711)
大学(114527)
(50643)
经济(49698)
管理(42992)
研究(41200)
理学(37037)
理学院(36553)
管理学(35820)
管理学院(35592)
中国(30624)
科学(25145)
(25037)
(22559)
(21042)
研究所(19094)
(18882)
中心(18651)
财经(17684)
(17561)
业大(16708)
经济学(16323)
北京(15956)
(15798)
(15155)
(15142)
师范(14988)
经济学院(14777)
农业(14706)
(14302)
基金
项目(77244)
科学(60494)
研究(56415)
基金(55387)
(48547)
国家(48188)
科学基金(40820)
社会(36393)
社会科(34617)
社会科学(34613)
(30287)
基金项目(29401)
自然(25343)
(25308)
教育(24826)
自然科(24689)
自然科学(24682)
自然科学基金(24256)
资助(22908)
编号(22061)
(18404)
成果(18042)
重点(17964)
(17036)
(15898)
课题(15697)
国家社会(15378)
创新(14951)
发展(14869)
(14803)
期刊
(58932)
经济(58932)
研究(34035)
中国(23158)
(17556)
学报(17446)
科学(17296)
(17259)
管理(16295)
大学(13431)
学学(12849)
农业(11752)
技术(10576)
教育(10019)
业经(9835)
(9615)
金融(9615)
经济研究(9249)
财经(9195)
问题(8145)
(8104)
统计(6714)
技术经济(6477)
(6164)
(6101)
科技(5563)
决策(5463)
现代(5396)
商业(5394)
经济问题(5353)
共检索到172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晓华  刘小玲  翟钰  
判断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是一个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和政策内涵的问题。本文在合理化与高级化的理论框架下,从行业份额、行业功效与行业特征三个维度,构造了衡量产业结构优度的新方法,对我国30个省区的产业结构优度进行了测算,对比分析了七大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及成因,并就工业和服务业内部的结构优度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从省际角度看,产业结构优度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布特征,东部沿海省份最高,自东向西逐级递减;在区域层面,七大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从大类行业看,工业结构优度的波动性较大,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旭  孙晓华  翟钰  
研究目标:测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并探究其时空演变规律。研究方法:比较Moore结构变动指数、Michaeli指数和Lilien指数的局限性,将行业特征纳入修正的Lilien指数,构建一种综合衡量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和方向的新方法。研究发现:全国来看,2006~2016年产业结构升级速度为正和负的省份比例为12∶18,大部分省份产业结构升级出现"开倒车"的现象;不同经济区的测算结果表明,沿海经济区产业结构升级速度普遍快于内陆地区,中部地区相较于西部内陆地区更为缓慢;时间趋势上,八大经济区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分为2006~2008年的短暂下调期、2009~2013年的波动上升期和2014~2016年的平稳上升期;制造业与服务业比较而言,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速度有所放缓,服务业则表现出逐步优化的势头;空间相关性的估计结果显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速度整体上存在空间正相关,其中制造业的空间相关性略高于服务业,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呈现出截然相反的集聚情况。研究创新:相较于已有测算方法,本文构造的产业结构升级速度能够同时考虑到调整速度与优化方向,且兼顾到行业特征,可以应用到细分行业的分析中。研究价值:对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为新时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产业发展政策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常丽  阎质杰  
本文以1978-2012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产业结构变动度、产业结构偏离度等技术经济指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产值结构进行实证研究,针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趋同等主要问题,提出走"两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等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震锋  曹玉昆  王非  陈丽荣  
通过测算2003~2014年黑龙江森工林区相对于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和全国的林业产业结构相似度,以及黑龙江森工林区多种经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相似度,得出: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趋同性问题严重,增加了林区全面停伐后的经济转型压力;2010年后黑龙江森工林区相对于全国的林业产业结构相似度持续下降,产业转型实践取得一定成效;黑龙江森工林区不同林管局之间多种经营产业结构一致性突出,不利于依托其突破停伐困境和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为此,建议黑龙江森工林区持续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构建区域一体化产业格局等,充分应对国有林区全面停伐、经济转型和林区改革的新形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魏后凯  
一、当前我国的地区产业结构矛盾 1978年以来,我国开始进行第二次大的产业结构调整.经过近几年的调整工作,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严重失调的状况已有所改变.各地区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基本改变了三次产业结构的不协调状态.全国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3%提高到1989年的26.5%,增加了3.5个百分点,其中福建、四川、新疆、黑龙江、北京、辽宁、陕西、甘肃、上海等地区都增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庞智强  李云发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产业结构仍较落后。当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存在三次产业结构发展极不平衡、轻工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重工业、制造业内部"三低一高"产业居多等问题。西部地区应转变片面强调发展第三产业的观点,高度重视发展第二产业;要统一规划,加强区内的整体协调;要实现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并大力发展能源深加工行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灿飞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将按一定的内在规律演进.这一规律的发现当归功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的威廉·配第,他在1690年出版的《政治算术》中,首先看到了产业间收入差异,并认为由于比较利益的存在,会驱动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入非农业部门,从而产业结构随劳动力的这种转移而转换;随后克拉克和费希尔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规律,这就是著名的克拉克定理,西蒙·库兹涅茨根据各国的实际统计资料进行了实证分析,再次证明了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性.根据前人的研究,三次产业结构转换的一般趋势是:①随着人均收入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②三次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对比重的变化趋势与劳动力比重变化趋势大致相同.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的相对比重在工业化初期趋于上升,工业化任务完成后,则趋向稳定,到经济走入工业化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最终超过第一、二产业成为规模最大的产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秀生  
略论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张秀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效益。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地区也是如此。特别是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必须研究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路。经济发展以效益为中心。要树立全面...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彭正宇  李传裕  
地处广东省东北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梅州市,随着"双转移"战略的实施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数量、需求类型和需求层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粤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分析,特别是对三大产业的增长率、三大产业人数的增长率及三大产业就业弹性的定量分析,发现粤东北地区的人力资源不单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而且在结构上都不能满足未来产业发展的需要,从而提出建立完善的终生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加大对现有人力资源的培训力度等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翔  李凌  
本文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增长的实证框架内,引入金融发展的作用,从而考察了金融发展是否依产业的空间结构差异而产生非对称的增长效应。使用2003~2009年29个省份21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专业化对产业增长具有负面影响,专业化的产业容易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产生了两方面作用,一是帮助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产业抵御外来的冲击,二是通过金融系统的资源再配置机制,迫使一些拥挤的产业向外迁出。在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专业化程度较高,金融发展有助于其缓解外部融资约束,提供集聚的动力。在中部,多样性的产业结构需要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才能实现其正面的产业增长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厉无畏  
创意产业强调创意和创新,强调把文化技术、产品(服务)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它不仅能为人们提供文化含量较高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从而有效刺激内需,形成新的消费市场;而且还可以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创新和结构优化,有效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此,要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努力营造创新氛围;着力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的公共服务体系;营造包容和多元的文化氛围;推进创造性的教育体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上准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贫困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是积极开发生产力要素 ,只有根据实际情况 ,明确不同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任务 ,采取相应政策措施才能使贫困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最后就贫困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主导产业确立问题 ,发展速度调整问题及资金来源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海绒  
当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产能过剩和供需错配、产业结构调整中创新驱动不足及产业结构调整软环境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应在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方面发挥引导作用。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周兵  杨曦  何巍  
运用西部大开发前后相关统计数据,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以后,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显现,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GDP增长率高于全国水平;同时,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增强,而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逐步弱化,而且二、三产业的效益及效率高于第一产业;此外,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横向比较表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羊绍武  杨洪  
本文认为 ,要素西进 ,可以提高西部地区的产业水平 ,加速资本形成 ,推动技术创新 ,是加速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条件 ,实施要素西进工程 ,既需要国家投资 ,又需要民间投资 ;既需要财政支持 ,又需要金融支持 ;既需要市场调节 ,又需要计划调节 ;既需要充分利用当地生产要素 ,又需要吸引境外及东部地区的资本、技术、人才乃至产业西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