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86)
- 2023(20709)
- 2022(17644)
- 2021(16485)
- 2020(13726)
- 2019(31404)
- 2018(31202)
- 2017(60037)
- 2016(32781)
- 2015(36658)
- 2014(36844)
- 2013(36429)
- 2012(34004)
- 2011(30600)
- 2010(31153)
- 2009(29154)
- 2008(29083)
- 2007(26297)
- 2006(23743)
- 2005(21634)
- 学科
- 济(139561)
- 经济(139382)
- 业(110248)
- 管理(107154)
- 企(95767)
- 企业(95767)
- 方法(55390)
- 数学(44554)
- 数学方法(43945)
- 农(41497)
- 财(40951)
- 中国(38732)
- 业经(38481)
- 地方(33208)
- 制(30971)
- 农业(28276)
- 务(27083)
- 财务(27000)
- 财务管理(26955)
- 学(26319)
- 企业财务(25461)
- 理论(24255)
- 技术(24238)
- 贸(24072)
- 贸易(24051)
- 和(23921)
- 易(23258)
- 银(22696)
- 银行(22650)
- 策(22217)
- 机构
- 学院(469492)
- 大学(467900)
- 济(191375)
- 经济(187043)
- 管理(185136)
- 研究(160491)
- 理学(157379)
- 理学院(155590)
- 管理学(153143)
- 管理学院(152259)
- 中国(124293)
- 京(103154)
- 科学(96192)
- 财(93314)
- 所(80955)
- 农(76294)
- 江(73875)
- 中心(73127)
- 研究所(72483)
- 财经(71950)
- 业大(67173)
- 北京(66201)
- 经(65111)
- 范(62679)
- 师范(62163)
- 州(59116)
- 农业(59027)
- 院(58305)
- 经济学(56340)
- 财经大学(52794)
- 基金
- 项目(304508)
- 科学(240036)
- 研究(227144)
- 基金(218894)
- 家(188852)
- 国家(187151)
- 科学基金(161714)
- 社会(143084)
- 社会科(135504)
- 社会科学(135472)
- 省(119598)
- 基金项目(115620)
- 教育(103942)
- 自然(103569)
- 自然科(101102)
- 自然科学(101078)
- 划(99795)
- 自然科学基金(99242)
- 编号(93806)
- 资助(90040)
- 成果(77321)
- 重点(68041)
- 发(67409)
- 部(67087)
- 课题(65341)
- 创(64133)
- 创新(59373)
- 国家社会(57997)
- 制(57802)
- 教育部(57626)
- 期刊
- 济(227366)
- 经济(227366)
- 研究(146508)
- 中国(100351)
- 财(75005)
- 管理(73918)
- 农(70942)
- 学报(68083)
- 科学(65051)
- 教育(55884)
- 大学(52715)
- 学学(49144)
- 农业(48393)
- 融(47658)
- 金融(47658)
- 技术(43227)
- 业经(38298)
- 财经(35555)
- 经济研究(34228)
- 经(30564)
- 问题(29431)
- 业(26867)
- 技术经济(24467)
- 图书(23782)
- 现代(22749)
- 贸(22178)
- 理论(21950)
- 科技(21931)
- 商业(21015)
- 版(21008)
共检索到731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时慧娜 魏后凯 吴利学
本文在总结目前国内外产业发展成本评价相关成果和地方政府相关改进政策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地区产业发展成本重点调整对象的确定方法和改进政策的制定思路:一是从综合成本分析入手,但更为注重不同成本因素的比较分析,即明确地区产业发展中哪些成本是短板;二是考察分析地区优势行业对不同成本因素的敏感性,即明确该行业对哪些成本较为敏感,从而确定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成本制约。根据这一思路,以北京市高端制造业为例,通过横向比较的方法具体测算出北京市综合成本的相对领先和落后环节,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确定出高端制造业相对敏感的成本因素,从而明确了北京市高端制造业今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成本制约,并通过对北京市这些方面成本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慧妮 龙子午
科技服务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的重视,其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然而,目前我国鲜有文献研究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问题。为此,本文以北京市为例,首先使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其次,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互为因果关系;最后,利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分析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短期与长期关系。由以上分析得出北京市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关系,希冀这一研究结果可以为北京市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提供相关的政策依据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 制造业 协同发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永攀 邹昭晞
通过建立全新的制造业评价指标体系,可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北京市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发展优势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筛选出2005—2013年的优势细分行业,构建出制造业优势产业升级图谱。结果发现北京市制造业发展是动态变化的,且产业间竞争力并不平衡,已经完成以汽车制造为主体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替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卓有成效,并最后得出北京市制造业发展的策略方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千庆兰 陈颖彪
在制造业演进过程中,突出地表现出技术集约化和结构高度化的趋向。文章遵循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律,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剖析经济发达地区城区型现代制造业发展特点,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方面,评判其现代制造业竞争力现状,进而给出竞争力培育的主要路径,认为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打造头脑型制造业,从事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研发设计与营销,占据价值链的高端,通过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尤为关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巍 林汉川
北京市政府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还应当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那么,北京市制造业究竟处于怎样的水平,未来的升级和发展方向如何,这是当前一段时期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选取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市制造业中28个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考察,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共同评价其先进性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欣 周伟 吴殿廷
以北京市海淀新区产业功能定位为实例,分析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城市新区产业功能定位之间耦合关系的客观性、存在方式和利用途径。认为在新区的发展过程中,二者既互为基础,又相互支撑。在新区产业功能定位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制定过程中,应当注意把握这种耦合关系,改进规划方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秀玲 谢富纪 贾友 王海花
从政策工具的视角,提出了五类创新发展政策工具,即战略面、供给面、需求面、环境面和评估面工具;从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三个方面构建了创新发展政策体系分析框架,阐述了其作用机理;基于该框架对北京市创新发展政策体系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创新发展政策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忠 刘英
目前典当业尚未获得与国民经济同步的发展。这里以北京市为例做初步探索。北京市典当行业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典当业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问题,需要立法部门、市场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全力配合。
关键词:
北京商业 商业结构 典当行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杰 徐艳阳 张玉春
世界大都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制造业发展和疏解程度,对于城市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对于中国特大城市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本文进行制造业发展国际比较研究,并择取北京作为数据分析和观察对象。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的核心任务即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其中北京工业的疏解和提升发展对于北京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文献综述和世界大都市制造业转型提升经验借鉴的基础上,针对首都功能疏解,分类测算了2013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制造业行业中类发展情况,进行了中类行业分类指标相关性分析和权重系数测算,并最终提出了北京市制造业疏解思路与提升路径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倪晓宁
都市农业具有不同于传统农业的产业化和集约化的特点,更易受到环境政策的调控。北京作为首都,具有发展都市农业的便利条件和独特优势。在分析北京现代都市农业和环境农业政策的基础上,认为都市农业发展打破了城乡界限,为环境农业政策推行赢得了微观意愿基础,同时环境政策也会推动都市农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化程度和影响力。因此应在完善环境农业规制手段、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以及重视环境农业政策中的经济手段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在赢得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通过都市农业的发展优化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
都市农业 环境农业政策 城市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文晖 王婧倩
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数字经济将从根本上改变时尚产业的生产方式、消费关系和供应链属性。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数字技术正成为推动北京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本文在分析北京数字经济赋能时尚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对数字经济赋能时尚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提出北京应充分利用新兴数字技术,加快建设时尚智造工厂、智慧时尚商圈、数字化沉浸式时尚消费场景等,推动时尚内容生产流程数字化、时尚创作主体专业化和时尚内容生产工业化,促进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北京市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城市 时尚产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蔡翼飞 魏后凯 吴利学
本文将制造业综合成本分解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提出了综合成本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26个城市的数据,对我国城市高端制造业综合成本进行了测算和评价,并对高端制造业对不同成本的敏感度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高端制造业对显性成本的敏感度较低,而对隐性成本的敏感度则较高,尤其是对隐性成本中的科教及创新能力、投融资环境、政策保障能力、政府工作效率、市场发育程度五项隐性成本指标更为敏感。最后,从综合成本角度提出了一些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皓皓 王英
基于生态位理论,构建高端装备制造业生态位指标体系,分别测算各个省市的生态位宽度、适宜度和重叠度,并进行综合评价,以揭示我国沿海各省市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以及发展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沿海省市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环境差距较大,江苏和广东产业发展环境较为优越,浙江、山东整体产业发展环境稍逊,而天津、辽宁、河北和福建产业发展环境较差。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投入较为集中,导致产业整体环境评价值略低,而海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规划,并不适于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关键词:
高端装备制造业 生态位 综合评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钱学程 赵辉
在梳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评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对政策内容的分析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收集北京市2009—2015年相关统计年鉴的数据,对其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并从落实供给政策、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改革需求政策、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完善环境政策、营造有利的科技成果转化环境3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平
研究都市产业结构不仅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也为实践所急需。文章在比较国内外都市产业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国内学者更重视通过历史归纳与比较研究确定都市主导产业。经过对北京市制造业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虽然从产值与销售数量等角度,北京市制造业确实有产业集中的趋势,但就业、利润的分布规律却正好相反,显示北京市制造业从增长质量和增长动力正在向较多的产业类别蔓延。空间与企业寿命分布显示,产业的分散化来源于新兴企业的进入。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做强重于做大。因此,对都市产业,创造重于制造,对产值与主导产业的关注应转移到对区域创新环
关键词:
都市 主导产业 制造 创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